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肝脏体积及对活体肝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MSCT扫描26例供体和受体亲体肝移植患者,并对所有病例采用阈值法和层切法对全肝肝叶体积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标准化体积进行对比。结果:MSCT肝脏体积测量的供体和受体平均体积分别为1204.23cm3、1232.4cm3,供体和受体标准化平均体积分别为1207.02cm3、1220.1cm3,2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以准确评价肝脏体积,为活体肝移植术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活体肝移植术前MSCT评估肝静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MSCT在评价活体肝移植供体肝静脉解剖及变异中的价值及各种血管变异对移植手术的影响.方法 对拟作为活体肝移植供体的238例受试者行MSCT检查,并对其肝静脉解剖及变异进行评估.结果 238例受试者中,Nakamura肝静脉分型Ⅰ型164例,Ⅱ型60例,Ⅲ型14例.167例肝左静脉(LHV)和肝中静脉(MHV)共干;105例存在直径大于5 mm的Ⅷ段分支经过肝切面汇入MHV;68例Ⅳ段肝静脉汇入MHV,7例汇入LHV,其余汇入LHV及MHV;108例共出现139支直径大于3 mm的右肝下副静脉,55例65支右肝下副静脉与肝右静脉(RHV)的距离大于4 cm.结论 术前MSCT可提供关于供体静脉的详细、准确的信息,是拟肝移植供体术前静脉评估的重要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对肝移植受体手术前后的影像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位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成年人不可逆性、进展性肝病的一种选择。自1963年人类首次肝移植以来,全世界目前每年的肝移植手术已达5000余例,接受肝移植的病人总数已超过34000例,在美国已经有25000多例患者施行了肝移植手术,肝移植术后病人的1年和4年存活率分别为83%和75%。这些生存率的提高有赖于手术技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移植术前对肝动脉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与肝移植术中所见对照,客观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肝动脉路径显示的准确度。方法31例肝移植病人均于术前进行了MSCTA并以此评价肝动脉路径,其后随访肝移植术中所见肝动脉解剖,将二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以肝移植术中所见为对照的31例患者中,MSCTA准确诊断了30例。本研究对肝动脉路径评价的准确度为96.8%,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5%。此外,MSCTA清晰显示了腹部其它大动脉情况。结论MSCTA对肝移植术前肝动脉评价的准确度较高,同时能了解腹部其它大动脉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静脉开口大小、形状、第一分支距肺静脉开口距离及肺静脉主干大小和形状随走行的变化。方法:分析103例影像资料的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类型,测量肺静脉口及主干长短径、第一分支距肺静脉口距离,计算肺静脉口指数。结果:标准4支肺静脉81例(78.6%),上肺静脉口径大于下肺静脉,右上、下肺静脉口径分别大于左上、下肺静脉(P<0.05);右侧肺静脉口指数大于左侧;男性肺静脉口较女性大(P<0.05);男女肺静脉口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支肺静脉第一分支距肺静脉口距离不同,左右、上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肺静脉口支出现率以右下最高(74.7%),左上最低(3.2%)。肺静脉主干汇入左房时部分(55.6%)左下肺静脉口径逐渐减小,其它3支逐渐增粗,形状都是逐渐变扁。结论:肺静脉解剖变异较大,各支肺静脉大小、形状及口支出现率不同,部分左下肺静脉汇入左房时其口径逐渐变小,在评价其狭窄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术前MSCT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SCT三期扫描及三维血管造影在肝移植受体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63例肝脏病人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扫描时间为注射造影剂后22~25s、60s和120s,注射速率为3ml/s)。用VR法重建动脉期和门脉期血管,测量肝癌病灶大小、肝总动脉和腹腔动脉干直径,依据Michel’s标准对肝动脉分型。测量门静脉血栓的范围、肝脏容积,观察脾动脉瘤及静脉血管吻合情况。结果:63例中肝细胞肝癌15例(其中小肝癌3例),胆管癌2例,胆囊癌1例。Michels IX型肝动脉2例,腹腔干狭窄3例,脾动脉瘤2例,肝动脉细小2例。门静脉癌栓12例(长段癌栓7例)。肝脏平均容积为1114.41cm3。结论:MSCT三期扫描及三维血管造影能明确肝脏病变的性质,显示肝脏供血动、静脉解剖结构及病变,可测量肝脏的容积,能为肝移植受体提供综合的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检查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37例临床高度怀疑或内镜活检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行一次屏气全结肠容积扫描,并利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获取CT仿真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成像(SSD)和透明显示(Raysum)图像,并结合原始横断面等图像与手术病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4层螺旋CTVC能显示结肠癌的大体分型,判断正确率为91.90%;MPR能直观反映癌肿处肠壁及肠周受侵状况,判断正确率达100%;Raysum在显示癌肿的长度上占优势,判断正确率达100%。术前T分期敏感度为100%,阳性诊断准确度为89.2%(33/37)。N分期敏感度为80%(24/30),阳性诊断准确度为70%(21/30)。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仿真内镜可以有效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部位,并能确定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术前TNM分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128层螺旋CT检查,评价肝右静脉及右肝下副静脉的解剖。方法:432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检查,对肝静脉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其解剖细节。结果:Nakamura分型,Ⅰ型274例(占63.43%),Ⅱ型108例(占25%),Ⅲ型50例(占11.57%)。肝右静脉起始处直径(10.68±3.18) mm,主干长度(10±2.37) cm。96例患者出现114条右肝下副静脉,直径(4.43±1.48) mm,主干长度(6.34±2.22) cm,18例患者有2条右肝下副静脉。肝右静脉与右肝下副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间距为(4.74±1.28) cm。结论:术前128层螺旋CT检查可显示肝右静脉及右肝下副静脉的详细解剖,为肝脏外科手术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对肝动脉、门静脉的评价已得到肯定,而在肝静脉系统显示效果不够理想。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肝静脉的显示能力,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大肠癌术前最新国际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及手术预测评估。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的64-SCT对74例临床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进行扫描及后期图像重建,结合最新国际大肠癌分期标准,记录术前CT分期和预计手术方案,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腹腔镜手术方案进行比较。结果 64-SCT对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术前评估得到对大肠癌T分期Tis、T1、T4b敏感性为100%,T2期敏感性较低(66.7%),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87.8%。N分期的敏感性以N0、N1c、N2b较高(88.1%,100%,100%),N1a、N1b、N2a敏感性较低(58.3%,60.0%,66.7%),N分期总体准确率82.4%。术前不同直径淋巴转移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显示,直径≥5mm的淋巴结CT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89.5%)。M分期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100%,98.6%)。cTNM总分期准确度为78.4%,与病理TNM分期高度一致(κ=0.740,P=0.000)。64-SCT术前预测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有较好的一致性(κ=0.936,P=0.000),能准确指导腹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结论 64-SCT结合最新大肠癌国际分期,可以提高大肠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精细度,可以较好地指导术前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大肠癌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 在主动脉夹层病变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病变动物模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腹主动脉入路,以创伤法在10只杂种犬主动脉建立动脉夹层(AD)模型,以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采用64层螺旋CT对模型进行诊断及随访,了解动脉夹层病变及介入治疗后动脉和支架的改变。结果10只杂种犬,建成动脉夹层模型5个,在其中3个模型中置入动脉覆膜支架,64层CTVE及3D图像对模型动脉夹层细节显示良好。结论64层螺旋CT具备的扫描速度和空间分辨率能有效区分造影剂流动的动、静脉期,实现大范围的造影检查,AD细节显示良好,可替代普通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手动法、IQQA半自动法、门静脉右支流域法测量右半肝体积与术中移植肝体积的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79名供体分别以CT手动法及IQQA半自动法测量全肝体积(以CTV全、IQQAV全表示)及右半肝体积(以CTV、IQQAV表示),用门静脉右支流域法测量右半肝体积(以RPVTV表示),并分别将3种术前右半肝体积测量结果与术中右半肝体积(IOV)对比,计算术前所测3种右半肝质量与受体体质量的比例(GRWR),比较其准确性。结果 IQQAV大于IOV,其与IOV的相关性比CTV与IOV的相关性更好。RPVTV与IOV亦有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如IQQAV。CTV及IQQAV的GRWR各有1例小于0.8%。结论与CTV相比,IQQAV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活体供肾64层螺旋CT灌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64层螺旋CT评估活体供肾CT灌注各参数的特点,测评健康成人肾脏CT灌注参数正常值范围;并与肾功能生化检验和核医学肾动态显像检查进行对比,探讨各灌注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3名活体供肾行灌注扫描,利用AW4.3工作站平台CT Perfusion 3.0灌注软件,测量皮质BV、BF、MTT、PS、TDC等灌注参数,将所得数据与核医学及生化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53名健康受检者TDC曲线形态大致相似,左、右侧肾TDC曲线基本吻合,左、右侧肾各灌注参数值基本相同;左、右侧肾皮质各灌注参数平均值分别为:BV:(24.55±5.12)ml/100 g,(24.77±4.53)ml/100 g;BF: (498.21±115.59)ml/(100 g·min), (499.47±108.91)ml/ (100 g·min);MTT:(3.54±1.08)s,(3.53±1.12)s;PS:(59.42±12.00)ml/(100 g·min),(59.95±10.80)ml/(100 g·min).健康成人左、右侧肾皮质各灌注参数正常值范围为:BV:14.51~34.59 ml/100 g,15.89~33.65 ml/100 g;BF:271.65~724.77 ml/(100 g·min),286.01~712.93 ml/(100 g·min);MTT:1.42~5.66 s,1.33~5.73 s;PS:35.90~82.94 ml/(100 g·min),38.78~81.12 ml/(100 g·min).肾皮质各CT灌注参数与核医学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相关性,部分生化指标与灌注参数间有相关性.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可对活体供肾血流灌注参数进行定量测量,初步预测成人肾脏CT灌注参数正常值范围.健康成人肾脏CT各灌注参数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CT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泌尿系统病变的52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及尿路三维重建。结果:52例中输尿管瘘1例,输尿管结石12例,输尿管癌5例,双肾盂2例,肾盂癌5例,膀胱癌2例,其他3例,正常22例。CT图像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可多方位动态观察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正常解剖形态及各种病理改变,并从三维立体图像上获得更丰富的诊断信息,是全面立体动态诊断泌尿系统病变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对肾移植前肾脏活体供体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体肾移植在目前肾移植的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发展迅速,但是对手术的要求较高.因而,利用多层螺旋CT对肾脏活体供体进行术前评价,包括对供肾的形态、功能及血管分布的描述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移植前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移植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例肝移植患者(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45岁),手术前后1周内均行MSCT肝脏平扫、动态多期增强扫描、3D血管重建、体积测量,CT结果与手术进行对照.结果肝硬化7例,伴有严重肝萎缩2例、小肝癌4例.3D血管成像:100%显示肝总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起源、长度及主分支;1例肝动脉变异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狭窄1例,门静脉狭窄1例,门静脉主干血栓1例,移植后血管并发症1例.术前、术后CT结果均与术中相符.结论 MSCT在肝移植手术前后是一种可行性检查方法,能准确、客观反映肝实质及肝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开颅夹闭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一11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开颅夹闭动脉瘤患者术后C’rA随访病例63例。图像重建后主要观察动脉瘤夹闭与否、有无残留、有无再发动脉瘤、瘤夹位置与数量、瘤夹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判断载瘤动脉与邻近血管的通畅情况,同时观察有无血管痉挛及部位、有无脑积水、有无梗死灶。结果:63例患者共68个动脉瘤,所有病例均能清晰显示瘤夹与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空间关系、瘤夹的个数、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通畅情况,脑室、脑实质及脑血管痉挛也显示清楚。结论:64层螺旋CT能准确显示动脉瘤夹闭后颅内血管、脑室、脑实质的情况,提供的信息丰富全面,且操作简捷、价廉、风险低,可作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病例的随访工具。  相似文献   

18.
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评价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评价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泌尿系统螺旋CT增强扫描的150例患者,将其分为女性≤50岁组、女性>50岁组、男性≤50岁组、男性>50岁组4组,测量动脉期双侧肾门水平肾脏外侧肾皮质CT值并求和(以下简称CT值),将所得结果与同期实验室方法测定的肌酐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分析肌酐正常者与升高者间CT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4组CT值与肌酐均呈负相关.女性≤50岁组:r=-0.43(P<0.05),女性>50岁组:r=-0.57(P<0.05),女性肌酐正常者平均CT值为(339.5±72.6) HU,升高者平均CT值为(235.1±66.5) HU(P<0.05).男性≤50岁组:r=-0.53(P<0.05),男性>50岁组:r=-0.43(P<0.05),男性肌酐正常者平均CT值为(314.5±59.9)HU,升高者平均CT值为(255.1±63.7) HU(P<0.05).结论 通过测量肾皮质动脉期CT值对肾功能进行评价是可行的;肾功能受损者肾皮质动脉期强化CT值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