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剂型改革工作已列入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内。从实践中,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传统剂型的改进与提高;将传统剂型改成现代剂型;直接将临床有效药物或方剂配制成现代剂型及创制中药新剂型等4个方面。目前,从全国及我院改革中药剂型的效果来看,大多数基本上达到了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五方便(生产、运输、使用、保管、携带)的要求。但在改革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充分讨论。本文拟就中药剂型改革工艺设计中的问题略呈管见。1原则问题中药剂型改革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提高。老…  相似文献   

2.
从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看中药剂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回顾中药剂型的历史沿革,比较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对中药剂型的记载,结合近年来有关中药新剂型研究文献,对中药剂型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药剂型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常用中药外用剂型的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外用剂型的特点及研究重点。方法:对中药的传统外用剂型、现代外用剂型、外用给药新剂型进行归纳,分析已有剂型在应用时的优劣。结果:传统外用剂型是中药外用的主体和基础,现代外用剂型是中药外用的发展和优势,新外用剂型与中医药的结合是中药外用发展的方向。结论:中药外用制剂作用机理研究、新剂型在中药外用制剂中的应用是中药外用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中药汤剂的剂型改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永红 《中草药》2002,33(7):679-679
保持汤剂特色,克服其缺点,是汤剂剂型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以及药学人员的不断研究,创制了一些适应现代生活的新剂型,促进了中药药学的发展,使汤剂焕发新的活力,在制作水平和提高疗效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药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但其剂型较多,如丸散剂、胶囊剂、片剂、膏剂、注射剂、气雾剂、敷贴剂等,且不同的剂型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分析各种剂型的临床应用特点后,提出了研发中药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发展方向,一是中药制剂必须考虑剂型选择,应多选择气雾剂和注射剂;二是加强新剂型或进行剂型改革,如开发穴位敷贴剂、将平片改制成缓释片等;三是围绕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则开展新理论与新方药的探讨,以取得新的发现与突破。  相似文献   

6.
中药剂型改革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中药剂型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中药剂型历史渊源悠久,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就有"汤剂始于伊尹"的记载;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较系统地记载了汤剂、栓剂、浸出制剂、丸剂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的药物制剂多达40余种,除现代的片剂、注射剂等一些新剂型外,其他剂型几乎齐备.  相似文献   

7.
《本草纲目》在中药剂型学方面的成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草纲目》对祖国医药学的巨大贡献已为世人所公认,有关研究论文很多,但《本草纲目》在中药剂型学方面的成就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许多文献均记《本草纲目》收载中药剂型40余种,至今一直未见有确切的研究报告,笔者依照经典药剂学剂型的综合分类法对《本草纲目》收载的剂型进行汇综整理,确认有约60种,多数剂型现在仍在广泛使用,部分剂型被改进,对现代药物剂型的设计影响极为深远,是祖国医药学  相似文献   

8.
中药剂型选择及制剂等效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瑞新 《中医杂志》2007,48(1):83-85
剂型是药效在人体内得以实现的载体,也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中药剂型历史悠久。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较系统地记载了汤剂、栓剂、丸剂等。近年来,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促进了剂型改革。中药剂型的多样化,使得制剂的等效性问题成为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1996~1999年申请生产中药新药剂型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田恒康  何燕萍 《中成药》2000,22(9):658-659
为了了解近年来中药新药研制的情况 ,现对1996~ 1999年申请生产的新药剂型作一回顾。1 近四年申请生产的中药新药剂型新药申请分临床前和生产两个阶段。为避免重复计算 ,仅对申请生产的新药剂型做一统计 ,见表。2 近四年中药新药剂型的特点2 .1 剂型多样化近四年申请生产的中药新药共有 4 4 3个 ,涉及1~ 5类。从治疗范围及疾病谱看 ,包括多学科及多种疾病。此次统计的新药有 2 8个剂型 ,既包括了传统剂型 ,如丸、散、膏、酊、茶等 ,也有许多如注射剂、气雾剂、滴丸剂等具有高效、速效及疗效特点的现代剂型。一些传统剂型 ,如浴剂、香剂…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方颗粒与成分中药提取物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中药的发展方向,众多医药界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多方面对中医药的现代化改革进行着探讨和尝试.其中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成分中药提取物和中药配方颗粒是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两种现代中药新剂型.  相似文献   

11.
中药剂型改革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剂型的改革(汤剂、丸剂、辅料)等对中药剂型改革作了论述,认为木糖醇代替蔗糖是有客观的前景的  相似文献   

12.
谭世斌  谭麟 《河南中医》2004,24(7):81-81
中药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革,是在实现中医现代化,甚至是中医药在“适者生存”这条自然法则面前进退存亡的关键之一。所以研制中药剂型和改革给药途径,是当前振兴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继承发掘传统剂型丸、散、膏、丹、汤、锭、煎等外,还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工艺,将中药制成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剂型片、膜、胶囊、合剂、冲剂、栓剂、霜剂、针剂、大输液剂、气雾剂等,加上多途径给药,特别是静脉给药,弥补了传统剂型的部分不足,使疗效及给药速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中药制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汤时期已有了酒剂和汤剂,到秦汉时期则又有了丸剂、散剂、膏剂……,唐宋时期发展到共有20多种剂型,不仅有了口服制剂,而且有了栓剂、膜剂等多种的外用剂型。中药剂型的形成,是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正是基于这种理论,传统的中药剂型才有“汤者荡也,丸剂缓也,散者散也……”的认识,但在当时并不能正确认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现代生物药剂学的发展,为中药剂型的改进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辛凯旋  丁文强  何煜 《中草药》2003,34(7):684-68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之一 ,并以其医药密切结合的理论体系 ,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显著的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但其治疗手段仍沿用古老的方式 ,剂型制备繁琐 ,口感不佳、汤剂为主 ,难以被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所接受 ,因此中药剂型改革迫在眉睫。建国以来 ,中药剂型改革一直沿着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剂型的方向发展。中药改成上述西药剂型以后 ,显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总体上难以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脱离了中医理论轨道。1 以往中药剂型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 “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制剂”的盲目性 :剂型改革工…  相似文献   

15.
郑才友  曾宽允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7):622-622,623
中药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是中药制剂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常见的中药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片剂、针剂、糖浆剂、膏药剂等。为了让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充分发挥其功用 ,从而获得最佳疗效 ,合理地选择中药剂型 ,有着重要的意义。《神农本草经》载 :“药性有宜丸者 ,有宜散者 ,宜水煮者 ,宜膏煎者 ,并随药性 ,不得违越。”药物有不同性能 ,根据各自特性制成不同剂型。疾病有虚实、寒热、表里、缓急、轻重、上下之分 ,因而对药物剂型也就有不同要求。本文从药物特性和疾病特点两方面浅谈中药剂型与疗效的关系。1 根据药物特性选择剂型 ,发挥药…  相似文献   

16.
中药剂型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采用的中药现代化剂型有:1.速释型口腔给药剂型:药物经口腔粘膜吸收直接入血,起效快,避免首过效应,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如中药口腔速溶片、分散片。2.控(缓)释剂型:(1)中药复方胃内滞留漂浮型控(缓)释制剂,主要在胃内保持滞留时间,可提高疗效;(2)结肠定位剂型,适于治疗结肠疾病的中药,也适于通过肠道吸收的药物;(3)缓释微丸剂型,适合持续给药,有效量体积较小的中药材;(4)复方中药制剂的多元控制系统,可在消化系统内多阶段释药,使体内有一个平稳的血药浓度。当遇有中国药典未收载的某些新剂型的标准时,可参考国外药典及文献,亦可在老制剂基础上自订研究标准。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应包括药动学,靶向制剂的研究也应有同位素示踪。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药现代化与饮片剂型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我国传统中药饮片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天在药物市场发展态势,以及我国加入WTO后“洋中药”对国内中药市场带来的影响与压力的分析,认为中药剂型改革改革加快步伐,以适应现代社会医疗保健的需求,实施发展传统精制饮片和中药饮片浓缩颗粒新剂“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不仅对我国中医学术和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中药国际化先行,乃至于带动中医药学术和技术方法国际社会所接受和认同的重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 )中剂型丰富 ,制剂精详 ,现将其略述如下 :汤剂是中医的常用剂型 ,是用不同类型的液体与药物煎煮而成的 ,有吸收快 ,能迅速发挥疗效 ,便于加减等特点。汤剂所用的“水”除清水外 ,还有甘澜水、泉水、井花水、水酒合煎水、马通汁、麻沸汤、清浆水、潦水等几种。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 ,以蜜、水或米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作为赋型剂制成的圆形固体剂型。有吸收缓慢 ,药力持久 ,体积小 ,服用、携带、储存较方便等特点。早在《内经》中已有了对中药丸剂的记载 :“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仲景在前人的基础上 ,最早提出用蜂蜜、糖、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12月28日讯:近日,《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从促进中药守正创新、健全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体系、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注重多方协调联动、推进中药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五方面提出20项改革措施。《意见》明确,要促进中药守正创新。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鼓励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效评价,探索引入真实世界证据用于支持中药新药注册上市;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成立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专家审评委员会,实施简化审批;鼓励二次开发,支持运用符合产品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体现临床应用优势和特点的新剂型改进已上市中药品种;加强中药安全性研究,加大对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验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标准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中药汤剂的改革--单味中药浓缩颗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院引进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临床应用的情况,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中药汤剂的改革趋势。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现代中药剂型中仍以汤剂应用最广。金代李杲云:“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所以中药汤剂的改革势在必行。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问世,正是中药汤剂改革走向现代化的一大创举,是中药剂型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