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海苑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03-10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社区126例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干预,内容主要为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合理用药、日常生活指导、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等。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及社区护理干预,12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高血压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均衡饮食、适量活动等行为也明显提高。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是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控制率、血压水平以及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武进区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的513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血压、知晓率及行为的改变率。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后,血压控制率由17.93%提高到42.11%(p〈0.01),血压平均水平下降(p〈0.01),有不良行为如吸烟、过量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的患者比例下降(p〈0.05)。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中的作用。方法:对已在广州市萝岗区永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为高血压并建立健康档案的3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干预及用药指导,观察其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及血压控制的比例均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药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社区中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干预,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规律服药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社区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干预治疗组:除对照组治疗外,增加强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期一年。调查对比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变化。结果干预治疗组依从性达64.47%,对照组依从性仅为42.10%,干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压控制率干预治疗组为80.26%,而对照组仅为43.37%,干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健康和行为的干预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才能真正使高血压这种常的社区慢性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社区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社区合适的高血压病社区管理模式,以规范高血压病的防治。方法:将居民委员会统计的高血压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20例,进行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给予药物干预治疗,定期家访,健康教育,家庭保健等指导。对照组120例,只做一般的血压监测,不与干预措施。观察记录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在依从性、生活方式和高血压控制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在依从性方面的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平均比对照组多降低收缩压13.2mmHg,多降低舒张压6.9mmHg(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和服药依从性,能有效的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应用效果,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中医体质辨识认知程度和血压控制率及对卫生服务的满意率。方法:选取南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健康档案所管理的高血压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前后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研究对象对于中医体质辨识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卫生服务的满意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而干预前对于血压控制的满意率仅为11%,干预后为69.3%,(P0.05)。结论: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患者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认可性,大大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实行中西医结合管理高血压,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服务,促进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显著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质量及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7例社区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血压、体重、血脂、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转归情况。结果:157例临界高血压患者经过干预后,演变成高血压者48例(30.57%),维持为临界高血压者43例(27.39%),血压恢复至正常者66例(42.04%)。护理干预后,研究对象血压、体重、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O.05);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以“综合防治”为主要模式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组进行中医药综合干预,并对干预后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分组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稳定组、好转组、重点组各50例,进行中医宣教、耳穴压豆、中药药茶综合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临床症状和血压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比较,稳定组、好转组、重点组分别为80%:82%:79.59%。三组症状积分干预前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O.01);②降压疗效比较,总有效率稳定组、好转组、重点组分别为78%;76%;73.47%。三组血压干预前后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O.01)。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组管理,进行中医药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康复的意义。方法: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对18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给予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结果:药物用量不变,给予心理干预后,18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血压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加强社区老年高血压痛患者的心理干预对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保证药物的疗效,有效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发生。方法:经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全面社区健康教育和危险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结果:社区健康教育和危险行为干预,可以达到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预防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是一种控制老年高血压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病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方法:300名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行一般干预措施加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对照组采用一般干预措施,观察1年。结果:经过1年的中医健康管理,干预组平和质1人增加到n人,比例从0.67%变为7.33%(P〈O.05)。阳虚体质、阴虚体质体质比率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血压下降明显(P〈0.05),但是体重指数和腰围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管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改善体质和控制血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徐鑫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1):1933-1934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干预,探讨如何控制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社区管理干预,对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治疗情况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施社区干预管理后,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和高血压3级的患病人数与社区干预管理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社区干预管理后,血压值控制达标和血压测量频率达标与社区干预管理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社区干预管理后,过多摄入食盐、过多摄入食油、经常吸烟、情绪精神没有合理控制、经常饮酒、不经常食用蔬菜水果和平时运动量偏少与社区干预管理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做好社区管理干预,可以使其生活习惯明显改善,显著提高其向乐榨制水平,值得椎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4个季度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基础健康教育讲座、知识竞赛相互讨论、服药指导、随访督导,观察干预前后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及服药依从性的改变。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血压为(130.4±10.2/79.5±8.6)mmHg,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68.1±15.9/105.7±11.3)mmHg;高血压相关知识基本知晓程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状态,提高其知识水平及服药依从性,有助于增强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药干预措施的总结,评估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的管理效果(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功及并发症、生活质量等)进行对比研究,建立中医健康管理体系,达到并提高中医健康管理防治高血压的效果。结果:干预组在应用中医管理体系治疗后有效率达93.85%,高于对照组的81.62%,且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应用中医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4个辖区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观察组通过纠正高血压病人不良的行为方式、健全病人心里平衡机制、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等社区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高血压病人进行观察、比对。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106例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7.73%、92.11%、87.5%。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使高血压病人血压得到理想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确诊的18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 a的社区综合干预,内容包括分层管理、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记录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及患者的依从性、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社区综合干预后,血压显著下降,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2.4%,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不良行为如饮酒、过量食盐、不规则服药、缺乏活动的人数与干预前相比显著减少。结论通过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总结对社区580例低收入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方法:针对低收入高血压患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一级预防、疾病筛查、用药指导及观察等综合措施。结果:患者规律服药率,坚持血压检测者率明显提高,能坚持生活干预,达到满意的管理效果。结论:社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是一个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工作,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治疗依从性、保持血压平稳达到降低高血压病并发症,最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经济开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干预和管理对其发病危险因素和血压水平控制的效果。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病人群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和干预后,对干预前后的相关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在高盐饮食、经常饮酒、高糖饮食、血脂异常、吸烟、平时情绪稳定人数、体重指数〉24和平时运动量较少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和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病人群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和干预可以使相关发病危险因素得到较好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显著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指导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干预(对照组)与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指导管理(观察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知识知晓率为96.8%,医疗依从性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80%,8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10月社区内的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合理饮食、按时服药、戒烟酒、血压监测、适当运动等遵医行为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