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门白蛉幼虫具有白蛉与司蛉两属的形态特征。属白蛉属的特征为触角内侧鬃毛呈羽状分枝,尾刚毛短。属司蛉属的特征为胸背前缘中毛短小,约为内毛的0.43倍,腹背后缘内毛较中毛及外毛均短,并自前至后依次递减,点状微小鬃毛极为细小,长度仅有5μm。该蛉成虫腹部背板Ⅱ~Ⅵ节的毛丛为竖立与平卧相交杂,蛹的特征与白蛉属相符。术文比较了土门白蛉与江苏白蛉除卵外的各虫期形态,并对土门白蛉的分属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了解白蛉的嗜血习性,对于掌握它与虫媒病的关系,为白蛉的室内饲养、驯化传代、遗传学研究等有适用价值,更有助于阐明白蛉的演化历史。作者等(1990)在证实了鲍氏司蛉的嗜血习性以后,于1991年9月又对宜宾地区白蛉亚科司蛉属的贝氏司蛉Sergentmyja bajyj 和歌乐山司蛉 S·koloshanensjs 的嗜血习性作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3.
中华白蛉在形态上是可因学生地区不同,从而影响其形态和生态,致发生对黑热病具有不同特殊性的传播意义,还是值得观察。我们于1957——1958年在安徽省宿县,五河及萧县三个不同黑热病流行区,从事中华白蛉成蛉的采集与生态上一系列的观察,一面采集江苏徐州和山东泰安白蛉一批作比较,拟通过白蛉形态和生态上不同特点,以说明中华白蛉有否种型的区别。初步获得有以下几点,可说明中华白蛉因地区不同,在形态和生态上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别。兹将经过分述如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1997~ 1998年在 2 2个县 (市 ) 6 3个自然村 ,用扑蛉管、扑蛉纸和灯光诱扑等方法 ,开展了白蛉监测 ,共扑获白蛉 12 0 8只 ,经鉴定 99.38% (12 0 0只 )为鳞喙白蛉 ,0 .6 6 % (8只 )为鲍氏白蛉 ,未发现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中华白蛉。  相似文献   

5.
1.在甘肃省兰州河口地区进行蒙古白蛉及中华白蛉感染人株及犬株利什曼原虫,计解剖蒙古白蛉323只,阳性58只(17.9%),中华白蛉53只,阳性23只(41.5%)。前者鞭毛体多在白蛉的胃及后肠部,但亦可发展至前胃部。后者鞭毛体多在胃及前胃部,但亦可在后肠部发现。2.两种白蛉对黑热病原虫的感染率有显著性的差别。但都具感受性,在兰州地区中华白蛉为主要传病媒介,蒙古白蛉次之,但从流行病学上,蒙古白蛉占该地区白蛉密度的94.3%,而中华白蛉仅占5.7%,蒙古白蛉的媒介作用不容忽视的。3.使用蒙古白蛉消化道内的鞭毛体,腹腔注射给健康田鼠三只黄鼠二只,皮肤划痕接种一只未获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 五十年代中,陈、徐二氏,七十年代后期冷氏等分别对本省的白蛉种类进行过调查。此后一直未见进一步的新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本省的白蛉分布情况,结合白蛉相的研究,作者等于1958年7月对粤北几个县进行了白蛉亚科昆虫的调查,发现了两个省内新记录蛉种。包括过去调查的共有白蛉十一种,其种类及地理分布如下: 一、秦蛉属Genus Chinius Leng,1985 (1) 筠连秦蛉 C. junlianensis Leng,1985 阳山二、格蛉属 Genus Grassomyia  相似文献   

7.
白蛉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毛蛉科,白蛉亚科,是一种小型吸血昆虫。白蛉能够传播黑热病(Kala azar),早已证实。山西省白蛉的调查研究工作,自1956年开始,至今已发现四种白蛉,它们是中华白蛉,蒙古白蛉,鳞嘩白蛉和许氏白  相似文献   

8.
1.在甘肃省22个县市的蛉种调查,共发现有中华白蛉、蒙古白蛉、鳞喙白蛉和许氏白蛉四种。2.中华白蛉的季节分布是:五月中旬或下旬季节开始,七月上旬或中旬达高峯,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季节终了,季节全长4个半月左右;蒙古白蛉的季节分布与中华白蛉相似,全长亦为四个多月。从白蛉季节分布曲线上看,两种白蛉每年仅有一个世代的繁殖。3.白蛉密度消长与温度的关系较密切,而与湿度的关系并不显著。4.本省白蛉的主要栖息场所为窑洞及畜圈。中华白蛉分布极为广泛,其范围并不局限于村庄内,在野外洞穴中亦有大量白蛉存在。5.村镇边缘区较中心区的白蛉密度为高。6.白蛉活动时间:住屋内的白蛉黄昏开始活动,自21时起渐增加,至下半夜2时以后虽减渐少,但并不显著。7.白蛉的雌雄比例:一般为雌多于雄。8.中华白蛉的吸血范围较广,其中吸人血、驴血、犬血者较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嗜吸犬血,且犬对中华白蛉有很大的吸引力。9.对三年来调查的生态学资料加以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对鳞喙白蛉及孙氏白蛉的生活史进行了观察。鳞喙白蛉的雌蛉产卵数平均为79.1个,蛉卵孵化率平均为72.9%。在温度为24°~28℃时,从卵发育至成蛉所需时间平均为29.9天。蛹的羽化率平均为90.4%,雌、雄蛉的性比例为1.16∶1。孙氏白蛉雌蛉产卵数平均为32.8个。在温度为22°~28℃时,从卵发育至成蛉所需的时间平均为37.9天。羽化的成蛉,雌与雄之比为1.2∶1。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直至70年代,山西晋中一带的黑热病时有散发。白蛉是黑热病的传播媒介,晋中一带的白蛉情况尚需了解,为此,于1985年7月5~25日选择介休、阳泉、盂县等三个县市,对白蛉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在介休、阳泉和盂县三个县市,选择平川、丘陵、山区三种不同生境的9个捕集地点,用人工捕集和蓖麻油纸粘蛉法,在7个捕集点捕到了白蛉。所捕白蛉经过腐蚀、染色、解剖,最后进行蛉种鉴定,结果共发现三种白蛉:中华白岭 Phlebotomus chin-  相似文献   

11.
1.经土壤内检查幼虫和安装捕蛉器的方法来测定白蛉的孳生场所,发现孳生地是很分散的,在秦安郭家镇是以窑洞内的鼠洞为主其次为其他场所之鼠洞,在皋兰县抚河湾以畜圈的墙缝为主,其次为其他场所的墙缝和鼠洞。2.通过封闭马蛉薯窖的方法,发现该处亦为孳生地之一。3.通过安装捕蛉器发现在村镇周围的洞穴及野外的洞穴也是白蛉孳生地之一。4.经捕蛉器检查结果,发现皋兰县抚河湾有中华白蛉及蒙古白蛉,而秦安县郭家镇只发现中华白蛉。5.对这项研究工作的意义、方法及结果加以简单的讨论,认为用安装捕蛉器的方法比较简便而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养殖白蛉的方法及生物学观察(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甘世纪初,白蛉被证实为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以后,很多学者对它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白蛉的生理生态,传病及药物防制等问题都需要标准试虫,因而掌握饲养白蛉的方法和生物学特性是很重要的。室内养殖方法一、种群的建立 (一)野外收集成蛉,带回实验室鉴定,饲养繁殖。在野外捕捉成蛉方法较多,如传统的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福建省白蛉科的调查结果,福建省已知白蛉科2属7种,其中何氏白蛉、福建司蛉、武夷山司蛉和泉州司蛉为福建模式产地种。鲍氏司蛉为是山区优势蛉种,占全部捕获蛉数的76.72%,5~6月份雨季期间,于野外石崖避雨处可捕获较多的成蛉。  相似文献   

14.
由于白蛉消化道内的鞭毛体标本不易保存,我们试用吉氏染液染色方法如下:白蛉麻醉后经生理盐水清洗,置解剖镜下从尾部取出雌蛉的全部消化系统,于室温下自行干燥,甲醇固定,用1%吉氏染液染色30~60分钟,水洗阴干镜检,最后用中性树胶封存。  相似文献   

15.
<正> 白蛉为双翅目长角亚目毛蛉科(Psy—chodidae Bigot,1854)白蛉亚科(Phl—ebotominae Tonnoir,1922)中的一类小型多毛吸血昆虫,其中有的种是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已知的唯一无脊椎传播媒介(Adler&Theodor,1957),有的种又能传播锥虫病(Wallace & ftertig,1968)、黄热病(Woodall,1964)、以及  相似文献   

16.
预防方针黑热病的传播机转: 黑热病的病原——杜氏利什曼原虫,由于黑热病人及利什曼病犬(病源)被白蛉叮咬而进入白蛉体内(传播媒介);经过发育和繁殖后,又由于白蛉再次叮咬健康人(易感染者),而把黑热病传播开。在中国传播黑热病的主要媒介为中华白蛉。针对上述情况,扑灭中华白蛉,切断传播环节是黑热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治  相似文献   

17.
中华白蛉在国内除分布于黑热病流行地区外,昆明、毕节和长春也有发现。在已知的地理分布中,长春是最北地区。1954和1955年我们在市内的几幢颓屋中观察了它的季节消长。颓屋只剩屋顶和墙壁,地面潮湿,堆有垃圾和人粪。两年皆由五月开始,晚上用捕蛉管按人工小时进行捕捉,到九月连续三次阴性时则停止。1954年同时使用蓖麻油捕蛉纸捕捉,次日取回鑑定计数。两年共捕到白蛉1,447只,皆是中华白蛉。它的季节消长(见附表);1954年是由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饲养中华白蛉的方法刘锦华,赛书元(寄生虫学教研室)中华白蛉是黑热病原虫的传播媒介,历史上山东省为黑热病最严重的流行区之一,经大规模有力防治,本病已于60年代在全国率先基本消灭,因而有放松麻痹思想,教学也很少讲黑热病及白蛉。以致遇到黑热病原虫也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阐明我国中华白蛉群体的遗传差异,探讨四川白蛉的分类地位。方法 在我国陕西、河南、甘肃和四川等地采集白蛉,依据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别种类,扩增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mitochondrial DNA cytochrome b,mt DNA-Cytb)基因片段,测定和分析序列。结果 共获得42个单倍型,形成2个独立的家系,存在明显的地理聚集性,分别是来自陕西和河南的各单倍型家系,以及四川和甘肃的单倍型家系,均呈平行演化,四川白蛉与中华白蛉的单倍型未完全区分。分子变异等级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计算结果显示变异主要存在于种内群体间(89.25%),其次是群体内个体间(20.41%),种间的变异部分为负值,FST值为0.808,各群体间具有相当水平的遗传分化。各群体间的地理距离与基因流的相关性Mantel检验,显示两者呈负相关性(R2=0.888),群体遗传结构符合距离隔离模型。结论 我国中华白蛉群体间遗传差异大小与地理距离存在密切相关性,综合分析显示中华白蛉与四川白蛉在形态和分子水平已出现遗传分化,支持其为独立种。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华白蛉是黑热病的媒介昆虫,它在国内的分布并不限于黑热病流行区。长春市查见中华白蛉是国内已知的最北点(北纬43°54’)。不过,只是在长春市内一平方华里范围内的几幢颓屋中查见的。由于阳性地点非常局限,这现象引起我们注意。20年来(1956~1979年,除外1970~1973年),我们坚持观察原阳性地点,并于1978及1979年向各点的居民作了调查,结果都是阴性。居民普遍能描述出他们在厨房或厕所内所见蝶蛉(psychoda sp.),但未见过白蛉。根据这20年的调查,我们得出“长春市中华白蛉从原阳性地点消失”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