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利用 P815肿瘤动物模型观察 IL- 12对肿瘤动物模型抗肿瘤作用的效应. 方法 将小鼠肥大细胞瘤 P815特异抗原基因 P1A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 pCI- neo中;用 P815细胞对 DBA/2小鼠右腹侧皮下注射,构建 P815小鼠肿瘤模型;以重组基因疫苗单独或与鼠 IL- 12真核表达质粒一起肌肉注射,观察肿瘤的消长、特异细胞毒 T淋巴细胞激活和抗体的生成情况. 结果 重组基因疫苗在体外有很好的表达,注射后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效率为 40%, IL- 12共注射的 CTL杀伤效率达到 60%.免疫后, 30%小鼠的肿瘤出现消退;同 IL- 12共注射则有 50%的小鼠的肿瘤出现消退.两种情况下都不能检测到任何特异抗体的产生. 结论 长期存在的 IL- 12可以持续刺激机体细胞免疫,使肿瘤的生存环境持续恶化,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P815肿瘤动物模型观察IL-12对肿瘤动物模型抗肿瘤作用的效应。方法:将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特异抗原基因P1A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I-neo中;用P815细胞对DBA/2小鼠右腹侧皮下注射,构建P815小鼠肿瘤模型;以重组基因疫苗单独或与鼠IL-12真核表达质粒一起肌肉注射,观察肿瘤的消长、特异细胞毒T淋巴细胞激活和抗体的生成情况。结果:重组基因疫苗在体外有很好的表达,注射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效率为40%,IL-12共注射的CTL杀伤效率达到60%。免疫后,30%小鼠的肿瘤出现消退;同IL-12共注射则有50%的小鼠的肿瘤出现消退。两种情况下都不能检测到任何特异抗体的产生。结论:长期存在的IL-12可以持续刺激机体细胞免疫,使肿瘤的生存环境持续恶化,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姜曼  吴玉章  倪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96-398,F003
目的:利用人/鼠嵌合模型评价人黑色素瘤基因mage-3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建立并鉴定Trimera动物模型,并用重组质粒mage-3/pCI-neo作为基因疫苗对其进行免疫。检测免疫动物脾细胞CTL的杀伤活性和血清中mage-3特异性抗体。结果:构建的Trimera模型脾脏和腹腔中出现了大量的人淋巴细胞。接种后,Trimera模型体内出现了效价为1:256的mage-3特异抗体。免疫动物CTL体外杀伤实验显示,注射基因疫苗的Trimera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靶细胞LB373的最大杀伤率为50%左右。而对照小鼠只有10%以下的杀伤水平。结论:mage-3是一种理想的肿瘤疫苗,在人源化动物模型中能激发出特异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对共享mage-3抗原的各种肿瘤细胞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人 /鼠嵌合模型评价人黑色素瘤基因 mage-3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 方法 建立并鉴定 Trimera动物模型,并用重组质粒 mage-3/pCI neo作为基因疫苗对其进行免疫.检测免疫动物脾细胞 CTL的杀伤活性和血清中 mage-3特异性抗体. 结果 构建的 Trimera模型脾脏和腹腔中出现了大量的人淋巴细胞.接种后, Trimera模型体内出现了效价为 1 256的 mage-3特异抗体.免疫动物 CTL体外杀伤实验显示,注射基因疫苗的 Trimera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靶细胞 LB373的最大杀伤率为 50%左右,而对照小鼠只有 10%以下的杀伤水平. 结论 mage-3是一种理想的肿瘤疫苗,在人源化动物模型中能激发出特异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对共享 mage-3抗原的各种肿瘤细胞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丙肝核心抗原-CD40L胞外段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免疫原性。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原有载体的基础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ore-CD40L并加以鉴定。该表达质粒肌肉内注射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抗丙肝核心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real time 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细胞因子,CTL杀伤实验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ore-CD40L,该载体能诱发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丙肝核心抗原的抗体,流式和real time结果证实该质粒能诱使小鼠T淋巴细胞由T0期向Th1和Th2转换,并以Th1为主,CTL杀伤结果显示该表达质粒能诱使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细胞杀伤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ore-CD40L,该质粒能够在小鼠体内正确表达,并能诱发高水平的细胞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B7-1与CD40L共刺激途径在淋巴瘤的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探讨治疗淋巴瘤疫苗有效的作用方式,将A20淋巴瘤细胞株接种在BALB/C小鼠身上以构建荷瘤小鼠模型,将B7-1与CD40L表达载体单独或联合导入肿瘤内,以PBS和空载体作为对照,观察肿瘤生长的情况;应用肿瘤病理切片和HE染色技术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及淋巴细胞浸润情况,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荷瘤小鼠脾CTL杀伤效应。结果显示,瘤内注射B7-1或CD40L表达载体可导致肿瘤生长延缓或体积缩小,两者联合注射较对照组和单独注射组的肿瘤消退效应明显增强。肿瘤形态学观察表明,治疗小鼠肿瘤局部有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大面积的坏死,肿瘤局限化;CCK8试剂盒检测显示小鼠脾CTL杀伤能力增强。结论:B7-1与CD40L疫苗对淋巴瘤具有治疗效应,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治疗。质粒载体瘤内注射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疫苗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制备的肿瘤疫苗对小鼠抗肿瘤免疫的增强作用.方法 每组小鼠20只,分别以2种声强的HIFU瘤苗、高温瘤苗及生理盐水注射,接种H22细胞后观察小鼠肿瘤发生率及生存期;检测免疫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小鼠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对肿瘤的杀伤;观察不同声强对HIFU瘤苗效能的影响.结果 HIFU瘤苗组小鼠肿瘤发生率减低,生存期延长;淋巴细胞在同源肿瘤刺激下增殖明显,CTL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杀伤,且比高温瘤苗组有更高的增殖率和杀伤率(P<0.05);显著提高声强后制备的HIFU瘤苗效能降低.结论 一定参数下制备的HIFU瘤苗明显增强了小鼠抗同源肿瘤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bcr-abl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诱导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小鼠体内外研究bcr-abl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探索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构建表达bcr-abl融合基因cDNA片段的真核细胞质粒pVbcr-abl,将 pVbcr-abl质粒用纳米颗粒聚乙烯亚胺包裹后给BALB/c小鼠肌内注射,检测小鼠血清中bcr-abl特异性抗体水平。小鼠免疫后20 d皮下接种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SP2/0/ber-abl细胞(H-2~d),观察小鼠生存情况、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和肿瘤细胞浸润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肿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的变化;LDH释放法检测脾脏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Vbcr-abl,bcr-abl融合基因cDNA片段在真核细胞中可得到高效表达。pVbcr-abl免疫BALB/c小鼠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CTL活性,并形成特异性免疫保护力。免疫小鼠的移植肿瘤形成时间、表面出现破溃时间、生长速度明显降低,荷瘤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免疫小鼠移植肿瘤组织中有大量CD3~+T细胞浸润。免疫小鼠的脾细胞杀伤SP2/0/bcr-abl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升高。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发生改变,CIM~+/ CD8~+细胞比值升高到1.54±0.29。结论pVbcr-abl真核表达载体除能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以外,还能诱导高水平特异性CTL活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又称核酸疫苗或DNA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的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再用该质粒免疫动物,抗原编码基因在宿主体内表达,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首次发现基因疫苗是在1990年,Wolf等偶然发现在小鼠肌肉组织内注射质粒DNA后,质粒及其携带的基因被小鼠肌细胞摄取,并在肌细胞内进行表达,小鼠可对此外源蛋白产生专一的免疫反应,他们提出这一发现可用于疫苗研究。之后基因疫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发展迅速。基因疫苗在肿瘤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它具有安全、有效、制备容易、保存运输方便等优点,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复苏因子E(RpfE)-DNA疫苗的小鼠免疫效果.方法:利用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构建PCDNA3.1-RpfE重组质粒.将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质粒组、RpfE质粒组、BCG组、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于0、3、6周先后3次免疫小鼠,在第3次免疫后3周,心脏取血ELISA方法检测血清RpfE IgG抗体效价、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行脾淋巴细胞培养,以RpfE蛋白刺激淋巴细胞,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指数、ELISA方法检测上清诱导IFNγ和白介素12(IL-12)产生水平,乳酸脱氢酶试验检测小鼠脾细胞毒性T淋巴(CTL)杀伤效应.结果:(1)RpfE质粒组小鼠血清中RpfE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1);RpfE质粒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空质粒组、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和BCG组(P<0101或P<0.05).(2)RpfE质粒组具有较强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CCK-8实验表明其增殖指数高于其他各组(P<0.05);上清ELISA检测表明IFNγ和IL-12产生水平也高于其他各组(P<0.05).(3)RpfE质粒组脾淋巴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性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fE-DNA疫苗可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具有良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表达人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3(SART3)基因的DNA疫苗在小鼠体内对表达该基因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方法构建表达人SART3基因的C3H小鼠骨肉瘤细胞LM8-SART3,将其接种到C3H小鼠成瘤,比较疫苗治疗组和空载体对照组中肿瘤的生长情况,取小鼠淋巴细胞检测免疫反应活性并行病理切片镜下比较。结果荷瘤小鼠经疫苗注射后肿瘤生长延缓,免疫反应活性与淋巴细胞数量有关,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坏死并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表达人SART3基因的DNA疫苗能诱导小鼠免疫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表达该基因的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真核重组质粒GFP-momp作为核酸疫苗,已构建的原核重组质粒pET-momp表达的蛋白作为蛋白疫苗,二者联合免疫BALB/c雌性小鼠,观察其免疫原性。方法 (1)以嗜肺军团菌DNA作为模板,扩增得到momp基因,并克隆至pEGFP-C1载体获得重组质粒GFP-momp。鉴定正确后,将其转染到NIH3T3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momp的表达。(2)选取BALB/c雌性小鼠60只,平均分为4组,即磷酸盐缓冲液(PBS)组(A组)、空质粒pEGFP-C1组(B组)、DNA疫苗组(C组)、联合疫苗组(D组)。以重组质粒GFP-momp作为DNA疫苗,重组质粒GFP-momp和MOMP蛋白作为联合疫苗,第1天A组肌肉注射PBS 50μL,B组注射pEGFP-C1 50μg,C、D组各注射GFP-momp50μg;第14天各组以相同剂量追加免疫1次;第21天A、B、C组用相同剂量再追加免疫1次,D组注射10μg纯化的MOMP蛋白。借助对各试验组小鼠的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等指标的动态检测,来评价DNA疫苗与蛋白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扩增出831bp的mom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GFP-momp,转染入NIH3T3细胞并在细胞内表达出绿色荧光蛋白。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ELISA测定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抗体滴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L杀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杀伤活性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mom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NIH3T3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进一步得出嗜肺军团菌momp基因诱导产生的DNA疫苗和DNA-蛋白疫苗均能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SAG1和GRA2基因编码的单基因及复合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评价其抗弓形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效果.方法 大量制备pcDNA3.1-SAG1、pcDNA3.1-GRA2、pcDNA3.1-SAG1-GRA2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肌内注射BALB/c小鼠,分别于2周、4周后加强免疫一次.另设立pcDNA3.1及PBS对照组.于3次免疫后4周作免疫指标测定(包括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gG抗体及细胞因子IFN-γ、IL-4,MTT法测定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杀伤活性),并观察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后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 SAG1-GRA2组小鼠血清IgG抗体、IFN-γ、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杀伤活性均高于SAG1及GRA2组(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IL-4;复合基因组小鼠生存时间较单基因疫苗组延长(P<0.01).结论 弓形虫SAG1-GRA2复合基因疫苗较SAG1、GRA2单基因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肿瘤组织来源混合热休克蛋白(mHSPs)/肽疫苗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作用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为应用其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技术、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电泳技术、Western blot检测方法、T淋巴细胞的诱导及体外扩增、乳酸脱氢酶法等。测定肿瘤多肽复合物诱导活化小鼠体内CTL杀伤效应。结果mHSPS免疫组和mHSPs+Cy+IL-12免疫组体外诱生的CTL反应活性均比对照组的CTL活性有所升高,尤其mHSPs+Cy+IL-12免疫组升高明显,且随效靶比的上升而上升;与正常小鼠(CD4^+46%、CD8^+18%)比较。对照组、mHSPs免疫组及mHSPs+Cy+IL-12免疫组小鼠CD4^+亚群的比例分别为38%、46%、54%。CD8^+亚群的比例分别为26%、22%、16%。结论混合热休克蛋白/肽可诱发强大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当与IL-12、低剂量Cy者联合应用后免疫功能增强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叶树楠  杨述华  许伟华  杨操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21-7223,i006
目的:研究以转铁蛋白一多聚乙烯亚胺(transferririn-polyethylenimine.Tf-PEI)为靶向性载体,体内转染小鼠白细胞介素12(murine interleukin-12,mIL-12)基因治疗小鼠骨肉瘤模型的疗效。方法:分别以PEI和Tf-PEI为载体,将mIL-12基因导人体外培养的小鼠骨肉瘤细胞,并观察游离转铁蛋白对Tf-PEI转染效率的影响。建立小鼠骨肉瘤动物模型,在荷瘤部位将Tf-PEI包裹mIL-12基因直接注入肿瘤中,检测此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和小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活性。结果:Tf-PEI组mIL-12蛋白表达效率显著高于PEI组(f=38.15,P&;lt;0.001)。游离转铁蛋白可显著抑制Tf-PEI组的转染效率(1=44.36,P&;lt;0.001)。在注射有mIL-12基因的肿瘤组织中,小鼠IL-1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为(72&;#177;5)ng/L(F=3.449,P&;lt;0.001),小鼠脾细胞:NK,CTL活性增强(t=5.04,t=6.13,P&;lt;0.001)。结论:Tf-PEI是一种高效率的肿瘤靶向性基因转染载体,它可以成功的将mIL-12基因导入小鼠骨肉瘤模型,mIL-12基因治疗可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细胞因子作为DNA疫苗基因佐剂的研究进展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疫苗———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DNA疫苗就是运用克隆技术把编码某种特异抗原的外源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上,利用重组的质粒DNA免疫机体,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抗原基因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后,能够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促进中和抗体的产生,并且活化杀伤细胞活性,促进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粘蛋白1两串联重复区(MUC1-2VNTR)基因疫苗对多发性骨髓瘤荷瘤BALB/c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转染pcDNA3.1-MUC1的P3X63Ag8.653小鼠骨髓瘤细胞皮下接种以建立BALB/c荷瘤小鼠模型。用含MUC1-2VNTR的重组质粒pcDNA3.1-2VNTR/myc-hisB肌肉注射免疫小鼠,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活性,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观察小鼠的抑瘤率,肿瘤质量。结果:用重组质粒免疫BALB/c荷瘤小鼠25 d后,重组质粒组肿瘤质量明显轻于空质粒对照组(0.5605±0.2065 g vs.1.521±0.6985g)(P0.01)。重组质粒肌肉注射组CTL、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得到增殖,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MUC1-2VNTR基因免疫能诱发小鼠抗肿瘤作用。结论:MUC1-2VNTR基因疫苗可针对多发性骨髓瘤荷瘤BALB/c小鼠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能诱发小鼠抗肿瘤效应,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肿瘤患者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受到抑制。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活性是提高过继免疫治疗效果,促进肿瘤康复的有效途径之一。目的:对转导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的CTL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探讨细胞因子基因疗法和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的新途径。设计:随机区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从人肝细胞癌组织中分离淋巴细胞,用BEL7404和IFN-r诱导得到CTL。BALB/c裸小鼠28只。雄性,4∽6周龄,体质量18~20g,购自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SPF级,合格证书:医动字第01-3048号) 干预:用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对CTL进行TNF-a基因转导。于每只裸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注射注射BEL7404建立荷瘤裸鼠模型,28只裸鼠按体质量分为4组,每组7只。观察转基因CTL对肿瘤原位(右前肢腋窝)及异位(左前肢腋窝皮下)注射治疗效果,分别用生理盐水注射治疗作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检测TNF-a基因转导前后CTL的生长形态,增殖能力。TNF-a分泌量、细胞表型。②体外不同作用时间和效靶比浓度对BEk7404的杀伤效应。③各实验组的肿瘤生成时间,生长速度及肿瘤生成率。结果:转基因CTL的生长形态、增殖活性及细胞表型与CTL相似,但具有持续、高效表达TNF-a的能力,72h表达量达410ng/L。转基因CTL对BEL7404具有较高的体外杀伤作用,其杀伤活性与作用时间及效靶细胞比正向相关。当效靶比达20:1时,杀伤活性接近100%。效靶比浓度为5:1和20:1时转基因CTL的杀伤活性高于CIL(q=7.9658,4.1897.P<0.05)。转基因CTL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部位进行过继免疫后,移植瘤的生成延迟、生长减慢,成瘤率降低,与异位注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转基因CTL可持续表达的TNF-a,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转基因CTL构建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型的效应细胞,对防治肿瘤转移和复发,促进肿瘤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MCP-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B16,从而构建含有趋化因子MCP-1的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疫苗,研究该疫苗在体外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通过对目的基因的提取来构建重组质粒p EGFP-N1-MCP-1并转染裸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B16,观察其对单个核细胞体外趋化的活性。结果趋化型肿瘤细胞疫苗B16-MCP-1组细胞侵袭数目明显高于空白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及野生型B16疫苗组,而野生型B16疫苗组趋化的单个核细胞数目与阴性对照组相似。结论成功构建MCP-1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MCP-1及小鼠趋化型肿瘤疫苗B16-MCP-1,该疫苗在体外具有趋化小鼠单个核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含人B细胞淋巴瘤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的DNA疫苗诱导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情况,为人B细胞淋巴瘤疫苗的应用提供基础实验研究资料。本研究通过PCR方法获得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Namalwa膜表面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VH)基因片段,同时克隆小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作为免疫佐剂分子,进一步以重组PCR的方法获得MCP-3和、VH基因的融合基因片段,构建DNA疫苗重组质粒。在体外以瞬时转染的方法证实以融合基因片段作为抗原基因的DNA疫苗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DNA疫苗质粒大量提取后免疫小鼠。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抗体生成情况,并用LDH释放法测定CTL活性以检测抗独特型细胞免疫。结果表明,从接种疫苗第8周开始小鼠体内特异性抗独特型抗体明显升高,并且抗体滴度可维持高水平至少至第20周。在DNA疫苗免疫组中5只免疫小鼠有3只产生抗体。所诱导的抗体只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独特型抗原,而不识别人A549对照细胞。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未测到明显CTL反应的产生。结论:以MCP-3与VH的融合作为抗原基因构建的DNA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体内产生抗淋巴瘤细胞的特异性抗独特型抗体,为DNA疫苗临床用于人B细胞淋巴瘤治疗提供了初步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