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调查护士职业获益感与人文执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1月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某三级医院的8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20份,回收有效问卷814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结果:814名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21.42±18.76)分,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为(113.59±15.16)分;不同职称、岗位和月收入的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人文执业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与职业获益感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能力、人文关怀实践能力和伦理与法律实践能力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提高护士的职业获益感,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导向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并评价其实施效果,以期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提升公立医院患者体验和护士人文素养的新模式。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试验,将实施护士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前、后的患者和护士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评价实施前后患者就医体验、患者信任度、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异同。结果:实施护士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后,患者就医体验量表和信任度问卷得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工作满意度和职业获益感量表评分均有提升(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感和信任度,提升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提高工作满意度,维护身心健康和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温州市3家三甲综合医院新生儿科的2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260名新生儿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最低162分,最高234分,平均(190.42±24.82)分,其中认识维度得分为(62.21±20.42)分、勇气维度得分为(68.72±18.46)分、耐心维度得分为(59.74±24.5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741)、受教育程度(β'=0.812)、职称(β'=0.926)、工作年限(β'=0.884)、有无参加人文关怀培训(β'=1.623)、有无子女(β'=0.967)、每月夜班数(β'=-0.748)、月薪(β'=1.023)、对医院管理满意度(β'=1.224)及第三方满意度(β'=0.948)是新生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新生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体较低,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称、工作年限、有无参加人文关怀培训、有无子女、每月夜班数、月薪、对医院管理满意度及第三方满意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提升患者体验为导向的护士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护士800人,住院患者8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对照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提升患者体验为导向的护士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以提升患者体验为导向的护士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后,患者就医体验及信任感各维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1);两组护士满意度、职业获益感及人文执业能力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提升患者体验为导向的护士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有效增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提高患者信任感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职业价值观、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8月分别采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职业价值观测评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南京市第二医院新入职护士80名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新入职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职业价值观、职业认同感的关系。结果 80名新入职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为(103.46±6.28)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价值观总分为(98.94±9.11)分;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112.38±10.12)分。新入职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职业价值观(r=0.305)、职业认同感(r=0.314)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可以从人文执业能力的角度加强新入职护士的培养,进而提高其职业价值观及职业认同感,促进护理队伍新生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妇幼专科医院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用自制问卷、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及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省级妇幼专科医院护士537人进行调查。得分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16.2±16.0)分,得分率80.1%;护士自我效能与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呈正相关(r=0.476,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自我效能、从事护理工作态度、同事关心和工作年限有关。结论某妇幼专科医院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良好;人文关怀品质受自我效能、从事工作态度、同事关心和工作年限等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培训,以提高护士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现状,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临床护士执业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问卷对无锡市某三甲医院81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为(42.41±15.1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工作科室、子女情况及平均月薪水平高低对临床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职务、平均月薪及工作科室是临床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体处于中低水平,有待提高.护士职务、平均月薪及工作科室对临床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怀性触摸对老年肿瘤患者抑郁和疼痛及对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为老年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肿瘤病区的320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前期通过文献综述及患者、肿瘤科护士访谈制定"老年肿瘤患者关怀性触摸流程",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形成最终流程,护士与护生通过培训后对老年肿瘤患者实施"关怀性触摸"。干预前后,应用中文版老年抑郁量表(GDS)、数字评分法(NRS)对老年肿瘤患者抑郁和疼痛进行评分,应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护士和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进行评分。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干预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出院前患者GDS评分[(16.02±3.93)分]明显低于干预前[(18.11±4.08)分],干预后21 d NRS评分[(1.44±1.17)分]明显低于干预前[(1.80±1.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士人文关怀感知和人文关怀能力2个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肿瘤患者进行关怀性触摸可改善患者的抑郁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在肿瘤科护士共情疲劳与人文关怀能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2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肿瘤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共情疲劳自评量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572名护士,其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196.33±21.11)分,共情疲劳得分为(84.05±14.65)分,心理弹性得分为(70.28±16.47)分。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科护士共情疲劳、心理弹性均可直接正向预测人文关怀能力(r=0.278、0.239,均P<0.01);共情疲劳还以心理弹性为中介变量,间接正向预测人文关怀能力(r=0.108,P<0.01)。结论 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增强肿瘤科护士的心理弹性,降低其共情疲劳,从而提升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和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影响职业获益感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对该医院的1 19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总分为(118.35±16.51)分,护士压力源量表总分为(73.47±12.9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平均月薪(包括工资及奖金)、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是否参与科研工作、是否考虑辞职、工作压力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结论: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平均月薪、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是否参与科研工作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正性影响因素,是否考虑辞职和工作压力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负性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的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情绪智力与职业获益感现状,并分析护士情绪智力对职业获益感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运用护士情绪智力量表和职业获益感量表对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55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的情绪智力标准化得分为4.73±0.68,护士的职业获益感标准化得分为4.38±0.40,护士情绪智力与职业获益感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情绪智力4个维度可独立解释护士职业获益感11.8%的变异(△R2=0.118)。结论护士情绪智力是职业获益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可通过提高护士情绪智力来改善职业获益感的水平,从而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护士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护士职业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8—10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职业获益感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四川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208名神经外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结果神经外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为160.59±54.47,条目平均分为1.78±0.61,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职业获益感得分为104.00±11.49,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37.90±5.39,其中主观支持评分为21.44±3.15,客观支持评分为9.37±2.16,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为7.10±1.62。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职业获益感及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r=-0.798、-0.765,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工作强度、社会支持和职业获益感是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67.9%。结论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升,护理管理者可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以提升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护理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开贵  郑雅  卿伟  江宗霞  刘佳  冯钰 《职业与健康》2022,(23):3187-3192
目的 了解四川省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压力负荷、组织公平感、职业获益感和职业倦怠现状,分析组织公平感与职业获益感在其压力负荷与职业倦怠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9—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347名血液透析专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压力负荷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职业获益感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用AMOS 24.0软件进行中介作用分析。结果 四川省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压力负荷得分为(70.51±14.63)分,组织公平感得分为(65.04±9.74)分,职业获益感得分为(131.84±9.89)分,职业倦怠得分为(67.60±7.80)分,其中存在职业倦怠感者212人,占61.10%。血液透析专科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与压力负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717~0.839,均P<0.05),与组织公平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242~-0.767,均P<0.05),与职业获益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494~-0.764,均P<0.05)。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组织公平感在压力负荷和职业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共情能力,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一般资料问卷、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及人际指数量表对江苏省肿瘤医院新入职的101名护士进行人文关怀品质及共情能力调查,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01名护士中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63.49±15.45,各维度得分为:人文关怀理念(37.31±0.16)分,人文关怀知识(41.27±4.33)分,人文关怀能力(51.04±4.79)分,人文关怀感知(33.87±3.63)分。共情能力总分为86.35±7.53,各维度得分为:观点采择(23.40±2.74)分,幻想(20.11±3.30)分,共情关注(21.64±2.30)分,个人悲伤(21.20±2.61)分。新入职护士共情能力与人文关怀品质呈正相关;新入职护士的性别、共情能力是其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结论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采取相关培训措施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从而提高其人文关怀品质,特别要关注新入职的男性护士共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三级综合医院疼痛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2016年1月起对科内的17名护士进行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测评护士培训前后得分情况,同时采用《病人关怀感知问卷》测评2015年及2016年住院期间疼痛患者各100例的得分情况。结果所有测评问卷均有效。17名护士培训前后《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得分分别为(191.12±11.99)分、(206.55±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病人关怀感知问卷》得分分别为(37.83±9.35)分、(41.97±8.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不仅提高了护士人文关怀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慢性疼痛患者的人文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良好的专业自主性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品质、护理安全、专业认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及护士工作满意度。本研究分析护士自我效能与专业自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运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护理专业自主性量表,于2016-07-08-2016-10-15对680名泰安市中心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4.62±5.29)分,专业自主性得分为(170.36±17.28)分,两者均属于中等水平,其中工作态度均分最高(4.60±0.62)分,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均分最低(3.01±0.96)分。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与专业自主性总分呈正相关,r=0.338,P=0.005。结论护士专业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建议护理管理者结合病房特征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以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护士的专业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正念疗法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3月,选取在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工作的10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正念疗法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100名护士的职业获益感、职业疲倦(MBI)评分。结果干预后护士职业获益感总评分(143.59±18.26)分,高于干预前的(130.93±18.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士MBI中的情感衰竭评分(17.25±3.12)和去人格化评分(4.15±1.03)低于干预前(20.06±3.66、6.52±2.04),个人成就感低落评分(34.28±5.72)高于干预前(28.83±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念疗法可有效提升护士职业获益感,缓解职业疲倦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指患儿因病毒感染导致心肌出现炎症反应,严重时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休克等并发症,危害患儿身心健康及正常成长。人文关怀护理在临床有诸多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效果及对患儿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10-01-2017-09-30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4例VM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文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人文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后两组护理效果、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人文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常规组的80.95%,χ~2=4.480,P=0.034;人文组慢性病儿童韧性量表(chronic illness children’s resilience scale,CICRS)应对方式得分为(36.74±5.26)分,高于护理前的(30.28±7.41)分,t=6.609,P0.05,且高于常规组的(32.47±4.95)分,t=3.831,P0.001;总得分为(94.24±10.47)分,高于护理前的(86.42±9.28)分,t=5.132,P0.001,且高于常规组的(89.45±9.13)分,t=2.235,P=0.027。护理后,人文组儿童生活质量量表心脏病模块(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version 3.0,PedsQLTM3.0)中症状得分为(92.68±14.37)分,高于护理前的(70.57±10.43)分,t=11.556,P=0.001,且高于常规组的(84.68±7.62)分,t=3.188,P=0.002;感知得分为(95.42±13.46)分,高于护理前的(72.46±11.48)分,t=11.932,P=0.001,且高于常规组的(85.79±9.56)分,t=3.780,P=0.001;治疗得分为(95.58±10.42)分,高于护理前的(71.63±12.36)分,t=13.627,P=0.001,且高于常规组的(86.42±10.27)分,t=4.058,P0.001;认知得分为(94.36±9.78)分,高于护理前的(68.59±10.12)分,t=16.784,P=0.001,且高于常规组的(83.39±11.08)分,t=4.811,P=0.001;沟通得分为(92.56±10.64)分,高于护理前的(70.14±12.27)分,t=12.684,P=0.001,且高于常规组的(82.67±11.64)分,t=4.064,P=0.001;总得分为(94.84±15.32)分,高于护理前的(72.45±14.26)分,t=9.811,P=0.001,且高于常规组的(85.29±12.07)分,t=3.173,P=0.002。结论引入人文护理关怀模式,可以提升VMC患儿护理效果,改善患儿心理韧性,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护士职业获益感、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84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7组,每组12人,对其进行为期8周的MBSR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运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服务版职业倦怠量表对护士进行测评,评价MBSR的干预效果。结果 84名护士中最终73名完成了8周MBSR干预,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正向职业感知、良好护患关系及自身成长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亲友认同与团队归属感维度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职业倦怠总分、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MBSR可能是提升护士职业获益感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能降低因压力而引起的职业倦怠,护理管理者应在医院积极开展该干预项目,使护士了解和掌握MBSR的基本理念和技术,以缓解护士的职业倦怠、提升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内科护士同情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内科护士同情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文版的护士同情能力量表对泸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97名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内科护士同情能力总分为(64.63±12.22)分,得分率为76.04%;不同职称、职务、是否接受过护患沟通的培训、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对工作满意度、家人及同事关心程度的内科护士其同情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是否接受过护患沟通的培训、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对工作满意度、家人及同事的关心程度是内科护士同情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R~2=0.404,P0.001)。结论内科护士同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可根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内科护士同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