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6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此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加小剂量干扰素超声雾化治疗,并没病毒唑治疗为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丙种球蛋白加干扰素组无论从呼吸道症状,体征缓解、消炎,还是退热、X线病灶吸收、缩短病程等方面,疗效均优于病毒唑组,P<0.01。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的疗效。方法:疱疹性口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病毒唑静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10万u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加用生理盐水20mL),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用4d。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脑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脑炎给小剂量干扰素治疗25例,与病毒唑治疗23例作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发现小剂量干扰素治疗组退热、腮腺消肿和脑脊液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4.
徐金丽  付素娟  王君 《中原医刊》2005,32(13):47-47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61例腹泻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用静脉滴注病毒唑针10~15mg/(kg.d)。治疗组用α-2b干扰素100万单位肌注,每日1次,共用3d。记录病儿入院后每日大便次数和性状。结果使用α-2b干扰素的病儿病程能缩短到4d,总有效率达100%与对照组73.33%对比,有显著差异(χ2=8.458,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与干扰素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α-2b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干扰素肌注及局部雾化吸人,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及x线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干扰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小儿毛细支气管炎8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剂量干扰素(10万u)每日1次肌肉注射,对照组用病毒唑,两组疗程均4天。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在退热时间、喘弊缓解时间、罗音吸收时间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缩短1天,治疗组、对照组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小剂量干扰素可用于临床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α-2b干扰素与静脉丙球(IVIG)联合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95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α-2b干扰素与静脉丙球,对照组加用病毒唑治疗.结果 两组退热时间、咳嗽、气促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55.6%,对照组为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α-2b干扰素与静脉丙球联合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疗效优于病毒唑,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和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小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甲基强的松龙和干扰素,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治疗后气喘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疗效等参数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在喘憋、哮鸣音消失天数、住院日缩短及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和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可缩短病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基因重组α-1b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将228例秋季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158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应用干扰素,对照组不用干扰素或应用病毒唑,其它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疗效,比较两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的几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基因重组α-1b干扰素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高金红  苏鹤 《实用医技》2007,14(33):4579-4580
目的:观察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酚妥拉明减轻心脏负荷、退热、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病毒唑和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喘憋、胸部X线片等恢复时间上均快于对照组。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干扰素抗体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 2 0例采用干扰素 α2b 3MvTiwIH +病毒唑 10 0 0mgQdpo连用 2 4周 ;对照组 3 2例采用干扰素 α2b 3MvTiwiH连用 2 4周。停药后观察 2 4周比较疗效并检测干扰抗体。结果 :观察组完全应答率为 5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18.7% ;复发率为 2 5 .0 %低于对照组 5 6.3 % (P <0 .0 1)。无反应率均为 2 5 .0 %。且复发与干扰素抗体尤其是中和抗体有关。结论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复发与干扰素抗体尤其是中和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微波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 将CA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微波组和微波加干扰素组,观察各组疗法的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不同疗法的治愈率分别为70.4%、92.2%,复发率分别为29.6%、7.8%。微波加干扰素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微波治疗,能显著降低CA的复发率。结论 微波加干扰素α-2b疗法是一种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治疗CA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榕  朱会清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3):407-408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病毒唑抗病毒、补液、对症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小剂量α-2b干扰素肌肉注射。观察2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轮状病毒转阴等情况。结果小剂量干扰素组显效42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5%。平均止泻天数:干扰素组为(4.22±0.85)d,对照组为(5.34±1.34)d。治疗3d后,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干扰素组为90%(54/60),对照组为71.6%(43/60),干扰素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6.50;P〈0.05)。结论用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缩短了腹泻天数,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4.
1998年7月-2002年12月,我科对60例病毒性脑炎患和进行了γ-2α注射用基因工程干扰素(以下简称干扰素),及病毒唑的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干扰素组疗效明显优于病毒唑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静  张贤勇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226-1227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分组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36例,分为治疗组(干扰素组68例),对照组(病毒唑组68例)。治疗组用干扰素,对照组用病毒唑,观察两组患儿止泻及轮状病毒抗原(RV-Ag)转阴情况。结果:干扰素组显效5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73%。平均止泻时间干扰素组3.76±0.27d,对照组4.87±0.29d,治疗3d后,大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时间干扰素组77%(51/68),对照组51%(35/68),干扰素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813,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症状消失快,疗效好,大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快,提示对轮状病毒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α-2b干扰素保留灌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可  林英  杨涛  王淑珍 《广东医学》2005,26(7):995-996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保留灌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2b干扰素保留灌肠,以止泻、止吐和退热时间及总病程为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各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毒副作用。结论加用α-2b干扰素保留灌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与常规治疗方法比较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35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静德 《广西医学》2010,32(6):706-707
目的探讨干扰素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7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按就诊的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纠正酸中毒和对症处理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用病毒唑治疗。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高金红  苏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579-4580
目的:观察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酚妥拉明减轻心脏负荷、退热、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病毒唑和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喘憋、胸部X线片等恢复时间上均快于对照组。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张云涛 《求医问药》2014,(16):143-144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单纯应用干扰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干扰素和病毒唑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6.0538,P=0.0139<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沙小莹  王虹  邵渊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2):1672-1673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9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α-2b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口服病毒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显效率78.3%(47/60),对照组显效率76.7%(23/30),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随访第12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71.7%(43/60),对照组显效率60.0%(18/30),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随访满24个月及满36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63.3%(38/60),对照组显效率53.3%(16/30),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α-2b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三联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口服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两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对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