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部分中草药促凝作用筛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从药典已有记载或文献报道凝血效果较好的20多种促凝中草药,筛选出凝血时间最短,促凝效果最好的中草药.方法用家兔体外凝血实验,对20余种具有止血作用的中药和民间草药初提物及有机溶剂萃取提取物的对比研究,观察了凝血时间(CT)(凝血板法,试管法)、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复钙时间(RT)等指标.结果发现采自云贵高原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简称HB)初提物及其氯仿萃取纯化后的水相提取物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复钙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1),并且凝血时间比研究中的其它中草药初提物和对比物明显缩短(P<0.01).结论 HB及氯仿萃取纯化后的水相提取物有明显的体外促凝血作用,氯仿萃取纯化后的水相提取物是其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细叶榕提取物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小鼠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细叶榕水、醇提物(分别为50、100、150g·kg-1),每天1次,连续给药7d,采用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毛细管法测定凝血时间。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叶榕水、醇提取物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叶榕水、醇提取物没有促凝血或抗凝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补络补管汤止血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络补管汤止血机制。方法:将3种剂量补络补管汤给正常小鼠灌胃,测定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定量及血小板(PLT)计数,同时在兔胃粘膜出血部位局部用药,观察补络补管汤的止血作用。结果:种剂量补络补管汤均能缩短正常小鼠的BT、CT、PT,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3种剂量补络补管汤对FIB及PL T数量无影响。补络补管汤能缩短兔胃粘膜出血时间。结论:补络补管汤对凝血过程的内源性及外源性途径均有影响,能缩短兔胃粘膜出血时间,具有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贵州民间草药血盆草的止血药效及活性部位。方法:采用中药造模的方法建立小鼠出血模型,醇提物灌胃给药7天后用剪尾法和毛细玻管法测定出血、凝血时间,并统计小鼠血小板数,评价血盆草醇提物的止血作用;采用经典的系统溶剂法(极性由小到大: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血盆草的95%乙醇提取物,经中药造模方法建立小鼠出血模型,灌胃给药7天后,取眼眶血离心后取血浆检测小鼠血浆的TT、PT、APTT及Fib浓度,综合分析全面评价,确定血盆草的止血药效活性部位。结果:模型用药组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缩短,血小板数升高;凝血四项检测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TT、PT、APTT均缩短,Fib浓度降低,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出血性小鼠的TT、PT、APTT均缩短,Fib浓度升高,石油醚和氯仿组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盆草有较好的止血药效,其活性部位为石油醚和氯仿部位;检测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蜘蛛丝蛋白的促凝血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凝血实验(凝血板法、试管法、血浆复钙时间测定)及创面止血实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皮肤创面、肝脏创面、股动脉切开进行局部创面止血实验),比较蜘蛛丝蛋白组、云南白药组、生理盐水组各组的凝血时间及止血时间;并采用凝固法测定各组大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蜘蛛丝蛋白组与云南白药组均能显著缩短大鼠体外凝血时间及大鼠皮肤创面、肝脏创面及股动脉切口的止血时间(P0.01或P0.05),且能缩短大鼠的APTT、PT和TT(P0.01或P0.05)。结论蜘蛛丝蛋白具有较明显的促凝血作用,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鹤藤醇提物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药材以95%乙醇提取得浸膏,采用小鼠血浆复钙时间(PRT)、凝血时间(CT)、断尾出血时间(BT)实验及大鼠血浆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实验,考察白鹤藤醇提物的止血、促凝血作用。结果白鹤藤醇提物与空白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缩短小鼠PRT(P<0.01)、大鼠PRT(P<0.05,P<0.01)、PT(P<0.01);中、高剂量组显著缩短小鼠CT(P<0.01)、BT(P<0.01)、大鼠APTT(P<0.01)。结论白鹤藤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止血、促凝血作用;止血作用机理推测可能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缩短大鼠凝血酶原时间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妇宝胶囊对动物出凝血时间、血液凝固系统的影响,探讨妇宝胶囊的止血机制。方法:采用毛细玻璃管法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用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BT);用ACL-200型血液凝集仪测定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妇宝胶囊能明显缩短小鼠CT、BT,缩短大鼠PT和APTT。结论:妇宝胶囊的止血机制主要通过促进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三七的止血作用。方法采用肝脏局部创伤的方法复制小鼠肝脏局部创伤出血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淀粉组、云南白药组和三七粉组,各组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出血量的影响;灌胃给予大鼠三七粉,连续8 d后,静脉注射肝素300 U/kg,15 min后,参照小鼠方法复制大鼠肝脏局部创伤出血模型,测定出血量;灌胃给予大鼠三七粉等药物,连续8 d,舌下静脉注射肝素造成肝素化大鼠模型,测其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三七粉局部给药能减少小鼠肝脏局部创伤出血模型的出血量(P<0.05),但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淀粉组、云南白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三七粉局部给药能减少出血量的作用,可能与其细粉状态有关,属非特异性止血。三七粉灌胃能减少肝素化大鼠肝脏局部创伤模型的出血量(P<0.05),抑制率为16.1%,表明止血作用较弱。三七粉灌胃能缩短肝素化大鼠APTT、TT(P<0.05),抑制率分别为25.7%、18.8%,对PT无影响。提示,三七有止血作用,可能与干预内源性凝血途径,促纤维蛋白形成有关。结论三七粉体内外均有止血作用,其中体外止血可能是物理性、非特异性的,体内止血可能与其部分对抗肝素的抗凝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兰  王侃  贾媛  戎立保 《中医学报》2020,35(1):144-148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茜草、茜草炭的止血作用机制,通过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出血模型,以研究茜草、茜草炭的复合提取物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其止血机制。方法:空白组SD大鼠6只,灌胃给予5 g·L~(-1)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Na),造模SD大鼠20只灌胃给予戊酸雌二醇(2.5 mg·kg~(-1)),灌胃3周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茜草复合提取物组及茜草炭复合提取物组,每组6只,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5 g·L~(-1) CMC-Na,其他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对应的药物,7 d后观察茜草不同炮制品的复合提取物对子宫内膜出血模型大鼠子宫形态、以凝血四项试剂盒测定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栓素(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从形态上来看,模型组的子宫明显增厚且短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P0.01)。与模型组比较,茜草与茜草炭复合提取物均能显著延长TT、PT,缩短APTT,降低FIB含量(P0.01);茜草与茜草炭在缩短TT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6-keto-PGF1α含量和TXB2含量(P0.01);与模型组比较,茜草及茜草炭复合提取物均能够降低6-keto-PGF1α含量和TXB2含量(P0.01),茜草与茜草炭比较,能够显著降低6-keto-PGF1α含量和TXB2含量(P0.01),推测茜草相对于茜草炭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的影响更显著。结论:茜草、茜草炭通过作用于内源性、外源性凝血系统和花生四烯酸通路发挥显著的止血作用,而茜草炭对凝血系统的影响优于茜草,茜草较茜草炭对花生四烯酸通路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李娴  张丽  丁安伟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8):1278-1280
目的 首先确定丹皮炭止血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进而探讨丹皮炭止血作用的机制。方法 首先对丹皮炭按不同溶剂极性及不同化学成分类型提取,以小鼠的出血时间 (BT) 和凝血时间 (CT) 为筛选指标对各部位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以 Wistar 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丹皮炭及其止血活性部位对大鼠血浆复钙时间 (PRT)、凝血酶时间 (T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的影响。结果 丹皮炭鞣质部位、醋酸乙酯部位均可缩短小鼠的 BT 和 CT;丹皮炭及其鞣质、醋酸乙酯部位均有缩短大鼠 PRT、TT、PT、APTT 的作用。结论 确定丹皮炭鞣质部位、醋酸乙酯部位为丹皮炭饮片止血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丹皮炭及其止血活性部位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发挥其止血、凝血作用,且丹皮炭饮片作用强于其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