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伊曲康唑注射液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对制得的伊曲康唑注射液的含量和稳定性等作了研究,结果证明制备方法良好,样品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伊曲康唑注射液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对制得的伊曲康唑注射液的含量和稳定性等级作了研究,结果证明所用制备方法制出的样品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3.
伊曲康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颗粒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伊曲康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颗粒,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加热搅拌法,在酸性条件下将伊曲康唑制备成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制备颗粒一般方法制备伊曲康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颗粒。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结果伊曲康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颗粒制备工艺简单,增加伊曲康唑的溶出度,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易行。结论该制备工艺简便,增加了伊曲康唑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4.
伊曲康唑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伊曲康唑是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其胶囊剂的生物利用度低,血药浓度不稳定,限制了它在较严重的系统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用羟丙基-β-环糊精与伊曲康唑进行包合,可大大提高伊曲康唑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用此包合物制备的伊曲康唑注射液可用于严重的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治疗.现对伊曲康唑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系统性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伊曲康唑脂质体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脂质体体外抗深部真菌作用。方法:测定伊曲康唑脂质体对白色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5种临床常用深部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平皿菌落计数法进行菌落计数,制备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的菌落数-时间曲线,并与伊曲康唑注射液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伊曲康唑注射液比较,伊曲康唑脂质体对5种深部真菌的MIC、MBC基本一致,对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的菌落数-时间曲线基本一致。结论:伊曲康唑脂质体与伊曲康唑注射液对5种深部真菌具有相似的体外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伊曲康唑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H方法对伊曲康唑注射液进行无菌检查。结果样品管无菌生长,6株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结论采用方法验证试验进行伊曲康唑注射液的无菌检查,可行。  相似文献   

7.
黄磊  张赤  陈映群 《医药导报》2006,25(11):1155-1157
目的比较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在重症监护室早期经验性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试验,入选的40例患者具有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均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广谱抗生素治疗3~7 d无效。将入选患者随机分配为伊曲康唑治疗组和氟康唑治疗组各20例。伊曲康唑治疗组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200 mg,q12 h,先治疗2 d,随后给予200 mg,qd,共5 d,再改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口服,每次200 mg,bid,治疗14 d;氟康唑治疗组给予氟康唑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qd,共治疗21 d。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真菌感染情况、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伊曲康唑组总有效率65.0%,不良反应率30.0%;氟康唑组总有效率50.0%,不良反应率5.0%,但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过程中,氟康唑组出现2例深部真菌感染。结论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均可作为现阶段重症监护室早期经验性治疗的一线药物,但伊曲康唑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1例63岁中老年男性因“咳嗽、发热伴淋巴结肿大1月余”入院,根据淋巴结穿刺的病理结果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感染累及心脏,全身炎症反应强烈。确诊后立即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抗真菌治疗,但在治疗的第19天,医生将伊曲康唑注射液改为伊曲康唑胶囊序贯治疗,临床药师考虑到患者此时的病情尚不稳定且伊曲康唑口服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低,其血药浓度达不到有效抗菌浓度,建议继续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控制病情,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考虑给予生物利用度较高的伊曲康唑口服溶液序贯治疗。临床医生采纳临床药师的意见,继续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予以出院。3周后患者门诊随访,病情进一步好转,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伊曲康唑纳米晶体并进行药剂学性质表征。方法:采用湿法介质研磨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伊曲康唑纳米晶体;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伊曲康唑纳米晶体的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伊曲康唑粒子的形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研究伊曲康唑纳米化前后晶型和化学结构变化情况;采用浆法比较伊曲康唑纳米化前后及市售胶囊在pH 1.2、pH 4.0、pH 6.8的溶液以及水等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结果:制备的伊曲康唑纳米晶体平均粒径为317 nm,PDI值0.29;纳米化前后伊曲康唑晶型和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在pH 1.2、pH 4.0、pH 6.8的溶液以及水等4种溶出介质中,药物溶出速率快慢顺序为伊曲康唑纳米晶体> 市售伊曲康唑胶囊> 物理混合物及伊曲康唑原料药。结论:采用湿法介质研磨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可以制备平均粒径小且较为均匀的伊曲康唑纳米晶体;纳米化后伊曲康唑仍为结晶态;制成纳米晶体可以明显改善伊曲康唑的溶出性能,利于改善药物的口服吸收。  相似文献   

10.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本研究对应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伴发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