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与丝裂霉素(MMC)膀胱交替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72例表浅性膀胱肿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采用HCPT与MMC膀胱交替灌注,对照组采用MMC单一药物灌注。随访3年并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出现膀胱刺激症状2例(2.3%),对照组出现9例(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16.3%)比对照组(29.1%)明显降低(P〈0.05),3年无瘤生存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HCPT与MMC联合应用进行膀胱交替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具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的优势,可作为预防膀胱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32例膀胱癌患者,术后用THP膀胱灌注治疗,并做随访和疗效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6 ~ 24个月的随访,复发8例,均在术后1 ~ 2年复发,复发率为25 %,有不良反应者8例(25 %),均为不同程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THP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苯扎溴铵(benzalkonium bromide,BB)、吡喃阿霉素(pirarubicin,THP)、丝裂霉素C(mitomyein C,MMC)3种药物分别行膀胱内灌注,以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superficial bladder transient cell carcinoma,SBTCC)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7倒SBTCC术后患者随机分成3组:(1)BB组43例,术后立即给予膀胱内灌注0.1%BB 300mL,并保留灌注液15min,共1次;(2)THP组42例,给予膀胱内灌注THP 30mg(溶于50mL质量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3)MMC组42例,给予膀胱内灌注MMC 40mg(溶于50mL质量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THP组和MMC组均为每周灌注给药1次,共8次,随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1年。对患者定期随访行膀胱镜检查,并比较3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随访24个月后,BB、THP和MMC组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7%、23.8%和26.2%,BB组明显低于THP和MMC组(P〈0.005),THP和MM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初发与复发肿瘤及不同灌注药物对复发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B、THP和MMC组的下尿路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7%、23.8%和28.6%,BB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BB组血尿以及血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水平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THP和MMC组(P〈0.05)。3组的肝肾功能受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B膀胱灌注预防SBTCC术后复发的疗效较THP和MMC好,且费用低廉,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与丝裂霉素(MMC)膀胱交替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72例表浅性膀胱肿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采用HCPT与MMC膀胱交替灌注,对照组采用MMC单一药物灌注。随访3年并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出现膀胱刺激症状2例(2.3%),对照组出现9例(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16.3%)比对照组(29.1%)明显降低(P<0.05),3年无瘤生存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HCPT与MMC联合应用进行膀胱交替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具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的优势,可作为预防膀胱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和单次膀胱灌注预防线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57例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中30mg表阿毒素(1mg/ml)多中心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术后6h内单次膀胱灌注表阿霉素80mg[结果]术后早期膀胱刺激症状5例(8.8%),白细胞下降6例(10.5%),手术前后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无显著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7例随访3年,3年复发率25.5%。[结论]术中多中心表阿霉素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结合单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良好,操作简单,费用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C(MMC)40mg、丝裂霉素C 10m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近期收治的86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分为3组,分别接受THP、MMC治疗,随访12~20个月.结果THP组26例,复发2例,复发率7.7%;MMC组26例,复发3例,复发率11.5%;MMC组31例,复发11例,复发率35.5%.THP组与MM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HP组和40mg MMC组与MMC组相比则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C40 mg 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效果满意,优于丝裂霉素C 10mg膀胱灌注.  相似文献   

7.
53例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效果.[方法]对53例膀胱肿瘤术后的患者分别以丝裂霉素(MMC)、塞替哌(TSPa)、吡柔比星(THP)等灌注化疗.[结果]53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6例复发,复发率为11.3%.其中复发肿瘤中有2例恶性程度增加,占3.8%.[结论]膀胱内药物灌注对于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显著,且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绿激光汽化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17例术后随机分为早期膀胱灌注化疗组(Ⅰ组)和常规膀胱灌注化疗组(Ⅱ组).Ⅰ组63例,术后6小时内应用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化疗1次,术后l周开始规律膀胱灌注化疗;Ⅱ组54例,术后1周开始应用吡柔比星常规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肿瘤复发率、肿瘤复发时间及灌注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随访14 -52月,平均34月.Ⅰ组8例复发(12.7%),复发时间为(684±221)天:术后第1年0例复发,术后第2年5例复发,2年后3例复发;Ⅱ组15例复发(27.8%),复发时间为(526±260)天:术后第1年5例复发,术后第2年6例复发,2年后4例复发.两组比较,Ⅰ组的肿瘤复发率及术后第1年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肿瘤复发时间、术后第2年及2年后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灌注化疗不良反应包括膀胱刺激症状、肉眼血尿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浅表性膀胱癌绿激光汽化术后早期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特别是降低术后早期复发风险,且不增加灌注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新疗法,评价经膀胱内灌注血卟啉衍生物加抗坏血酸行激光全膀胱照射的光动力疗法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膀胱内灌注血卟啉衍生物癌光啉(PsD-007)加抗坏血酸行全膀胱激光照射方法,治疗3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结果30例患者随诊30个月,其肿瘤复发率为23.3%(7/30)。无一例发生膀胱挛缩以及皮肤光毒副反应。结论用膀胱内灌注血卟啉衍生物加抗坏血酸全膀胱照射能有效地预防膀胱癌的复发。在治疗过程中,受治患者无需避光护理,为治疗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IPB)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探讨。结果 12例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4例伴有前列腺增生者,同时行TURP术,术后排尿良好。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其中小梁型9例、腺体型3例。4例同时行TURP者,术后前列腺组织病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均给予膀胱灌注化疗。术后随访6月-8年,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 IPB多见于男性,膀胱颈部和三角区多发,呈良性肿瘤特点生长,预后良好。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TURBt是IPB的标准治疗方法 ,术后给予膀胱灌注化疗有利于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肝切除治疗术中经大网膜静脉注射丝裂霉素(MMC)对预防术后肿瘤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01-2004-06我院收治的73例HCC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药组38例患者术中经大网膜静脉注射10 mg MMC,对照组35例患者未行任何化疗药物注射,随访术后复发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复发与肿瘤数量及大小有关,危险系数分别为1.877(P=0.001 0)及1.391(P=0.029 4),MMC用药与否对术后复发无明显影响.用药组与对照组术后复发时间用药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术后10个月及8个月(P=0.125 3).用药组和对照组术后1、2、3和5年复发率分别为65.79%、68.57%(P=0.800 4),81.58%、94.29%(P=0.099 0),89.47%、97.14%(P-0.195 0)和92.11%、97.14%(P=0.344 7).结论:肝切除术中经大网膜静脉注射MMC(10 mg)对预防HCC术后肿瘤复发可能没有确切价值,但仍有待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于术前术后双介入治疗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及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浅表性膀胱癌随机分为3组。A组18例,先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膀胱腔内用丝裂霉素C灌注;B组20例,TURBT术或肿瘤部切术4~6周后.于双侧髂内动脉内灌注顺铂和羟基喜树碱针.同时间隔辅以膀胱腔内丝裂霉素C灌注化疗;C组20例,在术前约3~4天,先于患侧膀胱动脉内用喜树碱微球2~10颗栓塞再采用与B组相同的治疗。[结果]C组术中肿瘤创面出血较其他两组少(P〈0.01),手术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P〈0.05);肿瘤1年内复发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2年内复发的A组和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年内复发的3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C组最低。术后副作用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介入治疗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对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及预防术后复发疗效肯定,明显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明屁缩短了手术时间.延缓肿瘤复发且副作用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许嘉骏  徐丹枫 《世界肿瘤杂志》2007,6(2):123-124,149
目的 提高对膀胱内翻性乳头瘤(IPB)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IPB的临床资料,29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复发。结果 病人术后生存良好,30例获得随访3mo~2a,未见肿瘤复发或恶变。结论 IPB是一种少见的尿路上皮肿瘤,预后良好。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及术后病理检查,TURBT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予膀胱灌注化疗有利于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盐酸氮芥、术后即刻丝裂霉素(MMC)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 112例行TUR-Bt术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行TUR-Bt术后1周给予MMC常规膀胱灌注化疗;治疗组56例:TUR-Bt术中经尿道行膀胱黏膜下注射盐酸氮芥,术后再即刻行MMC膀胱灌注化疗,术后1周再给予MMC常规膀胱灌注化疗。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后3、6、12、18、24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3、6、12、18、24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盐酸氮芥、术后即刻行MMC膀胱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膀胱癌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术后尿道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术患者216例,其中术后复发尿道癌15例(6.9%),复发平均时间18(3-46)个月.15例患者术后因肉眼血尿(7例)、血性分泌物(3例)及排尿不畅(5例)再次就诊.均经尿道膀胱镜检查及尿道冲洗细胞学检查确诊.尿道镜活检报告为尿道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为Ta-T1.15例均行TUR术,术后辅以羟基喜树碱灌注治疗.结果:15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6(6-52)个月.其中12例患者健在,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1例术后14个月肿瘤复发,行全尿道切除+尿液转流术,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再次复发及转移;1例术后8个月肿瘤复发,行全尿道切除+阴道前壁、侧壁、子宫及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9个月死于肿瘤多发转移;1例死于心肌梗死.结论: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复发尿道癌可应用TUR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生活质量较高.早期诊断与治疗是保证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Li C  Chen Y  Wang Q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6):463-465
目的 探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新疗法,评价经膀胱内灌注血卟啉衍生物加抗坏血酸行激光全膀胱照射的光动力疗法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膀胱内灌注血卟啉衍生物癌光啉(PsD-007)加抗坏血酸行全膀胱激光照射方法,治疗3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结果 30例患者随诊30个月,其肿瘤复发率为23.3%(7/30)。无一例发生膀胱挛缩以及皮肤光毒副反应。结论 用膀胱内灌注血卟啉衍生物加抗坏血酸全膀胱照射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次、多次吡柔比星(THP)和丝裂霉素C(MMC)、卡介苗(BCG)膀胱腔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随机对照研究,123例患者分为4组,A组在术后6h内THP30mg单次灌注,B组、C组和D组分别于术后2周内THP30mg、MMC20mg、BCG120mg多次灌注,观察患者术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30~80个月,平均42.6个月。A组复发率18.8%、B组14.7%、C组20.7%、D组17.9%。各组之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G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THP单次膀胱腔内灌注对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是目前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吡柔比星 (THP)是新一代半合成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证明 ,吡柔比星比临床常用的同类药物疗效好 ,可有效、迅速杀伤瘤细胞 ,毒副作用小。自2 0 0 0年 2月 - 2 0 0 2年 7月我们对 41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定期应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 ,预防肿瘤复发 ,经随访观察 ,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41例。男 35例 ,女 6例。年龄 34岁~ 75岁。其中单发肿瘤 38例 ,多发肿瘤 3例。初发肿瘤 36例 ,复发肿瘤 5例。膀胱部分切除 2 2例 ,单纯…  相似文献   

19.
魏东  万奔  许进 《肿瘤》2000,20(4):284-285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复发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1980年1月 ̄1991年12月的86例浅生膀胱肿瘤患者分为丝裂霉素组(手术+丝裂霉素灌注)和对照组(单纯手术),对两组的肿瘤术后复发率、病理分期和细胞分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丝霉素组71例,对照组15例,术后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0.8%和66.7%。丝裂霉素组在术后6月、12月、24月、36月和60月以上的无瘤率分别为85.9%,76.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提高膀胱癌术后生存率和延长无瘤间期的措施。(方法)1992年2月至1998年2月,对60例入院病人以单、双号自然分组,术后一组用噻替派、丝裂霉素C交替膀胱内灌注,另一组同样灌注同时加服金克(槐耳)。(结果)金克槐耳加化疗组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一例复发,占3.3%,单纯化疗组5例复发,占167%。(结论)金克(槐耳)预防晒优肿瘤复发有较好效果。不仅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能内源性地诱导α、γ干扰素,推荐此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