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的高凝状态和抗凝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房颤动 (房颤 )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 ,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是无该心律失常者的 5 .6倍 [1 ]。本文综述房颤患者出凝血系统的异常及抗凝治疗。  根据美国 Fram ingham对 5 2 0 9人的 2 2年随访研究 ,房颤在人群中总的发生率男性为 2 .2 % ,女性为 1.7% [2 ] ,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升高 ,从 30~ 39岁的 0 .2‰上升到 80~ 89岁的 39‰ [3 ] 。房颤常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结果 ,其中心力衰竭和风湿性心脏病是房颤独立的预示因子 ,这类患者房颤的发生率比其他心脏病患者增加 6倍。目前 ,由于高血压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 ,故…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房颤)目前仍然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重要独立的危险因素。人群患病率0.5%左右,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房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6%,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7%~8%,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0%[1],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而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提出房颤患病率已升高到1%~2%,很多房颤患者因无症状而未获得诊断,使得房颤检出率偏低[2]。房颤所致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大幅度增加,占所有脑卒中的1/6,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倍,而瓣膜性慢性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病率是正常人的17倍[3]。房颤患者一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因此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最佳手段。目前对于房颤抗凝治疗有许多新的研究热点,包括新型抗凝药物、房颤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术等。现就房颤抗凝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在〈50岁的人群中房颤患者罕见,60岁后发病率明显增加,至80岁其发病率接近10%。房颤发病的中位年龄为72岁,男性高于女性。我国首项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在全国13个省、14个自然人群中抽样29079人,发现中国人房颤患病率约为0.77%,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7.5%,患者人数接近800万。随着风湿瓣膜性心脏病逐渐减少,非瓣膜性房颤成为目前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可显著增加患者卒中的风险,并且与非房颤相关的卒中相比,房颤相关的卒中更致残和致命。由于口服抗凝药物可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因此制定合理的抗凝策略是预防卒中、实现房颤综合管理的关键。文章围绕房颤抗凝治疗的这一临床问题,对房颤抗凝的适宜人群、抗凝药物的选择以及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提供一定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患者心房血流减慢,易产生涡流,凝血物质在左心耳聚集形成静脉样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流到脑部,形成缺血性卒中。与非房颤患者相比,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高5倍。15%~20%的卒中由房颤导致,而房颤患者卒中年发生率为3%~4%。房颤所致的卒中危害严重,其在1年内增加死亡率和致残率近1倍,复发风险更是增加4.7倍。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发达国家患病率占总人口的1.5%~2%,国内2003年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65%,估计患病人数约420万。房颤不但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引起血栓栓塞、特别是卒中的发生。卒中是房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资料显示,每6例卒中患者中有1例为房颤所致,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房  相似文献   

7.
老年心房纤颤抗凝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老年人颤发病率增高,由房颤所栓塞性卒中的发病率随之增高。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卒中的发病率,但同时可以合并严重了血等并发症,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如何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有效抗凝治疗并最大限度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年升高,由于房颤能导致血液动力学的紊乱,容易在左房形成血栓,以致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据统计,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5倍。在我国,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的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Framingham研究显示,60~69岁为1.8%,70~79岁为4.8%,80~89岁为8.8%;60岁以上发病率显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倍.房颤患者病死率是非房颤患者的2倍,脑栓塞是增加其病死率最主要的原因.因此,预防血栓事件发生是治疗房颤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岁丰  蹇在金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9):910-911,F0004
据Framing,ham心脏研究报道,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ir)的终生危险是40岁以后每4人中就有1人会发生Af,其危险度高于心力衰竭(1/5)和女性乳腺癌(1/8)。我国首次Af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Af患病率为0.77%;患病率随年龄显著增加,80岁以上人群达7.5%。中华医学会组织的国内如家医院房颤回顾性研究表明,非瓣膜性AF脑卒中的平均患病率为24.15%,80岁以上高达32.86%。  相似文献   

11.
方宁远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9,15(6):334-336,351
心房颤动(房颤,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Framingham研究报告提示,Af的人群发病率约为0.5%,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年龄每增长10岁,Af发病率约增加1倍;年龄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Af发病率可达6%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卒中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2014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350万房颤患者,占世界人口0.5%[1]。2004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30~85岁人群中房颤总患病率为0.77%,其中50~59岁人群中患病率为0.5%,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7.5%[2]。此外发现,房颤相关性卒中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房颤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房颤导致的卒中占所有卒中的20%,且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近期的研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房颤发病率的上升,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老年人的死亡率、住院率上升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国际上关于永久性房颤病人的抗凝治疗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7.2%,房颤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是非房颤者的5倍[1].我国房颤患病率0.61%,约有1000万患者,其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在平均70岁患者约为5.3%,住院80岁以上患者高达32.9%.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房颤)的抗凝治疗是房颤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在房颤卒中危险评估,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估,特殊房颤人群的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新型抗凝药物的应用等方面均有重要进展,为房颤的抗凝治疗积累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亦推动了房颤指南的更新.  相似文献   

17.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别,非瓣膜病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占总体房颤患者的绝大多数。NVAF是指不包含有严重二尖瓣狭窄或置入人工瓣膜的房颤[1]。在欧盟国家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1.5%~2.0%,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急剧增高,65岁以上者高达9%[2-3]。房颤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栓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为1%,其发病人数随着年龄递增。在年龄>70岁的人群中已达7%~8%,年龄>80岁可达10%。2003年我国首次房颤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房颤患病率为0.77%,且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年龄>80岁人群可达7.5%。房颤可引起血栓性脑卒中等严重的并发症。Wolf等研究表明,在美国所有脑卒中患者中,有15%是由于房颤所引起。中华医学会组织的国内40家医院房颤回顾性研究表明,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平均患病率为24.15%,年龄>80岁高达32.86%。  相似文献   

19.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全球范围内,房颤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不断增加。近期有研究显示,中国房颤发病率为0.05/100患者·年[1]。在年龄调整后,女性房颤发病率及患病率低于男性[2]。但老年女性房颤患病率显著增加[1]。所以女性房颤总体患病率与男性一致。女性房颤患者心室率更快,症状更明显,同男性比生活质量更低[3]。女性房颤相关病死率不低于男性[2]。故及时恰当的治疗对于改善女性房颤患者的预  相似文献   

20.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较一般患者高出5倍,且随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增加[1]。房颤诱发的卒中较其他原因引起的卒中更为严重[2]。因此,预防卒中成为房颤患者主要治疗目标之一。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主要原因是左心耳血栓的形成和脱落,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高达90%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3]。通过导管送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