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前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我院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emergenc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eCABG)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探讨应用IABP的时机选择和适应证. 方法 31例冠心病患者在IABP支持下实施eCABG,术前放置Swan-Ganz导管,监测患者的连续心输出量(CCO)、心脏指数(CI)、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的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拔出IABP,使用IABP时间20~109(32.8 ±16.9)h,29例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结论 eCABG风险较大,在术前应用IABP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确保乳内动脉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安置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11例冠心病搭桥术后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并护理。结果患者在治疗后血压明显提高、心功能较前好转、尿量明显增加。结论充分的认识冠心病搭桥术后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针对冠心病搭桥术后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5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结论对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少,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则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严家嫦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9):416-416,418
目的:探讨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5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结论:对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少,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则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外科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左心功能低下的患者,在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往往不能耐受心脏搬动,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室颤,有时需紧急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手术.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对左心功能低下的28例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预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取的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等相关疾病的中的应用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10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结论 对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少,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则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总结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8年12月共行瓣膜置换(成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1例,其中单支冠脉病变10例,两支冠脉病变9例,三支冠脉病变2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8例,双瓣置换术2例,Bentall术1例.结果 术后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5例,其中3例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好转;早期死亡1例.术后随访20例,随访时间5月~7年,晚期死亡1例,2例二尖瓣成形术者因瓣膜中~大量反流致心功能(NYHA)Ⅲ~Ⅳ级,余17例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绞痛减轻或消失.结论 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心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冠脉介入治疗后心功能低下患者的应用与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对28例PCI术后心功能低下的患者应用IABP,通过监测IABP使用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尿量及心率,分析IABP的疗效。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3例因休克后有严重多脏器功能衰竭未纠正而死亡,余25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并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 IABP在PCI术后心功能低下患者应用效果明显,疗效好。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提高主动脉球囊反搏成功率,改善PCI术后患者低下的心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可行性。方法  10例高危因素患者术前选择性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其中 70岁以上者 3例 ,急性心肌梗死 4例 ,3支血管严重病变 10例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17%~ 3 0 %6例 ,心脏明显扩大LVDd >65mm 2例 ,均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结果 无手术死亡 ,无IABP并发症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3例 ,均治愈出院。与同期术前无IABP辅助的高危因素患者相比 ,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高危的OPCAB病例术前应用IABP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高危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心动能查、血压难以维持等情况下方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观察组采用主动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两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在ICU病房所住时间、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例数、围术期死亡率、心肌梗死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一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给予冠心病高危患者主动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情况,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ACR)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及其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66)。观察组患者接受全动脉化(乳内动脉+桡动脉)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主动脉球囊反搏、房颤、胸腔引流量、ICU滞留时间等。随访1~2 a,观察患者心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桥血管吻合口数目、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次数、房颤发生率、胸腔引流量、ICU滞留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桥血管及大隐静脉平均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1~2 a,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适症状,心功能Ⅰ~Ⅱ级。结论全动脉化桥血管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排患者,均从股动脉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于降主动脉内进行IABP治疗,手术前、后监测患者连续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O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和尿量。结果:IABP辅助治疗时间25~276 h,平均(98.1±103.5)h。行IABP治疗后,SABP、MABP、PaO2、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HR、CVP明显下降(P<0.05),尿量增加,12例患者心功能好转而脱离IABP,11例(73.3%)存活,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IABP能明显改善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有适应证者应尽早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冬云  黄达军 《广西医学》2014,(10):1437-1438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58例,其中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组21例,常规药物治疗组37例,比较两者患者的心率、血压、尿量、多巴胺用量、心功能分级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尿量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组心率降幅,收缩压、舒张压、尿量升高幅度大于常规药物治疗组;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组多巴胺用量少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心功能分级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死亡率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以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10例CABG围术期行IABP患者的临床资料、放置时间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发生下肢动脉血栓并发症;1例住院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结论IAB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心功能差的高危CABG患者应及时放置IAB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报道 2 0例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特点和技术方法。方法 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均按非体外循环方式进行。结果  1 9例顺利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手术中因心律紊乱而中转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时间 2 91 .4± 34.5分钟。远段吻合口数目平均为 2 .7± 0 .6个 ,全动脉化 8例 ,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8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 1例术后 4小时静脉桥急性血栓形成堵塞 1例 ,经再次手术取栓并局部溶栓后好转。随访中远期死亡 1例 ,术后残余心绞痛 2例 ,其中 1例造影发现其中 1根新血管桥再次狭窄。心功能不全 2例 ,均以药物治疗。结论 在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非体外循环方式需要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使微创效果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6.
各班护士应熟知各种理论及数据,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反搏压力,球囊压力及曲线波形,对电源、触发方式、球囊漏气、导管的位置及各种报警系统都应熟知。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一种心室辅助循环功能为主的机械性装置,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将球囊导管放置在左股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和足背动脉开口上方的降主动脉内,球囊导管的尾端与体外的球囊反搏泵相接,以心电信号或压力信号触发方式触发反搏,控制球囊的充气与放气[1]。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增加心肌供氧,在心脏收缩前,球囊放气,降低后负荷,心肌耗氧量降低,达到辅助心脏的作用,是机械辅助循环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治疗方法。我院心内科到2008年开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技术成熟且实用有效,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现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常见故障及护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单支血管病变2例,两支血管病变2例,三支17例(合并左主干狭窄1例)。采用大隐静脉(SV)及左内乳动脉(LIMA)作为移植物材料。结果术中共搭桥50根,应用LIMA10根,搭桥同期行主动脉瓣替换术1例,二尖瓣替换术1例,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术中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例;手术后死亡3例;存活18例,病人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药物及介入治疗无效的冠心病病人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心先安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  李晓红  郭贵 《黑龙江医学》2001,25(8):587-588
对 2 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静注心先安 0 12治疗并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发现心先安可使射血前期、左心室射血期缩短 ,肺毛细血管楔压、总外周阻力降低 ,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搏指数及射血分数增加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低氧的相关因素,指导正确评价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随机选择45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后患者接受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动力学监测,术前、术中、术后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术后氧供需关系及低氧相关因素.[结果]cCABG后患者存在病理性氧供依赖关系;本组病例低氧与术前、术中因素无明显相关,与术后心输出量、血红蛋白明显相关;氧输送、氧消耗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明显相关.[结论]cCABG后早期心输出量指数(CI)、红细胞压积(Hct)应维持较高水平,CI>3.5L·min-1·m-2,Hct约35%;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可连续监测氧供需平衡,对术后治疗及护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CABG)技术的成熟,急诊CABG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但其手术风险非常高,易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作为一种机械辅助装置,其机理是在心脏舒张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