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术的发病及治疗情况。结果:55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为16.4%。其中耻骨结节处刺激痛4例,腹股沟切口持续性灼痛3例,腹股沟切口伴大腿根部区的皮肤放电样痛2例。9例患者均经治疗后疼痛症状逐步减轻最终消失。结论:术后慢性疼痛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常见并发症,腹股沟区的神经受累、耻骨结节骨膜损伤是术后慢性疼痛的两个主要原因,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手术操作是预防术后慢性疼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黄海涛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339-340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慢性疼痛病因及预防治疗。方法将同期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顽固性疼痛率为10.3%(15/145),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方法疼痛率为11.2%(16/143),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相比,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并不一定减少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手术规范操作是预防的关键,治疗应先采取保守治疗,如无效再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女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医院普外科自2003年12月~2009年12月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68例女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5例,应用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33例,对两种术式术后继发股疝、异物感、慢性疼痛、平均住院时间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好,无继发股疝发生,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女性腹股沟疝安全、有效、可靠的手术方式,可预防继发股疝,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人无张力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426例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例随访,慢性疼痛17例,探讨发生原因与对策.结果 17例经过非手术治疗均达到消除疼痛.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原因多样,药物、针灸、理疗和小针刀治疗可解除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出现慢性疼痛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012年3月间入院进行治疗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40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疼痛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术后一年内进行随访,患者发生慢性疼痛共11例,比率为5.5%,其中出现伤口处慢性疼痛或异物感5例、患侧下肢大腿内侧剧烈牵拉性疼痛6例,实施针对性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正确的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武军  郭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7):168-168
目的:分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疼痛的原因,以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6年7月~2008年7月,以意大利赫美公司产品(T2网塞)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共63例。结果:63例近期无复发。出现切口慢性疼痛1例,患侧下肢大腿内侧剧烈牵拉性疼痛2例,切口异物感2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下简称“无张力疝修补术”)有损伤小、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但仍有一定的切口并发症,往往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正确规范的手术操作可以减少切口并发症的产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原因.方法:将210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70例,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法,B组70例,采用Lichtenstein手术治疗,C组70例,采用Rutkow手术治疗,术后3组均随访18个月,对比3组患者修补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情况.结果:A组术后发生慢性疼痛患者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2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2组采用不同无张力修补术式,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法,表明无张力疝修补术可减少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间568例实施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经过非手术治疗,2例通过手术治疗达到消除疼痛。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可预防的,治疗主要是针灸、药物、神经阻滞和射频,手术是最后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2002年元月至2006年12月5年间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385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52例患者产生各种并发症的原因逐一分析,提出防治策略.结果 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部分与充填式材料的材质有关,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所致.结论 预防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是正确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2000~2007年无张力疝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后并发症防治,对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离床活动时间、术后治疗的天数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离床时间、患者自我感觉的程度、术后复发较传统疝修补术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手术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复发率低,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腹股沟疝的解剖特点及发病机制决定了手术修补是其唯一治愈的方法,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推广,疝术后的复发率下降,而术后的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相对升高,常见的术后慢性疼痛原因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神经的损伤、补片的材料及固定方式等,故疝复发不再是临床医师的关注焦点,困扰我们的是如何减轻疝术后的慢性疼痛。现阶段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重点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12.
陈海滨  陈武 《浙江实用医学》2008,13(1):38-38,40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产生的原因。方法 2000年6月~2006年1月,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325例腹股沟疝随机分为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法组146例、Lichtenstein手术法组67例与Rutkow手术法组112例3组进行对比。结果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法组平均随访19.3个月,Lichtenstein手术法组为18.7个月,Rutkow手术法组为18.9个月。传统疝修补组与无张力修补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而Lichtenstein手术组与Rutkow手术组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能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两种不同无张力修补术式对慢性疼痛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苏仁玉 《吉林医学》2013,34(11):2049
目的:对于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慢性疼痛原因、预防策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随访。结果:研究对象均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并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美国泰科公司充填式锥型网塞补片,另一组采用美国戈尔公司的补片。手术之后泰科公司补片组的疼痛发生率为15.3%(23/150),戈尔公司补片组的疼痛发生率为2.7%(4/1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国戈尔公司补片的并发症少、舒服柔软、更适合人体生理,减少了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切口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MYcroMesh补片和疝环充填式网塞补片来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疼痛,5例实施保守治疗,2例分别实施手术网塞取出术和神经切断术治疗。经观察,所有切口疼痛均消失。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疝修补材料的使用是导致术后切口疼痛的原因,合理选用修补材料,并予以对症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15.
程艳 《吉林医学》2013,34(13):2557-2559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方法、效果、复发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875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检出复发病例,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对手术全程的护理进行分析,找出失误或缺陷,总结经验、改善护理方法应用于复发的治疗中,比较护理效果。结果:875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复发47例;复发的原因各异,主要原因是腹内压增高、护理不当;47例复发患者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及精心护理,手术效果满意,随访1~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加强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护理,可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护理人员不但要了解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和优点,还要了解患者的身心特点,方可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重视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术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宁  何中元 《中原医刊》2007,34(19):54-55
目的 分析平片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对7例腹股沟疝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治疗进行研究。结果 7例疝复发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复发原因为医源性因素和患者因素。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疝复发原因分为医源性和患者两方面因素,充分的治疗是可以预防其复发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疝网片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疝网片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5~90 min,术后6~12 h可下床活动,无明显慢性疼痛及异物感。术后并发症:尿潴留32例,阴囊积液3例,阴囊血肿2例,切口感染1例。62例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疝网片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目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体会。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7年6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68例腹股沟疝病人的临资料。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1m in,术后(6~10)小时病人下床活动,平均5天出院。术后发生尿潴留8例,腹股沟部异物感2例,局部疼痛3例。随访(4~3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手术方法,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损伤轻、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因手术方法、技巧及修补材料的原因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应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性复法疝手术中的解剥问题,平片固定的具体位置.修补斜疝的同时怎样预防股疝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传统手术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发展概况及其临床分析.结果 单纯使用平片,手术全部成功,无一复发.手术时间平均45分钟.结论 应用平片达到无张力修补是治疗腹股沟疝及老年复法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许少鸿 《吉林医学》2012,33(25):5418-5420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86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浆液肿132例,发生率为15.24%;慢性疼痛6例,发生率为0.69%;异物感142例,发生率为16.40%;排异反应2例,发生率为0.23%;复发(再发疝)9例,发生率为1.03%,缺血性睾丸炎6例,发生率0.69%;术后出血35例,发生率4.04%。结论: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不干扰腹股沟区正常解剖、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