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常规薄氏腹针针刺和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薄氏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薄氏腹针治疗。观察周期为4周,用统计学方法比较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期间两组不同时间段的临床痊愈例数,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McGill疼痛量表的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疗效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不同治疗时间段临床治愈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不同证型临床疗效比较有显差,但是,治疗组组间虚寒型和虚热型的疗效没有差异;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治疗2周末时的疼痛评分比较则有一定差异。结论:常规薄氏腹针和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都对慢性胃炎有着肯定的疗效,薄氏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能够用于虚寒型和虚热型患者,能缓解疼痛、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
传统薄氏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常规薄氏腹针和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薄氏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薄氏腹针治疗。观察周期为3周,用统计学方法比较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期间两组不同时间段的临床痊愈例数,比较两组McGiu疼痛量表的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疗效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治疗时间段临床治愈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治疗2周末时的疼痛评分比较则有一定差异。结论:常规薄氏腹针和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都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着肯定的治疗作用,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薄氏腹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疗法对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65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用薄氏腹针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体针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HAMD和NSD评分变化、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治疗中患者不适和针刺意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表明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HAMD和NSD评分均减少,治疗后两组抑郁症临床疗效、中风病临床疗效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是治疗组治疗期间针刺意外和患者不适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薄氏腹针疗法对于中风后抑郁症有着肯定的疗效,同时针刺意外和患者不适感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温针薄氏腹针穴治疗阳虚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阳虚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试验组予电温针薄氏腹针穴治疗,每日1次,治疗12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CQOL、PAC-SYM及阳虚证候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05)。结论:电温针薄氏腹针穴能改善阳虚秘患者便秘症状、日常生活质量及阳虚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并与钙尔奇D进行比较。方法:58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薄氏腹针治疗组患者均针刺上脘、中脘、气海、关元、左右天枢、右上风湿点、左右气旁、左右气穴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钙尔奇D片。观察周期为3个月,观察指标包括疗效和临床症状体征分级评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分级评分总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下降的幅度(P<0.05),钙尔奇D片主要针对疼痛的缓解,薄氏腹针疗法还能改善全身症状和体征。结论:薄氏腹针在治疗PMOP方面与钙尔奇疗效相当,而且,薄氏腹针除了缓解疼痛以外,还长于兼顾全身的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100例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腹针联合中药组(治疗组)50例和针刺常规药物组(对照组)50例,两组经两个疗程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联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孙氏手法加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孙氏手法加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电动骨盆牵引加红外线照射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JOA下腰痛评分量表(29分)及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评分量表(45分)进行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量表及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评分量表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孙氏手法加薄氏腹针治疗LDH.相对于电动骨盆牵引加腰部红外线照射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结论:孙氏手法加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并进行总体的镇痛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的症状体征各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在治疗后均降低(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疼痛程度评分、疼痛范围评分、颈部活动受限评分和总体症状评分更低(P〈0.05),镇痛疗效和综合疗效更好(P〈0.05)。结论:以薄氏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较常规针刺远近配穴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无论是在改善症状还是在总体疗效方面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薄氏腹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对照组以常规针刺疗法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ouse—Brachmann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0use—Brachmann积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结合康复手法可以提高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0.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引气归元""调脾气"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慢性腹泻病人,均接受薄氏腹针治疗,针刺"引气归元""调脾气"穴位组合.观察周期为3周.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记录等.结果:38例慢性腹泻患者中,23例获得临床痊愈,总有效率为94.74%;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比较表明,每日腹泻次数、粪便性状、纳差、腹痛、腹胀、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等治疗后均有显著好转(P<0.01~0.05);针刺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特殊不适.结论:薄氏腹针"引气归元""调脾气"穴位组合,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11.
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失眠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依常规对症处理,合理使用安眠药,治疗组进行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结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2.
胡志斌 《光明中医》2011,26(11):2273-2275
目的比较腹针疗法配合牵引、定点扳法和单纯牵引、定点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腹针疗法配合牵引、定点扳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牵引及定点扳法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简化McGill量表(SF-MPQ)的评分。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达92.68%,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SF-MPQ各项评分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SF-MPQ评分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在缓解疼痛症状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赵铭峰  王聪  陈秀华 《新中医》2014,46(10):175-177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腹针组采用薄氏腹针治疗,体针组采用体针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痛经症状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腹针组和体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79.4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痛经症状均有改善,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针组优于体针组。结论:薄氏腹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良好,易被患者接受,依从性好,止痛持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为针灸减肥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将6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成薄氏腹针组(29例)和常规针刺组(32例),两组分别接受相应的处理,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重、BMI、腰围、腰臀比及SCL90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重与BMI变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减少腰围和腰臀比上薄氏腹针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前SCL90总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其它等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值,经过治疗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薄氏腹针对单纯性肥胖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在减少患者腰围和腰臀比上具有独特优势;单纯性肥胖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等,针灸减肥不仅可以减轻体重,对缓减患者因肥胖带来的社会心理压力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葛根汤加减方与普通针刺法治疗风寒湿阻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风寒湿阻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葛根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针刺法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可间隔2天。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McGill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CM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cGill疼痛评分差值、Constant-Murley(CMS)评分差值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治疗肩周炎,但葛根汤加减方治疗风寒湿阻型肩周炎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且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纳干法配合针刺敏感点治疗肩周炎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6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肩关节运动功能、疼痛评定、肩关节活动度以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根据纳干法配合针刺敏感点治疗肩周炎患者,并对其临床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结论:研究表明,不论是纳干法配合针刺敏感点治疗肩周炎还是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在同样疗程情况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且症状减轻所需时间亦明显较对照组短,同时,在缓解肩周炎疼痛、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的运动功能以及肩关节的活动度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薄氏腹针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6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服用六味地黄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Kupperman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无痛且易坚持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海云  陈平 《新中医》2012,(4):102-104
目的:观察孙氏手法结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9例。治疗组予孙氏旋转手法配合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予牵引配合扩血管药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评价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对照组为69.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各项症状与功能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间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眩晕频度、程度、持续时间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孙氏手法结合腹针治疗CSA,在改善眩晕症状上尤其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腹针疗法和常规针法治疗肩周炎的总体疗效及对疼痛和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4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腹针疗法,对照组行传统针刺法;分别进行肩关节疼痛评定、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及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的改善相近.结论 腹针针法对肩周炎的镇痛效应与常规针刺法相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4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与常规针刺组各20例,另设正常组20例。腹针组采用腹针疗法,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GE2、IL-1β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腹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腹针组总有效率为95.0%,常规针刺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GE2、IL-1β水平较正常组升高,经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以腹针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腹针疗法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VAS评分及血清PGE2、IL-1β含量,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