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采用羊肠线透穴结扎法治疗经多方治疗不愈、病程在 1个月以上的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10 0例 ,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患者中 ,男 4 5例 ,女 5 5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7岁 ,其中 7~ 15岁 5例 ,15~ 2 5岁 13例 ,2 5~ 4 0岁 4 0例 ,4 0~ 6 0岁 2 8例 ,6 0岁以上 14例。左侧面神经麻痹 4 8例 ,右侧面神经麻痹 5 2例。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4 5d。1 2 治疗方法1 2 1 常用穴位 太阳透阳白、太阳透颧、迎香透四白、颊车透地仓、地仓透人中、地仓透承浆等。1 2 2 操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将 3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2 0 0例 ,采用穴位埋线加按摩治疗 ;对照组 180例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8% ,痊愈率90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87 3% ,痊愈率为 5 6 2 %。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1) ,痊愈率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穴位埋线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良好疗效 ,急性期是穴位埋线治疗此病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
芍药钩藤木耳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 ,笔者从1996年用芍药钩藤木耳汤加味配以针灸治疗本病5 6例 ,效果显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将 10 4例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 5 6例 ,男 2 9例 ,女 2 7例 ,年龄 19~ 5 8岁 ,其中 19~ 4 0岁者 4 0例 ,4 1岁以上 16例 ;左侧面神经麻痹者 39例 ,右侧面神经麻痹者 17例 ;病程 2天以内者 15例 ,3~ 10天者 2 8例 ,11~ 2 0天者 10例 ,2 1天以上者 3例。对照组 4 8例 ,男 2 8例 ,女 2 0例 ,年龄 2 3~5 7岁 ,2 3~ 4 0岁 30例 ,4 1岁以上 18例 ;左侧面神经麻痹者 35例 ,右侧面神经麻痹者 13例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期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急性期时采用药物治疗+针刺治疗(浅刺、轻刺激)+微波治疗的综合疗法,静止期与恢复期采用电针疗法+穴位注射+电疗+穴位按摩的综合疗法。治疗过程中同时配合心理护理、面部护理、眼部护理、饮食护理、针刺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及出院指导护理干预。治疗7 d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继续下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62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57例(92%),显效3例(4.8%),有效2例(3.2%),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分期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肌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患者分为穴位注射组 5 0例和对照组 30例 ,穴位注射组采用维生素 B1 2 及维生素 B1 注射液穴位注射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 ,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面部肌电图变化。结果与结论 穴位注射组治愈率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1) ,治疗后穴位注射组募集电位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为优 (P<0 .0 5 ,P<0 .0 1)。  相似文献   

6.
廖振荣 《河北中医》2003,25(2):106-10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 ,多发于秋冬季。 1 998~ 2 0 0 1年 ,笔者运用自拟祛风活血汤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4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为急性发病初期就诊。男 2 5例 ,女 1 5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2 0岁 ;病程最短 1日 ,最长 5日 ;左侧面瘫 1 6例 ,右侧面瘫 2 4例。经检查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如脑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等 )。治疗前均未经任何治疗。1 .2 临床表现 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病前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  相似文献   

7.
陈娇凤 《河北中医》2003,25(4):296-29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僻不遂范畴 ,为临床常见病。 1 9980 2~ 2 0 0 2 0 8,笔者采用针刺状态下令患者运动面肌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 3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3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2 5例 ,女 2 8例 ;最小 8岁 ,最大 63岁 ;病程最短2日 ,最长 30日 ;左侧面神经麻痹 2 9例 ,右侧面神经麻痹 2 4例。临床表现 :患侧口角下垂 ,健侧向上歪斜 ,鼻唇沟变浅 ,鼓腮、吹气等功能障碍 ,眼睑闭合不全 ,额纹变浅或消失 ,蹙眉功能障碍等。全部病例均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1] 。1 2 针刺方法1 2 1 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体针并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组200例、体针组100例,分别采用头体针及体针治疗,1次/d,连续治疗30次。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结果:头体针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明显改善,优于体针组(P〈0.05)。结论:在传统针刺穴位(体针)的基础上配合头针治疗面神经麻痹比单纯体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护理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针灸临床之常见病、多发病。笔者根据面神经分布特点结合经脉循行路线精选穴位 ,用电针治疗本病 2 61例 ,疗效显著 ,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临床收治本病患者 31 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61例中 ,男 1 38例 ,女 1 2 3例 ;病在左侧者 1 2 5例 ,右侧者 1 36例 ;发病年龄多在 2 0~40岁 ,年龄最大者 78岁 ,最小者 7岁 ;病程在 1周内 98例 ,1周以上 1 63例。对照组 50例中 ,男 2 9例 ,女 2 1例 ;病在左侧者 2 4例 ,右侧者 6例 ;发病年龄多在 2 0~ 40岁 ,年龄最大者 72岁 ,最小者 5岁 ;病程在 1周内 2 0例 ,1…  相似文献   

11.
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瘫、面神经炎。本病通常急性发作 ,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 ,口眼歪斜。笔者以针刺加艾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 2 0例 ,临床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患者中 ,男 8例 ,女 1 2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84岁 ;病程最短 2 4h ,最长 2 0d。1 2 治疗方法 取合谷、阳白、翳风、地仓、颊车、下关、牵正、太冲等穴位。若病程在 1周以内 ,则用泻法浅刺 ,每次留针 1 0min ,不可带电 ;若病程大于 1周 ,则用平补平泻法透刺 ,针刺得气后用G - 680 5电针机通电 ,选用连续波 …  相似文献   

12.
电员针配合运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0月 ,采用电员针配合运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4 6例 ,并与电针进行对照观察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78例均为按文献标准[1] 明确诊断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分别予电员针和电针治疗。电员针组 4 6例 ,男 2 5例 ,女 2 1例 ;年龄 16~6 6岁 ;病程 1天~ 4月 ,其中 <1月 33例 ,1~ 2月 6例 ,>2月 7例 ;左侧 33例 ,右侧 13例。电针组 32例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2 8~ 6 8岁 ;病程 1天~ 4月 ,其中 <1月 2 4例 ,1~ 2月 3例 ,>2月 5例 ;左侧 2 3例 ,右侧 9例。2 治疗方法2 1 电员针组取穴 :阳白、…  相似文献   

13.
1995— 2 0 0 0年 ,笔者应用针刺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2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中 ,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最大76岁 ,最小 8岁 ;病程最长 3年 ,最短 2d ;左侧面瘫 7例 ,右侧面瘫 14例。诱因 :感受风寒者 16例 ,原因不明者 5例。1 2 诊断依据  2 1例均据《针灸学》[1] 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确诊 ,CT除外脑血管病 ,临床症状无肢体瘫痪。1 3 治疗方法1 3 1 针刺治疗 主穴 :下关、翳风、风池、牵正、太冲、合谷、颊车。配穴 :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者取阳白、攒竹…  相似文献   

14.
董彩兰 《河北中医》2003,25(7):544-544
20 0 0 0 8~ 2 0 0 2 1 0 ,我院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穴位注射、针刺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 ,其中男 48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2 8岁。均为一侧患病 ,患侧面部表情动作完全丧失 ,前额无皱纹 ,眼睑不能闭合 ,口角下垂 ,鼻唇沟变浅 ,口斜偏向健侧。发病1周内称急性期 ,1周后称恢复期。所有患者就诊时间为发病后 1~ 2周。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1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 :穴位注射维生素B12 后行针刺治疗 (穴位为患侧的睛明、阳白…  相似文献   

15.
恒磁场并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恒磁场合并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12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采用针刺治疗组(针刺组)、恒磁片穴位贴敷治疗组(磁疗组)和恒磁片穴位贴敷加针刺治疗组(观察组).按徒手面肌肌力测定评估面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3组面肌肌力恢复在治疗2周及4周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早期恒定磁场合并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可加速面肌肌力早期恢复,疗效优于其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面部一侧肌肉运动障碍 ,口眼歪斜。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推拿头面部穴位后配合针灸治疗该病 80例 ,不但疗效显著 ,并缩短了病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3 6例 ,女 44例 ;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1 3岁 ,>5 0岁 1 3例 ,2 5~ 5 0岁5 0例 ,<2 5岁 1 7例 ;病程最短 1 d,最长 1 4d,<7d6 2例 ,7d~ 1 4d1 8例 ;所有病例均以单侧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 ,并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2 治疗方法2 .1 推拿 用拇、示指腹推拿患者头面部穴位 ,双侧对称揉按 ,以重按轻揉手法为主 ,重而不滞、轻…  相似文献   

17.
电针并温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电针并温灸方法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时间与疗效及疗程的关系。方法 :将 15 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两组 ,以发病 1周以内急性期患者为治疗组 ,发病1周~ 1个月的患者为对照组 ,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 98 9% ,对照组愈显率 86 7%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治愈率与疗程关系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急性期恰当的治疗是本病快速完全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求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新型特效疗法。方法  63例患者应用玉屏风散口服结合维生素B1、维生素B12 等配成的注射液穴位注射 ,1次 /d ,7次为 1个疗程。结果  63例患者中痊愈 5 8例 ,显效 4例 ,有效 1例 ,总有效率为 10 0 % ,治愈率为 92 %。结论 玉屏风散口服结合维生素B1、维生素B12 等配成的注射液穴位注射 ,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   总被引:80,自引:6,他引:74  
目的;观察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时机进行针刺的疗效。方法:将14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病程分为2组,发病7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为治疗组,发病7天以上的静止期及恢复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5.2%,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率66.7%,有效率97.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给予面神经良性刺激,会大大提高治愈机率,故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为急性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并举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5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予以激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祛风汤煎服,穴位透剌加砷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2.59%,对照组痊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药并举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