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交界区心律伴室房逆传阻滞的意义。方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共91例。采用由低至高的逐点递进的方法进行消融,放电中注意观察交界区心律伴逆传阻滞现象的出现。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手术成功,其中3例首次消融后复发。91例手术中有47例曾出现交界区心律伴逆传阻滞,与无逆传阻滞组相比较,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放电次数多于后者;在共计309次有效放电中,95次有室房逆传阻滞,与214次无逆传阻滞者相比较,其靶点与His束电极间垂直距离明显小于后者,伴发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的比例亦明显大于后者(12.63%vs 2.3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靶点到HBE电极间垂直距离≤1.5 cm是房室前传阻滞的独立相关因素(OR=12.50,P=0.018),而交界区心律伴逆传阻滞与AVB间相关性不明确(P>0.05)。结论在消融慢径的过程中,出现交界区心律伴逆传阻滞与房室前向传导阻滞之间并无明确的相关性,而消融靶点过高则是出现AVB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间隙性逆传阻滞房室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特点及射频消融术。方法6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4~58岁,其中A型预激1例,B型预激1例,采用右室心尖部和左室S1S1及S1S2起搏分析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位置确定及射频消融。结果左前游离壁2例,左侧壁1例(A型预激),左后壁旁道2例,右侧三尖瓣环10点处1例(B型预激)。所有旁道具有1:1室房传导功能,6例患者均有间隙性旁道逆传阻滞,均呈2:1室房逆传阻滞。在右室起搏下或窦性心律下标测靶点,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结论不论隐匿性或显性房室旁道均可发生间隙性室房逆传阻滞,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过程中应注意分辨偶发室房逆传阻滞现象,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房室传导阻滞(AVB)的诊断价值。方法记录198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的动态心电图(DCG),根据术后DCG将患者分为两组:无Ⅱ°AVB组(A组),Ⅱ°AVB组(B组),分析R-R间期2.0s、逸搏心律的分布规律及两组间的平均心率、长R-R间期及逸搏心律的平均次数。结果 198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均成功转为窦性心律,A组中R-R间期2.0s及逸搏心律的分布与睡眠或休息明显相关,而B组中则日夜均可见;且B组中长R-R间期、逸搏心律的平均次数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 R-R间期2.0s超过25次/24h并出现R-R间期3.0s及心室率小于35次/分的逸搏心律,且与睡眠休息无关,或出现R-R长间期及逸搏心律时伴有头晕、黑甚至晕厥现象,需考虑心房颤动伴Ⅱ°AVB。  相似文献   

4.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4):303-304
征解27答案:窦性心律,间歇性完全性左、右束支阻滞伴蝉联现象,二度Ⅰ型房室阻滞诊断要点:本例心电图是某次心电图学术会议上由一位资深专家提供,讨论本图时一位心脏电生理医生毫不犹豫地将宽QRS波诊断为室性早搏,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完全能经射频消融术根治。另一位医生却发表了全然不同的意见,诊断为间歇性束支阻滞伴二度Ⅰ型房室阻滞。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76岁。因心悸来院就诊。既往体健,自诉无心脏病史。查体:血压130/85mmHg,心率75次/分,律不齐,闻及早搏。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清。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可见反复发生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频率约150次/分,节律基本匀齐,宽大QRS波群其后可见逆行P-波,R-P-间期呈现逐渐延长,为0.20s、0.22s、0.25s直至发生逆行P-波脱漏,即室房传导中图1断,完成一次莫氏Ⅰ型周期。继后R-P-间期又缩短至0.20s,上述现象反复出现,形成5∶4或3∶2比例的莫氏Ⅰ型传导现象。与此同时,室房传导的逆行P-波亦有规律变化,即P波形态随R-P-间期延长亦呈现逐渐加深,直到发生室房逆向传导中断。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伴室房传导莫氏Ⅰ型阻滞现象。讨论室房传导阻滞是指交接性或室性激动在房室结逆传入心房时发生的传导延缓或中断现象。室房逆传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相似,也可分为一至三度,二度室房逆传阻滞也可分为莫氏Ⅰ型与莫氏Ⅱ型两种,本图表现为莫氏Ⅰ型的室房逆传阻滞。室房逆向传导的莫氏Ⅰ型现象一般见于室性逸搏心律、加速的室性自搏心律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性,6岁9个月,以"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4个月"行门诊随访,动态心电图Lorenz-RR散点图呈虾钳样图形,逆向心电图显示呈P-QRS-P~-伴P~-后QRS波脱落,形成类似于心房早搏未下传的"二联律"特征,同时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呈RP~-RP~-…形式,且RP~-70 ms,RP~-P~-R,提示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P~-形态与窦性心律的P波形态一致,符合间隔部旁道逆传特征。此与患儿术中诊断的右侧间隔旁道相符,且与术前和术后24 h动态心电图相一致。故诊断心电经房室结前传旁道逆传形成P-QRS-P~-伴P~-后QRS波脱落,表现为特有的二联律形式。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2 9岁。因劳力性胸闷、心悸 4年 ,加重伴腹胀、水肿 2个月 ,于 2 0 0 2年 8月 30日住院。入院后查常规心电图示交界性逸搏心律 ,心室率 43次 /min。超声心动图示左房 42mm ,左室 49mm ,室间隔厚度 6.0mm ,右室 2 1mm ,室间隔膜部缺损 8mm ,左向右分流 ,射血分数 5 6%。B超示肝脾反位 ,肝淤血肿大。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示交界性逸搏心律 ,食管导联 (ESO)可见高大的逆传P’波 ,RP’间期 2 4 0ms,室房逆传呈 1∶1传导 (图 1 )。S1 S1 分级递增刺激示 1 70次 /min时房室前传仍呈 1∶1下传 ,文氏阻滞点 1 80次 /min ,2∶1阻滞点 2 0…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5岁。发作性心悸3年,多发于紧张、活动或“感冒”时。心电图:窦性心律时正常;发作时呈宽QRS波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右室S1S1刺激600ms即出现室房分离,右房S1S1、S1S2刺激无异常发现。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右房S1S1刺激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此时冠状静脉窦电极远端逆A波最早。左室起搏下于靶点放电成功阻断旁道逆传。随访1个月无复发。考虑为儿茶酚胺依赖性左侧隐匿旁道。  相似文献   

9.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6):435-435,441
征解11答案 左侧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诊断要点 征解图A为频率为165次/分的整齐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律时(征解图B)QRS波形态一致,均为典型的左束支阻滞图形,表明征解图A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阻滞。比较窦性心律和心动过速时QRS波终末部和ST段的形态可以发现心动过速时的逆传P′波。  相似文献   

10.
任珍  王永权 《心脏杂志》2006,18(2):F0003
Ⅳ位相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很少单独出现,常与Ⅲ相传导阻滞相偕出现。作者报告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阵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考虑阻滞部位可能位于左束支),最后导致Ⅲ度AVB。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冠心病。因胸闷,一过性眼前发黑3 d来院就诊。心电图显示P-P间期0.70~0.84 s。窦性频率为71~86次/m in,P-R间期0.24 s。QRS时限为0.12 s,为窦性心律不齐,Ⅰ度AVB,完全性RBBB。心电图显示P-R间期逐渐延长,终于导致P波下传受阻,脱落一组QRS波群,形成典型的文氏现象呈4∶3房室比值传导的Ⅱ度1型AVB。入院后…  相似文献   

11.
探讨伊布利特对人体右房、左房及右室有效不应期(RA-ERP、LA-ERP及RV-ERP)与房间、室间传导时间的影响。测定25例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于静脉推注伊布利特(0.0167mg/kg)前后在基础起搏周长为600ms时的RA-ERP、LA-ERP及RV-ERP,同时测量起搏与窦性心律时的心房、心室传导时间。其中通过起搏冠状静脉窦远端间接起搏左房。结果:①伊布利特明显延长RA-ERP、LA-ERP及RV-ERP(P均<0.001)。②使用伊布利特后,对窦性心律时的P波宽度、PR间期、QRS时限、AH及HV均无明显影响(P>0.05),对房间及室间传导时间无明显影响(P>0.05),亦对急性期的起搏阈值无明显影响(P>0.05)。③使用伊布利特后2例出现右束支阻滞。结论:伊布利特可明显延长RA-ERP、LA-ERP及RV-ERP,但不影响房间、室间传导时间。  相似文献   

12.
3条房室旁路患者临床中非常少见 ,同时合并休眠旁路者更少。本文报道 1例 3条房室旁路并休眠旁路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 ,2 0岁。阵发性心悸病史 6年。常规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窦性心律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 (图 1)。射频消融术中常规放置导线电极于冠状静脉窦、右心室心尖部以及高位右心房。程序刺激后诱发顺向性和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以及短暂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伴旁路前传。消融导线电极经右股动脉置于二尖瓣环下 ,距冠状静脉窦口 1 5cm处标测窦性心律时AV最近 ,右心室刺激标测逆传…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患者RR长间期的分布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RR长间期的发作规律及射频消融术后的变化,探讨房颤RR长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记录并分析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中RR长间期发生时间及次数,对因永久性房颤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治疗者,观察其转复窦性心律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情况。结果205例患者中203例(99.02%)出现≥1.5s长间期,24:00时至凌晨04:00时出现次数最多,10:00时至12:00时次之。62例接受CPVA术的永久性房颤患者均伴长RR间期,全部成功终止房颤转复窦性心律,术后心电图示6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9.7%),未发现Ⅱ度AVB,3例因窦房结功能障碍置入永久起搏器。结论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常见≥1.5s的RR长间期,绝大多数并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78岁。因胸闷、头晕及心率缓慢就诊。既往有冠心病史。查体:神清,血压130/85mmHg。听诊:心率缓慢44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常规心电图示(图略):窦性心律,二度Ⅱ型2:1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4次/分。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记录开始至夜间均为二度2:1房室阻滞或在此基础上因房率减慢而呈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伴缓慢型交接性逸搏心律,37~44次/分。23:30以后恢复窦性心律1:1下传60-75次/分。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治疗左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连续为2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透)成功地进行厂射频消融,现报道如下。例1男性、11岁。自2岁起就出现心悸症状。平素以心动过速为主,偶见窦性心律。心动过速时心电图示左束支阻滞伴电轴右偏,心动过速时心宝率13ObPm。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慢心律等,效果不佳,但服用阿托品提高窦性心律后可有效地抑制室速。拟行射频消融术入院。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超声心动图示各心室腔径大小正常,射血分数0.6,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O.45,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正常。例2男性、15岁,胸闷、心悸5年。平素…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74岁。胸闷、心前区不适有冠心病史 3 0年 ,既往心电图曾捕捉到ST -T改变。此次心电图示 (图 1) :窦性心律 ,心率≤ 90次 min时 ,P -R 0 .15s,QRS波呈qR型 ,时间不宽 ,为 0 .0 8s ,当心率增快至 91次 min以上时 ,P -R仍为0 .15s,QRS波呈宽R型 ,时间达 0 .14s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伴继发性ST -T改变。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律 ;②快频率依赖性左束支阻滞 (3相阻滞 )。图 1 快频率依赖性左束支阻滞讨论 频率依赖性束支阻滞常分为快频率依赖性 (3相阻滞 )和慢频率依赖性 (4相阻滞 ) 2种。本例心率增快时出…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及起搏心电图分析患者男性,64岁,因活动后胸闷、胞癌发作4年,头昏、黑半年,1周内昏倒6次入院。入院心电图(ECG)示Ⅲ度房室阻滞(AVB),室性自主心律,QRS波群增宽呈左束支阻滞(LBBB)形,心室率45bpm。静脉注射阿托品无效。临床诊断: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Ⅲ度AVB(结下阻滞),心源性晕厥。入院次日植入Siemens2040k起搏器,随访1年起搏功能正常。多次ECG示:部分起搏的QRS波群后有逆传P(P)波,其出现与窦性P波至起搏QRS波群之间距有关。为证实其相互关系,同步描记Ⅱ导联及食管导联ECG(见附图)。图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房内传导现象及阻滞认识的深入,有关房间束的传导阻滞伴左房逆传现象已有报告,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73岁。因发作性心悸2年,曾诊断心房扑动,在外院行2次射频消融术,但术后仍有心悸,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窦房结游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后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Lorenz散点图提示非窦性心律,经获取最慢心率(最大RR间期)心电图片段分析,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提示Lorenz散点图可从整体上把握心脏节律,指导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传导阻滞患者应用过渡起搏器(TPPM)技术减少非必要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筛选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VR的所有患者, 纳入TAVR术后出现传导阻滞并应用TPPM者。TPPM术后随访4周, 每次随访时进行起搏器程控。研究终点为1个月时成功拔除TPPM, 无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成功拔除的标准为1个月时12导联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无起搏信号, 同时最后一次起搏器程控提示起搏比例为0。拔除TPPM后继续常规随访心电图至6个月。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 年龄(77.0±11.1)岁, 女性7例。其中7例患者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 1例为二度AVB, 2例为一度AVB(PR间期>240 ms)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QRS间期>150 ms)。TPPM放置时间为(35±7)d。8例高度AVB患者中, 3例恢复窦性心律, 3例恢复窦性心律伴束支传导阻滞, 2例仍存在三度AVB并接受了永久起搏器植入;2例一度AVB伴LBBB患者PR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