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创性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畸形的准确诊断由于不能界定周围结构的解剖关联而受限。近来,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已被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冠状动脉显影手段。具有64探头阵列及三维显像能力的多层CT已大大改善了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在本研究病例系列中,16例患者有不同的冠状动脉畸形,研究者详细描述了其机构施行有创性血管造影并辅以无创性CT冠状动脉造影辨别病变冠状动脉的起源和走行的经验。借助于三维体积扫描,6例异常的右冠状动脉、4例异常左旋支、4例单冠状动脉和2例异常左主干均清晰确定了血管起源和走行。建议将CT冠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4月本院接诊的89例疑似冠状动脉病变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CTA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CT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89例患者经CAG共检出钙化斑块469个,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64层螺旋CT获得可靠冠状血管影像的护理。方法患者62例,行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SCTA),利用CT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图像,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结果除1例患者因心率未控制好影响重做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精心的护理操作配合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造影和多排CT血管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造影的诞生开创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新纪元,随后药物涂层支架的出现进一步巩固了冠脉介入治疗的地位.但是,冠脉造影并非十全十美,其最大缺陷是不能显示血管壁,而动脉粥样硬化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恰恰是血管壁的变化.血管内超声可以看到血管壁但必须将导管插入冠脉内,这极大地阻碍了其广泛应用.冠脉CT可以从静脉注射造影剂显示冠状动脉,这种无创显示冠脉解剖结构的方法在这两年迅速被心内科医师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方城县妇幼保健院确诊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并将患者检查数据分别进行1 mm与3 mm重建,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 mm组钙化斑块与小钙化斑块分别检出52、38个,3 mm组钙化斑块与小钙化斑块分别检出38、2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 mm组检出结果为标准,3 mm组钙化斑块检出敏感性(71.15%)与小钙化斑块检出敏感性(73.68%)均明显低于1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具有较高准确性,对保障患者预后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不同重建厚度的钙化检出结果存在差异,1 mm厚度钙化检验情况明显优于3 mm厚度钙化检验,尤其是小钙化斑块。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多层螺旋CT技术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uh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特别64层CT,以其特有的优势,扫描时各向同性、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很受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钟爱。MSCTCA成功与否主要决定于原始图像,而患者在检查中的成功配合是提高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SCTA)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20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SCTA和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SCTA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SCTA与DSA在检查斑块钙化、非钙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CTA诊断的准确率为96.63%,特异度为98.89%,敏感度为82.14%,阴性预测值为97.27%,阳性预测值为92.00%。结论:SCTA检查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CT血管造影(CTA)应用于冠状动脉弹性无创性评价的可行性以及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与冠状动脉血管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60例。其中冠状动脉疾病患者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7.2—55.4(51.3±4.1)岁。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单血管病变亚组13例,多血管病变亚组17例,主要病变位于左前降支。对照组为疑似冠心病但造影检查后为阴性者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7.0~55.8(51.4±4.4)岁。应用冠状动脉CTA测量所有患者左主干以及左前降支在各期相(5%~95%,间隔为10%)的横截面积,计算2组冠状动脉血管的膨胀弹性系数值(D),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左主干血管腔横截面积在65%、75%、85%期相内明显低于对照组(t=2.022、5.390、4.663,P<0.05),左前降支在65%、75%、85%期相亦明显低于对照组(t=2.197、5.639、3.560,P<0.05)。观察组LM、LAD平均D值均低于对照组[(2.16±2.32)kPa~(-1)×10~(-5)vs.(3.50±1.69)kPa~(-1)×10~(-5)(2.36±2.14)kPa~(-1)×10~(-5)vs.(3.88±2.09)kPa~(-1)×10~(-5),P<0.05],单血管病变亚组LM、LAD平均D值高于多血管病变亚组[(2.64±1.48)kPa~(-1)×10~(-5)vs.(1.83±2.66)kPa~(-1)×10~(-5),(2.89±1.40)kPa~(-1)×10~(-5)vs.(1.94±2.30)kPa~(-1)×10~(-5),P<0.05],病变血管数越多冠状动脉弹性越差。结论随着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增加,冠状动脉弹性有减小的趋势,CTA对冠状动脉弹性的评价在冠心病早期筛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50例经临床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均在64排螺旋CT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50例中,48例清晰显示冠状动脉钙化或非钙化斑块86处,其中管腔轻度狭窄48处,中度狭窄25处,重度狭窄13处;2例患者因年龄较大,扫描伪影多,图像显示欠佳。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时间短,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各分支管壁钙化、非钙化斑块及相应管腔狭窄程度,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2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为对象,进行放射CT血管造影扫描检查,分别对每例病患的原始检查数据进行1 mm与3 mm重建,探究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 mm组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检测出53个,其中冠状动脉小钙化斑块数量为44个。把1 mm组进行重建,并以所得数据作为参考标准,3 mm组检测出钙化斑块数量为45个,检查敏感性为84.90%,其中冠状动脉小钙化斑块数量为34个,检查敏感性为77.27%。1 mm组与3 mm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与小钙化斑块检测数量比有明显差异,后者数量与敏感性相对较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检测为93.7%,特异性检测为93.7%,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96.9%。结论使用放射CT血管造影进行冠状动脉疾病检测时,不同层建厚度所检测出的钙化斑块情况是有差别的,且放射CT血管造影在诊断冠心病钙化斑块、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3岁。凶胸闷、心悸2年,进行性加重5天,伴头晕来我院就诊,心内科以“冠心病”收入院。体格检查:T36.5℃,P75次/分,规则,R18次/分,BP160/95mmHg。伴慢性咳嗽,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年前患者出现劳累后心前区不适,持续约5—15min,并向肩背部放射,口服硝酸甘油或休息后可缓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64排128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心肌桥的价值。方法整理2009年12月--2011年01月间,在我院做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病例,共206例,CTA诊断心肌桥病例41例,其中22例行DSA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CTA与CAG对MB影像学表现,评估MCA的狭窄程度。结果 CTA诊断的41例心肌桥病变血管44支,深肌桥36支,浅肌桥8支,其中22例CAG检查MB,检出19例,病变血管19支,未检出3例(CTA表现为前降支浅肌桥);CTA诊断41例MB,MCA狭窄程度均小于50%,CAG诊断MB,MCA狭窄程度分别为:小于等于50%,9例,大于50%小于等于75%,6例,大于75%小于100%,4例。结论 64排128层CTA诊断MB-MCA即可以观察到MCA,也能观察到MB,同时可以观察到肌桥的厚度(即MCA的深度),但是所观察到的MCA狭窄程度与CAG观察到的有差异。CAG可在动态下观察到MCA的狭窄程度,对MCA的狭窄有准确的判断,但是CAG不能观察到MB。CTA和CAG诊断心肌桥是互补的,对心肌桥的诊断应为即能观察到MB,又能观察到MCA并准确判断其狭窄程度,才是最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冠心病患者旁路移植(CABG)术后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为金标准,采用64排螺旋CT对46例冠心病CABG术后患者可评估的114条桥血管进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CTA能够清晰判断CABG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显著狭窄或闭塞,并能清楚显示桥血管吻合口的情况。CTA正确诊断22处病变,漏诊1处,误诊3节段;敏感性96%,特异性97%,阳性预测率88%,阴性预测率99%;准确率96%。结论:CTA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图像清晰,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一种重要无创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及配合的要点.方法 针对我科临床怀疑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搭桥、支架术后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2130例,采取相应的护理常规,在造影检查中做好密切的护理配合,提高检查的效率.结果 穿刺团注一次成功,注射对比剂出现心律不齐的有102例,无法进行影像检查诊断.发生变态反应的有45例,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结论 针对多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检查中,细致、有效的护理配合,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患者的配合能力,而且是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彭瑞君  杨希立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4):1626-1629
目的 对比分析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与经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6月267例在我院同时接受256排螺旋CTA和CAG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冠状动脉的影像表现,判断有无MB-MCA存在,并评估MB-MCA的长度和狭窄程度.结果 CTA共发现120例患者中存在124段MB-MCA,包括深在型MB-MCA 56段,浅表型MB-MCA 68段.CAG发现108例患者存在117段MB-MCA,包括深在型MB-MCA 56段,浅表型MB-MCA 61段.两种检查方法对深在型MB-MCA和浅在型MB-MCA的诊断一致性好(Kappa=0.877、1.000).CTA和CAG测量深在型MB-MCA的长度分别为(10.83±5.30)mm 和 (9.03±4.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A和CAG测量深在型MB-MCA的狭窄程度分别为(51±11)% 和(5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和CAG测量浅在型MB-MCA的长度分别为(7.58±2.12)mm 和(4.54±2.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和CAG测量浅表型MB-MCA的狭窄程度分别为(28±10)%和(32.3±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排螺旋CTA在诊断MB-MCA方面与经导管CAG有良好的一致性,推荐用于MB-MC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2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先后进行64排螺旋CTA与CAG检查。将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64排螺旋CTA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经CAG检查共检出阳性65例(90.28%),阴性7例(9.72%);CTA共检出阳性63例(87.50%),阴性9例(12.50%),其准确性为95.38%、灵敏性为98.41%、特异性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98.41%以及阴性预测值为66.67%。结论 64排螺旋CTA、CAG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64排螺旋CTA属于无创操作,具有定位准确、诊断率较高等突出优势,临床操作性更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理想的诊断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c spiral computed to 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具有无创、安全等优势,可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筛查.本文就其检查前后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MSCT) 是当前CT设备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主要的技术特征是使用多排的探测器,扫描时不是使用单层螺旋CT的扇形X线束,而是采用可以调节宽度的锥形X线束,根据采集层厚选择X线束宽度,来激发不同数目探测器,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多层CT图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CT技术的日臻发展和完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地位越来越突显,这种技术主要体现在不断提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力上。64层甚至更高的MDCT可获得高精准的诊断率,同时也被广泛认为是无创冠状动脉血管检查的可替代方法。近来临床试验和科研通过CCTA更多倾向于对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特征以及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本文简要讨论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发展过程、斑块形态描述及界定与SPECT核素心肌功能显像比较。希望在临床检查中能够有全面、多模态影像检查方法作为无创检查金标准来界定斑块形态以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陈永莉  左玲芝  郭丽 《新疆医学》2013,43(7):124-125
冠状动脉疾患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并成为危及生命的疾病之一[1]。320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因其无创、安全、快捷且经济、扫描速度快、患者痛苦少、人体接受X射线剂量少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检查成功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因素、患者心率、增强延迟时间、注药速度、患者屏气状况及患者情绪等因素也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