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床异梦     
源自唐·神清《北山录·圣人生》:“嗟乎,群生纷纷,若乎在梦,或有见佛生者、灭者……譬同室而异梦,彼梦者不知彼所梦也。”意思是说同睡在一张床上的人,在做着各人自己的梦,比喻共同相处却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打算。也有作“同床各梦”用的,如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0卷“山僧虽各与他同床打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9.2 6 黑疸 :名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酒疸下之 ,久久为黑疸。”10 .17 遗精 :名出《济生方·遗浊》,“遗精白浊二证脉息多涩 ,伤精脉也。”10 .17.1 梦遗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梦遗精滑 ,总皆失精之病……因梦而出精者 ,谓之梦遗。”10 .17.2 滑精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不因梦而精自出者 ,谓之滑精。”10 .18 早泄 :《辨证录·种嗣门》谓 :“男子有精滑之极 ,一到妇女之门 ,即便泄精 ,欲勉图欢不可得 ,且泄精甚薄。”10 .19 阳痿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阳痿》,“凡男子阳痿不起 ,多由命…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治未病”的理论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论》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伤寒杂病论》原序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  相似文献   

4.
1 夺与“脱”通《灵枢·营卫生会》说 :“故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文中两“夺”字均与“脱”通。夺、脱俱属上古月部字 ,因而例得通假。《史记·匈奴传》:“其老亲岂有不自脱 ,温厚肥美 ,以斋送饮食行戍乎。”《汉书·匈奴传》引此文时“脱”作“夺”。《千金方》卷第二十五说 :“而脱血者无汗 ,此是神气 ;夺汗者无血 ,此是精气。”上句作“脱”,下句作“夺”,表明夺、脱可通。因而上文可写作“脱血者无汗 ,脱汗者无血。”其“脱血”、“脱汗”,亦即“血脱”、“汗脱”,此与《灵枢·决气》中“精脱者耳聋 ,气脱者目不明”,《难经》“…  相似文献   

5.
癫狂的病因病机多为阴阳失调,七情内伤,痰气上扰,气血凝滞等。《难经·二十难》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里说:“癫狂一证,哭笑不休,骂詈歌唱……,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做梦一样。”以上论述皆指癫狂实证,而《金匮·五  相似文献   

6.
<正> 《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景岳全书·传忠录》说:“阳虚者,火虚也,……阴虚者,水亏也”。可见阳虚是指机体的火热阳气亏少,乃至脏腑机能减退,从而表现为一派虚寒的证候。提到阳虚的表现,大家都会想到主要有畏冷,肢凉,自汗,不渴,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胖,面色白,脉沉迟无力等等。然而,这只是阳虚  相似文献   

7.
<正> 《内经》论脉,内容丰富,然综其大法,总不外“脉合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脉要精微论》又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可见,“脉合阴阳”,乃是切脉诊病最基本的法则。笔者不揣简陋,试浅析其义。切脉部位合阴阳《内经》所述诊脉部位颇多,但不离乎阴阳归类。例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谓诊脉有三部九候:“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  相似文献   

8.
一、益心气、养心阴是治疗心脏病的根本大法《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也。”《灵枢·经水篇》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又《六节藏象论》说:“心者,其充在血脉。”说明心与血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血液运行,把各种养料送到各个部门去,以营养各个组织,所以《本神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心得血而养,血  相似文献   

9.
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安,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对于本病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疗,历代医籍中论述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口问》篇有:“上气不足”,《灵枢·海论》篇有:“髓海不足”,《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等病因论述。《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有“无痰则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景岳全书·眩运》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  相似文献   

10.
钟新渊治疗肾盂肾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新渊主任中医师潜心钻研肾盂肾炎病,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之处。现初步整理于后,以供同道参考。 1 重在病因治疗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来看,应该属于祖国医学中的“淋证”、“腰痛”等范畴。《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曰:“热在下焦者,则溺尿血,亦令淋秘不通。”《丹溪心法》中说:“淋有五,皆属乎热。”《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  相似文献   

11.
梦交,即梦中性交。又称梦接纳,梦与鬼交,梦与邪交。本病临床并非鲜见,但现有妇科文献专篇涉及则少。早在《内经》就有梦交的论述。《灵枢·淫邪发梦》说:“厥气……客于阴器,则梦接纳。”并根据“有余于外,不足于内”的病机特点,提出了“补之立已”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针灸的治疗效果 ,是历代针灸医家一直努力追寻的目标 ,也是目前关乎针灸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灵枢·本神》说 :“凡刺之要 ,必先本于神。”《素问·宝命全形论》曰 :“凡刺之真 ,必先治神。”《灵枢·九针十二原》亦说 :“粗守型 ,上守神。”这些都说明在施用针刺治疗的整个过程中 ,医者思想集中 ,专心致志 ,对取得疗效是至关重要的。至于如何守神 ,《素问·针解》篇说 :“必正其神 ,欲瞻其目 ,制其神 ,令气易行也。”张景岳对此注释云 :“目者 ,神之窍。欲正病者之神 ,必瞻其目 ,制彼精神 ,令无散越 ,则气为神使 ,脉道易行也。”…  相似文献   

13.
医家名言录     
彼习业者专则精,不专则杂;察心者一则恒,不一则间。明·孙一奎《赤水玄珠》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明·江灌《各医类案》思贵专一,不客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清·程国彭《医学心悟》  相似文献   

14.
<正> “卫出于下焦”,语出《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众医家对此认识不一。《太素》卷十二、《千金》卷二十第四、《外台秘要·三焦病脉论》等均作“卫出上焦”。而张介宾在《类经》中仍认为“卫出下焦”,近人也有赞同者。纵观《内经》有关论述卫气的原旨,各说均有一定道理。现仅就《内经》的部分论述进行分析。一、卫出上焦从卫气在体内的宣散发布过程看,“卫出上焦”是指卫气从脾胃资生后,经上焦肺脏的宣发作用而敷布于周身。《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  相似文献   

15.
淋者 ,小便滴沥涩痛。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云 :“淋之为病 ,小便如粟状 ,小腹弦急 ,痛引脐中。”临床淋证有石淋、膏淋、劳淋、气淋、血淋、热淋之分。然其病因 ,医家多认为热积膀胱。《丹溪心法·淋》云 :“淋有五 ,皆属于热” ,《景岳全书·淋浊》亦云 :“淋之初病 ,则无不由乎热剧 ,无容辨矣。”但淋之发生也有因肾虚而触发者 ,正如《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所说“诸淋者 ,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肾虚则小便数 ,膀胱热则水下涩 ,数而且涩 ,则淋沥不宣 ,故谓之为淋。”故淋之论治 ,在循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相似文献   

16.
真气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气”一词首见于《内经》,对其组成历来就有争论,见仁见智,各执已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①真气是由先天之气与水谷之气相合而成;②真气是由先天之气、水谷之气、空气相合而成;③真气是由水谷之气与空气相合而成。这些不同见解,主要是对《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的理解有明显分歧,而分歧的焦点又集中于一个“天”字,有的理解为“先天”;有的理解为宇宙天地之“天”;有的理解为“先天”和宇宙天之“天”。查《内经》各篇章中之“天”,无一处是指“先天”而言。如《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日人”;《素问·生气通天论》:“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以及运气七篇大论中之“天”等,不胜枚举。《内经》中虽然也有“先天”、“后天”的记载,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素问·五常政大论》:“阳胜  相似文献   

17.
盗汗一证 ,近代多从阴虚立论 ,世俗习以盗汗治阴为法 ,自汗多责之阳虚 ,但不能概括全部。《类证治裁·汗证》曰 :“盗汗及睡中自泄 ,水火不交 ,阴阳偏胜 ,虚损心阳”。《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 :“谓有盗汗者 ,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 ,此由阳虚所致”之论。《景岳全书·汗证》亦指出 :“自汗、盗汗 ,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也”。可见盗汗也有属于阳虚者。说明治疗盗汗不可偏执一面 ,须详察病机归属 ,进而施以恰当治疗。1 头部盗汗案殷某 ,男 ,2 0岁 ,于 2 0 0 1年 5月 1 7日就诊。患者自年幼 (6岁 )始 ,每晚入…  相似文献   

18.
“五神藏”一词,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原文为“形藏四,神藏五”。王冰注:“所谓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就是说神藏于五脏之中,其“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此言神藏于心,彼言神分属于脏,这种“五神藏”的理论,正是《内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宝贵的祖国医学中,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早在《内经·素问·四气论神论》中古人就已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明确地阐明了防病重于治病,防病备乱的原则,我国后世的各代医家都严格地遵循这个原则。《内经·素问·刺治论》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评论》又指出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了人体正气的盛衰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即疾病的产生,不外阴阳失调,而虚弱病疾的出现,总的也就不外阴虚阳虚这两大原因。在《内经·灵枢·官能篇》中说:“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相似文献   

20.
盗汗一名,始见《金匮要略》,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又可作为一个症状而见于多种疾病。观今之医籍,盗汗多以阴虚立论,故有“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之说。考阳虚盗汗,前贤论述颇多,奴《诸病源候论·虚劳盗汗候》曰:“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景岳全书》亦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