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特征:19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听力损伤发生情况,为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94例(388耳)新生儿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缺氧缺血性脑病组、低出生体质量儿组,对每组患儿予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检测。结果各组新生儿ABR总的反应阈为(53.65±18.38)dBnHL,总的异常率为43.0%,其中,低出生体质量组ABR的平均反应阈、异常率和重度异常率较高胆红素血症组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组相比明显增高,高胆红素血症组的平均反应阈及重度异常率亦比缺氧缺血性脑病组明显增高。结论3种高危因素中,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发生听力损伤的几率较大,程度也较重。此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听力损害程度也比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重。故对高危新生儿应早期应用ABR进行听力筛选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2.
金红芳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2):1627-1628
高危新生儿是指死亡率和伤残率大大高于正常幼儿的新生儿,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异常病史: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围产期窒息,持续低氧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持续低血糖,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等。早在60年代,美国儿童发育和儿科工作者就开始设计并实施某些早期干预项目,以减少高位因素的人群中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状况。本文对28例高危新生儿予早期干预并进行对照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值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听力的影响.方法:126例HIE患儿按其血清胆红素值分为正常组(47例)、轻度组(32例)、重度组(47例).各组均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并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正常组ABR异常12例(26%),轻度组13例(41%),重度组28例(60%),3组比较ABR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尸<0.01).结论:HIE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值越高,对HIE患儿听力的影响越大,提示对HIE新生儿应进行血清胆红素监控,发现异常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听力不可逆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脑损伤151例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0—01/12住院均经头颅CT确诊的151例新生儿脑损伤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缺氧、窒息135例占89.4%,产伤16例占10.6%。提示围生期缺氧、窒息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最危险因素,尤其是早产儿,产伤次之。故加强产前保健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推行新法复苏.避免早产及产伤是防止新生儿脑损伤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48-3049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进行产检、分娩的高危妊娠孕妇2646例为观察对象,并选取同期2580例非高危妊娠的孕妇进行对比,比较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及娩出新生儿HIE的发病率。观察组及对照组孕妇新生儿存活率分别为99.67%、99.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明显高于对照组,自然顺产及阴道助产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2699例,HIE发生率为2.30%,对照组新生儿2580例,HIE发生率为0.0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妊娠孕妇娩出新生儿HIE发病率升高,应加强高危妊娠孕妇妊娠期干预及护理,以降低HIE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低钙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院1990~1994年收治119例HIE患儿,其中30例合并低钙血症,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诊断标准:(1)HIE的诊断依据根据1989年济南会议制定标准;(2)新生儿低钙血症为足月儿血清钙<2mmol/L,早产儿<1.75mmol/L。1.2一般资料:男23例,女7例。其中足月儿20例,早产儿9例,过期产儿1例。发病日龄<72小时19例,>72小时11例。轻度HIE17例,中度6例,重度7例;青紫气促27例,哭声低弱16例,激惹4例,惊厥4例,前囱紧张饱满2例,肌张力增高9例,肌张力减低1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8-2012年我科所做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将产科出生正常足月新生儿2 677例(5 354耳)列为正常新生儿组;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共368例,根据其合并的听力高危因素,分为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组(244例,488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早产/低出生体重组(22例,44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肺炎组(35例,70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窒息组(26例,52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其他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组(41例,82耳),共六组。各组均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仪进行听力筛查,所有初筛结果未通过者于出生42d复筛;为避免迟发性听损,对高胆红素儿无论初筛通过与否均在42d进行复筛并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查。并对初筛结果进行分析报告。结果 各组初筛单耳通过率分别为:正常新生儿组92.32%、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组87.09%、高胆红素血症合并早产组81.82%、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肺炎组78.57%、高胆红素血症合并窒息组75%、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其他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组64.63%。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基础上再合并其他高危因素者,其听力筛查通过率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的高危因素增加到两项以上者,其通过率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失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高危因素增加其风险亦相应增加,基层听力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此类患儿,重点复查随访,同时,应结合AABR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8.
正常新生儿和新生儿黄疸患儿444例耳声发射听力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新生儿和新生儿黄疸耳蜗听觉功能受损的对比情况。方法 对126例正常新生儿和31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用耳声发射仪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力检查。以各频率的信噪比≥6为该频率通过,8个频率中有5个通过为正常。结果 正常新生儿和生理性黄疸患儿DPOAE正常;正常组分别与病理性黄疸和胆红素脑病组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病理性黄疸和胆红素脑病组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第2次复筛通过率达92%。第2次复筛未通过的4例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全部引出波形。结论 DPOAE是一种可靠、简便、快捷、无创的听力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入住本院的5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本院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以足月正常体重者为主,多数有围生期窒息并伴有各种围生期高危因素,大多数有宫内窘迫表现,多数患儿合并有呼吸等系统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抽搐、兴奋、激惹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颅CT示脑缺氧、脑水肿、基底核丘脑损伤为主的脑损伤,多数病例经治疗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足月儿有窒息、围生期高危因素、宫内窘迫者需高度警惕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可能,应结合临床及头颅CT综合考虑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32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别按总胆红素值及就诊时日龄分为两组,其中A组242例(血清总胆红素为220.6~340.0 μmol/L)、B组86例(血清总胆红素大于340.0 μmol/L),甲组136例(就诊时日龄≤15 d)、乙组192例(就诊时日龄>15 d);选取同时期门诊体检的无病理性黄疸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结果 A、B两组第一次听力筛查通过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次筛查通过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乙两组患儿的平均黄疸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次听力筛查通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可影响新生儿的听力,但多为可逆性的,且未发现其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对新生儿近期听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琳 《中华适宜诊疗技术杂志》2005,23(3):8-10
目的: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分析影响听力筛查的因素。方法: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对1194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对1194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住院期间初筛通过率为92.88%,复筛通过率为98.32%。检出听力障碍患儿5例,检出率为4.2‰。住院期间初筛通过率女婴高于男婴,足月儿高于早产儿,正常及高出生体重儿高于低出生体重儿,P值均〈0.01。结论:TEOAE测试是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可靠、有效、快速、简便的好方法。新生儿性别、体重、孕周、检测时天龄对用TE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结果有显着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根据实验室测定胆红素总值和结合胆红素的浓度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而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危及生命或损害神经系统遗留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为做好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减少伤残,现将2006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儿科常见又严重的疾病 ,它不但威胁着新生儿生命 ,而且也是造成儿童智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其发病过程中 ,除有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外 ,尚合并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状 ,本文对 6 8例HIE患儿进行血清钙检测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7年 11~ 2 0 0 0年 11月我院收治HIE患儿 6 8例 ,其中男 42例 ,女 2 6例。生后 2 4h入院 38例 ,2 4~ 72h入院 16例 ,>36h入院 14例。胎龄 <37周 7例 ,37~42周 44例 ,>42周 17例。分娩方式 ;剖宫产 11例 ,正常分娩 8例 ,吸头产 2 0例 ,产钳 15例 ,臀位产 1…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随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听力随访的可行性、从临床角度早期干预有听力损害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方法 对35例正常新生儿和4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在出生后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K)检查,对HIK新生儿1,6个月后DPOAK及听性脑干反应(ABR)听力随访。结果 HIK组初查,l,6个月复查DPOAE通过率分别为67%,73%,80%;HIE组1个月复查2000Hz,HIL6个月复查2000,4000Hz的通过卒高于HIE组初查;有2例HIE新生儿ABR确诊为听力损害。结论 DPOAE可作为听力损害的高危因素HIE新生儿听力随访的一种有效方法;HIE新生儿2000,4000Hz听力有改善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所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CT扫描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使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CT尚可观察疗效,对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了解我县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死亡病因,为今后降低新生儿发病率、病死率及围生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收住的486例早期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围产期足月儿脑损伤的最常见原因 ,近年来由于产、儿科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 ,其发病率远超过产伤性颅内出血。现将我院儿科 1998~ 2 0 0 0年间共收治的 5 0例 HIE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0例 ,女 2 0例。其中早产儿 8例 ,足月儿 39例 ,过期产儿 3例。有产伤史者 19例 ,其中产钳助产 9例 ,胎头吸引器助产 6例 ,产程延长 4例 ,胎盘早剥 3例。轻度窒息 15例 ,中度窒息 2 5例 ,重度窒息 10例。合并肺炎 16例 ,颅内出血 15例 ,产瘤 9例 ,硬肿症 6例 ,败血症 2例。所有病例均于生后 1周内出现神经系统症征。…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