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参酮ⅡA对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观察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在血管紧张肽Ⅱ(AngⅡ)作用后,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mRNA表达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 ]i)浓度的变化,探讨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像系统,分别检测NO水平、eNOS蛋白和mRNA表达,以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水平的变化。结果①随着AngⅡ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NO的产生及eNOS的基因表达呈顺序下降(P<0.01),表现出剂量、时间依赖性的负性作用。②丹参酮ⅡA可抑制AngⅡ对内皮细胞分泌NO及eNOS表达的负性作用(P<0.01),但尚不能恢复到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在丹参酮ⅡA作用1、6h,A组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B组(P<0.05);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至24h,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ngⅡ可引起主动脉内皮细胞[Ca2 ]i显著升高(P<0.01),丹参酮ⅡA可部分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Ca2 ]i升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eNOS基因表达及细胞分泌NO水平和降低内皮细胞[Ca2 ]i水平来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高糖引起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生成量减少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渗对照组,高糖处理组,溶剂对照组,丹参酮ⅡA组。一氧化氮特异性探针检测法检测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含量。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Griess法检测环磷酸鸟苷(cGMP)和总硝基化合物的含量。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分别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丹参酮ⅡA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生成量(P<0.05),cGMP含量以及总硝基化合物生成的减少(P<0.05),并能逆转eNOS蛋白表达的降低(P<0.05)。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上调eNOS蛋白表达抑制一氧化氮生成的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体循环和肺循环系统动脉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体、肺循环系统病理生理学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LSAB法)观察AngⅡ对培养的猪主动脉和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AngⅡ分别作用6、12、24、36、48h后,主动脉内皮细胞eNOS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下调。在AngⅡ作用的早期(≤24h),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也呈时间依赖性下调,但作用48h后,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mRNA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eNOS蛋白水平上调超过空白对照组,表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特性。结论:AngⅡ对主动脉和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的AT受体亚型或是不同的信使途径所调节,表明体循环和肺循环动脉之间存在着病理生理学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原癌基因c-f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12在十堰市人民医院临床研究所完成。①将100只出生后1周内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24h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未加入任何药物;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 丹参酮ⅡA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预先加入1×10-5mol/L丹参酮ⅡA作用30min后,再加入1×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0766-200010);血管紧张素Ⅱ 缬沙坦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预先加入1×10-6mol/L缬沙坦后,再加入1×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丹参酮ⅡA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5mol/L丹参酮ⅡA;缬沙坦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6mol/L缬沙坦。所有实验均重复3次。②持续加药作用7d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mRNA表达。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使心肌细胞蛋白总量增多(P<0.01),预先加入丹参酮ⅡA或缬沙坦作用30min,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P<0.01)。②血管紧张素Ⅱ作用24h后,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合成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900±97),(1205±75)min-1,P<0.01],丹参酮ⅡA和缬沙坦本身对心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没有影响,但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P<0.01)。③在培养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Ⅱ作用30min后,c-fos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预先加入丹参酮ⅡA或缬沙坦作用30min,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P<0.01),而丹参酮ⅡA和缬沙坦本身对原癌基因c-fosmRNA的表达无影响。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与其抑制了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2005-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急诊科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Wistar乳鼠12只。胰酶消化,差数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于心肌细胞培养的第4天,换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再培养1d,随机分为4组加入不同的干预因素: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1×10-6mol/L) 丹参酮ⅡA(1×10-5mol/L),丹参酮ⅡA(1×10-5mol/L),血管紧张素Ⅱ(1×10-6mol/L)。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测定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基因FasmRNA的表达。结果:①血管紧张素Ⅱ作用7d,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29.2±3.1),(19.9±1.8)μm;t=4.244,P<0.01];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心肌细胞直径增大,与血管紧张素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21.3±2.7)μm,t=3.046,P<0.05]。②血管紧张素Ⅱ作用24h后,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合成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951±141),(1123±121)min-1;t=7.067,P<0.01];丹参酮ⅡA对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没有影响,但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的心肌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1198±123),(1951±141)min-1;t=6.378,P<0.01]。③血管紧张素Ⅱ作用48h后,心肌细胞凋亡率血管紧张素Ⅱ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35.4±2.6)%,(17.7±1.5)%;t=9.653,P<0.01];丹参酮ⅡA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的心肌凋亡率的增加[(23.2±2.4)%,t=5.456,P<0.01]。④在培养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Ⅱ作用12h后,心肌细胞Fas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0.890±0.104),(0.291±0.043);t=9.112,P<0.01],预先加入丹参酮ⅡA作用30min,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0.358±0.063),(0.890±0.104);t=7.123,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由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直径、心肌蛋白质合成速率及凋亡率的增加,降低凋亡基因Fas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有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饮食所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时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等含量的改变,进而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高脂饮食、高 蛋氨酸饮食。动态分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等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第4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降低;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增高。同型半胱氨酸与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成显著负相关,与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成显著正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早期可以明显抑制血管内皮功能,这可能是同型半胱氨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衍生物-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及p-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3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取1d龄新生清洁级Wistar乳鼠10只,雌雄不拘,取心室肌组织分离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将细胞均匀地接种于6孔培养板,每孔2mL。第3天将培养的细胞分为5组,即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2,10,50μmol/L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Ⅱ1μmol/L进行心肌细胞肥大诱导,在此基础上,丹参酮ⅡA磺酸钠2,10,50μmol/L组再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以上浓度为培养基内终浓度。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用Western-blot测定p-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表达。观察各组心肌细胞总蛋白质含量、[3H]-亮氨酸掺入测定结果、p-JNK,MKP-1蛋白表达。结果:①用刺激因素处理24h后,2,10,50μmol/L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65.38±1.26),(53.41±3.63),(48.42±2.61),(80.42±3.28)μg/孔,P<0.05~0.01]。②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作用24h后,2,10,50μmol/L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心肌细胞合成速率显著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140.52±12.04)%,(120.58±8.72)%,(111.88±10.06)%,(163.04±11.38)%,P<0.01]。③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作用24h后,2,10,50μmol/L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p-JNK蛋白表达显著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145.96±11.98)%,(133.04±6.54)%,(116.56±11.61)%,(167.04±12.72)%,P<0.05~0.01]。④丹参酮ⅡA磺酸钠(10μmol/L)显著上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表达,在40min时达到高峰达(132.16±7.88)%,随后下降,在60,80min分别为(110.72±10.94)%,(104.32±9.55)%,(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机制可能与上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表达,降低p-JN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内皮素是一种强效血管收缩物质,血管紧张素Ⅱ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通过检测血液或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含量,可以间接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损伤情况,因此,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对损伤因素的抵抗作用意义重大.茶多酚是茶叶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对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目的:通过建立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不同时间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这种变化的影响,以探讨茶多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航空潜水医学中心.材料:实验于2005-03/09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航空潜水医学中心实验室完成.主要材料:血管紧张素Ⅱ(Sigma公司);茶多酚(浙江大学茶学系);血管内皮细胞(美国CBI公司的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体系).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4个组:①对照组:不加特殊试剂,加入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在加液前和加液后0.5,6,24 h提取上清液100μL.②血管紧张素Ⅱ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Ⅱ,使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Ⅱ的终浓度为10-7 mol/L,余同对照组.③高浓度茶多酚 血管紧张素Ⅱ组:将茶多酚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使培养液中茶多酚终浓度为50 mg/L,余同血管紧张素Ⅱ组.④低浓度茶多酚 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茶多酚,使培养液中茶多酚终浓度为25 mg/L,余同血管紧张素Ⅱ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及茶多酚作用前及作用后0.5,6,24 h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内皮素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内皮素含量.结果:①血管紧张素Ⅱ组培养上清的内皮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高浓度茶多酚在作用6 h和24 h 后,内皮素含量较血管紧张素Ⅱ组显著下降(P<0.01);而低浓度茶多酚在各作用时间点均较高浓度茶多酚组及血管紧张素Ⅱ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茶多酚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茶多酚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低浓度茶多酚的保护作用要强于高浓度茶多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原癌基因c-fos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9/12在十堰市人民医院临床研究所完成。①将100只出生后1周内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24h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未加入任何药物;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215;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丹参酮ⅡA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预先加入1&;#215;10^-6mol/L丹参酮ⅡA作用30min后,再加入1&;#215;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0766—200010);血管紧张素Ⅱ+缬沙坦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预先加入1&;#215;10^-6mol/L缬沙坦后,再加入1&;#215;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丹参酮ⅡA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215;10^-5mol/L丹参酮ⅡA;缬沙坦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215;10^-6mol/L缬沙坦。所有实验均重复3次。②持续加药作用7d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 mRNA表达。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①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使心肌细胞蛋白总量增多(P〈0.01),预先加入丹参酮ⅡA或缬沙坦作用30min,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P〈0.01)。②血管紧张素Ⅱ作用24h后,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合成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900&;#177;97),(1205&;#177;75)min^-1,P〈0.01],丹参酮ⅡA和缬沙坦本身对心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没有影响,但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P〈0.01)。③在培养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Ⅱ作用30min后,c-fos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预先加入丹参酮ⅡA或缬沙坦作用30min,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P〈0.01),而丹参酮ⅡA和缬沙坦本身对原癌基因c-fos mRNA的表达无影响。 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与其抑制了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构建携带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双基因表达载体,研究外源性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中的转染表达,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血管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2在南京鼓楼医院科研部完成。将Phcmvsp1a-enos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和PcDNA-veg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ires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enos-ires-vegf,经酶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部分DNA测序分析证实后,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免疫组化和荧光双标记及westernblotting检测转染后细胞蛋白水平的表达,Trizol提取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转染后细胞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携带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双基因表达载体PcDNA-enos-ires-vegf,双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组中获得整合及表达。重组基因PcDNA-enos-ires-vegf组与对照组PcDNA-enos在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cDNA-enos-ires-vegf转染细胞后转染效率为30%~40%。结论:双基因表达载体PcD  相似文献   

11.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血管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鹂  孙雪梅  乔彤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5):62-63,i001
目的:应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构建携带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双基因表达载体,研究外源性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中的转染表达,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血管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2在南京鼓楼医院科研部完成。将Phcmvspla—enos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和PcDNA—veg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ires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enos—ires-lvegf,经酶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部分DNA测序分析证实后,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免疫组化和荧光双标记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细胞蛋白水平的表达,Trizol提取总RNA,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转染后细胞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携带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双基因表达载体PcDNA-enos-ires-vegf,双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组中获得整合及表达。重组基因PcDNA-enos-ires-vegf组与对照组PcDNA-enos在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cDNA-enos-ires-vegf转染细胞后转染效率为30%-40%。结论:双基因表达载体PcDNA-enos-ires-vegf的成功构建和双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组中表达为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血管结构与功能上所起上所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正心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家兔心肌及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正心泰高剂量和低剂量组5组,给药后1周,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造成AMI模型.制模后3 h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制成切片,应用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仪方法进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和ET-1 mRNA表达的分析.结果:正心泰高、低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的eNOS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提高,ET-1 mRNA表达则均有所下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正心泰与卡托普利一样通过调控NOS和ET基因表达来达到对AMI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反义寡核苷酸(AT1-AS-ODNs)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心钠素合成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7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4组:①对照组:无血清Opti-MEM培养48h。②血管紧张素Ⅱ组:无血清Opti-MEM培养24h 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刺激24h。③AT1-AS-ODNs组:200nmol/LAT1-AS-ODNs孵育24h 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刺激24h。④顺义序列组:200nmol/LAT1-S-ODNs孵育24h 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刺激24h。显微荧光技术检测脂质体包裹的AT1-AS-ODNs在心肌细胞内分布;免疫沉淀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2蛋白表达水平;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心钠素(ANF)表达。结果:①在脂质体的包裹下,AT1-AS-ODNs成功转染心肌细胞,120min转染效率为60%。②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25%,21%(P<0.05),AT1R-AS-ODNs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60.7%(P<0.0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蛋白表达水平无改变。③血管紧张素Ⅱ组心钠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780±38),(430±23)μg/L,P<0.01]。AT1-AS-ODNs组心钠素表达为(589±19)μg/L,明显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P<0.01),顺义序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T1-AS-ODNs可成功转染心肌细胞,通过特异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蛋白表达,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保护素和一氧化氮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两者在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分化方面的关系研究较少。
  目的:验证不同剂量的骨保护素对破骨细胞内生成一氧化氮量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验证诱导生成的破骨细胞;将诱导生成的破骨细胞分成6个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试剂;阴性对照组培养液中加入培养液;骨保护素组分为4组分别加入10,25,50,75μg/L不同剂量的骨保护素试剂。采用Annexin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破骨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检测破骨细胞标志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mRNA及蛋白激酶K mRNA 的表达量变化;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检测破骨细胞中内一氧化氮浓度;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活力试剂盒检测破骨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的活力;骨保护素各组加入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荧光定量PCR检测破骨细胞特异性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mRNA及蛋白激酶K mRNA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①骨保护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生成并诱导其凋亡。②骨保护素的质量浓度与诱导生成的破骨细胞数量及其标志酶m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与破骨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③骨保护素可以增加破骨细胞内一氧化氮的生成以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升高;骨保护素的质量浓度与破骨细胞生成的一氧化氮浓度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呈正相关。④Raw264.7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骨保护素与一氧化氮在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及促进其凋亡方面有协同作用,推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骨保护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新近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功能上相拮抗.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7-05/08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用正常人新鲜血浆制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复苏、传代后取生长良好的3~6代用于实验.②实验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加无血清培养基;20,40,8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孵育24h;4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孵育6,12,24h.各组实验重复6次.③提取细胞总RNA及蛋白,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mRNA表达水平;以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20,40,80mg/L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mRNA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mRNA表达降低(P<0.01),不同剂量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4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6,12,24h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mRNA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mRNA表达减少(P<0.05),不同时间点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20,40,80mg/L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蛋白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表达减少(P<0.01),不同剂量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4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6,12,24h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蛋白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不同时间点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上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蛋白及基因表达,下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及基因表达,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已知血管紧张素Ⅱ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核因子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有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抑制核因子κB活性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mRNA表达的关系。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材料:实验于2000-03/04在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51只纯种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方法:①对其中39只大鼠进行造模,采用链脲佐菌素溶于枸橼酸缓冲液穴0.1mmol/L,pH=4.5雪,按60mg/kg腹腔内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维持在13.9mmol/L以上则模型制备成功。随机将造模后39只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穴n=17,未给予其他干预措施,正常饲养雪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核因子κB活性抑制剂)干预组眼n=22,腹腔内注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剂量20mg/kg),2次/d演。其余12只为正常对照组,未造成糖尿病模型,正常饲养。②各组饲养18周后取出肾脏,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检测核因子κB活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Ⅰ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37℃水浴后的血管紧张素Ⅰ水平减去4℃检测的血管紧张素Ⅰ水平则为肾素活性。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经正态转换后再作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Ⅰ,Ⅱ含量和肾素、核因子κB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大鼠各脱失1,6,13只,进入结果分析11,11,9只。①核因子κB活性: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P<0.01),正常对照组与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相近。②肾组织肾素活性:3组相近。③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Ⅰ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P<0.01)。④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近,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活性增加,抑制核因子κB活性后可导致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7.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双层细胞种植能有效提高内皮细胞保留率,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转染到内皮细胞中能提高其细胞溶解纤维蛋白的能力.目的:采用双细胞种植及修饰内皮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提高内皮细胞保留率和抗栓能力,通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调控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观察对小口径人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以4种不同组合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SMC,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种植在PTFE管腔面.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4种人工血管经旁路分别移植在4组兔的腹主动脉上.结果与结论:移植后60 d,种植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组和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 > 0.05).与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相比,未转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膜明显增厚(P < 0.05);未转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膜较薄(P < 0.05).提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转染可以促进血管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狭窄,但同时转入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可以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对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R)基因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手术组(B组)、丹参酮低剂量组(C组,10 mg·kg-1·d-1腹腔注射)、丹参酮高剂量组(D组,20 mg·kg-1·d-1腹腔注射)及缬沙坦组(E组,10 mg·kg-1·d-1灌胃).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T1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的变化.结果 ①C、D组血压[(188±11、187±14)mm Hg]显著高于A组、E组[vs(117±8、136±15)mm Hg,P<0.01],C、D组与B组[(186±13)mm Hg]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D组和E组LVMI、MFD均高于A组(P<0.05),显著低于B组(P<0.01).③B组的AT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C、D组间无差异(P>0.05),但均高于E组(P<0.05);C、D、E组的AT1R基因表达均未降至A组水平(P<0.05).④B组细胞内[Ca2 ]I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D组与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C组仍高于A、D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可通过下调心肌细胞AT1基因表达、阻止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发挥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该作用是非血压依从性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桡动脉作为血管桥材料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血管桥痉挛一直是困扰桡动脉移植的难题.实验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AdCMVeNOS)转染人桡动脉,体外培养后检测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5-03104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完成.实验用Enos-Ad由该院麻醉科张铁铮主任惠赠.桡动脉来自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剩余桡动脉.将桡动脉横切成5 mm血管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每组8份.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桡动脉血管环分别置于空载腺病毒液和AdCMVeNOS溶液中1 h,取出后体外培养14 d.应用多聚寡核苷酸探针和高敏感标记技术检测外源性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弹性纤维染色后,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桡动脉内膜、中膜增生情况.结果:①3组培养的桡动脉在14 d后有新内膜形成和显著的中膜增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内膜厚度及内膜/中膜厚度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培养14d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内膜和中膜可检测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质表达,对照组及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未见明显表达.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成功转染体外培养桡动脉中并有效表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具有防治体外培养桡动脉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内皮祖细胞(EPC)促血管新生主要因子HIFla、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AT1受体阻滞剂的干预效果.方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VEGF和bFGF存在条件下培养7~8 d得到EPC;随机分对照组、AngⅡ组(10-6mol·L-1),AngⅡ 氯沙坦预处理组.半定量RT-PCR检测EPC内血管紧张素原(ATG)mRNA表达情况;血管紧张素受体AT1、AT2以及HIFla、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人脐血EPC表达AT1受体、AT2受体,不表达ATG.外源性AngⅡ作用后,EPC的AT1受体、AT2受体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HIFla、VEGF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用氯沙坦预处理细胞后再用AngⅡ刺激,与单纯AngⅡ刺激组比较,HIFla、VEGF 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RT-PCR结果显示,人脐血来源的EPC不表达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因而不能产生内源性AngⅡ;外源性AngⅡ通过AT1/AT2受体下调EPC的促血管新生主要因子HIFla和VEGF的表达,但详细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