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6例铝尘肺X线分析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王忠诚尤正千王懋华1972年~1989年间,某磨削砂粉厂,加工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人造磨料,先后共诊断了26例铝尘肺,检出率占总接尘185人中的14%。分析和研究铝尘肺的发生、发展和危害,对其防治有着...  相似文献   

2.
云母开采工吸入的粉尘,既含有云母粉尘又含有较高浓度的SiO2.这种混合性粉尘所致尘肺的病理改变在X胸片中有一定的特征性.为了解云母开采工尘肺的X线表现特征,我们从四川丹巴云母矿1985年以来经省、州尘肺诊断组确诊为尘肺的胸片中选出资料齐全、胸片质量较好的64例,分别进行肺门结构、肺纹理、小阴影形态及分布情况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尘肺X线诊断群体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尘肺X线诊断群体差异分析湖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430070)王景江尘肺X线诊断必须按照《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进行诊断。虽然我们对《标准》和《标准片》组织了广泛地学习和相互间的经验交流,但尘肺X线诊断工作中出现的群...  相似文献   

4.
硅铁冶炼工尘肺胸部X线征象随访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尤正千铁合金用作钢铁生产的脱氧剂和合金钢的添加剂。主要产品为硅铁、锰铁、铬铁合金。为了解铁合金冶炼炉前工尘肺的性质,发病特点、病变进展及其预后,特收集了某厂生产现场资料和临床胸部X线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5.
对92例煤工尘肺(单纯型56例、复合型36例)、30例接尘工人和30例不接尘的健康工人进行了肺量图肺功、MEFV 和残气测定。煤工尘肺组的肺量图肺功和MEFV 各项主要指标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接尘组,差异有显著性。残气和RV/TLC%增高,尤以复合煤工尘肺组明显。对不接尘和接尘工人中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功能进行了比较,发现吸烟者各指标均值均低于非吸烟者,其中尤以FEV_1,FEF_((25)-(75))%、V_(?)/H 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粉尘和吸烟的联合作用是造成煤工尘肺肺功能损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1例退休煤矿工X线胸片与CT片上均发现右上肺叶有一直径约4cm大小的块状阴影,临床诊断为右上肺周围型肺癌,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该团块大小约6cm×6cm×5cm,其成分为胶原纤维、煤矽结节、尘斑及大量尘细胞与游离尘混杂而成,结合职业史诊断为进展性块状纤维化(PMF)型Ⅲ期煤工尘肺。由此提醒临床医师凡X线出现孤立团块时应询问职业史,并注意与尘肺大阴影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在尘肺的X线片诊断工作中,一般说来,Ⅱ、Ⅲ期尘肺由于其形态表现比较典型,密集度比较高,诊断相对较易,误诊相对较少。而Ⅰ期尘肺,作为尘肺诊断的起点片,多因其形态表现不太典型,密集度比较低,更需要与0~ 相鉴别,因而误诊率也相对较高。因而,严把尘肺诊断质量关,起点片Ⅰ期尘肺的诊断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61例各期煤工尘肺患者、138名煤矿接尘工人和39名地面非接尘工人的胸部X线表现与肺功能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肺功能随着尘肺的病变加重而呈现逐渐减退的趋势,其中以Ⅲ期患者的损害最为显著,单纯性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与小阴影的密集度和范围有关,而与其形态和大小无明显关系,证明现行的尘肺诊断标准是可行的、合理的。小气道指标能较早地反映煤工尘肺患者生理的变化,在对尘肺患者劳动能力鉴定时,建议将小气道功能作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对实验性尘肺不规则形小阴影为主的X线表现与病理所见进行对比观察,证实X线不规则形小阴影病理基础主要是由支气管及其分支系统及其周围组织的间质纤维化,以及支气管、细支气管周及肺实质内散在的条索状、斑片状粉尘纤维灶的重合、组合等因素综合而成。  相似文献   

11.
应用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2900名对象同时用新、旧尘肺X线诊断标准进行了诊断分析。文章讨论了新标准诊断结果进期的原因,并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出看法。认为新标准切合当前国情,是可行的标准,惟个别标准片有待逐步更换、充实。  相似文献   

12.
煤矿退养职工中煤工尘肺的X线胸片表现和肺功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东  献胜芬 《职业与健康》2006,22(11):824-825
目的分析煤矿井下工人煤工尘肺患者X线胸片表现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34例煤工尘肺患者就其肺功能和X线胸片表现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Ⅱ期煤工尘肺中通气功能以阻塞性和混合性障碍较多,分别占66.49%、84.62%;Ⅲ期1例为混合性障碍。肺功能损伤Ⅰ、Ⅱ期以轻度为主,分别占46.19%、50.00%,Ⅲ期为中度损伤。肺功能损伤程度及肺功能损伤与煤工尘肺X线胸片肺阴影的肺区分布的数量有关。结论随着煤工尘肺阴影分布范围的增加以及期别的增高,肺损伤程度加重,肺功能障碍分型也逐渐由限制性/阻塞性向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转变。  相似文献   

13.
14.
尘肺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中最古老、危害最严重、流行最广、发病人数最多的一种,尘肺病的诊断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及待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解我省尘肺诊断水平及对1986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掌握程度,为更好的执行新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1]做好技术准备,我们对全省具有诊断权的10个地(市)和工矿企业的尘肺诊断组(以下简称各诊断组)的诊断质量进行了抽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老年尘肺1036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广东1036例(矽肺450例、煤工尘肺586例)男性老年尘肺X线胸片进行了分析。结果:老年矽肺X线表现上类圆形小阴影“q”发生率7245%,不同时期“q”影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老年煤工尘肺(CWP)X线形态以不规则形小阴影“s”(3208%)、“t”(3208%)为主。不同时期“s”影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而“t”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老年尘肺组各晋期年限均比对照组要长,其中死亡病例晋期年限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作者认为,广东省老年矽肺X线形态以“q”影为主,老年CWP以“s”“t”影为主。有“s”“t”影的尘肺患者较有“q”影者预后较好。晋期年限较长者提示较长寿。  相似文献   

16.
1912年首次在矽肺临床研究工作中应用X线检查技术 ,192 3年Watkind pitchford等指出“离开X线检查是不可能对矽肺作出正确诊断的”[1] 。尘肺X线检查是确定尘肺和分期的主要诊断方法 ,依据详细可靠的职业史和技术质量合格的后前位胸片 ,可以作出X线的诊断和分期[2 ] 。现就国内外尘肺X线诊断标准的演变情况作一介绍。1 国外尘肺X线分类及诊断1.1 早期阶段及国际矽肺分类 (ILO193 0 )历史上最早的尘肺分类是 1916年南非方案 ,1917年美国方案及 192 7年英国方案。以此 3个著名方案为基础 ,193 0年国际劳工组织 (I…  相似文献   

17.
尘肺发白区、斑片条的X线分析及其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报告经X线和临床证实无肺结核或其他非尘源性病变的尘肺发白区、斑片条207例(207/13540例,1.53%),对发白区、斑片条的X线形态学表现及其诊断意义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尘肺发白区、斑片条和小阴影的关系及病理基础以及鉴剐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近年煤工尘肺的流行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机构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对所建立的职业病诊断档案中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提供的诊断申请、职业健康检查表、职业病诊断过程纪录中煤工尘肺病例的单位、年龄、工种、接尘时间、诊断日期、高仟伏X线胸片分期及小阴影形态和大小、期别、合并症、自觉症状、肺功能检查结果及使用防护用品情况等项目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568例煤工尘肺病例工种分布以主采煤工为主,其次为主掘进工和煤矿混合工;年龄31~85岁、平均年龄大于50岁.工龄最短的为0.5年,最长的45年,平均工龄16年以上;61.62%的病例主诉有呼吸系统症状,4.23%的病例并发活动性肺结核,3.70%的病例并发肺气肿;47.91%的病例肺通气功能下降.煤工尘肺病例X线表现q影占71.26%,有92.60%的病例在工作时不戴口罩. [结论]对近年煤工尘肺的流行趋势及煤矿企业职业病防治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开展煤工尘肺的专项防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执行尘肺X线诊断标准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我省基层尘肺诊断组确诊的100例尘肺进行了读片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尘肺分散诊断符合率低,不同种类尘肺分期诊断符合率以煤工尘肺最高,矽肺次之,水泥尘肺最低。尘肺分期诊断胃诊率高,尤以I期尘肺和水泥尘肺(75%)为甚。尘肺漏诊率为6%。小阴影密集度的断断差异(83.33%)是造成冒漏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和掌握我省各尘肺诊断组的诊断水平,促进和提高诊断质量。方法 采用抽查方法,抽查各诊断组1996~1998年间诊断的尘肺胸片及资料30人份。结果 各诊断组的平均误诊率达56.7%;水泥尘肺的误诊率高达95.0%;Ⅰ期尘肺的误诊率为60.6%;Ⅰ期尘肺的冒诊率为59.6%;完全误诊率为1.8%;病情严重程度误诊率为54.9%。结论 对误诊率及冒诊率高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