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121例双原发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以期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北京肿瘤医院1937~1995年间收汉的121例双原发癌病例这发病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收治病例数的0.8%,其中男性32例,男女比例为1:2.8。首次发病的中位年龄为48岁(范围24~77岁)。50岁以下及男性患者的发病间期较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首次发病的 年龄与二次发病间期长短无显著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预后,并分析与Lynch 综合征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34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4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1.5(39~ 76)岁,64.7%(22/ 34)有肿瘤家族史,子宫内膜样腺癌占79.4%(27/ 34)。 34例中33例双原发癌患者行手术治疗,19例子宫内膜癌、17例结直肠癌术后行放化疗。2 年生存率为84.3% ,5 年生存率为63.1% 。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多具有肿瘤家族史、发病年龄早、预后与散发型结直肠癌相近,部分患者符合Lynch 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少见的肺癌类型,双原发肺癌(double primary lung cancer, DPLC)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由于诊疗手段的进步检出率逐渐升高.本研究总结分析了30例DPL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DPLC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D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0例中,同时性双原发癌(synchronous DPLC, sDPLC)占3例(3/30, 10%),异时性双原发癌(metachro-nous DPLC, mDPLC)占27例(27/30, 90.0%).病灶好发于右肺上叶(20/60, 33.3%),病理类型以腺癌(25/60, 41.7%)为主,病理类型相同者(17/30, 56.7%)多于不同者(13/30, 43.3%),病理类型相同者以腺-腺(10/16, 62.5%)最常见.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HR=4.349, 95%CI: 1.435-13.178, P=0.009)和重度吸烟史(HR=2.996, 95%CI: 1.089-8.240, P=0.034)是DPLC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DPLC好发于右肺上叶,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早期诊断、积极的治疗和严格的戒烟策略有望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癌的发病特点、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1例诊断为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癌的患者,按肿瘤不同的生长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同时清扫区域淋巴结。结果21例患者共切取淋巴结〉35个,其中颈部淋巴结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转移率为8.5%(11/129);胸部淋巴结鳞癌率为16.3%(39/239);腹部淋巴结鳞癌转移率为2.5%(9/367),腺癌转移率为14.4%(53/367)。术后6例次出现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生存5年者4例,生存3年者8例,生存1-2年者3例,5例仍在随访中。结论加强对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癌的认识,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异源性双原发癌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冶的16例异源性双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16例患者年龄36~77岁,中位年龄54岁.第一原发癌分别为食管癌4例,直肠癌、鼻咽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各2例,胃窦癌、结肠癌、贲门癌和右肺癌各1例; Ⅰ期1例, Ⅱ期5例, Ⅲ期9例, Ⅳ期1例.第二原发癌分别为直肠癌8例,结肠癌4例,胃窦癌2例,十二指肠癌和右乳腺癌各1例; Ⅰ期2例, Ⅱ期10例, Ⅲ期4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异源性双原发癌患者的第二原发癌比第一原发癌检出时间提前,两者发生的时间间隔越长,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冶的16例异源性双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16例患者年龄36~77岁,中位年龄54岁。第一原发癌分别为食管癌4例,直肠癌、鼻咽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各2例,胃窦癌、结肠癌、贲门癌和右肺癌各1例;Ⅰ期1例,Ⅱ期5例,Ⅲ期9例,Ⅳ期1例。第二原发癌分别为直肠癌8例,结肠癌4例,胃窦癌2例,十二指肠癌和右乳腺癌各1例;Ⅰ期2例,Ⅱ期10例,Ⅲ期4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异源性双原发癌患者的第二原发癌比第一原发癌检出时间提前,两者发生的时间间隔越长,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双原发癌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为了探索多原发癌的发病机制和施予恰当的治疗,作者对1982~1987年间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收治的156例双原发癌进行回顾性研究。本组病例占同期收治的全部恶性肿瘤的0.5%,其中男86例,女70例,年龄17~80岁,中位数50岁。34例为同时发生,122例为异时发生。鼻咽、肺、大肠及乳腺是多原发癌较为常见的发病部位。治疗原则与普通原发癌一样,本组5年生存率为34.6%,高于国内一般水平。提示我们必须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认识,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有别于复发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大肠多原发癌并非少见,但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故极易在术前、术中漏诊,术后如不重视复查,则不能及早发现,使病人失去根治机会。我院自1987年1月~1998年7月收治结直肠癌250例,其中发现大肠多原发癌8例,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简称SC)7例,异时性多原发癌(简称MC)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乳腺、卵巢癌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讨论其可能原因及防治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例乳腺、卵巢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4~3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0个月。 结果9例患者中,6例首发乳腺癌,2例首发卵巢癌,1例为同时性乳腺、卵巢双原发癌。2例患者进行了BRCA基因检测,1例患者存在BRCA1基因突变。9例患者乳腺首发临床症状均为乳房包块;卵巢首发症状中6例为腹胀,2例为阴道异常流血,1例为卵巢肿物。有乳腺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5例患者中,ER均阴性表达,其中4例为三阴性乳腺癌。9例患者均进行了乳腺癌根治术,并全部接受了化疗,有3例患者术后进行了放射治疗,1例患者术后接受了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无患者接受抗HER-2治疗。9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拒绝卵巢手术外,其余8例患者均进行了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9例患者均接受了静脉化疗,3例患者接受了腹腔灌注化疗,无患者接受放射治疗。9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36~51岁),中位发病间隔时间为93个月(0~300个月),确诊第二癌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9个月(7~22个月)。7例患者发生卵巢癌复发转移,随访期间3例患者死亡。6例无家族史者发生两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22个月,3例有家族史者发生两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1个月;3例患者发生首发癌时年龄<45岁,其发生第二原发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58个月,6例患者发生首发癌时年龄≥45岁,其发生第二原发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6个月。 结论乳腺、卵巢双原发癌患者的首发起病年龄较小,诊断卵巢癌时多已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有家族史的患者两癌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双原发癌的内窥镜及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上消化道双原发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上消化道双原发癌的内窥镜及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上消化道双原发癌临床表现多为咽部不适、进行性吞咽梗阻和上腹不适;癌灶位于食管中段8处、下段14处、贲门1处、胃底、胃体1处及胃窦4处,而癌灶内窥镜表现多样。结论 食管中、下段和胃窦为上消化道双原发癌好发部位,癌灶表现多样化,内窥镜检查须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原发癌(MPC)在家族遗传方面的因素,以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诊治及预防。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一家族(无近亲结婚)三代中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家族三代中7例为癌症患者,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9~78岁,平均55岁,其中3例女性发生异时性MPC,每次相隔3~5年。大肠癌4例(57%);子宫癌5例(71%);膀胱癌、肺癌各1例(14%)。该家族中MPC患者占总家族患癌成员的43%(3/7)。结论该家族中MPC患者5年生存率较各单发恶性肿瘤者高。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早期诊断,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Differentiating between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 and intrapulmonary metastasis (IPM) is critical for developing a therapeutic strategy to treat multiple lung cancers with multiple pulmonary sites of involvement.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included 252 lesions (126 pairs) from 126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resected multiple lung adenocarcinomas. Each pair was classified as MPLC or IPM based on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a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A novel algorithm was established with four sequential decision step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T) lesion types (step 1), CT lesion morphology (step 2), difference of 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 on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T (step 3), and presence of N2/3 lymph node metastasis or distant metastasis (step 4).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was analyzed. Performances of 11 observers were assessed without and with knowledge of algorithm.ResultsAmong 126 pairs, 90 (71.4%) were classified as MPLCs and 36 (28.6%) as IPMs. On applying the diagnostic algorithm, the overall accuracy for diagnosis of IPM among conclusive cases up to step 4 was 88.9%, and 65 and 44 pairs were correctly diagnosed based on step 1 and step 2, respectively.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for diagnosis of IP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observers compared with reading rounds without the algorithm.ConclusionsApplication of the algorithm based on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n clinical and imaging variables can allow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MPLCs and IPMs. When both of two suspected malignant lesions appear as solid predominant lesions without spiculation or air-bronchogram on CT, IPM should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原发肿瘤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20例多原发肿瘤患者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层分析。结果 (1)男女比例相近;(2)发病年龄为26~89岁,中位年龄58岁;(3)双原发恶性肿瘤116例,三原发恶性肿瘤2例,四原发恶性肿瘤1例,五原发恶性肿瘤1例;(4)同时性多原发肿瘤25例,异时性多原发肿瘤95例,发病间隔时间6~444月,中位间隔时间32月;(5)首发恶性肿瘤以消化系统最多,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以血液系统居多;(6)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37.5%。结论 通过临床分析提高对多原发肿瘤的认识,指导临床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may occur in the sameindividual merely by chance.However,several studieshave shown that cancer patients are by no means arandom sample of population in terms of the risk of asubsequent new malignant neoplasm.Now it is wellaccepted that cancer patients in general run an increasedrisk of the second cancer,up to1%~10%of patients withone primary cancer will develop a second metachronoustumor[l,2].But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prognosis of such patients.The litera…  相似文献   

16.
58例多原发性胃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多原发性胃癌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多原发性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64~2004年58例多原发性胃癌的临床资料。将性别、年龄、家族史、手术切除率、病理类型、周围脏器侵犯、术后病理分期(pTNM)等临床病理参数与同期单发性胃癌对比;以1984年为界,比较多原发性胃癌在同期胃癌中的构成比;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多原发性胃癌和同期单发性胃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1984年为界,前后20年多原发性胃癌占同期胃癌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3.66%:1.73%,P〈0.05);根治性切除、姑息切除、短路术、单纯探查或活检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70、303、108、101天;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494天,单纯手术者218天;Ⅰ、Ⅱ、Ⅲ、Ⅳ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04、698、264、139天,上述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回归结果:手术方式、pTNM分期、综合治疗是影响多原发性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多原发性胃癌和胃单发癌的临床特点无显著性差异。努力提高多原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及手术的切除率或根治性切除率,并辅以必要的辅助治疗,将极大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1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1963年10月至1987年3月(23.5年)期间确诊为多原发性恶性肿瘤155例,占同期恶性肿瘤的0.51%,发病率较国外为低。侵犯最多的部位依次为鼻咽部(15.97%)、肺(10.86%)、结、直肠(9.9%)、胃(7.99%)和乳腺(6.71%)。以器官分,发生于呼吸、消化和女性生殖系最多,占全部病灶的70.60%。发生于同一器官、成对器官和同一系统者共59例,占38.06%。第二原发癌发生于3年内者占51.11%,刚好是第一癌治疗后出现复发或转移较多的时间,故在随访中应加以鉴别,因两者的处理和预后有原则上的区别。本文对多原发性癌的发病机理在个体易感性、机体免疫缺陷、接受过放射线治疗,外源性致癌因素和遗传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32例双原发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双原发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手段。 方法: 对32例双原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全组32例,其中同时性16例,异时性16例,占同期外科治疗人数的1.13%。同时性双原发肺癌(sDPLC)行肺叶切除10例,肺叶切除+局部切除6例。异时性双原发肺癌(mDPLC)第一原发肺癌行手术治疗分别为肺叶切除14例,袖状切除2例。第二原发肺癌行手术治疗分别为肺叶切除13例,局部切除3例。sDPLC术后五年生存率为16.9%,mDPLC组以首发癌计算,五年生存率为62.9%,再发癌五年生存率为32.3%。组中行肺叶切除者与肺叶+局部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分别为46.6%,25.0%。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12%。 结论: 手术切除为多原发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证肺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行肺叶切除,无论何种术式必须清扫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双原发癌的患者日益增多.乳腺癌和肺癌是女性常见的两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了广大女性的健康.肺脏虽然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然而近年来,临床上乳腺癌患者出现原发肺癌的病例却逐渐增多,乳腺癌首发的双原发乳腺癌和肺癌的发生率远比肺癌首发的双原发肺癌和乳腺癌的发生率要高,原发性乳腺癌和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