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动作观察疗法(AOT)治疗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2例脑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分为低频rTMS刺激组(简称rTMS组)和联合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药物治疗、言语训练),rTMS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低频rTMS治疗,联合组在rTMS组的基础上辅以AOT治疗。经颅磁刺激部位为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磁刺激频率为1Hz。AOT为患者佩戴VR眼镜,观察180个词汇的口型以及动作视频,同时进行复述。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使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及改善情况,采用实用语言交流能力检查表(CADL)评价治疗前后失语症的严重程度分级,并计算显效率和有效率。结果:经过4周治疗,2组CRRCAE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均P<0.01),联合组各项分值均更高于rTMS组(均P<0.01),联合组有效率显著高于rTMS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动作观察疗法可显著改善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高频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疗效,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3.
张英  廖维靖  郝赤子 《中国康复》2021,36(4):204-207
目的:探讨运动观察疗法(AOT)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分别结合作业治疗对恢复后期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52例住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AOT组19例和rTMS组1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作业治疗,运动观察疗法组在此基础上增加AOT治疗,rTMS组在此基础上增加rTMS治疗,在治疗前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事件相关电位(ERP)指导下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动作观察疗法(AOT)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rTMS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腰部、上肢、下肢、平衡、步行、记忆、注意力、定向力、空间知觉及执行能...  相似文献   

5.
钟立达  刘惠宇  鲍晓  李芳 《中国康复》2021,36(2):106-108
目的:观察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小脑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小脑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小脑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治疗3周后,2组均采用纤维内镜下吞咽困难严重程度量表(FEDSS)和渗漏-误吸量表(PAS)对患者吞咽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单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单侧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6例,随机分为(rTMS+NMS)组、rTMS组、NMES组,每组32例,分别给予(真rTMS+真NMES)、(真rTMS+假NMES)和(假rTMS+真NMES)治疗.在基线、治疗2周后、治...  相似文献   

7.
小脑是全脑神经元最密集的部位。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显示小脑在吞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大脑吞咽中枢具有紧密联系, 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小脑调控吞咽的相关神经通路及功能基础, 并探讨小脑rTMS干预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机制,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领域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干预(包括基础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米氮平口服(每晚口服1次,每次15 mg)及rTMS治疗(磁刺激频率包括1 H...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健侧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运动皮质功能区对脑出血后吞咽障碍伴颅骨缺损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9例脑出血后吞咽障碍伴颅骨缺损患者分为5 Hz组(13例)、3 Hz组(12例)、低频组(12例)及对照组(12例)。上述各组患者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前,分别对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靶向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PSD)的效果.方法:选择PSD患者90例分为rTMS组和联合组各45例,2组均给与常规治疗,rTMS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高频率rT-MS治疗,联合组在rTMS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靶向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量评价量表(SSA)评分、...  相似文献   

11.
刘洁  万根方  朱霄佳  张明  陈伟 《中国康复》2023,38(6):328-332
目的:观察不同时序rTMS刺激联合常规吞咽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rTMS-常规组、常规-rTMS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常规康复治疗、rTMS-常规顺序治疗以及常规-rTMS顺序治疗。rTMS刺激患侧运动皮质代表区,采用频率10Hz,治疗强度为80%的静息运动阈值,每次治疗2s,间隔10s,时间20min。3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d,连续治疗4周,治疗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以及表面肌电图检查(sEMG)。结果:治疗4周后,3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rTMS-常规时序组和常规-rTMS时序组相比常规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rTMS时序组相比rTMS-常规时序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降低(P<0.05);3组的SSA评分数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RMS值较治疗前提高(P<0.05),rTMS-常规组和常规-rTMS组相比常规组,SSA评分明显降低(P<0.05),RMS值明显提高(P<0.05),rTMS-常规治疗时序和常规-rTMS时序相比,RMS数值提高更明显(P<0.05),但是S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刺激联合常规治疗比单纯常规治疗对于改善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的效果更好,其中rTMS-常规时序的治疗方案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施吞咽器官功能训练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房的8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为期8周的吞咽器官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8周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得分、洼田饮水试验(WST)结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干预4、8周后的SSA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8周后的WST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器官功能训练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吞咽障碍诊断系统早期评估和个体化吞咽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所有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康复治疗,观察组根据吞咽障碍诊断系统评估结果采用个体化综合吞咽治疗,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比较2组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记录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分级显示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SSA和SWAL-QO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 (均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吞咽障碍诊断系统早期评估下个体化的综合吞咽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吞咽训练的基础上在虚拟现实设备中进行动作观察疗法。治疗前后行吞咽相关的时间学参数分析、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渗漏误吸评估(PAS)。结果:治疗4周后,2组吞咽时间学参数比较,2组口腔运送时间、吞咽反应时间、咽运送时间、喉关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除了喉关闭时间外,其余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2组SSA及P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2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动作观察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5.
董旭  孙洁  李玲 《中国康复》2023,38(8):455-459
目的:探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60例经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为认知障碍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证实存在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予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高低频rTMS,对照组给予高低频rTMS假刺激。2组患者接受3周治疗后,分别评估脑神经营养指标、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MMSE量表及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最大峰值流速(MPV)、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增快(P<0.05),血管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MPV、Vm均快于对照组(P<0.05),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吞咽困难量表(VD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口腔运送时间(OTT)、软颚上抬时间(SET)均缩短(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更明显(P<0.05)。结论:高低频rTMS可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认知及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颈面部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60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头颈面部穴位按摩。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SS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配合头颈面部穴位按摩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电针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4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电针组及对照组各15例,前两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加用电刺激和电针治疗。3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 结果:3组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电刺激组和电针组疗效更明显,电刺激组和电针组相比较,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无明显差异,但VFSS评分电刺激组治疗后明显高于电针组。 结论:电刺激疗法和电针均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电刺激疗法作用更佳。 关键词  电刺激;电针;吞咽障碍;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454.1,R245,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242(2010)-02-0135-04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靶向针刺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针刺组、联合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等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采用直接进食法、间接疗法等。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资深针灸师进行靶向针刺,选穴风池、利咽穴等。联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应用高性能磁刺激仪进行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WST)和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3组WST及SS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且联合组和针刺组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联合组更低于针刺组(P<0.05)。联合组及针刺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且联合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针刺组(均P<0.05)。结论:靶向针刺治疗及高频rTMS联合靶向针刺治疗均可有效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且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