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学络病理论,基于络脉内联脏腑、外充皮毛的生理特性和雄激素性脱发久病入络的病程演变特点,总结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则治法及组方用药等内容,提出雄激素性脱发从络论治的思路。“络脉不通”是雄激素性脱发的核心病机,湿热内蕴痰瘀阻滞络脉、血虚风燥邪气损伤络脉、脏腑亏虚络脉萎废不用皆可导致头皮失养发根不固,伴有油腻黏着或干燥瘙痒,最终造成毛发凋落。治疗将“络以通为用”作为基本治疗原则,内服以化浊通络、养脉和络、通补荣络,配合外用活血通络,内外合治使络脉荣顺,毛发得以再生。对构建基于络病理论的皮肤病基础理论起到推进作用,为临床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络病理论指导肺纤维化中医证治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的最终病理结局,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病死率极高。故立足于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并在10余年临床和实验研究肺纤维化工作基础上,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提出肺纤维化的病位在肺络、基本病机为肺络痹阻、以通补肺络法治疗肺纤维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络病理论指导肺纤维化中医证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的最终病理结局,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病死率极高.故立足于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并在10余年临床和实验研究肺纤维化工作基础上,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提出肺纤维化的病位在肺络、基本病机为肺络痹阻、以通补肺络法治疗肺纤维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之一,属中医"文痴"、"呆病"、"善忘"、"郁证"等范畴。运用络病理论探讨脑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络气虚滞、络脉瘀阻、络熄成积、浊毒滞络。采用补肾益脑、活血通络,健运脾胃、豁痰通络,温补脾肾、健脑活络,清化痰热、逐瘀通络,益气活血、宣窍通络,育阴潜阳、熄风通络,益肾宁心、滋阴养络,疏肝理气、宁心畅络法治疗本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治疗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6.
对于脱发的记载在中医古籍中出现较早,但各家观点不一.其病名以鬼舐头鬼剃头油风等出现,但称谓混淆不清者亦有之.脱发与肝、肾、脾、肺等脏腑均有关,病因病机总体应以邪实正虚为主,多由血虚风燥所致,亦有痰湿内蕴、风热动摇、血瘀内阻、饮食失宜等因素所致.历代医家对于脱发的治疗各有所长,注重患者个体差异,辨证论治;虚实... 相似文献
7.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着深刻的理论内涵。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络脉的概念,初步论述了络脉的循行、生理及病理,为络病理论奠定了基础。至汉代张仲景进一步发展了络病理论,主要体现在《伤寒杂病论》中,他论述了部分络脉病证及与络脉有关病证的病机、诊法和方药。张仲景之后,历代也有一些散见的关于经络瘀滞病证的论述,但均未形成比较完整的关于络脉受病的辨治理法。至清代,叶天士在继承前人学术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在其《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强调“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总结出较为完整的络病辨治理法,从而发展了前人的学术成果,使络病理论初成体系。至现代络病理论得到充分重视,日益完善。现就近年关于络病理论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络脉1.1络脉的定义目前所言的络脉,其意义不断递进延伸,较前有了更加清晰深邃的内涵。现对络脉概念认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1.1从广义与狭义来认识雷燕[1]认为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络,包括“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经络之络是对经脉支横旁出的分支部分的统称;脉络之络系指血脉的分支部分。狭义的络,仅指经络的络脉部分。络病学...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难治性疾病,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在不断完善,通过对中医学络脉系统的阐述,及邪入络脉病机理论的认识,指出络病的七大特点,阐述了通过络病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指出从宏观与微观上溃疡性结肠炎与络病皆有密切联系,并分析了治络之法及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中医学"络"之概念在形成和功能上与西医学恶性肿瘤的微血管相似。研究证明中医络病与子宫颈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随着子宫颈癌血管生成机制的逐步阐明,络病理论概念必将得到妇科肿瘤学界的重视,从而使子宫颈癌血管生成的中医学认识进一步深入。络病理论与子宫颈癌血管生成的密切相关性,对临床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为血之余,毛发的疏密枯荣反映着人体肾气盛衰,精血之亏盈。脱发是由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或湿热上蒸或血虚风燥,或肝郁血瘀等原因,使毛发失养而脱落。脱发可发生于久病、重病之后的虚损病人,出现毛发渐落,稀疏而枯焦,亦可发生于身体健壮的青壮年,出现毛发突然大片脱落,甚至全部脱落,古称油风,现称斑秃。临证中根据患者发病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1.
微血管性冠心病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位在心。基于中医的络病理论,本病以心络亏虚、络脉瘀阻为核心病机。立足于“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辨治微血管性冠心病,当治以调气活血、滋阴补阳、和脏通腑、化痰散瘀,并灵活运用虫类、藤类活血通络药,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络治痹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症又称"痹证"、"痹病"、"风湿病"等。络病学说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至汉代张仲景首创活血化瘀通络法和虫蚁搜剔通络法等,络病理论得到发展。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仲景络病治疗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观点。本文仅从历代从络治痹之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治疗等方面做一简要梳理。认为络病致痹病因不外体虚邪侵、营卫不通和痰瘀郁阻、络脉不畅;其病机为正虚是络病致痹的内在要素、邪侵是络病致痹的必要条件以及络脉"不通"是发病的病理关键三方面;临床特点有"病久、多瘀、疼痛"。因此治疗上多采用祛除外感六淫邪气,"通络"止痛;调和营卫气血阴阳,顾护"胃气",以补为"通"以及化瘀祛痰,内外兼施,杂合以治。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常累及微血管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范畴。本文从络病学说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DPN的认识对DPN的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气血阴阳亏虚、络脉失养是DPN发病之本,瘀血痰浊阻络是DPN发病的关键。“络以通为用”,临床治疗当采用“通补结合”的原则且贯穿疾病始终,益气养阴温阳以荣络、化痰祛瘀以通络,通与荣兼施、标本兼治有一定疗效,为临床治疗DPN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视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控近视及其并发症刻不容缓。在近视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不仅是屈光度和眼轴发生改变,同时伴随眼内组织如视网膜、脉络膜及血流的异常。本文结合近视的病位、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组织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改变、近视的病机与症状,阐述了近视属瞳神络病的依据,并对“瞳神络病”理论指导下的近视辨证思路进行总结,指出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需注重通络以提高中医药防控近视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从中风探讨络病与病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络病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络病学说在保留了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色的同时在学术上对传统中医理论作了发展与创新,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肝炎的病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络病理论阐述慢性肝炎的基本病因病机、病理变化—虚、瘀、痰、毒 ,从而确立慢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斑秃俗称“鬼剃头”,中医称为“油风”。西医认为本病可能与精神、内分泌、遗传缺陷、自身免疫和肠道寄生虫等因素有关,一般采用营养神经和维生素类药物治疗,但疗效不理想。笔者于2000年采用脱发一治灵冲剂和酊剂治疗斑秃患者103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