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地黄广泛用于充血型心力衰竭及心律紊乱,疗效显著。但随着洋地黄的使用,亦出现了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有些甚至是致命的。洋地黄中毒占用洋地黄治疗患者的23%。中毒的发生率高主要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有关。洋地黄叶和常用强心甙的平均治疗量约为中毒量的60%,各种利尿剂的广泛使用亦是中毒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见药物有: 一、强心甙类:该类药物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由于其中毒量接近治疗量,故应根据病人的心衰程度、药物排泄、个体差异、年龄及肝、肾功能等确定最佳治疗量。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禁忌症及适应症,尤其应注意下列问题:①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24小时内有心衰时应使用洋地黄,以免使梗塞面积扩大。②肺心病并心衰时不易应用洋地黄。当通气功能改善、缺氧基本纠正、感染控制、仅心衰未纠正时,可考虑应用快速洋地黄制剂的1/3~1/2量。③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禁用洋地  相似文献   

3.
洋地黄的治疗剂量范围狭窄,具有中毒的危险性。据新近文献报告,洋地黄中毒发生率为5~35%,故使用洋地黄时必须审慎。有谓在肾功能正常和无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用标准洋地黄化法可以减少洋地黄中毒的发生,还可确保达到满意的洋地黄化。为此,作者对310例患者以地高辛和β-乙酰地高辛,分别按标准洋地黄化法和非标准洋地黄化法进行治疗,并测定出其血浆强心甙浓度,对这两种给药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小儿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洋地黄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正性肌力药物。因为洋地黄药物的饱和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在心肌缺血的患者容易引起中毒,且用量不足与过量之间不易鉴别,出现心脏传导阻滞或严重低钾时不易使用,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不佳,近十几年来新开发出多种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1 洋地黄药物应用新观点 ①在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同一种强心甙,以便于饱和量与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期组织一些专家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的经验和论述,供读者参考。近10多年来这一领城发展迅速,例如对洋地黄为代表的强心甙的作用机制有进一步了解,新型利尿剂、各种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非强心甙的正性变力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及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的非强心甙非儿茶酚胺类药物氨联吡啶酮,三联吡啶酮等引进临床使用。面对如此丰富多采的治疗方法及个体差异甚大的复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际上是对临床医生们的挑战,要求医生更慎重作出比较正确的药物选择。目前,忽视累积多年应用强心甙的临床经验,不恰当的首选最新药物使心力衰竭未能改善的患者在临床上已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认为不论是老药还是新药均需要仔细地进行临床观察以尽好的改善患者病情。通过本次笔谈希望读者用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治疗不同情况心力衰竭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血管扩张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期组织一些专家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的经验和论述,供读者参考。近10多年来这一领城发展迅速,例如对洋地黄为代表的强心甙的作用机制有进一步了解,新型利尿剂、各种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非强心甙的正性变力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及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的非强心甙非儿茶酚胺类药物氨联吡啶酮,三联吡啶酮等引进临床使用。面对如此丰富多采的治疗方法及个体差异甚大的复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际上是对临床医生们的挑战,要求医生更慎重作出比较正确的药物选择。目前,忽视累积多年应用强心甙的临床经验,不恰当的首选最新药物使心力衰竭未能改善的患者在临床上已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认为不论是老药还是新药均需要仔细地进行临床观察以尽好的改善患者病情。通过本次笔谈希望读者用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治疗不同情况心力衰竭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期组织一些专家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的经验和论述,供读者参考。近10多年来这一领城发展迅速,例如对洋地黄为代表的强心甙的作用机制有进一步了解,新型利尿剂、各种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非强心甙的正性变力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及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的非强心甙非儿茶酚胺类药物氨联吡啶酮,三联吡啶酮等引进临床使用。面对如此丰富多采的治疗方法及个体差异甚大的复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际上是对临床医生们的挑战,要求医生更慎重作出比较正确的药物选择。目前,忽视累积多年应用强心甙的临床经验,不恰当的首选最新药物使心力衰竭未能改善的患者在临床上已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认为不论是老药还是新药均需要仔细地进行临床观察以尽好的改善患者病情。通过本次笔谈希望读者用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治疗不同情况心力衰竭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期组织一些专家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的经验和论述,供读者参考。近10多年来这一领城发展迅速,例如对洋地黄为代表的强心甙的作用机制有进一步了解,新型利尿剂、各种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非强心甙的正性变力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及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的非强心甙非儿茶酚胺类药物氨联吡啶酮,三联吡啶酮等引进临床使用。面对如此丰富多采的治疗方法及个体差异甚大的复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际上是对临床医生们的挑战,要求医生更慎重作出比较正确的药物选择。目前,忽视累积多年应用强心甙的临床经验,不恰当的首选最新药物使心力衰竭未能改善的患者在临床上已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认为不论是老药还是新药均需要仔细地进行临床观察以尽好的改善患者病情。通过本次笔谈希望读者用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治疗不同情况心力衰竭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强心甙是一类副作用发生率仅次于抗菌素的药物。Withering在用洋地黄后,既观察到心脏方面的中毒症状,也观察到心脏外的中毒症状。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显示,洋地黄化病人的中毒发生率约为15~20%,中毒后的死亡率为3~21%,当伴有严重心脏疾患时,死亡率显著增高。由洋地黄所引起的过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如未觉察而继续应用洋地黄治疗,则死亡率可增高至70%。因  相似文献   

10.
洋地黄     
强心甙的研究仍然是临床与实验室的一项富有吸引力的课题。本文着重综述强心甙基础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特别是使洋地黄甙的临床应用能够更为合理。洋地黄作用的亚细胞机理正性收缩能作用关于强心甙正性收缩能作用的任何完整的说法,必需能解释下述基本观察结果:(1)强心甙对心肌有正性收缩能作用,对骨胳肌则无,(2)正性收缩能作用的强度取决于收缩的频率,在最佳值的二侧,增强的程度逐渐减小,(3)正性收缩能作用的强度和起始速度取决于一系列阳离子的浓度,包括钾、钠、钙和镁。虽然强心甙在中毒剂量时,能使心脏中的交感神经活力增加,但许多研究未能发现心肌儿茶酚胺含量与强心甙效应之间有密  相似文献   

11.
洋地黄制剂治疗心力衰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尽管新的正性肌力药物不断问世,但尚没有任何一种强心药能取代洋地黄的位置。洋地黄类强心苷能减轻心力衰竭病人的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心功能和运动耐量,降低再住院率,已为临床所公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忽略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个体之间的耐受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广泛心肌坏死导致心肌收缩不足或收缩动作不协调,心衰症状的发生甚为急骤,仅有轻度左室扩大。因而,洋地黄糖甙的治疗效果和指征很不一致。近年来,对强心甙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效应进行了周密研究,从而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应用洋地黄的治上疗,形成了一系列新概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注意到强心甙药效学作用的差异可能对于临床有其重要性,特别是在投与足以产生同样程度正性收缩能作用的各种强心甙剂量时,极性的哇巴因和中等极性的地高辛比非极性的洋地黄毒甙具有较强的拟迷走神经作用。房室传导阻滞是拟迷走神经作用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4.
尽管近年来出现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新疗法,但在治疗老年CHF中洋地黄仍不失其重要地位。单独应用地高辛或与利尿剂合用,均能增加心输出量,缓解CHF症状。但是,对于老年病人,尤其是年龄超过75岁者,必须谨慎用药,因为洋地黄治疗指征的范围狭窄,具有潜在的致命毒性。因此对老年病人应用洋地黄时,需要充分了解其时机和剂量。用药前注意事项 CHF是具有不同病因的综合征,并非所有CHF病人对强心甙(片)治疗均有良好效果。例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老  相似文献   

15.
<正> 以洋地黄为代表的强心甙是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但由于这一类药物药理作用广泛,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较为接近,毒性作用较多,而且较为严重,限制了该类药物在某些情况下的应用.以名巴胺、多巴酚丁胺为代表的儿茶酚胺  相似文献   

16.
洋地黄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历史已逾200年,近些年来,尽管对其有不少争议,但目前仍然将洋地黄列为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地高辛已被美国FDA确认能有效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洋地黄制剂.  相似文献   

17.
洋地黄制剂使用至今已逾200年。在美国,狄戈辛是第八位常用药物。虽然近年来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可达10~30%。一旦洋地黄中毒发生,死亡率可达5~10%。故努力进一步提高洋地黄中毒的治疗水平,有重要临床价值。多年来洋地黄中毒的传统治疗方法仅限于对症治疗,直至1976年,Smith首先报道应用狄戈辛特异性抗体 Fab,抢救1例顿服22.5毫克狄戈辛企图自杀的濒死洋地黄中毒患者获得成功,为严重洋地黄中毒的抢  相似文献   

18.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要而又危险的并发症。在 AMI 治疗过程中,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急性左心衰竭,可显著降低心肌梗塞的死亡率.AMI 合并左心衰竭,与慢性心力衰竭相比,在病理生理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力。本文简述 AMI 合并左心衰竭治疗的进展。一、洋地黄类药物再评价过去一般认为,在 AMI 24小时内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目前主张对急性心衰采取较积极措施。许多作者认为,在严重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快速洋地黄制剂仍有使用指征。一组 MI 合并心衰病人,  相似文献   

19.
洋地黄制剂在治疗心力衰竭及预激综合征的作用如何济南汽车制造总厂职工医院李振华医师函问:洋地黄制剂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及预激综合征诱发室上速的作用如何。黄大显教授(北京,解放军总医院,100853)答:肺心病是由于慢性肺部疾患致使右心室排血通过...  相似文献   

20.
在抗心律失常、抗心绞痛及抗高血压治疗中,常常联合应用钙拮抗剂和强心甙。大量研究工作已显示,同时服用维拉帕米及狄戈辛后,血浆狄戈辛浓度显著升高达60%到70%,从而增加了狄戈辛过量的危险。给予维拉帕米后,肾脏的狄戈辛清除减少被认为是血浆狄戈辛浓度增高的主要机制。与狄戈辛相比,洋地黄毒甙(digitoxin)的排泄不受肾功能的影响。本文旨在估价治疗剂量的维拉帕米对洋地黄毒甙在前瞻性临床模武中的药代动力学及心脏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