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孢素A移植肾毒性损害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移植肾毒性损害的病理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移植肾进行病理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移植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25例有CsA肾毒性损害者中急性23例,主要病理变化为肾小管上皮空泡样变性;慢性2例,病理变化为血管及间质的玻璃样和粘液样变。结论:CsA对移植肾毒性损害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肾小管上皮的空泡样变性的血管的玻璃样变。  相似文献   

2.
慢性环孢素肾毒性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孢素明显提高了移植近期存活率,但未能改善其长期存活率。慢性环孢素肾毒性是否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率存有争议。本文就慢性CsA-NT的发生及其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环孢素A的慢性肾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孢素A的慢性肾毒性是影响临床同种肾移植术后病人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机理仍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等细胞因子在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环孢素A肾毒性损害的病理变化,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环孢素A肾毒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环孢素A的慢性肾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孢素A的慢性肾毒性是影响临床同种肾移植术后病人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机理仍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等细胞因子在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应用大剂量环孢素A(CsA)逆转对激素不敏感的急性排斥反应5例,结果3例患者用药后4 ̄5d,症状、体征及血、尿生化等指标均明显改善;3周时,血尿素氮、肌酐值恢复至正常范围。在用药期间,肝功能检查仅血总胆红素轻度升高。认为CsA虽一般不作为抗急性排斥反应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其价格相对于多克隆抗体及单克隆抗体低廉,且疗效肯定(本组为60%),故不失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环孢素A肾毒性的血流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患者存活率为86.7%.至4年随访终点,存活26例患者中25例移植肾功能良好.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逆转.17例次发生感染,经抗感染处理后全部康复.2例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免疫抑制方案未做调整,分别在术后32 d和58 d恢复泌尿.结论 肾移植术后采用SRL联合CsA和糖皮质激素作为初始治疗,术后3个月开始减少直至停用CsA是有效、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服用环孢素A(CsA)的肾移植受者药代动力学特性与术后早期移植肾急性排斥及CsA肾中毒的关系。方法  4 7例肾移植受者术后服用CsA 6mg·kg-1·d-1,7d后留取服药即刻及服药后 1、2、3、4、5、6、8、10及 12h的血样 ,测定全血CsA浓度 ,计算各自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根据检测后 1个月内移植肾功能状况进行分组 ,回顾分析各组受者药代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4 7例肾移植受者中 ,观察期内共有 12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 ,7例出现CsA肾中毒 ,其余 2 8例移植肾功能稳定。急性排斥组CsA吸收半衰期 (T1/2 (a) )、清除半衰期 (T1/2 (e) )、药物清除率 (CL/F)、达峰值时间 (Tmax)及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与肾功能稳定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CsA肾中毒组的T1/2 (e) 、CL/F、Tmax及AUC与稳定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通过多点浓度进行CsA的药代动力学检测可以较准确反映肾移植受者的药物暴露剂量强度 ;CsA吸收清除较快的患者 ,容易出现急性排斥 ,而清除慢的患者存在并发CsA肾中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环孢素A减量联合骁悉治疗急性环孢素A肾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对移植肾的早期毒性与其血清浓度的相关性及对急性CaA肾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地对1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CsA毒性反应患者的CsA服用量和全血CsA浓度进行分析,拟诊CsA肾毒性反应后联合应用骁悉(MMF)并减少CsA用量,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发生CsA肾中毒患者的CsA服用剂量均超过8mg/(kg.d),其中8例(70%)血清CsA谷值浓度超过400μg/L(HPLC法),经过减少CsA用量并联合应用MMF,12例发生CsA肾中毒患者的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长时间服用CsA剂量过大是引起CsA肾毒性反应的主要原因,减少CsA用量是有效减少CsA对移植肾毒性的有效方法,改硫唑嘌呤为MMF可有效防止因CsA的低剂量而致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4.
环孢素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预防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对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心脏到SD大鼠的异位(腹腔内)心脏移植模型,术后单独使用CsA、盐酸小檗碱以及联合使用CsA和盐酸小檗碱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结果单独使用不同剂量CsA者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延长(P<0.01);CsA和盐酸小檗碱联用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单用小剂量CsA组明显延长(P<0.01);单用盐酸小檗碱组与安慰剂组相比,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预防大鼠心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HLA配型与尸体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将262例尸体肾移植受者按HLA配型的误配率(MM)进行分组,统计各组术后1~2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次数。结果 当MM〉3时,若接受的器官HLA抗原/基因为可接受性,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16.4%;若供体器官HLA抗原/基因具免疫原性,则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33.1%,两者比较,P〈0.05。结论 供受者间HLA配型越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在移植肾功能稳定的受者中主动撤除环孢素A(CSA)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5例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受者,其中尸体肾移植23例,亲属活体肾移植12例.除2例为再次肾移植外,其余均为初次肾移植.分别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6年时停用CsA,平均为术后(13.3±9.1)个月.撤除CsA后免疫抑制方案为:霉酚酸酯(MMF)+西罗莫司(SRL)+泼尼松(Pred).撤除CsA前有9例做了移植肾穿刺活检,8例测定了抗HLA抗体.结果 对35例受者随访6个月~4.5年,平均14.8个月.撤除CsA前、后血肌酐平均值分别为(88.1±15.5)μmol/L和(92.3±23.7)/μmol/L(P0.05).撤除CsA后,有2例经活检证实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后均逆转;CsA所致的毒副作用,如牙龈增生、糖耐量异常和多毛症等明显改善.9例移植肾活检中,有3例肾功能正常的受者已出现轻度慢性移植肾肾病表现.抗HLA抗体检测中,7例阴性者在撤除CsA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1例抗HLA抗体呈强阳性者在撤除CsA后进展为慢性移植肾肾病,恢复血液透析.结论 对移植肾功能稳定的受者在移植6个月后撤除CsA,转换为"霉酚酸酯+西罗莫司+泼尼松"的免疫抑制方案是安全的,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风险;撤除CsA有利于消除一些与其相关的毒副作用;对抗HLA抗体呈强阳性者.撤除CsA后很难改变肾功能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方法发生严重急性排斥反应的16例移植肾行免疫组化染色,其中6例行免疫胶体金电镜观察。结果移植肾组织中主要免疫活性细胞为T细胞,动脉壁及肾小管细胞间的T细胞均为CD8细胞。结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细胞介导的一种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 89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白细胞介素 6(IL 6)及干扰素 (IFN γ)的基因型 ,并结合HLA配型情况 ,比较各基因型别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HLA DR错配的情况下 ,TNF α和IFN γ等位基因为高分泌型者 ,其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分泌型者高 (P <0 .0 5) ;未能显示TGF β及IL 6基因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结论 术前检测肾移植患者细胞因子基因型 ,有助于发现可能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高危人群 ,据此可制定合理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他克莫司治疗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用他克莫司(FK506)替换环孢素A(CsA)治疗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26例肾移植患者应用CsA后出现排斥反应,经用甲泼尼龙(MP)0.5g/d×3d冲击治疗效果不佳,改用FK506治疗,FK506的浓度维持在8~12μg/L左右,临床症状减轻,免疫及生化指标逐渐好转,为治疗有效.治疗无效者主要改用单克隆抗CD3抗体(OKT3)治疗.结果本组26例耐激素性排斥经改用FK506后,23例分别在8~15d逆转,肾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率88.46%(23/26).3例治疗效果不佳,使用血浆置换治疗和OKT35mg/d×5d后排斥逆转.26例肾功能全部恢复正常,但有3例出现高血糖.结论FK506治疗耐激素性排斥反应效果好,副作用小.治疗时应掌握诊断标准,注意监测血糖及生化指标.对于PRA高于30%的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加用OKT3冲击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及早切除移植肾,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移植胰腺分泌的胰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淀粉酶流量和受者的血糖水平在排斥反应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胰切除的猪行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第1组受者不用免疫抑制剂;第2组受者应用甲泼尼龙+雷公藤多甙片;第3组受者应用环孢素A+雷公藤多甙+甲泼尼龙。观察受者的空腹血糖、胰液淀粉酶流量和NTF-α水平。结果 第1组受者移植后第4d胰液和淀粉酶流量下降,第8d停止;第2组受者的胰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