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充分考虑了转诊业务的流程,以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充分总结其他地区转诊信息系统经验的基础上,研发了一键转诊、信息共享和服务监管等多个模块.系统经过试运行后的完善,基本可以满足双向转诊的业务需求.相关功能的完善,对于分级诊疗、医联体和健康扶贫等政策的落实,起到了科学的监管作用.尤其是实现对分级诊疗患者和病种的精准管理,助力分级诊疗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监管,对巩固甘肃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分级诊疗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被视为有效改善民众就医感受、理顺医疗秩序的利器砝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是分级诊疗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医疗体制、就医观念等各方面的原因,完全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仍有难度,笔者就本院实施双向转诊以来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双向转诊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东省部分地区慢性病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方法: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对广州市、清远市的基层卫生机构的41名医护人员就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的实施情况开展深入访谈。结果:基层卫生机构存在转诊缺乏标准流程、病人下转较少、基层病人失访等问题。宏观层面的问题包括转诊体系缺乏规范等;中观层面包括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冲突等;微观层面包括医护个人态度对双向转诊的影响。结论: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对医疗体系协作有着较高要求,目前转诊体系和具体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慢性病管理的连续性。应通过加强对双向转诊的监管、完善医保规则等措施优化慢性病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的运行机制,增强慢性病管理的连续性,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慢性病诊疗和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福鼎市分级诊疗实施状况,分析其运行影响因素,对今后实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模式提供借鉴。方法收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炎3个病种门诊分级诊疗实施前(2015.10~2016.09)与实施后(2016.10~2017.09)门诊量、住院双向转诊实施3年(2015.10~2017.12)数据,通过访谈了解福鼎市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施状况、发现的问题,并利用逻辑树进行相关原因分析。结果 3个病种门诊分级诊疗实施前后总门诊量、福鼎市医院职工医保门诊量无明显变化,3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城乡居民医保门诊量有明显提高;住院双向转诊实施3年,福鼎市医院收治由基层转诊的病例数共202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却无向下及向上转诊病例。分级诊疗落实存在"片面化"、双向转诊执行"单向化"等问题。结论在改变公众就医观念,改善基层医疗条件的同时,需建立"互联网+"信息平台推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执行的"真实化"与"双向化"。  相似文献   

5.
转诊,顾名思义是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将本单位诊疗的患者转到另一个医疗机构诊疗或者处理的一种制度。2007年,卫生部推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以下简称为双向转诊)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状况的措施。双向转诊制度理论上包含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疏导患者流向、控制医疗费用的优点,同时也能促进  相似文献   

6.
分级诊疗是国际上先进且成熟的就医模式,本研究通过对三级医院直接对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分级诊疗实践经验的总结,探讨现有医疗卫生体制下实行医联体分级诊疗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的实践方案。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与闵行区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1+1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模式试点实践为例,并比较该模式开展1年前后的成效。结果表明,医联体影像诊断、心电图诊断、眼底镜筛查辅助检查诊断平台较分级诊疗模式实施前上升5.66、11.2及5.03倍;双向转诊患者预约转诊率较实施前增长了20%。"1+1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模式在"双向转诊、资源配置、优势互补"等方面的作用有一定程度体现,尤其是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的开通,为患者分级诊疗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服务,为远程医疗服务发展提出相应建议,提升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方法 利用贵州妇幼保健专科网络平台,以远程医疗服务模式探索为工具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远程服务平台实现了技术支持和人力培养,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远程教育等远程医疗活动和医疗健康咨询服务效...  相似文献   

8.
三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实质就是分级诊疗的问题。目前,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是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就医模式,已经被验证是可靠而高效率的管理办法。但在我国,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却做得非常不理想。为什么那么多患者抵触分级诊疗,而直奔大医院看病呢?答案可能是百姓对当下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长期不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浙江省分级诊疗工作推进缓慢的状况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省开展分级诊疗工作整体构想: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大医疗保险调节力度为主线,以强化便民惠民服务、畅通双向转诊通道为抓手,全面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格局。介绍了该省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的主要举措:强化分级诊疗政策保障,强化分级诊疗服务保障,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区域医疗协同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基层医师进行分级诊疗知信行的调查,了解成都市分级诊疗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成都市下一步更好地制定分级诊疗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卡方检验。结果基层医师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双向转诊各项配套措施还需补充完善,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仍为亟需解决的难题。建议多途径普及分级诊疗政策,完善双向转诊标准及配套措施,建立互通互享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扬州市分级诊疗实证研究,为中小城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开展分级诊疗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比较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差异,分析扬州卫生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现状;运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从医患两个不同利益相关者层面深度分析双向转诊现状。结果扬州市卫生资源配置及卫利用状况城乡差异较大,双向转诊的主要问题是向下转诊困难。结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强分级诊疗和社区首诊的宣传力度及完善配套措施是顺利开展分级诊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概述了我国分级诊疗的发展历史和目前分级诊疗的几种模式;总结了新医改后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对促进双向转诊、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效果。分析了目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仍存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病人流向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居民对分级诊疗认知程度低,医保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应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调、疏通双向转诊,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知晓率,完善医保配套政策措施等建议,以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差异,为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患者分级诊疗认知情况调查表",对自贡市一级、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的300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调查患者对分级诊疗的知晓率为46.67%,赞成率为59.00%,有40.33%的患者接受过分级诊疗的宣传。不同级别医院的患者对分级诊疗的知晓率、赞成率、可行度、双向转诊经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首选医院等问题的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均应加大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力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湘潭市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创建湘潭市医疗联合体、开展分级医疗试点、推进二、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加大基层公立医院分级诊疗体系的宣传力度、加强医疗卫生监督队伍与监督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的建立,在由单向就诊变双向转诊、建立医疗信息化、培养全科医生、破除以药补医传统、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对推进基层公立医院分级诊疗体系中存在的如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医院功能及定位不明确,双向转诊制度难以落实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缓解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就医矛盾。双向转诊是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方略。对双向转诊模式进行实践和研究,以期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节约和人民群众的就医方便。  相似文献   

16.
<正>福建省厦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叔禹福建省厦门市把"慢病一体化管理"作为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切入点。2015年,厦门市将以慢性病的分级诊疗为抓手,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厦门模式。2015年,福建省厦门市将以慢性病的分级诊疗为抓手,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厦门模式。自2012年起,厦门市把"慢病一体化管理"作为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切入点。两年来,厦门市初步建立了综合医院有专科医生,社区有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师(即"三师组合")  相似文献   

17.
正本案例中市卫生局在取消新农合患者到市属三级医院转诊限制半年后,矛盾逐步释放,市卫生局有点"骑虎难下"。笔者认为,分级诊疗制度应当落实好,取消转诊规定不妥。第一,分级诊疗制度是国家政策。逐级转诊是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内容。2003年新农合试点之前,卫生行政部门对公费医疗等就有转诊规定,新农合全面开展,特别是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后这一政策得到强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制订分级诊疗办法,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  相似文献   

18.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新医改的重要实践,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保障公民更好地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经之路。目前,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基层首诊与患者自由选择权相冲突、双向转诊行为不规范、医联体责任承担方式不明晰等一系列法律问题。为更好地规范诊疗行为,规避法律风险,在建设分级诊疗制度的同时必须健全相应的法律机制,完善基层首诊的法律保障,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安排,规范医联体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双向转诊信息平台的建设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跨地域、跨机构的医疗机构间诊疗信息的互通共享,是解决新医改分级诊疗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对区域双向转诊信息平台的应用现状及平台主要功能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现有双向转诊信息平台的优势及不足,并从强化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促进各医疗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和平台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国内外对分级诊疗的定义与实践探究分级诊疗的本质,认为分级诊疗是医疗机构之间"明分实合"的专业诊疗模式,该模式的实现有赖于各项医疗管理制度的良性运转与协调。通过对当前我国相关制度的剖析,发现当前分级诊疗模式构建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行政等级制度导致优质医疗资源向高端富集;双向转诊制度不完善;良好就医文化尚未形成。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医疗机构的薪酬制度、管理制度、转诊制度及培育合理就医文化等来实现"明分实合"的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