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红梅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51-952
目的探讨影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个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健康。方法对2008年4~12月本站采集的516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单采献血者发生不良献血反应个体相关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结果 516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44例,总反应率8.5%,其中轻度10(1.9%),中度3例(0.6%),重度未见;枸盐酸盐中毒占31例(6.0%),不同个体因素的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不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有:性别、体重、血液体外循环量。结论性别、体重、血液体外循环量可能是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因素造成的低血容量是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低体重、初次献血、年龄偏小的女性更容易发生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2.
建立献血反应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适量献血通常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但是在献血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献血者自身的精神因素、体质因素,献血环境、采血者的服务态度和技术因素,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造成对献血者身体的局部损伤或引起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九江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和血液检测结果,为更好地做好招募和宣传提供参考,以促进九江地区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方法分析2013年无偿献血情况及其血液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检测结果,分别按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和献血者类型进行分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37230例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1.6%)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与献血者的年龄、职业和类型相关;18~34岁的献血人群占50.23%,其不合格率远低于34岁以上献血人群;献血人群中农民的不合格率最高(2.66%),远高于其他职业;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献血人群占79.05%,其不合格率远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献血人群;首次献血者人数多于重复献血者,其不合率远高于重复献血者。结论针对不同的献血人群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征询和宣传;年轻人、高文化程度者和重复献血者是较安全的献血人群,应对农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献血者和首次献血者开展无偿献血知识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于东营市中心血站献血的45 628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献血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无偿献血人群之间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45 628例无偿献血者中,共954例发生献血反应,总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09%.男性与女性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5%(525/25 548)和2.15%(431/20 08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4,P>0.05);不同年龄段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99,P<0.01),其中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3.58%(545/15 209);不同职业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6.20,P<0.01),其中学生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5.87%(520/8 854),军人献血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24%(10/4 120);不同学历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3,P<0.01),其中低学历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3.75%(92/2 454).结论 18~25岁年龄段、学生、低学历无偿献血人群发生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采血时应引起注意,给予减慢采血速度、心理疏导、口服葡萄糖酸钙、创造良好的采血环境等干预措施,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山东省东营市个体和团体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不合格影响因素的差异,从而保证献血者和血液安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东营市中心血站的91 534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献血者的献血组织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个体献血者组(n=66 012)和团体献血者组(n=25 522).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2015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006版)及《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006版)的相关规定,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梅毒螺旋体(TP)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5项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进行检测.按照《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12)及国际输血协会(ISBT)的相关规定,对血液的采血量、脂肪血发生情况,以及献血者的献血反应3项非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进行调查.并且采用x2检验和趋势x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各个项目的不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①2012-2015年,东营市献血者血液的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献血反应、脂肪血及采血量不足项目不合格率基本稳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趋势=0.25、-0.14、-0.12、0.09、0.13、0.41、0.83、0.28,P>0.05).5项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中,ALT的不合格率最高,为3.31%(3 032/91 534),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 560.72,P<0.05);3项非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中,脂肪血的不合格率最高,为6.52%(5 969/91 534),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 443.63,P<0.05).②个体献血组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的总不合格率为3.90%(2 573/66 012),低于团体献血组的5.70%(1 455/25 522),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20,P<0.05);2组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的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x2 =345.42、31.31、24.55、14.22、4.01,P<0.05).③个体献血组非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的总不合格率为9.26%(6 115/66 012),低于团体献血组的15.9%(4 067/25 522),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72,P<0.05);2组献血者献血反应、脂肪血、采血量不足项目的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x2 =162.47、603.23、828.72,P<0.05).结论 针对个体献血者,应加强对其献血前健康征询,从低危人群中采集更为安全的血液.针对团体献血者,建议采取减少每次献血人数,或者增加采血车及工作人员的方式进行血液采集,杜绝人员过于集中的采集方式,降低献血反应和采血量不足;并且加强团体献血前的注意事项宣传,降低脂肪血和ALT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流动采血车献血反应现场处理的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 ,流动采血车街头采血已成为无偿献血血液采集的重要方式。因此 ,在采血车内相对简陋、狭窄、拥挤的空间里 ,面对众多的初次献血者 ,做好献血者的心理疏导 ,对出现献血反应者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方法 ,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广泛深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 998年 1 0月~ 2 0 0 1年 1 0月烟台市流动采血车采血 2 4 794人次 ,发生献血反应 688人次 ,发生率 2 .77% ;献血反应者年龄 1 8~ 48岁 ,平均 2 5± 5岁 ;男性占 5 6.1 % ( 368/688) ,女性占43.9% ( 30 2 /688)。2 方法 所有发生献血反应者 ,均为按《献血者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增强对献血者高危因素的识别、判断能力,以减少、排除高危献血者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方法拟订献血者高危因素及特征,分析献血者高危因素识别、判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在拟定的8项与献血者高危行为有关的因素中,具有3项或.以上组合的献血者确定为高危献血者;8项高危因素中,以3、4、5项组合最为多见(占91.6%),5、6、7项组合的献血者的传染性指标阳性检出率最高(占69.8%)。高危献血者传染性指标阳性率(18.0%)高于对照组(7.9%),且4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献血者中27名存在10种重叠感染和交叉感染情况,其感染率(10.7%)高于对照组(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抗-HIV(+)、HBsAg(+)、抗-TP(+),抗-HIV(+)、抗-HCV(+),抗-HIV(+)、抗-TP(+),HBsAg(+)、抗-HCV(+),HBsAg(+)、抗-TP(+)5种模式多见,占70.3%。结论加强对献血者高危因素的筛选、排查力度,增强对高危献血者的识别、判断能力,从献血管理和模式上阻止、减少高危献血者献血,从源头上保证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如能预防和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可大大提高再次献血的比率,特别是捐献成分血,采集时间长,需双臂穿刺,易导致枸缘酸钠中毒症状,献血者极不易接受。为此,我们在献成分血前或献成分血中给献血者服用2支10ml 10%的葡萄糖酸钙对预防和降低献血反应,特别献二个治疗单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的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加以预防与控制,加强献血者的信心,使更多的无偿鲜血者加入到机采血小板的队伍中来,缓解临床对机采血小板输注的需求。方法对2004~2006年3 185名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中356名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结果 356名发生献血反应者,抗凝剂反应243名,占68.2%;心理因素65名,占18.3%;自身身体因素48名,占13.5%。结论加强宣传,缓解献血者心理压力,选择体质量重、血小板计数高、多次献血者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者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1869人次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者有37例,发生率为1.98%,其中轻度反应有32例,占86.49%,中度反应有5例,占13.51%;无重度反应。结论: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献血知识,做好心理护理,提高穿刺技术,改善献血环境等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大学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收集本站2006年1月~2010年12月12703名大学生无偿献血者献血体检表及献血反应记录,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女性656人,占5.16%,男性596人,占4.63%,女性反应率大于男性;首次献血者766人,占6.03%,2次以上献血者486人,占3.83%,首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率明显高于2次以上献血者;体重小于60 kg的献血者789人,占6.21%,体重大于60 kg 的献血者463人,占3.64%,体重越重,发生率越低;随献血者年龄增加而献血不良反应逐渐减少.结论 大学生献血发生不良反应与性别、体重、献血次数、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健康。方法对2008-2012年本站736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736名单采血小板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108例。总反应率14.7%,其中轻度37例(34.3%),中度8例(7.4%),重度1例(0.93%),枸橼酸盐中毒占62例(57.4%)。结论献血者性别、体重、处理抗凝全血量、献血次数、空腹献血等因素是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且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一个综合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要从源头开始,要注重每一个环节,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或预防单采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99例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程度不同及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 ,在献血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 ,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笔者对本地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6月参加无偿献血的1 5 894名献血者进行了献血反应原因的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 5 894名献血者中 ,发生献血反应 2 99名。他们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业 ,经体格检查和血液初筛合格后进行献血 ,采血时采用坐位 ,献血量为 2 0 0~ 40 0 ml,两次献血间隔时间不低于 6…  相似文献   

14.
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出现献血反应是由于有些人不了解血液生理知识,对献血存在“恐血”心理,这种状态若不及时予以“疏导”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尤其是第一次献血者,更易产生心慌、出汗、头晕、恶心甚至晕厥等症状,现就工作中对减少献血反应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能在献血前或献血中给献血者一杯温糖水对预防和降低献血反应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莆田地区不同无偿献血人群血液质量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年龄、性别、职业、学历、一次性献血量、献血次数等资料,比较不同人群血液不合格率。结果 2006-2015年献血者总数为201 902人次,总不合格率2.72%(5 491/201 902),男性献血者多于女性,不合格率也高于女性。不同年龄、职业、学历献血者,一次性献血400mL、2次及以上献血者所占比例,以及不合格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应针对性地开展献血宣传工作,保留所占比例较高的公务人员和医务人员等献血人群,开发所占比例较低的农民等献血人群,尽量增加一次性献血400mL者,建立稳定的献血者队伍,进一步确保血源充足和血液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校学生首次献血发生献血反应与血站护士言行的相关性。方法对有献血反应记录的30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首次献血学生在暴露无遮掩的环境条件下献血,见到大袋血液、处于拥挤噪杂和秩序混乱环境而产生紧张的占66%;见到针头害怕占56.67%;由于相关知识缺乏和护士解释不及时、不到位带来的紧张占56%。结论与献血者随时沟通,完善人性化服务质量,加强网络宣传、科普教育,逐步完善采血环境,将减少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都市无偿献血者中脂肪血的人群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于成都市血液中心某采血组献血的13 726人次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比浊图片法判断献血者脂肪血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人体质量指数(BMI)]、献血季节、献血次数对脂肪血发生的影响.结果 本组13 726人次献血者所捐献血液中,脂肪血为990人次,脂肪血发生率为7.2%(990/13 726).其中,重度乳糜的脂肪血为351人次,占2.6%(351/13 726),中度乳糜的脂肪血为639人次,占4.7%(639/12 727).男性献血者脂肪血发生率为9.3%(632/6 799),高于女性的5.2%(358/6 92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85,P<0.05);已婚献血者脂肪血发生率为10.4%(551/5 290),高于单身者的5.2%(439/8 436),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27.17,P<0.05).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职业、BMI、献血季节、献血次数的献血者脂肪血发生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x2=24.37、61.91、23.53、101.39、10.41、11.52,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71,95%CI:1.48~1.91,P<0.05),年龄(OR=1.20,95%CI:1.09~1.33,P<0.05),职业(OR=0.96,95%CI:0.94~0.98,P<0.05),BMI(OR=1.71,95%CI:1.53~1.90,P<0.05)及献血季节(OR=0.91,95%CI:0.86~0.98,P<0.05)是献血者发生脂肪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成都市献血者脂肪血的分布具有明显倾向性,主要集中在男性、肥胖、35岁以上的献血人群,应针对这部分献血人群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的避免不合格血液采集,有效降低脂肪血的发生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9.
刘金阳  陈霄  薛建江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319-1320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情况及电话回访后对其再次献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9年所有发生献血反应者的电话回访记录单以及半年至1年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890例发生献血反应者中82.0%为初次献血者,电话回访成功676例,其中67例再次参加献血,与电话回访不成功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电话回访对发生献血反应者再次献血具有积极作用,应当重视、发展电话回访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偿献血者献血前梅毒螺旋体(TP)快速检测的结果,优化献血前筛查策略。方法献血前采用TP金标试纸条对献血者进行快速检测,献血后采用T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血液进行检测。比较开展TP快速检测前、后血液TP阳性报废率。对TP快速检测阳性献血者的献血次数、献血间隔时间以及假性结果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5年献血前TP快速检测73 990例,阳性529例,阳性率为0.71%,其中初次献血者阳性472例,占89.2%,献血间隔时间超过3年者阳性35例,占重复献血者阳性的61.4%。TP快速检测假阳性5例,假阴性15例。开展TP快速检测后,献血者血液检测抗TP阳性报废率由0.71%下降至0.17%。结论开展献血前TP快速检测能有效降低血液TP阳性报废率;结合献血者献血次数、献血间隔时间,优化献血前筛查策略,能提升献血服务效率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