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订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O)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译者说明:由于本文报道对耶尔森氏菌的分离及鉴定,试验周祥,程序简单实用,可供参考。所以节译出其分离鉴定部分。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肠炎耶尔森氏菌F.5692菌株来自Gilber博士(英国伦敦公共健康实验所);Y.133:O8菌株来自Hilchins博士(美国FDA),供比较生化特  相似文献   

4.
肉及肉制品中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两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云  李业鹏  计融 《卫生研究》2005,34(3):309-311
目的 建立肉及肉制品中(EPEC)的快检方法。方法 以EPEC特异的微绒毛粘连基因(eaegene)和菌毛束形成编码基因(bfpgene)作为模板,设计两对引物对肉及肉制品中的EPEC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 该方法特异性好,对肉及肉制品中EPEC的最低检出量为10cfu g ,检出时间为8~17小时。结论 建立了可检测肉及肉制品中EPEC的快速、敏感、特异PCR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扬州市生肉制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为制定控制食源性疾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市场、宾馆饭店或食堂生肉及制品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分析。结果:生肉制品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35.12%。沙门菌检出率为10.33%,主要菌型为德尔卑沙门菌及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5.79%;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9.01%。结论:扬州市生肉制品中3类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程度高,生肉制品是食源性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是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食品。  相似文献   

6.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持久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试验研究,试样用水均质后,再以丙酮提取,检测持久霉素残留,提取样经浓缩后,加入正丁醇和稀盐醇净化,调整pH值,减压浓缩至于。最后用甲醇磷盐缓冲液溶解为试液,利用试液中持久霉素残留,以枯草杆菌为指示菌,制成检定用琼脂平板,再用打油法,经培养后,是否产生抑菌圈得出阴性或阳性结果。并根据抑菌圈的大小,用标准曲线作出定量。方法对鸡肉样品添加0.3-1.2mg/kg三个不同含量水平的持久霉素,回收率77.9%-90.1%,变异系数(CV)小于5.76%,检测低限为0.3Mg/kg.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7年-2020年菏泽地区市场销售肉与肉制品中弯曲菌分布及分子特征,为弯曲菌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采集的270份肉与肉制品进行弯曲菌分离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结果 在270份样品中,共检出弯曲菌62株,总检出率为22.96%(62/270),其中生禽肉弯曲菌检出率最高,为57.78%...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福建省生肉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Ye)污染状况、毒力基因携带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集2019-2020年福建省生肉样本364份,并分离出Ye后进行质谱确认,并对分离出来的Ye进行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  相似文献   

9.
用适当的培养基从粪便中直接分离耶氏菌,虽然可检出某些血清型和生物型菌株,但另一些血清型和生物型的菌株(可能为数较少)则除了用冷增菌法外,往往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分离得到。然而,冷增菌法的临床价值有限,因为标本接种后三周尚不能分离到该菌。最近从外环境和食品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应用了几种快速方法,其中一种就是冻休克双增菌法(Freeze-shock double enrichment),该法用于分离表面水中的小肠结肠炎耶氏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萘污染菌的分离鉴定方法,研究降解菌对土壤中萘的降解效果。方法从大庆油田油井旁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高效萘降解主体菌株,并进行一系列形态学实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 DNA序列同源分析。结果该菌株为施氏假单胞菌属,其同源性为99%,命名为DQ-1。DQ-1对萘的降解率在第3天时能达到83.07%。结论此菌株有较好的萘的降解能力,为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了菌种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90年5月,我们对怀化市各冰厂冷饮食品作病原菌检测时,自迎丰冰厂冰牛奶中分离出一株宋内氏菌。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被检样品用无菌瓶、无菌技术采自该冰厂待出售的冰牛奶,及时(4h 内)送实验室;按卫生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配制培养基及检测;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51种)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用豚鼠眼角膜试验检测其侵袭力。结果:本菌株经生化反应、血清学凝集试验和 Sere-ny 侵袭力测定,鉴定为宋内氏菌。  相似文献   

12.
作者用乳糖肉汤(LAC)或1%缓冲蛋白胨水增菌培养或四硫磺酸盐肉汤(TET)直接培养法,观察市售鸡肝、香肠和肉类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取2.5g 样品放入225ml 含1∶100,000浓度的亮绿染料的 TET 培养基或1%PEP(蛋白胨10g,NaCl 5g,Na_2HPO_4 3.57g,KH_2PO_41.5g,蒸溜水1,000ml,pH7.2)和 LAC 前增  相似文献   

13.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以下简称L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引起各国卫生防疫部门的极大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6年还设立了专门机构,协调开展对该菌的流行病学、诊断学和预防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西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该菌列为进口食品卫生质量的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今天抗菌素和染料已成功地应用于选择性培养基中。由于李斯特氏菌(下简称李氏菌)对广谱头孢菌素有抗性,而这种广谱头孢菌素能够抑制其他大多数菌,因此作者研出了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所用菌株为从发酵香肠中分离出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onoeytogenes),血清型为4 b,在促酵培养物(10~4乳酸杆菌米酒Lactobacillus Sake)中加入含L.m.3×10~4CFU/g的菌液,匀化后加入香肠。另取不接种L.m.的同种香肠作为对照,按是否接种L.m.及培养基中葡萄糖的含量(分别为0%,0.3%和0.7%)将培养基分为6种,每种培养基接种7份,22℃发酵72 h,然后置15℃干燥室中干燥18 d(整个过程共21 d),分别于第0,1,  相似文献   

16.
肠道侵袭性大肠艾希氏菌(EIEC)和空肠弯曲菌是当今公认的肠道病原菌之一,而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同时检出该两种病原菌的报道少见。我们在1984年7月从一幼儿患者粪便中同时分离到EIEC和空肠弯曲菌,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福建省生肉及含肉馅速冻米面制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状况。方法参照GB 4789.13-2012产气荚膜梭菌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并进行确证试验。结果样品中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8.7%(32/366);生肉中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14.8%,31/210)高于含肉馅速冻米面制品(0.6%,1/156);生肉中产气荚膜梭菌各季度均有检出且呈上升趋势,含肉馅速冻米面制品中的产气荚膜梭菌仅在第3季度有少量检出;农村中的生肉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26.3%(10/38)高于城市12.2%(21/172)。结论福建省生肉中存在产气荚膜梭菌污染,农村生肉检出率更高,易引起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12h内快速检测粪便中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探讨已报道的多重PCR体系检测粪便中3种目的菌的可行性,根据沙门菌invA基因、志贺菌ipaH基因及大肠杆菌O157︰H7rfbE基因筛选设计新引物,优化反应条件,测定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8h短时增菌后,对24份模拟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已报道的多重PCR体系不适用于粪便中3种目的菌的检测;新建立的体系适用于粪便样品的检测,能在12h内同时检测3种目的菌。通过短时增菌,该体系对粪便样品中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灵敏度分别为:8.5cfu/10ml增菌液,27cfu/10ml增菌液,5cfu/10ml增菌液。对28株目的菌和13株非目的菌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特异性。[结论]成功建立能在12h内同时检测粪便样品中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健康带菌者3种目的菌的快速筛查,为卫生检验检疫、食品微生物安全的监测和监督提供一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CTAB电泳及免疫点样法:一种测定肉制品中大豆蛋白的新方法[英]/KorsMandStein-hartH∥ZLebensmUntersForschA.-1997,205.-224~226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欧洲已可见到许多含非肉类蛋白,特别是大豆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污染风险较高的6种生果、蔬中E.coli.O157:H7的PCR检测情况,以及初步探讨其机理和改善措施。方法:采用添加标准菌株,比较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传统分离培养法的检出情况,然后在PCR反应体系中分别添加PVPP、脱脂奶粉、BSA等物质,比较检出灵敏度的改善情况。结果:除绿豆芽和青椒外,PCR检测方法和传统分离培养法均能在1cfu/10g、10cfu/10g、100cfu/10g的接种浓度上检出阳性,对于绿豆芽和青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1cfu/10g接种浓度上未检出,分离培养法在10cfu/10g、100cfu/10g两个接种浓度上均未检出。添加脱脂奶粉和BSA后,绿豆芽和青椒样品在1cfu/10g的接种浓度上检出阳性,且在该浓度上其他样品的检出频率均有一定提高。PVPP对PCR体系改善不明显。结论:在生果、蔬中E.coli.O157:H7检测中,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比传统分离培养法灵敏度更高。脱脂奶粉和BSA可以用于改善生果、蔬中E.coli.O157:H7的荧光定量P(聚检测体系,提高检出率和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