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ICAM-1,VCAM-1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肝细胞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探讨二者在正常肝组织,肝海绵状血管瘤和36例不同侵袭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侵袭性的关系。结果:ICAM-1和VCAM-1在正常肝组织无表达,在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中仅1例VCAM-1呈弱阳性表达;在36例肝细胞癌中,ICAM-1,VCAM-1分别有25例(69.4%),和23例(63.9%)表达,且多数呈强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33.3%和26.7%),高侵袭肝癌组(21例)中分别有18例85.7%)和17例(80.9%),表达ICAM-1和VCAM-1,而非侵袭组仅分别有7例(46.7%)和6例(40.0%),表达,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5),结论:ICAM-1,VCAM-1与肝细胞癌生物恶变及侵袭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延迟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自发破裂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延迟性肝切除治疗自发破裂的肝细胞癌。方法:总结6例自发破裂肝细胞癌患者应用延迟性肝切除治疗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5.5岁。术前3例保守治疗止血,1例行TAE止血,2例出血自行停止。首次入院至肝切除术平均36d。5例为根治性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无手术及住院死亡者。肿瘤最大直径4-11cm,合并肝硬化者83.3%,5例术后复发转移,1例无瘤存活4年,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3.3%,结论:延迟性肝切除可有效地治疗肝细胞癌自发破裂。  相似文献   

3.
肝癌患者血清TGF—α、AF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在不同时期血清TGF-α、AF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人35例、肝硬化患者28例、肝细胞癌患者60例和肝转移癌患者21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检测其血清TGF-α、AF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细胞癌各期则明显升高。Ⅱ期与正常 对照组及肝硬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与正常对照组及肝硬化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肝细胞癌Ⅱ期和Ⅲ期的TGF-α阳性率达83.3%,而肝转移癌组显著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TGF-α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肝癌的1项辅助性指标,AFP的测定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监测及肝癌流行病调查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韩卫  戴宏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3):260-260,279
研究42例肝细胞肝癌、4例肝硬化患者的手术切除后标本的石蜡包埋块,用银染色一步法染色,结果发现,肝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3例正常为4.12±1.34,4例肝硬化为5.26±1.72,42例肝细胞胞癌为9.41±2.18。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喉癌 ( CA)和不典型增生 ( DS)的核仁结构和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Ag NORs染色和 P5 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1 9例 CA和 3 4例 DS核仁的生物学改变。结果 :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其颗粒计数 ( GC)和颗粒面积 ( GS)及 P5 3蛋白表达率也增高。结论 :Ag NORs对鉴别肿瘤的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Ag NORs染色和 P5 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做为早期定性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阳  喻红波  黎健 《铁道医学》2014,(2):128-131
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5例肝细胞癌(HCC)、26例肝硬化和50例健康人血清GPC3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分析比较两者对原发性HCC的诊断价值。结果:HCC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GPC3分别为(4.16±2.35)、(3.13±1.19)和(1.92±1.23)ng·ml^-1,HCC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8和P〈0.001)。对于诊断HCC,GPC3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9,AFP为0.803;GPC3的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56.5%;AFP的敏感性为62.8%,特异性为78.9%。GPC3与AFP联合应用诊断HCC则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45.6%。对于I期和Ⅱ期HCC,GPC3的阳性比例(11/14)高于AFP(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GPC3是一个敏感且特异的HCC标志物,检测血清GPC3有助于HCC的诊断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分子水平观察肝细胞癌组织HBVDNA和癌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与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研究4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25例肝硬化的石蜡切片组织中HBVDNA和n-ras、c-myc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肝细胞癌中见有n-ras和c-myc表达增强,其检出率分别为68.9%(31/45)和40.0%(18/45),高于肝硬化组(28.0%,8.0%)(P<0.05)。40%肝细胞癌病例(18/45)两种癌基因同时过量表达,45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19例存在有HBVDNA序列(42.2%)并均具有n-ras或c-myc过度表达。结论:两种癌基因HBVDNA可能有激活癌基因作用,肝细胞癌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HBV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该文应用胶质银染技术、自动图像分析仪DNA含量测量技术对56例大肠癌手术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Ag-NOR计数与患者存活时间呈负相关(r=-0.77P<0.001)。Ag-NOR计数低,患者存活时间长,预后好;反之则预后差。对数秩时序检验P<0.001。在DNA含量总体直方图中,大肠癌细胞DNA主峰位于2~6C之间,预后好组,其主峰左移至2C附近,大于5C细胞群较少(10.48±9.89),而预后差组主峰右移至5C附近,大于5C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多(61.59±21.45)。2C细胞群为主大肠癌Ag-NOR计数(4.04±0.66)低于以非整倍体细胞群占多数大肠癌(5.92±1.49)(P<0.01)。结合运用上述指标可提高判断预后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 HCC )标本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Tiam1)的表达,探讨Tiam1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i-am1 mRNA和蛋白质在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Tiam1的表达与肝癌转移的关系。结果 Tiam1 mRNA在癌旁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0.136±0.136)明显低于肝细胞癌组织(0.718±0.089)( P<0.05)。 Ti-am1在肝细胞癌转移组mRNA的相对表达量(0.917±0.123)明显高于非转移组(0.678±0.136)(P<0.05)。Tiam1蛋白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38.4%)明显低于肝细胞癌组织(80.7%)(P<0.05)。 Tiam1在肝细胞癌转移组蛋白表达阳性率(90.9%)明显高于非转移组(73.3%)(P<0.05)。结论 Tiam1的表达升高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肝细胞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Wnt5a和β-catenin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各8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β-catenin与Wnt5a的水平,分析两者与肝细胞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肝细胞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Wnt5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0%和71.7%,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9%和23.2%,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内Wnt5的表达与TMN分期和血清 AFP水平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有无肝硬化无明显相关(P>0.05);β-catenin的表达与TMN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有肝硬化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血清AFP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Wnt5a与β-caten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8,P<0.05)。结论 Wnt信号通路Wnt5a与β-catenin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为临床治疗肝细胞肝癌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在肝细胞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5例正常肝、33例癌旁肝、35例肝细胞癌细胞中c-erbB-2蛋白表达。结果:①68例癌旁肝和肝癌组织中部分病例检测到c-erbB-2蛋白;②癌旁小细胞性肝细胞非典型增生(SLCD),癌旁肝硬化,分化较好肝癌,分化较差肝癌c-erbB-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81.82%,45.45%,29.17%,即癌旁组明显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胰体尾癌56例行B超、CT和MRI检查的符合率96.4%-100.0%。肿瘤标记物CA19-9阳性26例(51.0%),手术治疗48例中行肿瘤切除术16例(33.3%),总切除率为28.6%,随访13例,存活<12个月2例,-23个月6例,-36个月4例,42个月仍健在1例,中位生存期21.0个月。未能手术切除者平均生存期5.1个月。胰体尾癌早期症状不典型,B超、CT、MRI等检查对胰体尾癌有较高的检出率,手术切除可明显延长生存期。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切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测定25例正常孕妇,22例中度或重度妊高征病人的血浆蛋白C活性(Pc:C)和蛋白e抗原(Pc:Ag)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的水平,以20例非孕妇作对照。结果表明:正常孕妇血浆Pc:C为1570%±38.1%,Pc:Ag为7.22±2.3μg/L;妇高征病人Pc:C为193.5%±66%,Pc:Ag为6.96±2.27μg/L;两组呈同步升高(P>0.05),与非孕组(Pc:c为100.9%±25.3%,Pc:Ag为4.66±1.6μg/L)比较,差异显著(P<0.001).t-PA:Ag妇高征组为15.6±11.08μg/L,正常孕妇为8±5.8μg/L,与非孕组(2.02±1.013μg/L)比较,差异显著(P<0.001).表明在妊娠后期,特别是妇高征时,孕妇的抗凝与纤溶系统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otch1、Jagged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6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患者35例,每例患者均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组织2~3 cm处),其中肝细胞癌组织35例,癌旁肝硬化组织13例,癌旁正常肝组织2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otch1mRNA、Jagged1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及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otch1、Jagged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肝细胞癌组织中Notch1 mRNA、Jagged1 mRNA的表达分别为(4.58±0.77)、(4.96±0.8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旁肝硬化组织[(1.16±0.37)、(1.42±0.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旁正常肝组织与癌旁肝硬化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细胞癌组织中,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25/35)、68.6%(24/35);癌旁正常肝组织中,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8/22)、40.9%(9/22);癌旁肝硬化组织中,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8%(4/13)、30.8%(4/13)。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在肝细胞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χ^2otch1=6.81,χ^2agged1=4.24,P〈0.05)及肝硬化组织(χ^2otch1=6.55,χ^2agged1=5.57,P〈0.05)。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在癌旁正常肝组织与肝硬化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肝细胞癌组织中Notch1的表达与Jagge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P〈0.05)。③Notch1、Jagge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数目、有无癌栓形成无关(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Notch1、Jagged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低分化癌组织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Jagged1对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可为判断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致癌机理,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癌旁肝硬化、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共108例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和HB-VDNA检测。结果:HBsAg HBcAg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慢性肝炎61.9%(13/21),42.9%(9/21)和75.0%(12/16);肝硬化64.0%(16/25),36.0%(9/25)和83.3%(15/18);癌旁肝硬化72.7%(16/22),61.1%(11/18)和85.7%(12/14);肝细胞癌45.2%(14/31),50.0%/(14/28)和64.3%(9/14);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慢性肝炎、肝硬化和癌旁肝硬化HBVDNA阳性信号较肝细胞癌多而强,结果表明大多数肝细胞癌与HBV感染所致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癌旁肝硬化可能为癌前肝硬化在癌周的残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 Notch1、Jagged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与肝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150例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应81例癌旁肝硬化组织、69例癌旁正常组织中 Notch1和 Jagged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肝细胞癌、癌旁肝硬化和癌旁正常组织中,Notc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33%、32.10%和36.23%,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3%、30.86%和31.88%,Notch1、Jagged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肝硬化和癌旁正常组织(P <0.05),Notch1、Jagged1在癌旁肝硬化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otch1、Jagged1的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无关(P >0.05);肝细胞癌组织中 Notch1的表达与 Jagged1的表达有关(P <0.05)。结论Notch1、Jagged1可能对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可能对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魏卓  杨广民  陈晶 《广东医学》2016,(5):684-688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 )及其相关肝硬化、肝细胞癌( HCC )患者肝组织中TLR4、TGF-β1、CCL20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TGF-β1、CCL20是否与CHB 迁延不愈有关,以及是否参与CHB相关的肝硬化和HC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临床标本,分为4个组,包括正常对照组、CHB 组、肝硬化组、HCC 组。分别为3例健康人、15例CHB患者、7例肝硬化患者、25例HCC 患者肝组织标本,共有石蜡切片150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LR4、TGF-β1、CCL20在各组中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分别检测TLR4与TGF-β1在CHB、肝硬化、HCC 患者肝组织标本上的共表达;TLR4与CCL20在CHB、肝硬化、HCC 患者肝组织标本上的共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LR4、TGF-β1、CCL20在CHB组、肝硬化组、HCC组肝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HCC组与CHB 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肝硬化组与HC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TLR4与TGF-β1和CCL20均共定位于肝细胞胞浆和胞膜上。结论 HBV感染可上调CHB及与其相关的肝硬化、HCC患者肝组织中TLR4、TGF-β1、CCL20的表达,且TLR4、TGF-β1、CCL20在HCC 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HB 患者。  相似文献   

18.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肝细胞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SAB法对12例肝细胞癌病人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染色,经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分析,发现肝癌组织的TGF-β1表达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阳性染色面积(相对数),肝癌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9.96±10.7)%和(56.6±26.62)%(P<0.01)。此外,外周血TGF-β1水平测定(SELISA法)发现,健康志愿者组和肝硬化病人组外周血TGF-β1水平明显高于肝癌病人(未治疗组),3组分别为(182.92±90.45)μg/L,(119.53±87.73)μg/L和(62.37±51.52)μg/L(P<0.01和P<0.05);本研究提示肝癌细胞TGF-β1表达降低可能与其细胞的转化和生长失控有关,也是其生物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广西黑斑蛙的染色体组型及Ag-NOR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广西黑斑蛙的染色体组型及Ag-NORs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片及用核仁形成区的一步染色法进行银染。结果:本实验蛙的二倍体染色体2n=26。可配成1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大型5对,小型8对。在第8号染色体长臂中央具有明显次缢痕。Ag-NORs亦是在No.8,数目为2个。结论:广西黑斑蛙与国内其它地区同种蛙的染色体结构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肝细胞癌、肝硬化和结节状增生中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UEA-I和Ⅷ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36例手术切除肝细胞癌,其中19例癌旁肝硬化、4例结节状增生及2例正常肝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1.CD34在所有肝细胞癌(HCC)血窦中均有较强阳性的表达,肝硬化,结节状增生及正常肝细胞血窦中仅3例有弱阳性的CD34表达;2.UAE-I在HCC、肝硬化及结节状增生中均有较强阳性的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