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吐泻是呕吐和泄泻两种疾病的简称。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急性病证。呕吐是指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的一种征象。严格的说,呕和吐在含义上是有区别的。历代医家认为,有声无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有物谓之呕吐。由于呕和吐在临床中往往同时并见,难以区分,故后人皆谓之呕吐。泄泻是指大便次  相似文献   

2.
暑温证治     
前言暑温是发生在夏秋暑季的一种热病。清代吴鞠通说:“后夏至温盛为热,热盛则湿动,热与湿搏而为暑。”“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病成。”“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温热例,不得混入暑也。”因此,暑温病的成因是“热与湿搏”而热胜于湿所致,这点是必须首先加以明确的。现代所说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很多地方和暑温病相似。从季节上看,  相似文献   

3.
暑咳证治     
  相似文献   

4.
暑证误治案     
鄢×,男,35岁。在烈日下劳作后,而壮热烦渴,尿短亦灼热,乡医投白虎汤加芦根、连翘。初服一剂,壮热烦渴稍减,尿不灼热,但谵语神昏,频欲呕吐,舌苔灰黑。谓之邪入心包,照前方加用安宫牛黄散一支,服后病势不退。而邀余诊。证见发热头痛,汗出少而粘,口渴饮不多,不喜冷饮,脉浮滑有力,右大于左。询知患者暑天(农历七月初二日)在炎日下劳作,晚上贪凉求爽,大饮凉水,又搬竹床于井旁露宿达旦,醒后先觉畏寒,头痛身重,继而壮热烦渴。笔者认为,患者虽身热昏谵、呕逆,但舌苔灰黑且厚,实是伤暑之后,又感寒凉,复加寒药,暑邪被寒所阻,  相似文献   

5.
暑温,其特点为发病急骤,传变快,变化多,易伤津耗液,耗血动血,且多闭窍动风之变。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阳明气分热盛证候。暑温易伤人正气,尤多耗伤津液,重者出现津气欲脱之危候。暑邪内陷心(包)营(血)而神昏谵语,引动肝风而痉厥,风火相煽,生痰生风,导致痰  相似文献   

6.
<正> 暑秽俗称“六月病”、“发痧”。夏季颇为常见。笔者自拟豆藿汤治疗此证,疗效较为满意。现对其证治谈以下体会: (一) 病因病理:夏秋之际,署湿交蒸,秽浊气盛,人若起居不慎,或饮食失宜,或劳累过度,正气不足,易感其气而发为本病。正如《时病论》所说的“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良由天暑下逼,地湿上腾,署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昆于内。”暑湿秽浊之气侵入人体,或交阻于中,或壅滞肺卫,或蕴结下焦,致使三焦气化不利,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暑温与风温、春温、温热、冬温、温毒、温疫等诸证同属于祖国医学温病范畴。但由于暑温发病季节和特有的病征,又可与上述诸温病相区别。暑温一症,常发于夏秋季节,小儿罹患者为多。祖国医学对此病的发病季节也有明确的界限,如《内经·热论篇》有:“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临床所见,发病季节多在小暑至秋分,尤以大暑至处暑为最多。暑温的病因主要是暑邪为患。暑性炎热,暑温病多见高热、烦渴、舌质红、苔黄燥、大便燥结、尿色赤黄、脉洪数、神昏谵语等症状,甚则热动生风而出现手足抽搐、  相似文献   

8.
暑温与风温、春温、温热、冬温、温毒、温疫等诸证同属于祖国医学温病范畴。但由于暑温发病季节和特有的病征,又可与上述诸温病相区别。  相似文献   

9.
暑证取穴特点分析刘立公顾杰指导吴绍德黄羡明(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200030)图书分类号R224-51关键词穴位暑证文献利用计算机对62本古籍中针灸治疗暑证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共涉及穴位47个,总计106穴次。常用穴位及其被载次数依次为:中脘8...  相似文献   

10.
药物香蕃10克炒白扁豆10克厚朴(去皮,生姜汁炙)7克车前仁7克。用法水煎服,重者日服两剂;或研末,以六一散泡水送下,每次10克,日服3次。主治夏日感受暑热,乍乘太阴,湿热互结,症见腹痛自汗,烦渴但不欲多饮,或钦后恶  相似文献   

11.
暑温病名始于吴鞠通《温病条辨》,是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以壮热、烦渴、汗多等阳明热盛证候为主证。又因夏令多雨湿,故亦多暑温夹湿。有的患者贪凉、或汗出时淋雨酿成汗闭、身热、形寒、无汗之暑夹寒湿之证。治疗不当致高热不退、缠绵不愈,出现变证。笔者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辨证施治配服礞石滚痰丸(以下简称滚痰丸),治疗暑温、中风、狂证,疗效尚称满意。简介如下。一、暑温(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似文献   

13.
暑证治验2则     
肠伤寒属“湿温”范围,常用抗菌素或中药“淡渗化湿”、“苦寒泄热”为治。笔者曾按“暑证”治疗2例,介绍于下:1 暑温夹湿刘某某,女,18岁,县医院家属,1986年7月30日诊。患者持续高热39°~40℃已25日。病起因淋雨而寒热头痛。血常规: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25×10~(12)/L,白细胞4.0×10~9/L,中性65%,单核2%;尿常规:蛋白(-),红细胞0~5,白细胞2~8,脓细胞3~8,上皮细胞(+);肥达氏反应:H1:160.O1:160.A(-),B1:160,C  相似文献   

14.
15.
李媛 《西部中医药》2011,24(10):33-35
从脉、证方面分析<伤寒论>在少阴寒化证中的辨证施治规律,提出少阴寒化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仲景在<伤寒论>中各证经方辨证遣药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最终将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工作及生活,而慢性肾脏病的管理和治疗仍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阐发夏月暑邪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指出暑邪既可以介导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亦可加重慢性肾脏病的病情,而影响到慢性肾脏病的预后及转归。夏月肾病应重视祛除暑邪,以免犯下虚虚实实之戒。并列举3则暑月肾病的验案进一步佐证,以期对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小儿夏月伤暑腹泻,往往有口渴尿赤等热象,诊断上显而易见是属暑热.惟有时往往出现另一种征象,其证状不同于暑,而病原实因于暑,在临床诊断时比较困难.病儿大便滑泄、粪色白、无臭气、小便清长、唇色淡白、四肢冷、睡时露睛,同时亦有口渴引饮、嗜卧等证状,在辨证中应该认清这种"引饮"是暑热未解的特征,不是津液枯乏的频饮少量;嗜卧乃是伤暑的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医证本质和辨证施治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医证的概念 "证"最早见丁:〈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的理论.以后历代医家又均有发展,特别是近五十多年来对症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比较确切的理解是:症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1];是对四诊信息表达的机体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2];是一种综合性的功能态[3].  相似文献   

19.
叶天士幼科吐泻证治,见于《临证指南医案》卷十。《冷庐医话》说:“先生始为幼科,但其名望反为大方所掩”。清·徐大椿稍晚于叶氏,对《临症指南医案》多有评议,而对叶氏<幼科要略>,甚为推崇。现就叶氏治疗婴幼儿吐泻医案,加以讨论。叶氏认为小儿脏腑幼嫩,脾胃运化薄弱,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极易发生吐泻;治疗方法提出“腑病以通为补,通腑为主,分利湿热”。反对见泻止泻,他说:“若与守中,必致壅逆”。爰录五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本病在中医临床大多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胸痹等病症范畴 ,临床施治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 明病位对于冠心病的病位 ,祖国医学早有较详细的论述。《素问·脏气法时论》曰 :“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胁下痛 ,胸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素问·缪刺论》曰 :“邪客手少阴之络 ,令人卒心痛。”《诸病源候论》 :“心为诸脏主而藏神 ,其正经而不可伤 ,伤之而为真心痛 ,朝发夕死 ,夕发朝死。”“若伤心之支别脉络而痛者 ,则乍间乍盛 ,休作有时。”“其久心痛者 ,是心之别络为风邪冷热所乘也 ,固成疾不死 ,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