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含量变化情况及“神农33”注射液对PAF及ALI的影响。方法:给Wistar大鼠静脉注射LPS,制成ALI模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LPS攻击后1小时大鼠血浆PAF含量,观察LPS攻击后3小时大鼠肺湿、干重,光镜观察大鼠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ALI组动物的肺湿重、湿干重比、肺含水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肺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且严重。ALI组大鼠血浆PA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独给予“神农33”注射液无明显降低PAF的作用(P>0.05),而以“神农33”注射液保护的大鼠PAF含量明显低于ALI组,同时肺损伤也较轻。结论:PAF在LPS诱导的ALI中起重要作用,“神农33”注射液有拮抗PAF及保护肺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主要探讨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及大黄对其影响。方法 在雄性Wistar大鼠利用舌下静脉注射LPS复制ALI动物模型,动物分为4组:LPS组,对照组,大黄治疗组,地塞米松组。观察大体标本,组织病理以及生物学标志: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肺血管通透性和肺泡通透性指数。同时测定血浆NO和肺组  相似文献   

3.
核因子—kB活化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3,他引:10  
目的:探讨核因子-kB(NF-kB)活化在脓毒症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ALI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盲肠结扎穿孔(CLP)对大鼠血气分析和肺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并采用凝胶电沪迁移率改变法(EMSA)检测肺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kB活性和EMSA检测的特异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改变。结果:CLP可致大鼠急性肺  相似文献   

4.
大黄对内毒素诱导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9,自引:12,他引:27  
目的:探讨内毒素在急性肺损伤(ALI0中的作用机制及大黄,地塞米松对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在Wistar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内毒素(LPS)复制ALI动物模型。动物分为4组:LPS致伤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治疗组,大黄治疗组。肉眼观察肺大体标本;普通光镜检查肺组织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测定ALI的生物学指标;肺湿重与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蛋白含量,肺泡通透指数和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Fas和/FasL系统表达改变的意义。方法:复制内毒素性大鼠ALI模型;采用TUNEL法、原位杂交、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 PCR)及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大鼠ALI发生过程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以及Fas/FasL系统蛋白质和m 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内毒素性ALI早期(< 24 小时),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肺组织Fas/FasLm 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且与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增加相一致。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以及Fas/FasL系统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参与大鼠ALI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Fas和/FasL系统表达改变的意义,方法:复制内毒素性大鼠ALI模型;采用TUNEL法,原位杂交,半定量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PCR)及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大鼠ALI发生过程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以及Fas/FasL系统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内毒素性ALI早期(〈24小时)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肺  相似文献   

7.
钠氢交换体及其抑制物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钠氢交换体及其抑制物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内毒素(LPS,5mg/kg)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21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NS组);内毒素组(LPS组);LPS+DMA组(L&D组),该组以钠氢交换体抑制体DMA(5mg/kg)预处理。大鼠均于5小时后处死,然后测定各组的肺系数(LI)及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TNF、ET-1、NO的浓度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量肝素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大鼠内毒素(LPS)休克模型,观测其平均动脉压(MA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含量、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变化、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作用。结果:LPS组大鼠MAP呈进行性下降,血浆TNF和TF含量显著升高,ATⅢ活性明显降低,TFPI/TF比值降低,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而LMWH+LPS组的以上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证明LMWH对LPS所致的大鼠休克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损伤肺组织的PECAM—1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mRNA表达的变化和可能作用。方法 在脂多糖(LPS)诱发的大鼠ALI模型,使用斑点杂交观察肺组织PECAM-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正常肺组织表达较高水平的PECAM-1mRNA;在ALI大鼠肺组织,PECAM-1mRNA表达早期下调,但致伤6h时,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正常肺组织表达较高水平的PECA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mRNA表达的变化和可能作用。方法在脂多糖(LPS)诱发的大鼠ALI模型,使用斑点杂交观察肺组织PECAM-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肺组织表达较高水平的PECAM-1mRNA;在ALI大鼠肺组织,PECAM-1mRNA表达早期下调,但致伤6h时,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正常肺组织表达较高水平的PECAM-1mRNA,PECAM-1可能参与ALI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樟柳碱和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损伤(ALI) 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50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5 组:生理盐水组,油酸模型组,地塞米松预防组,樟柳碱预防组,山莨菪碱预防组。各预防组在注入油酸前30 分钟分别于腹腔内注入地塞米松2 mg/kg,樟柳碱2 mg/kg,山莨菪碱10 mg/kg。以上各组均在注油酸后4 小时采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脂质过氧化物(LPO),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樟柳碱和山莨菪碱预防组血浆LPO含量[(9-09 ±2-07)μmoI/L和(8-67±2-10)μmoI/L] 与油酸模型组血浆LPO含量[(12-18±1-67)μmoI/L] 比较均明显降低( P均< 0-01)。病理组织学观察示樟柳碱和山莨菪碱预防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油酸模型组减轻。结论 樟柳碱、山莨菪碱能改善油酸致ALI的氧自由基及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对ALI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家兔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基因(TNF α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PTX在创伤性ALI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创伤性ALI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 只)、创伤性ALI模型组(24 只)和PTX治疗组(24 只),用ELISA 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浆TNF α含量及肺组织TNF αm RNA表达水平。结果:血浆TNF α含量创伤性ALI模型组于创伤后1.5 小时达峰值〔(1.27±0.26)μg/L〕,肺组织TNF αm RNA表达于创伤后8 小时达高峰(2.67±0.18),二者在时间上不完全平行。PTX治疗组肺组织TNF αm RNA 的表达和外周血TNF α含量均低于创伤性ALI模型组(P均< 0.05)。结论:PTX能有效抑制创伤性ALI家兔肺组织TNF αm RNA表达;本研究为PTX治疗创伤性ALI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内应用脂质体携载的前列腺素E1(LipPGE1)对油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油酸致伤组、LipPGE1组、游离前列腺素E1(FPGE1)组和空白脂质体(PLip)组。观察肺系数、肺湿重/干重比、肺组织碱性磷酸酶(ALP)、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髓过氧化酶(MPO)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油酸损伤组比较,LipPGE1组的肺系数、肺组织湿重/干重比与MPO活性、MDA水平明显降低,而ALP与ACE活性显著提高;LipPGE1的作用显著优于FPGE1;PLip无效。结论:经气管内给予LipPGE1对油酸引起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内中性粒细胞的聚集与抗氧自由基所造成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特异性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内毒素休克时心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给新西兰白兔一次性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8.0×109CFU/kg,1小时后经抗TNFα单克隆抗体亲和免疫吸附柱进行血液灌流2小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血浆TNFα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以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变化。注射LPS后24小时取心脏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动物低血压状态明显改善;血浆TNFα水平迅速下降,MDA含量明显降低;全血GSHPx活力显著提高;血清AST、LDH和HBDH明显下降;心肌充血、多形核粒细胞浸润及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均明显减轻。结论:免疫吸附特异性清除循环TNFα能显著减轻内毒素休克时心脏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抑制一氧化氮合成对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邱海波  陈德昌 《急诊医学》1999,8(3):153-155
目的:研究抑制一氧化氮对脂多糖(LPS)导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ELISA检测TNFα、IL-1β、IL-6和IL-10浓度,Griess法测定亚硝酸盐浓度。肺湿干得比反映小鼠肺程度。结果:小鼠腹腔注射LPS20mg/kg后,血浆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1β、IL-6、IL-10和亚硝酸盐浓度显著升高。LPS注射前30min给予地塞米松70mg/kg,血浆TNFα、IL-1  相似文献   

16.
内毒素休克兔循环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内毒素休克兔循环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探讨内毒素休克的发病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25只,经颈外静脉一次性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E.coliO111B48.0×109cfu/kg),观察平均动脉压(MA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2和ET1的动态变化,以及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器官功能变化。结果:一次性注射LPS后,MAP呈双相下降;血浆TNFα活性变化呈陡直的单峰曲线;NO-2含量于实验后30分钟迅速增高,实验后6小时达峰值,实验后24小时仍高于实验前;实验后24小时心脏组织中NOS活性明显高于肝、肺和肾组织;血浆ET1含量呈双相增高(0.5小时、8小时),实验后24小时仍高于注射前;血浆NO-2与ET1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肝、肾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结论:一次性静注LPS后,NO的生成迅速而持久地增加,ET1的合成与释放则呈双相增加。NO与ET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损伤环氧合酶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环氧合酶 2(COX 2)m RNA 表达和ALI中前列腺素(PGs)变化的关系,以及COX 2 在ALI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脂多糖(LPS)诱发的ALI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COX 2 m RNA表达情况,并观察了PGs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大鼠肺组织有极少量的COX 2 m RNA表达(0.32±0.11);而在ALI大鼠,肺组织COX 2m RNA表达显著增加,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升高达5~8 倍,同时伴有PGs的升高〔生理盐水对照组为(141.64±41.79)μg·L- 1 ·g- 1 ,ALI大鼠分别为(190.53±47.91)~(470.95±184.17)μg·L- 1·g- 1 〕。结论:正常肺组织有极少量的COX 2 m RNA表达,COX 2参与ALI的发病,并可能是引起ALI时PGs升高的主要同工酶。  相似文献   

18.
P38MAPK在旨多糖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中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38信号通道(P38MAPK)在脂多糖(LPS)诱导人单核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沉淀法、免疫复合物蛋白激酶测定法、Wstern blotting检测P38MAPK在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产生TNF-α中的激活程度,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P38信号通道抑制剂SB203580地单核细胞TNF-αmRN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肺损伤肺组织和血浆NO、ET-1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时肺组织和血浆一氧化氮(NO)、皮内素-1(ET-1)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和作用。方法 采用间隔24h两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的方法,复制家兔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模型。结果 ALI组浆、肺组织均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NO、ET-1和IL-8水平显著升高(P〈0.01),BALF内中性料细胞(PMN)明显增多,肺系数(LPL)、肺水含量  相似文献   

20.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脓毒性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早期治疗对脓毒性急性肺损伤的疗铲及对内源性PS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在机械通气下建立脓毒性ALI模型,早期气管内稍许主有机提取的PS100mg/kg,连续治疗6小时,观察氧合指数,肺内分流,肺动脉顺应性的变化;并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磷脂含量和表面张力进行分析。用Western dot blot法测定PS特异性结合蛋白含量,用Northern blot法测定SP-Am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