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咸宁学院大学生错牙 合畸形的患病率,为咸宁地区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个别正常牙合和Angle错牙合分类为标准,制定统一的问卷对咸宁学院888名大学生进行口腔错牙 合畸形检查和问卷调查,并做详细记录.结果 错牙合畸形率为64.53%(573/888),AngleⅠ、Ⅱ、Ⅲ类错牙 合畸形构成比分别为32.98%、39.62%及27.40%.牙列拥挤39.64%,深覆盖37.84%,前牙反牙合13.51%,牙齿错位或扭转9.23%,深覆牙 合6.76%,前牙牙间隙4.50%,锁牙合3.38%,前牙开牙合1.12%,前牙对刃牙合2.25%.结论 大学生的错牙 合畸形患病率偏高,人们对口腔预防意识较差,对牙病防重于治的认识不足,可见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黎敏  王永  徐卫华  贾莹  张忠平 《贵州医药》2012,36(7):609-610
在安氏Ⅱ类错(牙合)中,很常见的(一组错(牙合)表现)症状组合是这样的;磨牙呈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盖伴深覆(牙合),上下牙弓不同程度表现拥挤.安氏Ⅱ类错(牙合)由于下颌后缩,下牙弓后置,前牙由于失去接触(抑止)而过长,这是深覆(牙合)易于形成的原因,所以安氏Ⅱ类错(牙合)中深覆(牙合)比例较高[1].深覆(牙合)是安氏Ⅱ类错(牙合)中很常见的伴随症状、也是其重要的矫治目标之一.随着矫治经验的积累会发现咬合的打开不仅仅是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的从属目标,而是已经上升到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东区生长发育期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情况。着重了解牙列拥挤 (上颌前突 )和前牙反牙合的患病率。方法 按Angle分类法进行分类 ,以个别正常牙合和错牙合分类为标准。结果 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替牙期为 43 .3 8% ,恒牙期为 47.93 % ;牙列拥挤 ,前牙深覆牙合和前牙反牙合的患病率分别为 3 9.3 4%、5 4.42 % ,恒牙期分别为 42 .89%与 3 .96%。结论 宁波市江东区生长发育期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牙期和恒牙期差异无明显性。  相似文献   

4.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错(牙合)中发生率最高的,在正畸治疗中,牙弓的大小和形状有重要的意义,它影响到牙齿的美观、牙列的稳定等。人们在正常(牙合)牙弓发育、牙弓宽度以及与各类错(牙合)牙弓宽度的比较上作了大量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甚至是相反的结论。有人比较了儿童安氏Ⅱ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的尖牙间和磨牙间宽度,发现Ⅱ类错(牙合)的患者和正常(牙合)患者的牙弓宽度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错(牙合)畸形是少年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已被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三大口腔疾患(龋病,牙周病,错(牙合)畸形)之一.其发病率由于各国及我国各省市调查的标准不一致,结果也不统一,国外调查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为28.0%~90.0%不等[1],我国主要几个大城市的调查结果为29.33%~48.87%.到目前为止,我国口腔正畸教科书使用的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仍为1995年北京市的调查结果,早已不具代表性.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在1999年组织了全国性错(牙合)畸形流行病学调查,贵阳市口腔医院作为此次调查参与单位之一,主要通过对贵阳市3~14岁少年儿童进行口腔错(牙合)畸形发病率的普查,获得了我市少年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患病情况。方法296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发生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发病因素。结果本组研究中,女性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的发病率为3.05%(6/197),男性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的发病率为1.01%(1/9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患者错牙合的检出率是安氏Ⅰ类错牙合检出率的4倍;安氏Ⅱ类患者错牙合的检出率是安氏Ⅲ类错牙合检出率的4倍,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错牙合与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颞下颌关节骨关节患者较为常见,患者的病症检出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错牙合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军梅  李季  麻莉 《贵州医药》2007,31(2):180-181
本研究对贵阳地区恒牙期的各类错(牙合)Bolton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Bolton指数在错(牙合)患者中有无性别差异、判断不同错(牙合)组之间的Bolton指数是否相同并测量各错(牙合)组的Bolton不调量的大小及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李银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3):1986-1987
目的:了解商洛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发病情况,提高人们对错[牙合]畸形的认识。方法:对本市两所小学及一所中学共4156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以个别正常稽为标准,按Ande分类法进行诊断分类。结果:本市错黯畸形发病率为44.47%,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错[牙合]的表现依次为牙列拥挤、深覆[牙合]、上颌前突。结论:本市错[牙合]畸形发病率高,人们缺乏对人错[牙合]畸形有关知识的了解,应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李棋  杨振凯 《贵州医药》2007,31(8):721-721
AngleⅡ错(牙合)是指临床上表现为Ⅱ类磨牙关系,上前牙前突、覆盖大的一类病例.在恒牙列早期对此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方法,主要是通过牙及牙槽骨的移动,即通过牙的代偿性重新定位来矫正牙(牙合)畸形或掩饰骨的发育异常[1].  相似文献   

10.
杨春敏  杨绍杰 《河北医药》2010,32(11):1437-1438
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指临床上表现为Ⅱ类磨牙关系,上前牙前突、覆盖大的一类病例。对此类错[牙合]成人患者的矫治方法,主要是通过牙及牙槽骨的移动,即通过牙的代偿性重新定位来矫正牙[牙合]畸形或掩饰骨的发育异常。恒牙AngleⅡ类1分类患者,为了减小其上前牙的唇倾度,常需进行拔牙矫治,以达到面部软组织外形和谐。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们对牙颌畸形已越来越重视,因此,牙颌畸形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7年我科对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初二、初三学生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结果   调查人数850名,其中汉族470名,畲族380名。发现牙颌畸形患病率达59.8%,其中汉族占54%,畲族占66.8%;正常颌占40.2%,其中汉族占46%,畲族占33.2%。其余的均伴有不同类型的错牙 合畸形。我们以个别正常牙 合为标准牙 合,错牙 合以Angle氏分类法为标准,由专业口腔医师作口内直视检查,调查结果见表1~4。 2 讨论 2.1 错牙 合形成的原因及机理:错综复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和出生前的环境因素,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上错牙 合从无到有,从轻到重,这是由于环境改变使人的咀嚼器官相应变异,这些变异逐渐积累和巩固,久而形成了固定的性状,终于表现为遗传[1],而胎儿时期母体或胚胎或两者同时受到某种影响而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后天因素如疾病、营养、代谢,或口腔不良习惯或乳牙期、替牙期障碍等。这些因素通过骨骼、肌肉及牙齿发生作用,并使其产生变化而形成错牙 合畸形[1]。卢东民认为[2],形成前牙深覆牙 合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发育畸形、后牙重度磨耗缺失等因素。本文调查850名,均为13~14岁学生,主要为发育畸形所致。 2.2 及时发现和治疗牙颌畸形:不同类型的牙 合关系各循其特点有着不同的运动方式。长期的功能影响下必然产生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形态变化,牙 合关系与功能的异常是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潜在因素,而有些错牙 合畸形是可以预防和矫治的,所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牙颌畸形是口腔医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鞍山地区错牙合畸形患者的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15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记存模型,安氏Ⅰ、Ⅱ、Ⅲ类错颌患者各50例,分别测量上、下颌前牙量和全牙量,计算Bolton指数值并对其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鞍山地区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牙及全牙Bolton指数均大于安氏Ⅱ类,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鞍山地区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牙比及全牙比不调的发生率分别为21.33%、13.33%,但是不同安氏分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鞍山地区错牙合患者的Bolton指数异常不是错牙合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但在临床制定矫治计划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2000-2005年来本院口腔科576例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对576例进行固定矫治治疗的错牙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Ⅲ类错牙合构成比分别为29.9%、48.6%、21.5%;Ⅰ类错牙合与Ⅱ类错牙合患者拔牙与未拔牙人数(P〉0.05)无统计学意义,Ⅲ类错牙合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组治疗中,女性患者(63.9%)明显高于男性(36.1%),汉族接受治疗人数高于维吾尔族,Ⅰ类Ⅱ类错牙合中,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可为临床上评价错牙合畸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锁[牙合]畸形是口腔正畸中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多见于下颌后牙锁结于上颌后牙的舌侧,仅有上颌舌侧与下颌牙颊侧点接触,此类错牙台直接影响咀嚼功能,有的引起颞颌关节紊乱,个别表现为面部偏斜,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AngleⅡ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之一,除AngleI类错[牙合]居首位外,AngleⅡ类居第二,其中AngleⅡ^1类错[牙合]对患者的形态外貌和功能影响最为严重,其形成机制错综复杂,也是正畸治疗中的难点之一。近年国内外许多研究亦将重点放在有关Ⅱ类错[牙合]的诊治上。  相似文献   

16.
俞星  吴带生 《江西医药》2011,46(10):940-942
目的探讨正畸结合种植义齿矫治中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中老年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28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同期仅进行正畸治疗的中老年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仅采用正畸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正畸与种植义齿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比较分析修复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1-2年的随访,对照组患者成功率59.09%(13/22),失败率40.91%(9/22);实验组患者成功率92.86%(26/28),失败率7.14%(2/28)。因此,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成功率明显提高,失败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可达到96.47%,不满意率明显降低,仅为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与种植义齿联合矫治中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其有效避免了二者单独应用的弊端,使中老年牙列缺损患者伴错牙合畸形真正实现了美观和功能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蚌埠市中学生错牙合畸形治疗意识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蚌埠市 (含郊县 ) 10所中学 ,计10 78名中学生 ,均为恒牙列 ,采取 1人问诊 ,口内直视结合颜面表现做诊断 ,1人记录的方法。结果 大多数患者没有正常牙合的概念 ,有治疗意识的人较少 ,其中以直接影响美观的错牙合畸形者治疗意识较强。结论 针对该调查结果 ,要求社会大力宣传 ,提高中学生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是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深覆(牙合)的矫治是其难点.为尽快将咬合打开,有效矫正深覆(牙合),笔者在方丝弓矫治器中利用镍钛丝具有的柔和持久的特性,将其弯制成摇椅弓形,结扎入槽,对低角病例结合上前牙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学生错(牙合)畸形情况,并且有计划地对其进行防治。方法 对哈尔滨市南岗区1250名中学生错(牙合)畸形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错(牙合)患病率较高。结论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学生错(牙合)患病率较高,提示有必要加强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和防治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20.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畸形,表现为前牙反覆牙合和反覆盖,磨牙为Ⅲ类咬合关系。有些病例还伴单侧后牙反牙合或双侧后牙反牙合,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功能和美观。笔者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双期矫治均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7~14岁生长发育期儿童。头影测量结果为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12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7名,平均年龄为9.2岁,ANB角为0~-4°侧面观凹面形,上下颌前牙无明显代偿者,下颌平面角正常或略小,面下1/3高度正常,其中替牙期9名,恒牙初期3名。1.2矫治方法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