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检测和分析大鼠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中牙周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表达.方法:60只成年Wistar雄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为正常对照组,B为CP组,C为As组,D为CP+As组;各组接受相应的建模处理.观察牙周组织和动脉血管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牙厨组织IL-6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牙周病理学观察,B、D组实验牙牙周炎症表现明显,附着丧失(AL)水平较A、C组有明显增加(P<0.05).动脉病理学观察,C、D组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形成粥样硬化病变.B、D组牙周组织IL-6表达和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其他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D组血清CRP与牙周组织IL-6均呈正相关.结论:CP与As可能相互影响、促进,两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因子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及牙周炎大鼠模型,研究 NF-κB、IL-6及 PGE2水平的变化。方法:将32只普通级6周龄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n =8):A:常氧空白组、B:常氧牙周炎组、C:CIH 组、D:CIH 合并牙周炎组。B、D 组大鼠上颌第二磨牙进行结扎处理,辅以高糖饮食;A、C 组正常饮食。C、D 组置于低氧舱8 h/d。8周后处死,HE 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牙周组织 NF-κB 含量,ELISA 检测牙龈组织 IL-6、PGE2。结果:HE 染色:8周后 B 组、D 组牙周炎症表现明显。免疫组化:B、C、D 组 NF-κB 表达均高于 A 组(P <0.05);ELISA 检测:B、C、D 组 IL-6、PGE2含量高于 A 组(P <0.05),且 D 组 IL-6、PGE2和NF-κB 表达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结论:CIH 导致炎症因子升高,加重牙周组织破坏,使牙周炎症加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大鼠牙周炎模型的牙周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骨钙素水平(Bone gla protein,BGP)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的基础上,注射TGF-β1进行治疗,并先后将治疗1、2、3、4周的大鼠处死,取牙周组织标本作切片,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状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6、BG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牙周炎组牙周组织中IL-6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BGP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时间段牙周炎治疗组牙周组织中IL-6表达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BGP水平明显高于牙周炎组(P〈0.05)。结论:TGF-β1能抑制大鼠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同时对BGP的表达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牙周组织中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基础上,实验动物分别灌服盐酸小檗碱后第1、2、3、4周末处死,取牙周组织标本作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状况,并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GP、IL-6水平变化。结果:牙周炎组牙周组织中BGP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IL-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BGP表达明显高于牙周炎组,IL-6表达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能促进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中BGP的表达,同时抑制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牙周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骨钙素(O steocalcin/OC)水平的变化,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牙周组织的形态改变,探讨补肾坚骨汤对牙周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12月龄SD大鼠24只,8只为正常对照组(N),其余成功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之后,分为牙周炎模型对照组(D)、补肾坚骨汤治疗组16g/(kg·d)(H),给予补肾坚骨汤灌胃4周,每日一次,每次5m L,各组大鼠末次给药后24 h处死,摘取上颌骨制作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H 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周的组织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6和OC的水平。结果:牙周炎模型对照组牙周组织表现为明显的炎症破坏,牙槽骨吸收明显,而补肾坚骨汤治疗组牙周组织炎症明显减轻,牙槽骨吸收减少且骨修复反应明显;牙周炎模型对照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补肾坚骨汤治疗组(P〈0.05);牙周炎模型对照组血清O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补肾坚骨汤治疗组(P〈0.05)。结论:补肾坚骨汤可能通过降低牙周炎大鼠血清中IL-6水平,升高OC水平,减轻牙周组织炎症,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变化,探讨人参皂甙Rg-1对其表达的影响及治疗牙周炎的机理。方法:选用100只体重160-200g 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与F组同时处死。B-J组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B-E组:人参皂甙Rg-1治疗组,给药后第1、2、3、4周末处死。F-J组:牙周炎对照组,于造模成功后第0、1、2、3、4周末处死。取大鼠上颌磨牙牙周组织标本作切片,光镜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F-α、IL-1β水平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组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各时间段牙周炎治疗组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的牙周炎组(P〈0.05)。结论:人参皂甙Rg-1可以抑制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的表达,具有治疗牙周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间歇性低氧(CIH)条件下,牙周炎大鼠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以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 HS)与牙周炎的相关关系.方法 32只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常氧对照;B组:常氧牙周炎;C组:间歇性低氧;D组:间歇性低氧+牙周炎.B、D组大鼠采用正畸细结扎丝结扎双侧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高糖饮食喂养.A、C组不作牙周处理,正常饮食,常氧环境.C、D组正常喂养的同时放入低氧舱内建立间歇性低氧、每天8h.8周后大鼠麻醉后进行牙周检查,腹主动脉采血,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6及PGE2含量;取上颌骨进行HE染色以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B、C、D组IL-6及PGE2含量均高于A组(P <0.05);IL-6及PGE2在D组升高最为显著.B、D组大鼠牙周病理学观察显示牙周炎症明显;A、C组牙周组织破坏不明显.结论 采用结扎丝+高糖饮食法可在8周时成功建立牙周炎模型;OSAHS条件会加重牙周炎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血清25-(OH)D、TNF-α和IL-6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COPD伴牙周炎患者[(C+P)组]20例,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P组)20例,同期门诊随诊的健康对照组(H组)20例。采集临床指标并采用ELISA法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25-(OH)D、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各组间牙周病指数有显著性差异。(C+P)组与P组、H组相比,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较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组血清25-(OH)D与IL-6呈负性相关关系(P〈0.05),C+P组血清25-(OH)D与Tnf-α呈负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25-(OH)D、TNF-α和IL-6可能与牙周炎和COPD病理机制相关,牙周炎和COPD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牙周炎模型骨代谢的影响。方法:4月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7只。即A组(健康对照组)、B组(伪手术组)、C组(去势牙周炎组),D组(去势牙周炎加甲状旁腺激素治疗组)。模型建立成功后,A、B、C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D组间歇性小剂量腹腔内注射等量甲状旁腺激素,隔日注射一次,用药8周。治疗后处死大鼠并通过CBCT扫描测定上颌骨密度,检测血清中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经CBCT图像测量,D组上颌骨密度较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A、B组上颌骨密度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外周血中ALP水平高于A、B、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清钙、磷值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注射甲状旁腺激素能够增加骨密度并改善外周血中ALP的水平,促进牙槽骨的形成,对绝经期后牙周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芪蓝颗粒阻癌抑癌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A、B、C、D、E共5组,A、B、C、D组用0.002%4NQO制备大鼠舌癌变模型,其中B、C、D组在制备模型的同时,用不同剂量芪蓝颗粒进行干预,A组为模型对照组,E组为正常对照组。各组于中药干预的9、18、27、36周时分别处死7只动物,取舌组织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A组总体癌变率39.29%,明显高于B、C、D组(P〈0.05)。A组中EGFR的表达从正常口腔黏膜→各级异型增生→癌变,其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大鼠异常增生舌组织中A组的EGFR阳性表达率为6/11明显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鼠舌癌组织中进行中药干预组EGFR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EGFR蛋白表达均为阴性。结论:芪蓝颗粒具有明显的抑癌阻癌效果,它可能通过下调细胞中EGFR的表达水平,起到抑癌阻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中对氧磷酶-1(PON1)活性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PON1和IL-6与牙周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两者在牙周病病情变化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牙周健康人群30名(牙周健康组)及口腔科就诊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39例(牙周炎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基础治疗,检查治疗前后PON1、IL-6以及临床牙周检查指标。结果牙周健康组与牙周炎组在基础治疗前比较:牙周炎症指标[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及血清IL-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PON1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健康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炎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比较:牙周炎症指标BI、PD、血清PON1及IL-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牙周健康人群和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PON1活性无差异;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中重度牙周病患者牙周健康状况,提高血清中PON1活性,降低IL-6水平;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血清中PON1活性和IL-6水平的变化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慢性牙周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临床指标的改变,探索慢性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方法纳入59名无系统疾病的牙周科就诊患者,其中无或轻度牙周炎者30名和中重度牙周炎患者29名,由同一检查者记录口内缺失牙、存留牙近中颊、远中舌2个位点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以这两项指标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改变。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受教育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牙周炎组的双侧颈动脉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侧IMT:(0.84±0.22mm)vs.(0.70±0.28mm),P〈0.05,右侧:(0.82±0.31 mm)vs.(0.64±0.20 mm),P〈0.05],牙周炎组斑块检出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左侧:10.34%vs.13.33%P=0.77;右侧:6.90%vs.10%P=0.71),牙周炎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6.50%)vs.(13.44±6.41%),P=0.04]。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吸烟、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压等因素后,PD和AL仍是影响颈动脉IMT的重要因素,PLI、PD和BI仍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因素。结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较无/轻度牙周炎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差,慢性牙周炎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3.
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患者血清CRP、sICAM-1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和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的水平,探讨CP和CHD的相关性以及CRP、sICAM-1在二者相关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无系统性疾病的中重度CP患者29例,2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HD病但无牙周炎患者;健康对照组30例,收集各组血清,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CRP、sICAM-1水平。结果:实验组(CP和CHD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清CRP、sICAM-1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P组与CH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和CHD患者血CRP、sICAM-1的水平升高,CP影响血CRP、sICAM-1的浓度,CRP、sICAM-1可能与牙周炎和冠心病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可能是CP和CHD关联的中介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伴或不伴高脂血症的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5—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将24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血症组(B组)、CP组(C组)和高脂血症+CP组(D组),每组6只。各组接受相应的建模及牙周干预处理,同时定期进行牙周临床检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牙周干预前及每次干预后1周(共2次)3个取样时间点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牙周临床检查结果显示,整个实验过程中A、B组大鼠实验牙牙龈未见炎症性改变;C、D组大鼠建模后实验牙牙龈炎症明显,有深牙周袋,部分实验牙松动度达Ⅱ~Ⅲ度,基础治疗后炎症明显减轻,牙齿均无松动。同一时间点上,B、C及D组大鼠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时间点上,B、C及D组大鼠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组大鼠2次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趋于稳定,D组大鼠在2次治疗后1周血清hsCRP水平显著增高。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大鼠,无高脂血症情况存在时,牙周基础治疗可能会在短期内增高As的发生风险;在存在高脂血症状态下,直接牙周基础治疗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增高As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洁治和根面平整术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白介素-1β的影响。方法:选取50名患有冠心病并伴发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中老年患者(CHD组)、40名单纯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及50名健康者(H组),对CHD组和CP组实施洁治和根面平整治疗,进行基线及治疗后1个月的牙周专科检查、采集血清及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结果:基线时血清IL-1β在CHD组高于CP组和H组,且CP组高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和CP组的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IL-1β显著高于H组(P〈0.01),而CHD组和CP组无显著性差异;CHD组和CP组经过治疗后所有病人的牙周临床指标及血清和龈沟液中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洁治和根面平整术可降低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中IL-1β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牙周状态正畸力作用下IL-23在牙周组织的表达变化,为牙周病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大鼠牙周炎静止期、牙周炎活动期模型,以50克力移动牙周正常组、牙周炎静止期组、牙周炎活动期组的上颌磨牙.分别于牙齿移动的第3和7天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定性定量分析各组IL-23在牙周组织的表达.结果 正常牙周移动组IL-23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静止期牙齿移动组IL-23mRNA在牙周组织的表达较正常牙周移动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较活动期移动组显著减小(P<0.01).牙周炎活动期牙齿移动组IL-23mRNA的表达较其他各组均高,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IL-23参与调节牙周炎正畸牙齿移动.牙周炎静止期正畸治疗不会导致IL-23的过度高表达,但要密切控制牙周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陈莹  汪涌  许晓红 《口腔医学研究》2013,(12):1138-1140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中期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牙周炎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分别检查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出血指数(BI);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mL,以ELISA法测定血清IL-1水平。结果:牙周炎组和对照组之间,PLI、PD、CAL、BI和血清IL-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与牙周临床指数PLI、PD、CAL、BI间相关系数为0.692、0.556、0.342、0.683。结论:血清IL-1与PLI、PD、CAL、B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提示妊娠中期血清IL-1水平与牙周炎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牙周炎大鼠血清及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探讨IL-6在牙周炎病理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2005年5—10月选取纯种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36只。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大鼠行单纯牙周结扎,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术后第4、6、8 周各组随机抽取11只SD大鼠,采集血液标本,处死后切取上颌骨及牙龈组织,制作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测定血清和牙龈组织中IL-6的含量。结果    牙龈组织中的IL-6含量在第4、6、8周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血清中的IL-6的含量在第4、6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8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L-6的含量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直接相关,在牙周炎治疗中及时控制牙龈组织中IL-6合成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