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病人留置导尿的适宜时机和方法,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将105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5例,A组为全麻诱导前5~10分钟行常规导尿;B组为全麻诱导前5~10分钟经尿道注入利凝胶(盐酸丁卡因胶浆)3~5g后2分钟导尿;C组行气管插管后导尿,观察三组患者在导尿前、导尿毕、麻醉苏醒期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期对留置导尿的耐受程度。结果:A组方法可引起病人疼痛、烦躁、插管困难等应激反应;B组方法患者无痛,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且术后患者安静,避免了诸多并发症;C组方法虽然可以减轻患者一时的痛苦,但术后患者苏醒期反应强烈,患者的舒适度依次为B组A组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组方法既可以减少术前、术后留置尿管带来的痛苦,又可以减少由于术后烦躁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舒适、无痛地度过整个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痛导尿在手术室术前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术前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常规留置导尿,实验组采用麻醉后或丁卡因胶浆润滑导尿管前端和尿道后进行留置导尿。观察两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插尿管时患者的疼痛紧张等级及插管后尿道刺激反应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疼痛程度、尿道刺激反应程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5)。两组患者插管时疼痛紧张程度及插管后尿道刺激反应程度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无痛导尿提高了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减轻插管时的疼痛紧张,降低患者插管后尿道刺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简称"全麻")前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无痛导尿术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进行全麻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在全麻诱导后行无痛导尿术,观察组120例在全麻前清醒状态下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做尿道表面麻醉行无痛导尿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导尿前、中、后的心率、血压变化以及一次性置管导尿术成功率,并记录麻醉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置管过程均基本顺利,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全麻前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无痛导尿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在老年人无痛结肠镜检查中应用,评价其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各60例,A组于麻醉前5 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 g。记录患者给药前(T0),给药后2 min(T1),给药后5 min(T2)的血压、心率、丙泊酚总用量、达盲时间,以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估患者苏醒后腹痛程度。结果:A组患者T0、T1、T2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1、T2较T0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总用量、达盲时间比B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腹疼症状显著好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无痛结肠镜检查前静脉注射间苯三酚,能够缓解检查时疼痛,其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麻醉患者全麻诱导前注射右美托咪定后导尿和全麻诱导后导尿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组1(右美托咪定组),于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15~0.2μg/kg后导尿;组2,于麻醉诱导后导尿。记录气管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30min,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躁动情况。结果:与组2相比较,组1在麻醉苏醒期的心率、血压更平稳,躁动情况发生更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术后因留置尿管引起的疼痛,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朱成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63-164
探讨选择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减少插尿管的不良刺激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避免尿道粘膜的损伤。方法:选择100例术前需要留置尿管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术前1-2小时在病房行留置尿管术;实验组采用在手术室于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效果满意后行留置尿管术。观察两组病人在插尿管时的疼痛程度、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病人在手术室于麻醉起效后留置尿管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不适及心理应激反应。对术后的恢复及临床护理作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前留置导尿管应用利多卡因联合碘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要求行剖宫产孕妇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常规留置导尿管;观察组应用利多卡因联合碘伏预处理,注入尿道0.5%碘伏6 m L和利多卡因注射液5 m L,再插入导尿管。观察并记录2组导尿24 h的尿细菌培养情况、导尿时及导尿后12 h疼痛程度、一次导尿成功率、置管时疼痛发生率、尿道黏膜损伤率、尿道出血和5 d后发生尿路感染情况。结果导尿24 h观察组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时疼痛发生率、导尿24 h的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一次导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道出血发生率、尿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剖宫产术留置导尿管前给予利多卡因联合碘伏预处理,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导尿一次成功率,降低尿道出血率,减少反复插管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和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镜检查术中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3组均在胃镜检查前于咽部喷1%丁卡因.A组于胃镜检查前20 min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直至胃镜检查结束;B组于检查前20 min给予电针疗法直至胃镜检查结束;C组于检查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记录每组患者胃镜检查中的不良反应、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A组和B组胃镜检查中的不良反应比C组少,血压和心率平稳,而C组血压和心率有不同程度升高;A组与B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电针疗法均能有效控制胃镜检查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两者作用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经皮穴位电刺激方法操作简便,更适合患者检查体位的需要,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用于男性导尿术的效果。方法:我科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52例需留置导尿的男性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插管前尿道内注入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对照组按常规无菌操作用消毒的液体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后插管。对照两组病人对导尿的疼痛程度,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对尿道黏膜损伤有无血尿情况。结论:实验组病人无疼痛或较轻,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无尿道黏膜损伤或损伤较轻。所以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用于男性病人导尿术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前导尿的时机.方法:选择41例患者实施麻醉后导尿,并与麻醉前30min导尿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留置导尿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与置管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置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置管前(P〈0.05),心率快于置管前(P〈0.05).结论:麻醉后导尿对产妇术中的生命体在平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穴位针刺对胃镜检查中不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进  陈永斌 《陕西中医》2009,30(1):71-72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控制胃镜检查中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5例,A、B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前进行针刺操作,其中A组患者在胃镜检查前给予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穴位,B组患者在胃镜检查前给予针刺曲池、外关、阴陵泉穴位,C组为非针刺组不予针刺;3组均在胃镜检查前口服利多卡因药物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反应、血压和心率变化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的恶心呕吐、流涎、咳嗽、躁动等不良反应比非针刺C组显著减少(P<0.05),在血压和心率方面较非针刺C组稳定,而B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反应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穴位能有效控制胃镜检查引起的不良反应,且穴位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麻醉时应用雷米芬太尼、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于重庆市长寿区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A组患者麻醉时应用雷米芬太尼,B组患者麻醉时应用芬太尼,观察麻醉前、插管前、插管后、切皮时及睁眼时的血压及心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停药至呼之睁眼时间、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结果:麻醉前、插管前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睁眼时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切皮时,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B组,睁眼时A组心率高于B组,A组患者停药至呼之睁眼时间、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麻醉时,与芬太尼相比,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实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术前4 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B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2组受术者均以异丙酚静脉麻醉,再行负压吸宫术。观察受术者宫颈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效果及异丙酚用量;观察异丙酚推药前、推药后2 min及手术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2组间宫颈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效果、异丙酚用量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麻醉前比较,2组推药后2 min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B组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呼吸增快,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A组也有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增快,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实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宫颈扩张满意,手术时间缩短,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异丙酚用量,降低异丙酚对循环、呼吸的抑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使老年患者顺利、安全、无痛地进行结肠镜检查方法。方法选29例患者为麻醉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同期对照组(常规操作)32例,对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进行观察分析,做好检查前、中、后的护理。结果2组呼吸抑制和血压波动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是否可再次接受结肠镜检查,麻醉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组的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全面而系统地施行检查前、中、后的各项护理,是保证老年患者舒适和无痛肠镜检查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卫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59-160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留置导尿方法及时间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的全麻手术患者共63例随机分为麻醉前置管组33例,麻醉后置管组30例,麻醉前置管组在全麻前15min开始从尿道口注入2%利多卡因3ml、液体石蜡2ml后进行导尿。麻醉后置管组在全麻后15min后按照常规操作方法导尿。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一次插管成功率麻醉前置管组为69.70%,麻醉后置管组为100.00%;麻醉前置管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9.09%,麻醉后置管组33.33%,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前15min使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的条件下导尿对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影响较小,是留置导尿相对时机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分别给予麻醉组380例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后进行胃镜检查,对照组180例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在检查前、中、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的反应有何变化,记录麻醉组清醒时间。结果:对检查感受的不适程度,麻醉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清醒时间1~5min,平均(2.7±1.3)min;检查过程中有1例过性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停药后即迅速恢复。麻醉组患者中有94.5%愿意接受再次胃镜检查,对照组患者仅22.8%愿意接受必需的复查。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A组)和依托咪酯复合组(B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孕妇麻醉前、手术前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苏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B组患者HR、MAP较麻醉前降低,苏醒时间,离院时间较A组短。结论:依托眯酯复合用于无痛人流术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在全麻男性病人导尿的观察观察刺激预适应和利多卡因乳膏预处理对导尿患者全麻苏醒期尿路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手术180例随机分成三组。观察组1于麻醉前常规安置尿管;观察组2于麻醉诱导前用利多卡因乳膏涂抹于尿管表面后导尿;观察组3于麻醉诱导后用利多卡因乳膏涂抹于尿管表面后导尿。记录患者苏醒时(T0)、苏醒后10min(T1)、20min(T2)及30min(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尿路疼痛的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3在T1、T2及T3时血压和心率较苏醒时rm明显升高(P〈0.001)。同一时点观察组1和观察组3的血压和心率较观察组2明显升高(P〈0.001)。组内组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1、T2及T3时观察组2满意率较观察组1和观察组3高(P〈0.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全麻男病人的刺激预适应和预处理可有效降低因尿路疼痛引起的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和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均在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给予罗哌卡因注入,A组单纯用罗哌卡因,B组在组基础上另外微泵注入瑞芬太尼0.05~0.2ug/kg·min。对腹肌运动阻滞程度和麻醉效果进行评定,并记录患者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B组腹肌运动阻滞程度和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两组患者在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较单纯罗哌卡因更能加强硬膜外麻醉肌松作用,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一种疗效确切、有效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减轻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体现手术中人文关怀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剖宫产术患者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入室前由病房护士在病房为患者实施留置导尿术,观察组巡回护士麻醉见效后实施留置尿管。两组患者病人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和舒适度(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ECG、HR、MAP和VAS评分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实施留置导尿术可减轻疼痛、导尿成功率高,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