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7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2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9.34%,对照组为62.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阴络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行椎间孔镜手术的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1例。常规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联合阴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改良口述分级评分(verbal rating scale, VRS)、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rotein, CGR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水平、椎间隙高度、腰椎矢状位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12%,常规组有效率为80.39%,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各维度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后VRS评分低... 相似文献
3.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86.5%,两组之间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疗效,可以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针灸联合熏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P0.05),观察组患者MPQ、ODI评分、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β-E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疼痛等表现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0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男27例,女38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15 a,最短3 d。对照组55例,男20例,女3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17 a,最短1 d。1.2诊断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8例.两组采用同样穴位,对照组采用非温针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1次/天,5次为1疗程,间隔2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目测类比定级法计分(VAS)、疼痛腰痛病情计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痊愈2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5%;对照组痊愈13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4.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目测类比定级法计分(VAS)、疼痛腰痛病情计分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痊愈18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针灸科门诊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推拿治疗;实验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疗程6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JOA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后JOA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60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57例选择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能使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减少致炎致痛物质的分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以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和针刺组各30例,温针组予温针灸治疗,针刺组予普通针刺,观察两组效果。结果:1个疗程后,温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温针组血液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LDH疗效显著,有效调节LDH患者体内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腰部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前屈、侧屈、后伸等腰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腰部活动度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腰部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督灸联合牵引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积分肌电值(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背伸肌群MPF、IEMG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腰背伸肌群MPF、IEMG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B2(TXB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TXB2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以腰夹脊为主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针刺腰夹脊穴为主,观察两组疗效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JO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疗效,操作简单安全,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按摩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LD)术后遗留疼痛的效果。方法:将98例PELD术后遗留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服用尼美舒利缓释胶囊,并使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腰部,观察组给予按摩和艾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前后评定症状、体征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JOA下腰痛评价表主观症状、客观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3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3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腰背部疼痛、下肢疼痛等症状、体征评分和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和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按摩联合艾灸用于LDH术后遗留疼痛,可显著减轻疼痛等症状、体征,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透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透灸法治疗,采用JOA评分及疼痛分级指数(PRI)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R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灸法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功能及缓解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软组织松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拉结合自主运动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软组织松动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腰背肌肌张力,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腰椎功能,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35%、81.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背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腰背肌肌张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SF-36量表中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牵拉结合自主运动疗法基础上采用软组织松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腰背肌肌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五步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突出物绝对值(D值)和突出物与神经根管夹角(AN值)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五步复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及常规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治疗3次。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D值和AN值。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AN值大于对照组(P<0.05),2组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N值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值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步复位法可改善LDH患者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疗效优于牵引及常规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火龙灸联合腕踝针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寒湿痹阻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火龙灸联合腕踝针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80.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痛、烦躁易怒、倦怠乏力、腿痛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上述4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TNF-α、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