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糖尿病者窦性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的分析,探讨其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室性期前收缩(PVS)的糖尿病者15例(A组),有PVS的健康人15例(B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HRV各时域指标,计算HRT两参数(TO、TS),比较两组间差别。结果A组TO值高于B组,稿值低于B组,A组HRV各时域指标均明显小于B组。结论HRV与HRT均可作为反映糖尿病者自主神经受损指标,但HRT敏感性优于HRV。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室性早搏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冠心病患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各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冠心病组震荡起始明显高于对照组(0.05±0.58%vs-2.22±1.01%,p<0.001),震荡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9±2.65ms/RRvs7.36±1.34ms/RR,p<0.01)。冠心病患者的震荡起始(TO)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负相关(r=-0.3473,p>0.05),与冠脉病变支数正相关(r=0.5669,p<0.01);震荡斜率(TS)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相关(r=0.6406,p<0.001),与冠脉病变支数负相关(r=-0.6989,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减低,故窦性心率震荡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6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别计算其窦性心率震荡(HRT)的两个参数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以及HRV中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结果①2型糖尿病组TO、TS、SDNN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②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组TO高于无慢性并发症组,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组TS低于无慢性并发症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RT减弱或消失、HRV减弱,提示HRT及HRV可以作为动态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个可靠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心率变异性(HRV)及T波电交替(TWA)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37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87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1例为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各组HRT、HRV和TWA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TO值显著增高,TS值显著下降,HRV指标(SDANN,ASDNN,VLF,LF,TP,LF/HF)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最大TWA值增大,在MV5,MV1导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TS值显著下降,HRV指标(SDANN,ASDNN,VLF、LF、HF、TP)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与SDNN、ASDNN、VLF呈负相关(r=-0.18~-0.19,P<0.05),TS与VLF、LF、HF、TP、SDANN、ASDNN、rMSSD、PNN50呈正相关(r=0.22~0.46,均P<0.01)。结论同时对HRT、HRV及TWA参数比对评估,可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窦性心率震荡(HRT)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心电现象。冠心病患者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危险度分层及预后预测,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运用的无创方法如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心室晚电位、O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HRV)、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等,均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的限制,因此,需要探求新的预测指标加以完善。近年来研究发现的新的病理生理现象——心率震荡,以无创、简单、可靠等优点逐渐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糖尿病、冠心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07例,计算其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值明显升高,TS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冠心病组比较,TO、TS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率震荡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静息心率(RHR)和心率变异性(HRV)时阈指标(SDNN)在单纯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单纯高血压46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22例和健康人50例,分别为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根据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别计算各组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值(TS)以及HRV的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和6:00时的RHR,比较各组间的差别,分析TO、TS与SDNN、RH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TO、TS、TO+TS、SDNN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RHR值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TO与SDNN呈负相关,与RHR呈正相关;TS与RHR呈负相关,而与SDNN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有2型糖尿病者,HRT减弱及HRV异常,RHR增加,提示HRT及RHR可以作为早期发现高血压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个有效的可靠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2DM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67例和健康对照(NC)者73名,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HRT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TO和TS异常率。结果 T2DM组TO、TS值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3(-1.49,0.58)vs-1.50(-3.57,-0.35),P<0.05;3.13(1.56,6.25)vs 7.81(3.91,12.50),P<0.01]。结论 HRT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和窦性心率震荡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65例拟诊冠心病并行HOTER检查的患者分为4组:A组为冠状动脉狭窄〈50%;B组为冠状动脉狭窄在50%-99%,但无闭塞;C组为大于1支血管存在闭塞;D组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根据公式TO=(RR1+RR2)-(RR-1+RR-2)/(RR-1+RR-2)计算TO值,RR1+RR2代表VPC代偿间歇后的前2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均值,RR-1+RR-2代表VPC前的2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均值。TO值≥0时表示VPC后初始阶段窦性心率减速,TO值〈0时表示VPC后初始阶段窦性心率加速。测量VPC后20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值,并以RR间期值为纵坐标,以RR间期序号为横坐标,绘制RR间期值的分布图,再用任意连续5个序号窦性心率的RR值计算并做出回归线,其中正向最大斜率为TS。TS〉2.5ms/RR时,窦性心率存在减速现象,TS≤2.5ms/RR时,窦性心率不存在减速现象。结果B组TO值为0.027±0.015,高于A组-0.044±0.016、D组-0.039±0.021(P〈0.05);B组TS值1.61±0.21,低于A组、D组(P〈0.05);C组TO值为0.052±0.008,高于A组、B组、D组(P〈0.05),C组佟值为1.04±0.23,低于A组、B组、D组(P〈0.05);A组与D组各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重,窦性心率震荡现象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检测糖尿病(DM)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探讨其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10月~2007年6月住院DM患者48(男28,女20)例;年龄44~67(56±9)岁.病程(6±7)年,体质量指数(25±3)kg/m2.均符合WH01998年DM诊断标准,经检查排除并发冠心病、心肌病等任何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试验前1周内未服用抗胆碱药,B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影响自主神经活动的药物.正常对照组50(男26,女24)例;年龄40~65(54±11)岁.体质量指数(23±4)kg/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窦性心率震荡(HRT)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的患者,按CAG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并对阳性组进行PCI治疗,对DCG所获得的HRT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CAG阳性组患者的HRT参数震荡斜率[TS,(3.32±1.83)ms/RR]显著低于CAG阴性组的[(10.41±5.38)ms/RR,P〈0.01],震荡起始[TO,(-0.81×10^-2±0.60×10^-2)%]显著高于CAG阴性组的[(-1.51×10^-2±0.75×10^-2)%.P〈0.01]。CAG阳性组接受PCI治疗TIMI血流2级者TS值增加不明显,TO值下降不明显(P均0.05)TIMI血流3级者TS值明显增加[由(13.5±6.5)ms/RR增至(19.3±9.1)ms/RR,P〈0.0001],TO值明显下降[由(0.76×10^-2±0.38×10^-2)%降至(-2.13×10^-2±0.37×10^-2)%,P〈0.0001],对冠脉病变与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TS与冠脉的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62,P〈0.01),与冠脉病变评分呈负相关(r=-0.527,P〈0.05)。将冠脉按照病变程度进行分组发现,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50%的TS值显著变小(P〈0.01),多支病变的TS明显变小(P〈0.05),冠脉病变评分高于10分组TS显著变小(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HRT参数显著降低,并且T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PCI治疗TIMI血流3级者HRT参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冠心病与心率震荡、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对20例经冠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0例高血压患者(经冠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与2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心率变异指标和心率震荡参数比较。并对冠脉病变与各项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评价心率变异、心率震荡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组心率变异指标SDNN(100±7)ms、SDNNI(39±3)ms和心率震荡参数TS(3.0±2.3)均低于正常体检组的SDNN(131±6)ms、SDNNI(53±3)ms、TS(6.7±1.3)(P<0.01),而高血压患者组仅SDNN(109±6)ms、SDNNI(44±3)ms低于正常体检组(P<0.05);研究还发现冠心病组TS(3.0±2.3)低于高血压组TS(6.0±1.6)(P<0.01)。对冠脉病变与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TS与冠脉的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61,P<0.01),与冠脉病变评分呈负相关(r=-0.462,P<0.05)。将冠脉按照病变程度进行分组发现,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50%的TS值显著变小(P<0.01),多支病变的TS明显变小(P<0.05),冠脉病变评分高于10分组TS值显著变小(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率震荡参数TS显著减小,并且T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的变化。方法90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和冠心病非心肌梗死(CHD)组(各组均为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振荡起始(TO)及振荡斜率(TS)。结果AMI组TO和TS皆异常,分别为(0.018±0.013)ms/RR和(1.73±0.54)ms/RR);CHD组[分别为(-0.042±-0.012)ms/RR和(20.30±2.84)ms/RR]与OMI组[分别为(-0.018±-0.008)ms/RR和(8.70±2.16)ms/RR]皆在正常范围;三组TO及TS值比较以及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非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T趋于异常。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糖调节受损与心率震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调节受损与心率震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254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血糖管理指南,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127例、糖调节受损组(受损组)72例及新诊断糖尿病组(糖尿病组)55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受损组及糖尿病组震荡初始及24h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升高,震荡斜率及RR间期标准差(SDNN)明显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受损组震荡初始降低,震荡斜率及SDNN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水平与震荡初始及24h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呈正相关(r=0.5347,r=0.3419,P<0.01),与震荡斜率及SDNN呈负相关(r=-0.4633、r=-0.3682,P<0.01)。结论空腹血糖水平与心率震荡相关,老年糖调节受损者已经存在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旨在评价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人选冠心病患者60例(观察组),同期体检者排除器质性心脏病60例(对照组),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人选者均接受BETHUNE十八导联24h动态心电图(DCG)记录,进行处理后测量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两项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观察组)HRT明显消失或减弱,TO明显升高,TO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s明显下降,偈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TO、TS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观察组TO、TS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P〉O.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T明显消失或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与静息心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RT)和静息心率(RHR)、心率变异性时阈指标(SDNN)在冠心病(CHD)中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冠心病患者53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her)记录资料分组,A组(良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偶发室早)32例,B组(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伴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多源性室早或频发室早)21例,动态心电图记录SDNN和6am的静息心率(RHR),计算心率震荡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1S),比较两组间的差别,分析TO、TS与SDNN、RH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组TO值高于A组(0、80%±3.94%vs-1.45%±4.37%,p〈0.05),而TS值低于A组(11.03±11.01ms/RR间期vs19.77±19.00ms/RR间期,p〈0.05),RHR值明显高于A组(82.18±9.70bpmvs70.94±11.32bpm,p〈0.01),B组TO与SDNN呈负相关,与静息心率呈正相关;TS与静息心率呈负相关,而与SDNN无明显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伴有不良室性心律失常时,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心率震荡增加,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平衡的破坏与不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心率震荡是近几年提出的一项新的临床心电生理学指标。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方面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病死率的预测和危险分层、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疗效判断、筛选需要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的患者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疗效评价等。 相似文献
18.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7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同时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患者按照收缩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分为杓型组30例、非杓型组84例和反杓型组65例,记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24h血压变异性参数、心率变异性参数及其他临床变量的基线值。比较各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和心率变异性各参数。结果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log Gensini评分均高于杓型组(P<0.05);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24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24h内连续每5min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均低于杓型组(P<0.05);24h血压变异性各参数与心率变异性各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比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重;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性相关,随血压昼夜节律减弱,心率变异性降低,而24h动态血压监测所测血压变异性与心率变异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郁对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1月~2012年2月苏州市吴江第一人民医院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78例,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状况,其中不合并抑郁(SDS评价<50)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合并抑郁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SDS评分将观察组进一步分为轻度抑郁组(50≤SDS评分<60,n=14)、中度抑郁组(60≤SDS评分<70,n=14)、重度抑郁组(SDS评分≥70,n=10)。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入组时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窦性HRT的参数,包括震荡起始(heart rate turbula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heart rate turbulence slope,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TO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16±1.06)%vs.(1.54±0.68)%,P=0.027],TS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2.33±1.95)ms/RRIvs.(4.47±3.89)ms/RRI, P=0.014]。观察组亚组分析显示,随着抑郁程度加重,TO逐渐升高而TS逐渐降低。结论抑郁可导致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明显减弱,抑郁程度越重,HRT减弱越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