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儿童个性特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儿童的个性特征。方法:通过病史询问、内镜检查,明确诊断103例FD患儿,平均年龄(10.2&;#177;1.6)岁;男女之比1.6/1,使用儿童艾森克个性测试问卷进行个性测试,然后比较他们中的P,E,N,L维度值≤40和P,E,N,L维度值≥60的例数,再使用x^2检验法作统计学比较研究。结果:P,E维度值例数均呈非正态分布,其中P≤4044例(42.7%)与P≥6014例(13.6%)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E≤4035例(34%)与E≥6017例(16.5%)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典型的FD儿童具有驯服温顺和内向人格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儿童的个性特征。方法:通过病史询问、内镜检查,明确诊断103例FD患儿,平均年龄(10.2±1.6)岁;男女之比1.6/1,使用儿童艾森克个性测试问卷进行个性测试,然后比较他们中的P,E,N,L维度值≤40和P,E,N,L维度值≥60的例数,再使用χ2检验法作统计学比较研究。结果:P,E维度值例数均呈非正态分布,其中P≤4044例(42.7%)与P≥6014例(13.6%)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E≤4035例(34%)与E≥6017例(16.5%)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典型的FD儿童具有驯服温顺和内向人格倾向。  相似文献   

3.
西沙必利作为第三代胃肠动力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了解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dyspepiaFD)患儿的治疗作用 ,我们在1996年1月~2000年6月间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标准我科门诊及住院FD患者 ,符合FD诊断标准[1],(1)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痛或不适。 (2)具有下列症状之一项或多项 ,即餐后不适、腹胀、厌食、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3)病程4周以上。(4)近1个月内肝肾功能正常 ,胃镜检查或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排除胃肠重度炎症、溃疡 ,腹部B超检查排除肝、…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关系。方法:FD患者342例和健康对照组36例均在内镜下从胃窦部取粘膜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做^14C尿素呼气试验,两试验都阳性者确诊Hp感染。结果:对照组36例中,Hp阳性8例,阴性28例,Hp阳性率22.2%;342例FD病人中,Hp阳性230例,阴性112例,Hp感染率67.3%。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FD病人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  相似文献   

5.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为排除系统性、代谢性、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消化疾病。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种因素参与了FD的发病,其中,精神心理因素被证实起到了主要作用。这种情绪的异常与中医所讲的忧思、抑郁不谋而合。忧思抑郁伤及肝,肝郁作为FD发病的关键,在指导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从FD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面对肝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中医药治疗FD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粒星  高举  李钦伯 《华西医学》2005,20(1):181-18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erter pylori,HP)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发达国家50%人口呈HP哑临床感染,发展中国家儿童HP感染率甚至可高达80%~90%。既往大量研究表明,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为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而且与急慢性胃炎、胃癌、胃肠淋巴瘤、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再发性腹痛等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HP感染尚与许多胃肠外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铁缺乏症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生长发育落后。等。本文将重点讨论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发生发展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问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正玉  高网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31-163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特点,以及儿童FD不同亚型的胃排空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对167例FD儿童以问卷形式询问病史,按症状给予分型。通过B超了解胃液体排空功能,通过胃窦黏膜组织病理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FD儿童167例,Hp阳性71例,阳性率42.5%。167例中动力障碍型101例,Hp阳性率56.4%;溃疡型38例,Hp阳性率21.0%;非特异型23例,Hp阳性率26.1%;反流型5例,Hp阳性率0;动力障碍型H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力障碍型Hp阳性组胃液体排空率慢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FD中以动力障碍这一亚型最常见。Hp与动力障碍型FD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评价神曲消食口服液用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门诊治疗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研究组给予神曲消食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腹胀、恶心、早饱、嗳气、食欲差)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b、Ovid、EMbase和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1期)、CBM、CNKI、WanFangData,查找国内外采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和一般治疗方案比较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2年4月。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个RCT,共计266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339例,对照组13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改善上腹疼痛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RR=3.90,95%CI(3.08,4.94),P〈0.0000l;症状积分:WMD=-1.68,95%CI(-1.88,-1.47),P〈0.00001;上腹疼痛症状改善情况:RR=2.84,95%CI(2.02,3.99),P〈0.00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可使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降低,尤其是上腹疼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严格设计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Hp)在本院小儿现症感染中的分布、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08年4月间本院502例门诊患儿进行末梢血Hp抗体快速检测,同时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Hp现症感染阳性(CIM 、IgG )与患儿年龄分布特点,并对Hp现症感染阳性与Hp阴性患儿的红细胞平均指数和贫血发生率分析比较.[结果]502例门诊患儿Hp现症感染阳性率为26.29%(132/502);不同年龄组Hp现症感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1.818,P<0.01),其中新生儿组为0%(0/3).<1岁组为8.16%(4/49),1~6岁组为32.53%(54/166),7~10岁组为24.56%(28/114),11~14岁组为27.06%(46/170).HP现症感染阳性与HP阴性患儿MCV、MCH、MCHC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47.0%、12.0%.差异有显著性(χ2=70.293,P<0.01).[结论]Hp现症感染阳性多见于1~6岁儿童;Hp现症感染可能是导致血红蛋白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再发性腹痛(RAP)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6年8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符合RAP诊断的患儿112例,以同期56例无再发性腹痛的住院患儿作为对照。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观察Hp阳性者治疗后患儿的腹痛缓解率,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RAP组与对照组的Hp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1.8%、33.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AP的3个年龄组中,4~6岁组Hp阳性率(29.6%)显著低于7~9岁组(56.9%)和10~14岁组(65.0%)(P<0.05)。RAP组中男女的Hp阳性检出率分别是56.8%、48.5%,无显著差异(P>0.05)。喜吃零食与不喜吃零食者的Hp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RAP组58例Hp阳性患儿中49例接受抗Hp治疗,治疗后Hp阴性和阳性的腹痛缓解率分别为79.1%、3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RAP有密切关系,可能为RAP的主要病因之一。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并与不良饮食习惯(喜吃零食)有关。根治Hp治疗可缓解RAP儿童的腹痛症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延误诊断原因,以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a来确诊的126例Hp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主要症状均有0.5a以上,既往至少就诊3次以上,Hp感染儿童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部分患儿有心理行为问题。结论:应提高对Hp感染的认识,详细采集病史,结合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Hp感染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关系。方法对899例2~7岁入托儿童进行外周血细胞分析、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及HP抗体检测。结果279例儿童感染HP,620例儿童未感染,99例儿童患有缺铁性贫血,其中HP感染的缺铁性贫血儿童58例(20.8%),HP未感染的缺铁性贫血儿童41例(6.7%),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显著性(!2=39.46,P<0.01)。结论HP感染儿童易患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儿童易感染HP,HP感染是造成或加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儿童与健康对照儿童幽门螺杆菌(Hp)14C呼气试验阳性率及白介素(IL-1β)水平,探讨Hp感染对儿童哮喘的影响及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儿科门诊或住院的151例哮喘儿童及经过筛查符合要求的75例健康儿童,采用Hp测试仪测定Hp感染阳性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浓度。结果哮喘儿童Hp菌株感染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儿童(χ2=4.60,P=0.043)。不同分期的哮喘儿童Hp菌株感染阳性率比较,哮喘发作期儿童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缓解期儿童(χ2=35.13,P<0.001)。哮喘儿童血清IL-1β浓度高于健康对照儿童(t=13.22,P<0.001),且哮喘发作期儿童血清IL-1β浓度高于哮喘缓解期儿童(t=4.984,P=0.008)。结论哮喘儿童与Hp菌株感染相关,Hp菌株感染与哮喘的发病严重程度呈正比关系。此外,血清IL-1β可以作为监控哮喘病情的血清标志物,从而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清除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的影响,并探讨HP与F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已确诊为HP阳性且均为汉族的FD病人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对照组55例。两组病人均予以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的同时加用克拉霉素和甲硝唑作HP清除治疗,对照组则不作HP抗菌治疗,总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症状改善程度。结果两组病人的症状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除HP对于FD病人临床症状的控制有显著影响,HP与F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海岛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现状,及其与胃部疾病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做好预防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儿科收治的673例胃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对60例慢性非活动性胃炎、465例慢性活动性胃炎、36例胃溃疡、112例十二指肠溃疡等不同病种患儿的HP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5例慢性活动性胃炎患儿的HP总感染率为40.4%,并且随着胃炎程度的加重HP阳性率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病种间HP感染分析显示:儿童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HP阳性率分别为40.4%、88.9%和96.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P感染与儿童患儿胃炎的炎症程度、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预防并阻断HP感染的传播途径,养好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有利于减少儿童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Hp感染的相关性,及口腔Hp感染对Hp根除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216例上消化道不适患者,均给予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13C-UBT检测,以13C-UBT为金标准,对HPS法检测结果用贝叶斯定理方法进行评价。选择13C-UBT阳性患者168例,经PPI三联或四联7天疗法规范的抗Hp治疗后4周和3个月,复查13C-UBT,并对两者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①利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得出:在口腔感染Hp发生的条件下胃感染Hp发生的概率为84.1%。HPS的灵敏度为66.1%,特异度为56.3%,阳性预测值为84.1%,阴性预测值为32.1%。②216例上消化道不适患者中,HPS阳性率为61.1%,13C-UBT阳性率为77.8%,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8,P<0.01).13C-UBT阳性者,HPS阳性率为66.1%; 13C-UBT阴性者,HPS阳性率为4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7,P<0.01)。③治疗后4周,HPS阳性者(n=75),胃Hp根除率为93.3%; HPS阴性者(n=27),胃Hp根除率为92.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3个月后,HPS阴性者(n=42)胃Hp根除率(63.2%),明显高于HPS阳性者(n=19)(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8,P<0.05))。结论 口腔Hp感染与胃内Hp感染密切相关,胃Hp的感染复发率受口腔Hp存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