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急性职业中毒,尤其是多人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事故屡有发生。刺激性气体中毒事故发生突然,中毒病情复杂,变化快,波及范围大,损失常很严重。如果做好及时有效地现场抢救,可减少中毒人数,控制病情进展,使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转危为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做好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现场抢救十分重要。现就我院在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时的  相似文献   

2.
回顾分析15例刺激性气体致急性中毒性肺水肿病人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及预后。其中中度中毒5例,重度中毒10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例,死亡1例。总结刺激性气体致急性中毒性肺水肿治疗中激素、雾化吸入、BiPAP呼吸机的运用体会和救治经验。  相似文献   

3.
赵静  张雪梅  王艳亭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78-2479
甲醛又名蚁醛,为无色刺激性气体,甲醛中毒多因吸入其气体或接触其溶液而引起。轻度中毒仅为眼、呼吸道、皮肤的刺激性表现,如眼刺痛、流泪、咳嗽、胸闷等。重度中毒可昏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我科于2004年9月30日成功救治一例急性甲醛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现将其抢救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9至2003年全国刺激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我国刺激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特点,为制定相应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5年间全国报告的刺激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15年间共发生刺激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92起,年均6.1起,直接导致中毒的物质有40种,平均每起事故中毒14.5例,中毒死亡0.8人;单起事故最多中毒116例,最多中毒死亡7人。氯气的中毒起数、中毒病例数和中毒死亡例数均居前列;(2)中毒事故发生的高峰期为每年的7、8月份,化学工业的生产、检修和清洗岗位刺激性气体中毒事故多发。结论(1)刺激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危害严重。(2)刺激性气体重大职业中毒事故毒物、行业和岗位分布集中趋势明显,要对重点毒物、重点行业和重点岗位进行预防控制。(3)做好刺激性气体重大事故发生的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吸入刺激性气体致中毒性肺水肿的呼吸道护理经验.方法 对5例吸入刺激性气体致中毒性肺水肿患者的呼吸道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专科救治及护理后,5例吸入刺激性气体致中毒性肺水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中毒性肺水肿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加强呼吸道护理是刺激性气体致中毒性肺水肿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急性刺激性气体损伤是职业病临床最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1988~1998年*本市发生急性刺激性气体损伤事故100起,148例,占同期职业中毒人数的11.*84%,为防止和减少急性刺激性气体损伤事故的继续发生,现进行初步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1988~1998年住院病人登记簿及病案资料。方法:按年份、毒*物种类、产业分布及中毒原因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一般资料1988~1998年本市共发生急性刺激性气体损伤事故100起,148例,其中重度中毒5例,中度中毒10例,轻度中毒93例,刺激反应40例。男107人,女41人。2.2急性刺激性气体损伤发病…  相似文献   

7.
中毒性肺水肿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入刺激性气体后主要表现是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急性中毒性肺水肿,常因此危及生命。我院急诊内科于2003—2008年共收治刺激性气体致急性中毒性肺水肿18例,现将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5例吸入井下炮烟致急性化学性肺水肿的起因、经过及救治效果。方法按急性氮氧化物中毒给予吸氧、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莨菪碱类药等综合治疗。结果5例出现急性肺水肿,2例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经抢救均治愈。结论炮烟中含刺激性气体氮氧化物,吸入后可发生急性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衰竭,应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9.
光气为一种刺激性气体,近年来,光气中毒时有发生,现将我们收集的159例急性光气吸入和中毒患者作一简要介绍。一般情况159例中,男84例,女75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例驾驶员因清洗酸罐,吸入大量硝酸烟雾致急性支气管炎,脱离现场后,未及时有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使病情加重,出现中毒性肺水肿。提示:对有毒作业人员应加强安全防护教育。对接触高浓度刺激性气体患者应严密观察情变化,必须强调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早期吸氧。早期使用足量激素,这是防治早期肺水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急性二氧化硫中毒对呼吸系统损害的观察本溪市职业病医院(117022)何桂军,万明彦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有毒的刺激性气体,它主要经人的呼吸道吸入,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常可因意外事故而发生中毒。本文通过对某化学厂一起二氧化硫泄漏造成42...  相似文献   

12.
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并广泛性心肌损害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硫化氢中毒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睑结膜和呼吸系统损害 ,心肌损害也不少见。我们在工作中遇到 2例硫化氢中毒并广泛性心肌损害患者 ,现报告如下。现场资料 :2例均为在矿井下开采时吸入逸散的强刺激性气体后发生意识障碍 ,事后现场气体浓度测定硫化氢浓度达 880~ 10 0 0mg/m3 。由此诊断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该石膏矿以往曾发生过类似的硫化氢中毒事故 ,但均为轻度中毒。例 1 患者男 ,2 2岁 ,于 1999年 5月 2 7日在石膏矿井下开采时 ,突然闻及逸散的臭蛋味气体 ,出现眼痛、流泪、剧烈头痛、呼吸困难、胸闷 ,随即昏迷 ,半小时后…  相似文献   

13.
氯气中毒是在工作过程中,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氯气所致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氯气是黄绿色的刺激性气体,其比重为空气的2.5倍,可引起呼吸道的严重损伤,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高度刺激性。  相似文献   

14.
《职业与健康》1992,(5):57-60
23.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GB 7801—87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是吸入氮氧化物气体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急性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诊断原则根据吸入氮氧化物气体的职业史,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方可诊断。  相似文献   

15.
急性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中毒特点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37例急性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中毒临床特点的比较分析,发现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呼吸系统症状及X胸片改变显著高于窒息性气体中毒(P<0.01或P<0.05),而窒息性气体中毒临床表现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症状为主。因此,前者须防治肺水肿,后者治疗的关键为纠正缺氧。根据中毒特点不同,可大致鉴别这两类气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对于吸入毒性气体种类不明的急性职业中毒或内科急诊病例的救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性砷化氢中毒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砷化氢(arsine,AsH3)又名砷化三氢(Arsenic Trihydride),为无色、大蒜样臭味气体,无明显刺激性,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经呼吸道吸入后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形成砷.血红蛋白复合物,造成血管内溶血及急性肾功能不全为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砷化氢中毒的早期诊断及急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硫(SO_2)是工业上常见的刺激性气体。1980年我公司磷肥厂二硫酸车间五系统大修,因30%硫酸循环桶内防腐涂料环氧树脂未干,派人进入桶内检查,当时五系统沸腾炉正在加热,大量SO_2气体经净化系统进入冷却塔和泡沫塔,并逸流至30%硫酸循环桶内。当工人进入桶内或在桶旁进行抢修时,5人发生了急性SO_2中毒。经调查,因未戴防毒面具或防毒面具脱落而吸入高浓度SO_2气体的有3人,戴有过滤式防毒面具的2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急性SO_2中毒。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通常由含碳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环境中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机体短时间大量吸入CO气体可导致急性中毒。急性CO中毒后可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以脑最易受损。急性中毒后经急救治疗意识障碍恢复后,经约2~60d的“假愈期”,又出现脑病的神经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带有刺激性气体的工业用途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少数人在生产中安全意识的淡薄,刺激性气体引起中毒的病例屡见不鲜。本文结合两例刺激性气体中毒病例,浅述护理体会。 病例摘要: 例1:唐某,男,31岁,工程师。1993年4月在工作时,反应釜突然爆炸,吸入大量氯气及氯化氢气体,当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毒性肺水肿护理要点空军广州医院(广州市东风东路,510080)黄丽屏中毒性肺水肿多因吸入大量刺激性有害气体所致,病情急、变化快,但在救治这类病者中,只要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正确诊治,一般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根据近年来有关报道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