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骼肌内黏液瘤的临床及核磁共振(MRI)影像表现,着重分析MRI检查对肌内黏液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历年临床病理证实的9例肌内黏液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9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臀部及四肢局部包块,大小不等,缓慢生长,症状较轻。MRI表现为平扫可见肌内占位病变,边界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成像呈显著高信号,顺磁性造影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后,病灶出现不均匀强化,并可见病灶周围脂肪信号带("周围脂肪带"征),部分病灶周围肌肉内呈水肿信号。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诊断均为肌内黏液瘤。结论骨骼肌内黏液瘤临床较少见,其特征性不明显,鉴别诊断相对较困难,MRI检查其表现具有较明显特征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6岁,14年前发现左侧臀部肿物,直径约2cm,突出于皮面,无红肿热痛表现,于13年前在外院行体表肿物切除术后,考虑为纤维血管瘤。切除后肿物复发并逐渐增大,3年前CT检查提示阴道占位。发病后大便次数增多,无发热腹痛。  相似文献   

3.
4.
患者女,27岁,主因"发现外阴肿物5年余"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外阴淤血,并可触及直径约1 cm的活动性肿物,未予诊治,其后肿物逐渐增大.查体:外阴部可见约手掌大小的肿物,活动度尚可,无触痛.盆腔MRI:外阴左侧皮下见10.4 cm×8.7cm×5.2 cm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向上延伸至左下腹皮下约膀胱水平,边界清晰,未侵及周围组织;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图1).MRI诊断:外阴占位性病变,血管肉瘤不除外.行外阴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包膜完整,切面淡黄色、部分呈胶冻样.术后病理: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图2).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88岁,以发现右股部肿物15年余,肿物表面破溃4d为主诉入院,肿物已严重影响右下肢功能及外观,目测肿物主体纵向长约30 cm,横向宽约15 cm,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3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 MR 信号及病理所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该肿瘤在 T_2加权序列(SE—T_2WI 或 RARE—T_2WI)中皆呈脑脊液样强 MR 信号;在 SE—T_1WI 中多数肿瘤(73.9%)信号与脊髓相近,少数(26.1%)信号低于脊髓.经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发现肿瘤呈长 T_2值的特性除一般文献报道的与肿瘤内囊变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肿瘤内含有 Antoni B 型结构有关。另外,肿瘤内坏死灶也是引起 T_2值延长的因素之一,并指出,肿瘤内血管畸形可能也参与了高信号的形成。肿瘤 T_1值多数与脊髓相近缘由肿瘤内含有较为丰富的雪旺氏梭形细胞,同时也与肿瘤内含有的微小囊变、Antoni B 型结构等生化成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的MR表现和病理对照。 结果 椎管内神经鞘瘤T1WI低或等混合信号,T2WI高或高低混合信号,增强绝大多数肿瘤周围强化,伴或不伴有肿瘤内分隔。病理上,神经鞘瘤MRI上不均匀信号区,可以代表囊变,出血,胶原沉积,纤维化或钙化。结论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的MRI特征,有助于椎管肿瘤的鉴别诊断,尤其是伴有瘤内分隔性周围强化,应提示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肌内黏液瘤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肌内黏液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4例接受MR检查(其中3例接受增强扫描),1例接受CT检查(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5例肌内黏液瘤患者中,股内侧肌内黏液瘤2例,腓肠肌内黏液瘤1例,腓骨长肌内黏液瘤1例,胸锁乳突肌后方肌内黏液瘤1例.MR平扫肌内黏液瘤旱与肌肉走行一致的椭圆形3例,呈不规则片状1例,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4例接受增强扫描,3例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1例呈厚壁强化并可见结节.CT平扫肿瘤呈液性低密度肿块;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环形强化,内部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及内部渐进性强化.结论 肌内黏液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但部分影像学表现不典型,MR增强扫描与病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肌内黏液瘤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肌内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检查资料。结果 病变位于下肢7例,颈部2例,臀部1例,上肢1例。CT扫描3例,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轻度强化。MR扫描8例,7例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DWI呈较均匀高信号,3例出现"周围脂肪带"征和周围肌肉内水肿,其中3例行MR增强扫描,均呈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3例患者同时接受彩超检查,显示为肌内囊实性团块,形态规则,2例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结论 综合分析肌内黏液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是MR表现有助于本病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肺癌空洞X线平片、CT与MRI表现,探讨空洞表现与肿瘤性质、恶性程度意义。方法:对40例以各种方法证实为肺癌,40例均摄X线平片,其中30例做CT,8例做MRI检查。40例中30例手术,并做病理检查,病理结果与影像表现对照。结果:空洞内缘不规则似癌梁改变等、空洞壁厚度与空洞在肿瘤中位置,特别是肿瘤越小,且形成空洞或肿瘤越大,空洞偏大等均与肿瘤性质有关,CT对空洞内缘显示优于平片,且对肿瘤边缘显示有助于判定肿瘤恶性程度。MRI肿瘤组织T_1W和T_2W信号强度变化对肿瘤液化坏死、甚至对肿瘤性质有潜在定性能力。结论:肺癌空洞X线、CT与MRI表现和肿瘤性质有明显联系,空洞表现对诊断肺癌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颅咽管瘤:MR影像、病理及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组织学分型在临床表现、MR图像上的鉴别要点。方法 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101 例,男62 例,女39 例,全部病例均行MR扫描。结果 成釉质细胞型47 例,鳞状乳头型35 例,混合型19 例。成釉质细胞型中,实性1 例,囊实混合性23 例,囊性23 例;鳞状乳头型中,实性10 例,囊实混合性10 例,囊性15 例;在混合型中,实性2 例,囊实混合性5 例,囊性12 例。结论 成釉质细胞型颅咽管瘤与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的鉴别须结合临床、MR表现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3.
肾结核的CT征象和病理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CT征象和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肾结核26例,分别经手术(16例)和尿培养(10例)证实,综合其CT征象、手术和病理结果,结合文献资料予以分析。结果:26例肾结核,22例呈大小数量不一的囊状低密度区;2例呈实质性肿块;2例以肾盂肾盏壁增厚伴肾功能下降为主。16例有钙化,2例平扫呈均匀的囊状高密度影。共20例有肾盂和输尿管壁增厚,其中2例部分膀胱壁增厚。结论:肾结核是肾脏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各期的CT表现差异较大,但仍有相对的特征性,CT能客观地显示各期肾结核的病理特征,是目前肾结核最佳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心脏黏液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附139例手术对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139例心脏黏液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 利用二维超声(2D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频谱多普勒观查黏液瘤的数目、位置、大小、形状、瘤蒂情况、表面特征、回声、瓣膜梗阻/返流、心脏继发改变,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超声心动图共检出左房黏液瘤110例、右房黏液瘤16例、双房黏液瘤5例、右室黏液瘤5例、左室黏液瘤3例,与手术结果对照:除1例右房内瘤体漏诊、4例左房内无蒂瘤体于术中发现均有狭窄短蒂连于房壁外,余结果均诊断正确。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与Von-Hippel-Lindau(VHL)病的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血管网状细胞瘤(其中VHL病1例)的临床表现以及病变在T1WI、T2WI、T2反转恢复序列、强化MRI扫描序列中的特征。结果本组肿瘤单发22例,多发3例,共发现肿瘤34枚。分布于小脑28枚,左侧颞叶、脑干各2枚,四脑室内、脊髓各1枚。肿瘤最大径线6.1 cm,最小0.5 cm。大囊小结节型21枚,多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实质型12枚,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单纯囊性型1枚,呈类圆形。1例VHL病,有血管网状细胞瘤5枚,均表现为实质性,同时合并双侧视网膜血管瘤和颈段脊髓空洞。结论 MRI检查对中枢神经血管网状细胞瘤的定位、定性有较高价值。对首发中枢神经血管网状细胞瘤者,应考虑VHL病的可能,及时询问家族史并行相关检查,可早期明确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的组织发生以及对免疫组化特征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32例骨巨细胞瘤(GCT)进行了 8种抗体标记检测。结果 32例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和单核基质细胞 CD68均为阳性反应,α-1抗胰糜蛋白酶和溶菌酶两种抗体的阳性反应均较弱;所有病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上皮膜抗原和细胞角蛋白标记在瘤细胞中无阳性表达;全部病例单核基质细胞波形成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均为阳性反应,而多核巨细胞几乎都为阴性反应;PCNA增殖指数在骨巨细胞瘤虽随Jaffe 病理分级增高而呈递增趋势,Ⅰ级骨巨细胞瘤的PCNA增殖指数与Ⅱ级和Ⅲ级之间的PCNA增殖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Ⅱ级与Ⅲ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级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叠现象。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骨巨细胞瘤可能起源于骨髓干细胞,并向成纤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化;Jaffe 病理分级与免疫组化的表达不完全一致,但PCNA增殖指数对判断骨巨细胞瘤细胞增殖活性和肿瘤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研究经手术证实主动脉窦瘤破裂(ruptured aortic sinus aneurysm,RASA)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例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窦瘤破裂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显示窦瘤的形态、部位、破入方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并发症,与手术结果相符。 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在手术前及时准确地诊断本病,为外科手术提供更多的信息以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18.
经颅彩色多普勒与脑动脉解剖学特点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揭示影响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我们对346例健康者进行了TCD检查,同时观测了84例脑动脉标本。结果发现TCD对颅内各大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漏检和假阳性,解剖学观察颅内动脉有较大的变异性,而TCD的漏检和假阳性与颅内动脉解剖学变异密切相关。我们认为,在报告TCD结果时,应考虑到颅内动脉解剖学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其中病变累及单侧上颌窦者17例,累及一侧上颌窦及同侧筛窦者5例,累及一侧上颌窦及同侧筛窦、鼻腔者3例,累及双侧上颌窦者3例。【结果】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主要为:病变窦腔内软组织影充填22例,病灶内斑点、条片样钙化26例,窦腔骨壁增厚20例,窦腔缩小16例,骨壁破坏5例。病理表现为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黏膜组织中有较多炎性渗出物、坏死物及淋巴细胞和多形核细胞浸润,可见茵丝、孢子。【结论】病变内钙化影的出现是本病的主要CT表现,是诊断该病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颌骨牙源性粘液瘤的螺旋CT及MRI的影像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牙源性粘液瘤患者, 40例均行CT检查,其中11例行CT增强检查;5例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MRI增强检查。观察40例的病灶部位、大小、内部结构、密度、信号、强化特点。 结果:40例中女22例(55%),男18例(45%),年龄10~66岁,平均(33.5±13.5)岁;上颌骨11例,下颌骨29例;临床表现为颌骨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29例 72.5%);主要影像学表现:40例均呈膨胀性改变,2例呈局灶性骨质破坏。特征性表现为多房伴垂直或成角分隔(21例52.5%),分隔朝向肿瘤周边。邻近牙齿脱落(18例45.0%)多见。CT增强上多数病灶可有边缘强化,MRI检查对病灶范围及成分的显示具优势。 结论:牙源性粘液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联合MRI检查对颌骨OM病变诊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