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耐受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1d龄幼鸭建立了乙型肝炎免疫耐受动物模型,随访22周,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及前表面抗原(DHBs/presAg)及DHBV DNA阳性不变。在持续性感染鸭血清中未能检出抗DHBs/pres或抗鸭乙型肝炎核心(DHBd)抗体。用纯化的DHBs/pres Ag及DHBcAg与鸭外周血淋巴细胞作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也未见阳性反应。以DHBs/presAg及DHBc…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广西麻鸭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广西1 d龄雏麻鸭经腹腔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13 d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麻鸭血清DHBV含量,筛选出DHBV强阳性鸭.结果 共检测148份麻鸭血清标本,其中DHBV阳性标本136份,阳性率为91.9%.结论 广西麻鸭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HBV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可用于DHBV检测.  相似文献   

3.
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异细胞介导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晓平  唐霓 《重庆医学》2002,31(4):302-303
目的:建立简便、特异的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特异细胞介导免疫(CMI)检测方法。方法:分别从DHBV强阳性的血清和肝组织中纯化DHBsAg、DHBcAg,Bradford法定量后,用于急性DHBV感染重庆麻鸭CMI的检测。结果:急性感染后10d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快速出现对DHBsAg、DHBcAg的不同程度增殖反应,5周内下降至正常水平。7份刺激细胞上清DuIFN-γ检测结果为阳性,OD540nm读数介于0.062-0.108之间,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PBMC增殖反应强度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结论:DHBV感染重庆麻鸭CMI检测方法的建立,为了解感染鸭特异免疫应答状态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对不同日龄雏麻鸭用含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鸭血清,经灌胃、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途径的人工感染,通过血清斑点杂交技术(~(32)P—DHBV DNA探针)、肝组织病理切片、电镜检查等方法,作动态观察,结果如下:①1~15d龄健康雏麻鸭94只,按日龄分组予DHBV灌胃后,经每周1次的反复采血检测,未发现血清DHBV DNA阳转者。②14d龄健康雏麻鸭30只,分组予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接种DHBV,1周后发现血清DHBV DNA阳转率分别为35.7%(5/15)和42.9%(6/15),2周后  相似文献   

5.
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双盲法进行家鸭的血清学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1)江苏麻鸭可能是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最为易感的鸭种;(2)DHBV DNA与HBV DNA存在一定的同源性,且DHsAg与HBsAg也有部分交叉反应;(3)DHBV感染可造成鸭肝组织的急性或慢性肝炎病变;(4)DHBV感染可能主要在胚卵和雏鸭阶段。这些特点提示,研究人乙型肝炎有可能借助于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的治疗至今仍是世界上尚未解决的难题。我国约有10%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根据我国多数患者是幼龄感染HBV,对病毒不产生有效免疫而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故不易清除病毒而发展为慢性肝炎或长期携带者。为研究消除免疫耐受途径,需要建立类似幼龄感染的免疫耐受动物模型。由于鸭乙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乙肝转阴散(YGZYS)对鸭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D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D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1 d龄雏鸭接种广西麻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强阳性血清,接种1周后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筛选出DHBV强阳性鸭。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YGZY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雏鸭均灌胃给药14 d。于用药前(T0)、用药7 d (T7)和14 d (T14)及停药后3 d (P3)分别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YGZYS高、中剂量组用药后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显著降低(P<0.01或P<0.05);停药3 d后,YGZYS高、中剂量组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无反跳现象。YGZYS抑制DHBsAg和DHBeAg的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反应关系。结论 YGZYS可有效地抑制DHBsAg和DHBeAg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年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采用该模型进行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时可采用的方法,同时对(DHBV)感染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9.
应用纯化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免疫山羊,取其脾脏及淋巴结经匀浆透析法制备HBsAg特异性转移因子。在体外观察了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鸭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胸腺肽α1(Tα1)和拉米夫定对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DHBV阳性血清感染1日龄樱桃谷鸭,制备鸭乙型肝炎模型.用拉米夫定治疗12 w后,联用Tα1治疗8 d,以拉米夫定治疗为对照组,半定量PCR法检测鸭血清中DHBV,常规病理学方法观察鸭肝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拉米夫定治疗后鸭血清中DHBV水平显著降低(4483.2±5193.4 vs 9351.8±5059.6),联合Tα1治疗后抗DHBV效果更加明显(1692.2±589.2).拉米夫定治疗可减轻肝细胞变性(3.2±0.8 vs 4.6±0.5)和炎症反应程度(6.2±3.3 vs 8.6±2.8),联合Tα1治疗后肝脏炎症反应有所加强(9.0±5.2).结论:拉米夫定可抑制DHBV复制,联用Tα1抗病毒效果更好,而且有加强肝脏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灭活的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免疫健康成年鸭,观察鸭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同时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鸭血清中抗DHBs/pres和抗DHBc。结果发现,在2次免疫后,4只鸭均产生低滴度的抗DHBs/pres,抗DHBc仅在1只鸭中一过性地出现,4只鸭中3只于第三次免疫后出现对DHBs/presAg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2只出现对DHBcAg的增殖反应。表明鸭对DHBs/presAg的免疫应答性校对DHBcAg强,动态观察细胞和体液免疫出现的时相,多数鸭先测及抗体,用抗DHBs/pres被动免疫幼鸭可部分阻断DHBV的实验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肝郁脾虚病证动物模型。方法:50只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4组:病毒组、模型组雏鸭通过腹腔注射DHBV-DNA强阳性血清使其感染病毒。后模型组、限制组用柔软细绳条束缚雏鸭双翅及双下肢、置于空地强行放牧、隔日喂食等方法建立肝郁脾虚模型。空白组及病毒组攻毒后正常饲养。观察4组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啄癖率、进食时间、强行下水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指标、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肝细胞均见有轻度变性,模型组、病毒组更甚。模型组、限制组发生啄癖的雏鸭数、进食时间、强行下水时间均明显较空白组、病毒组多或短,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病毒组、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较空白组、限制组为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病毒组、模型组、限制组均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限制组、病毒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病毒组、模型组、限制组均较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表现可以部分通过雏鸭模型模拟,成为中西医结合的病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Elimination of immune tolerance to hepatitis virus in an animal mod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ur-day old ducklings were infected with duck hepatitis B virus to simulate 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mmune tolerance was characterized as persistent viremia, antigenemia, without detection of anti-DHBs or anti-DHBc. A synthetic peptide, P125-146, mimicking one of the epitopes of the native DHBV Pre-S protein was used to cross-link to tetanus toxoid or phytohemagglutinin. These 'novel' antigens were used to immunize immune tolerant ducks, aimed at bypassing T cell tolerance. After 5 injections, though no anti-DHBV Pre-S was detected, around 50% of the immunized ducks showed seroconversion to DHBV DNA negative.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肝排毒饮抗鸭乙型肝炎(DHBV)作用。方法用Dot—BLOT法筛选出DHBsAg强阳性1d龄华南麻鸭。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拉米夫定(ACV)组和清肝排毒饮大、中、小剂量组。除模型组外,其他各组均灌胃口服治疗10d,于用药前(T0)、用药第5d(T5)、第10d(T10)厦停药后第3d(P3)分别采血,采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用药前后鸭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HBV DNA)的动态变化。结果清肝排毒饮中剂量治疗组第5、10d鸭血清DHBV DNA OD值明显低于培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停药3d后无反跳。结论清肝排毒饮有一定的抑制DHBV DNA复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BVDNA复制和表达的跨种属特异性,为HBVDNA转染跨种属原代肝细胞模型的建立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分离培养原代鸭肝细胞(PDH),电转线性HBVDNA(转染组,1.19×1012拷贝/1×107PDH)或急性感染DHBV(感染组,4×108病毒颗粒/1×107PDH),分别于转染/感染后ld、3d、5d等时点检测PDH培养上清或裂解液中HBsAg、HBeAg与DHBsAg(采用IMX系统或ELISA检测);并采用DotBlotting检测PDH裂解液中总HBVDNA.于转染/感染后2d提取PDH总DNA采用SouthemBlotting分析HBVDNA与DHBV复制型式.以单纯电击或未感染的PDH为对照组.结果转染后1d、3d和5d各时点转染组PDH裂解液中HBsAg分别为15.24、14.55和5.13(P/N值,阳性≥2.1),HBeAg均为阴性;PDH培养上清中HBsAg与HBeAg均阴性;感染组各时点PDH上清中DHBsAg分别为14.6、31.53、34.73(S/N值,阳性≥2.1);上述各项指标于对照组均为阴性.DotBlotting显示转染组与感染组PDH各时点的裂解液中HBVDNA与DHBVDNA均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SouthernBlot分析显示转染组HBVDNA与感染组DHBV均为游离复制型,可见4.0kb以下分子涂抹带,包括rcDNA、cccDNA(scDNA)和ssDNA等复制中间体;未见整合型HBVDNA-高分子区(4~24kg)涂抹带.结论HBVDNA在PDH中的复制和表达与DHBV感染组相似,可能为肝细胞内环境依赖性,无严格种属特异性限制.  相似文献   

16.
从山东地区产的成年鸭中分离出鸭乙肝病毒,人工感染当地1日龄雏麻鸭。用斑点酶法、斑点杂交法及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外周血中被感染鸭乙肝病毒不同时期的动态,并对不同感染阶段的肝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感染3周时鸭体内病毒复制较为活跃,此时肝组织病理损害也较严重。本实验为研究人类乙肝病毒的早期感染尤其是母婴传播过程外周血中乙肝病毒的动态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提供了动物模型,为防治乙肝病毒早期感染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关于HBV基因型与疾病进程、HBeAg阳性率及HBV DNA水平相关性的研究还存在分歧。本文综合分析了2003年至2011年发表的20余篇探讨HBV基因型与疾病进程、HBeAg阳性率及HBV DNA水平相关性的文献结果,其中HBV/B型感染者共1745例,HBV/C型感染者共3114例。结果显示,C型感染者与B型相比,更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与重症肝炎;C型感染者HBeAg阳性率与HBV DNA水平均显著高于B型感染者。  相似文献   

18.
THEROLEOFRECOMBINANTHUMANFUSIONPROTEINIL-6/IL-2(CH925)INHEPADNAVIRUSINFECTIONTREATMENTMiZhibao(米志宝),ZhaoChunhua(赵春华),ZhangXi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种雏鸭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模型的影响因素,观察应用该模型抗病毒的效果。方法:采集鸭血清,应用PCR方法定性检测鸭血清中病毒DNA;定量PCR方法检测鸭血清中病毒DNA载量变化;用抗病毒药物处理,观察其在鸭DHBV感染模型中的抗病毒效果。结果:不同种鸭DHBV自然感染率不同,樱桃谷鸭为8.75%,湖北麻鸭两个批次分别为17.80%和10.68%;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两途径均能致雏鸭感染DHBV,静脉注射感染率80%,腹腔注射感染率65%;鸭感染DHBV后,体内病毒载量维持在106~108拷贝/mL,可持续20天以上;抗病毒药物处理后,在不同DHBV模型中其抗病毒效果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鸭的种类和人工感染途径可影响DHBV感染率;雏鸭感染DHBV后其体内有持续性的病毒血症;DHBV感染模型是药物抗病毒研究较好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