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髓系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α(C/EBPα)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联合测序的方法检测48例AML患骨髓标本,11名正常体检的外周血标本C/EBPα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经PCR-SSCP检测,48例AML患巾有5例(10.4%)存在突变经测序证实有4种重复,1种缺失,均为新的突变类型。结论 C/EBPα基因在少数AML患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突变,其变异可能与某些AML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肿瘤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长期存活患者的比例不断提高,作为远期并发症的放、化疗所致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2008年WHO诊断标准,治疗相关髓系肿瘤包括既往因肿瘤性疾病或非肿瘤性疾病行细胞毒药物化疗或放疗后而导致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t-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和t-MDS/骨髓增殖性肿瘤(t-MDS/MPD)。本文就t-MDS/AML的发病机制、与原发肿瘤的关系、治疗及预后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地西他滨为主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高危M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化为AML的高危因素。结果:以地西他滨为主治疗的中高危MDS患者总有效率(ORR)为65.0%(39/60),其中达完全缓解(CR)患者17例(28.3%),骨髓缓解(m CR)患者5例(8.3%);部分缓解(PR)患者4例(6.7%);血液学缓解(HI)患者13例(21.7%)。60例以地西他滨为主治疗的中高危MDS患者转化为AML 21例(35.0%),中位转化时间为10.0(1.5月-32.0)个月。χ^2或Fisher精确检验显示,中高危MDS转化为AML与2016年WHO诊断分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地西他滨用药间隔延长相关(χ^2=9.878,P=0.031;χ^2=4.319,P=0.038;χ^2=6.406,P=0.011);Kaplan-Meier检验单因素分析显示,中高危MDS转化为AML与2016年WHO诊断分型、骨髓原始细胞数、骨髓病态造血系数、地西他滨疗程间隔延长相关(P=0.015,P=0.008,P=0.012,P=0.03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骨髓原始细胞数、骨髓病态造血系数为中高危MDS患者转化为AM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2,P=0.018)。结论:骨髓原始细胞数、骨髓病态造血系数是以地西他滨为主治疗中高危MDS患者转化为AML的独立危险因素;地西他滨用药间隔规律有利于维持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糖胞苷(AraC)、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方案(CI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难治、复发、老年初治以及继发于MD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4年4月至2010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AML和MDS患者中,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8)(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治疗组共16例采用CIG方案治疗,其中包括3例MDS和13例AML患者;对照组共18例采用米托蒽醌(mitoxantrone)联合AraC方案(MA方案),其中包括2例MDS转化为AML和16例AML患者.完成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治疗失败患者则退出观察,有效患者再接受1个疗程治疗.随访分析患者总体生存期(OS),评判CIG方案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为9例(56.25%),部分缓解(PR)为4例(25%),未缓解(NR)为2例(12.5%),死亡为1例(6.25%),总有效率达81.25%.其中,第1个疗程达CR患者为6例,第2个疗程达CR为3例.治疗组中位OS为26个月.对照组18例患者中CR为8例(44.44%),PR为4例(22.22%),NR为3例(16.67%),死亡为3例(16.67%),总有效率为66.67%.其中,第1个疗程达CR为4例,第2个疗程达CR为2例.中位OS为20个月.结论 在高危MDS和难治、复发、老年AML患者治疗中,CIG方案较MA方案更为有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长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pten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方法检测Jurkat细胞株、35例MDS、45例AML及20例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中pte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pten mRNA在阴性对照Jurkat细胞株不表达。MDS组的阳性表达率(77.1%)低于正常对照组(9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阳性表达率(60.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RAEB组阳性表达率(70.0%)低于MDS—RCMD组(86.7%),初发/复发AML组阳性表达率(53.3%)低于完全缓解AML组(73.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pten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发现,MDS及AML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MDS-RAEB组低于MDS-RCMD组(P〈0.05);初诊/复发的AML组明显低于完全缓解的AML组(P〈0.001);MDS组与AM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在MDS组(65.7%)及AML组(54.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90%)(P〈0.05);MDS—RCMD组(80.O%)与MDS—RAEB组(55.0%)相比,阳性表达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初诊/复发的AML组(44.4%)与完全缓解的AML组(7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 mRNA在MDS、AML中表达完全缺失并不多见,但表达强度较正常人明显减弱。PTEN蛋白在MDS、AML中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人,且与mRNA表达水平不一致。pten基因的表达异常参与了MDS及AML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展的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C)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60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由MDS进展的AML-MRC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AML-MRC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点、基因测序、预后分层、治疗方案等,对各项临床指标、预后分层和治疗方案等对AML-MRC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AML-MR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4.5个月,1年OS率为28.3%,治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为3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初诊为AML-MRC时白细胞增多、血小板显著减少、预后分层差及HMA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为AML-MRC患者中位OS较短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显著减少(HR=4.46)、HMA药物治疗(相对于移植,HR=10.47)、支持治疗(相对于移植,HR=25.80)与预后分层差(相对于预后中等,HR=13.86)为影响AML-MRC患者中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  相似文献   

7.
8.
28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片三系增生异常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有骨髓三系增生异常的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新认识的具有临床特色和难治性的AML亚型。回顾观察了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初诊的285AML的骨髓涂片,发现TMOS(+)AML42例,占AML的14.7%。与不伴有三系增生异常的AML相比,其贫血更严重,白细胞计数,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百分比及治疗后完全缓解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血液系统肿瘤发病中的作用 ,我们采用ELISA方法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本组 6 2例均为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2年 1月本院血液科就诊或住院的患者 ,均为初诊未治患者 ,其中男 4 1例 ,女 2 1例 ,年龄 14~ 70岁 ,中位年龄 38岁。其中MDS患者 34例 ,包括RA 7例 ,RAS 8例 ,RAEB 8例 ,RAEB t 11例 ;AML患者 2 8例 ,包括M2 5例 ,M39例 ,M4 6例 ,M58例。2 正常对照 均为健康献血员 ,共 10名 ,其中…  相似文献   

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急性白血病(AL)转化(转白)的规律.方法动态观察151例MDS患者的转白情况及转白患者(postMDS-AL)的临床表现、血常规、骨髓象、染色体核型、细胞免疫表型及治疗反应、预后特点.结果8年7个月内,151例MDS患者转白21例(13.91%),中位转白时间5(1~23)个月.RA、RAEB、RAEB-t间转白率差异无显著性,逐步转白和直接转白病例均可见.影响MDS转白的因素有年龄≤40岁;三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原始细胞比例≥O.150;复杂染色体核型异常;联合化疗.postMDS-AL21例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以M2、M4和M5为主.其中2例(9.52%)有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10例(47.6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14例(66.67%)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14例(66.67%)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8例(47.06%)转白前后异常染色体核型发生了改变.骨髓单个核细胞髓系不成熟抗原CD33(49.83±24.50)%、CD13(36.38±33.84)%,单核细胞相关抗原CD14(38.50±24.60)%及早期造血细胞标志抗原CD34(34.67±30.59)%,也可共表达淋巴细胞系抗原CD5、CD7、CD9、CDi9.postMDS-AML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为31.25%,中位生存时间6(1~28)个月.结论MDS是一类高风险向AML转化的疾病,转化方式可渐进也可突变;postMDS-AML有独特的生物学表现,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NPM基因突变。方法染色体核型正常的AML患者40例(初治28例,首次完全缓解期12例),MDS患者33例,用基因组DNAPCR法扩增NPM基凶第12外显子,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发现突变患者,将PCR产物克隆至pUC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至少挑选5个以上重组克隆,小量制备质粒后进行测序。结果共发现NPM突变患者6例(AML4例,MDS2例),A型突变4例,B型突变1例,新发现突变1例(命名为R型)。结论新发现了一个NPM突变类型,并在国内外首次证实MDS患者也存在NPM基凶突变,为进一步研究NPM突变与AML及MDS发生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恶性克隆性疾病,以造血功能衰竭、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特点.约30%的MDS会转化为AML,24%的患者死于白血病转化[1].MDS主要突变靶点是与DNA甲基化、染色质修饰、RNA剪接、转录因子、信号转导、黏连蛋白和DNA修复有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24例MDS和136例AL患者和骨髓象巨核细胞计数及形态改变观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DS巨核细胞以增多组为主,巨核细胞质的改变与预后有关,易发展成AL,而且多数为粒/单核细胞系统受累,ANLL巨核细胞质与量的异常明显高于ALL。初发时巨核细胞计数增高及出现病态变化者缓解率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应用地西他滨治疗的12例MDS及AM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2例中1例MDS-RA,2例MDS-RAEB-Ⅰ,3例MDS-RAEB-Ⅱ,2例AML.M4,2例AML-M5,1例AML-M6,1例AML-M0。8例应用地西他滨化疗5d方案:地西他滨20mg/(m2·d)×5d,4周为1个周期;3例用3d方案:地西他滨15mg/m2,1;L/8h×3d,6周为1个周期;另2例用地西他滨20mg/m2,隔日1次×5次。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1例应用地西他滨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患者治疗前后ID4基因甲基化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地西他滨的去甲基化作用。结果显示,12例患者中CR2例、部分缓解1例、病情稳定5例、病情进展1例、死亡3例。疾病控制率66.67%(8/12),有效率25%(3/12)。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1.5±2.1)个月、1年总体生存(OS)率为40%、2年OS率为16.7%。MS-PCR检测显示,地西他滨使ID4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地西他滨能够使MDS患者病情稳定,减轻输血依赖,提高生活质量,甚至能够使部分MDS向白血病转化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地西他滨能够使ID4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感染,需输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疗,部分患者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可以耐受。本研究中的疗效及生存期与国内研究相类似。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型做了重新修订.其中,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为新增AML类型中的一种.患者发病年龄较大、预后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第2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悄然取代经典的Sanger测序技术,成为科研人员发掘人类肿瘤疾病遗传学秘密的最实用、最可靠的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完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不再遥不可及。近年来,部分科学家将此项技术运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积极推动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全基因组测序的进程,期待从源头上找出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致病机理。本文就第2代测序技术及全基因组测序、外显子基因组测序和转录基因组测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两种疾病中的运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第2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悄然取代经典的Sanger测序技术,成为科研人员发掘人类肿瘤疾病遗传学秘密的最实用、最可靠的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完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不再遥不可及.近年来,部分科学家将此项技术运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积极推动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全基因组测序的进程,期待从源头上找出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致病机理.本文就第2代测序技术及全基因组测序、外显子基因组测序和转录基因组测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两种疾病中的运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近十余年,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类分型日益完善,但有些借鉴自国外的标准介绍有不全之处,尤其是白血病形态学分型及其标准。为便于更深地理解和应用,就此结合近期的新进展和新认识作一浅述。法国、美国、英国协作组关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型当前白血病分型趋向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互补印证和发展,但形态学分型仍为根本性手段。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法国、美国、英国协作组(FAB)分型标准与应用问题如下。1.原始细胞基数确诊急性白血病(AL)规定为原始细胞基数≥30%,另需幼红细胞<50%(M6例外)。但世界…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型做了重新修订.其中,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为新增AML类型中的一种.患者发病年龄较大、预后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型做了重新修订.其中,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为新增AML类型中的一种.患者发病年龄较大、预后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