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木防己汤出自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二十四条:“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发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相似文献   

2.
木防己汤方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第二十四条,原文:"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木防己汤方:木防己三两,石膏十二枚鸡子大,桂枝三两,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取煮二升,分温再服。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木防己、桂枝各二两,人参四两,芒硝三两,茯苓四两。上五味,以水六升,  相似文献   

3.
4.膈间支饮原文: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黎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已汤去石膏加获苓芒硝汤主之。  相似文献   

4.
<正> 木防己汤是一张治疗支饮的名方,首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其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膈间有支饮留伏,饮邪迫于肺,肺气上逆,则气喘胸满;饮邪滞于胃,胃失和降,则心痞闷,甚或坚实胀满,饮聚膈间,营卫不利,故面色黑而晦暗。其脉沉紧者,乃寒饮留伏于里,结聚不散之象。病程已达数十日之久,又经前医吐  相似文献   

5.
木防己汤出自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二十四条:"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发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原文用于治疗支饮重证,病机较为复杂,一方面饮邪内结胸膈、心下,另一方面正气已虚且兼郁热,治以通阳利水,清热补虚.若饮结较甚,病重药轻,可用本方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以增去饮之力.笔者查阅了1994年以后的文献,发现本方现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关节炎等病证,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罗世伟 《中医杂志》2012,53(8):717-718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并治》第二十四条中“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不应是服木防己汤后的结果,应是指条文中“心下痞坚”的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7.
肺栓塞为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笔者提出了以“三维协辨”(辨方证、辨体质、辨病机)作为治疗原则。具体结合本案例,首先遵《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曰:“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依据患者以“喘满”为主的临床表现,“辨方证”符合“木防己汤证”;其次,通过对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及既往病史的收集,均提示瘀血内阻之象,又因“血不利则为水为痰,水不利则为血为瘀”,水血互结,故推测该患者实为痰瘀体质,即“辨体质”为痰瘀体质;再者细剖“膈间支饮”,究其病机核心为水饮攻冲上逆,故“辨病机”是支饮冲逆;另外,宗气有助肺脏呼吸和推动心脉运行之功,患者“喘满”亦提示宗气不足,故重用黄芪补气。本病案以木防己汤(辨方证)、桂枝茯苓丸(辨体质)、葶苈大枣泻肺汤(辨病机)合方加减化裁论治肺栓塞危重症一例,并成功获效,这为中医药救治危重症疾病提供了很好的临床示范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栀子豉汤为治疗发汗吐下后所引起的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之证.对于具体的症状,我们就从伤寒论的原文里来探讨.伤寒论曰: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条文76)又曰: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条文77)又曰: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解,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原文78条)又曰: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原文79条)又日: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  相似文献   

9.
伍建光 《江西中医药》2010,41(11):16-17
<正>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书中共有两处论及本方。一为《痉湿暍病篇》第22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另一为《水气病篇》第22条:"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  相似文献   

10.
<正>何庆勇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1]。木防己汤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由木防己、石膏、桂枝、人参组成,功在补虚散饮,主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属虚者,是治疗支饮重症的著名方剂。顽固性水肿也称难治性水肿,是严重水肿的患者对常规治疗(低盐饮食、利尿剂)没有反应,并进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在说明病因、阐述病机、列举症状、提出治法后,接着便是选方。我们看到,他在方名前后分别运用“×汤主之”、“×汤主之,×汤亦主之”或“×汤主之,×汤、×汤并主之”、“宜×汤”、“×汤主之,不……者,×汤主之”、“其……者,可与×汤,若不……者,不得与之”、“×不汤中  相似文献   

12.
病风水 ,为临床多见之症 ,是属现代医学肾炎急性期的范畴 ,在此时期积极治疗 ,最为关键 ,故略述浅见。  早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篇》曾记载 :“风水其脉自浮 ,外证骨节疼痛 ,恶风 ,风气相击 ,身体洪肿 ,汗出乃愈。恶风则虚 ,此为风水……” ,“寸口脉沉滑者 ,中有水气 ,面目肿大 ,有热 ,名曰 :‘风水’ ,视人之目窠上微拥 ,如蚕新卧起状 ,其颈脉动 ,时时咳 ,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 ,风水。”“太阳病 ,脉浮而紧 ,法当骨节疼痛 ,反不痛 ,身体重而酸 ,其人不渴 ,汗出则愈 ,此为风水……。”“风水脉浮 ,身重 ,汗出恶风者 ,防己黄芪汤主之…  相似文献   

13.
正左胁痛,肝气不和也,柴胡疏肝散、栝蒌散并主之;头痛者,风热也,清空膏主之,或柴胡疏肝散;腹痛者,肝木乘脾也,芍药甘草汤主之;小腹痛者,瘕之气聚也,奔豚丸主之,有热者去附桂;积聚者,肝积在左胁下,名曰肥气,和中丸加柴胡、鳖甲、青皮、莪术主之;疝气者,气结聚于下也,橘核  相似文献   

14.
下法作为祛除病邪的大法之一,由《内经》提出之后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首次将其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各科诸多杂病的治疗,现概述如下。1 肺系病证 1.1 邪壅中焦,肺气不降。如“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因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纽,实邪壅滞中焦、肺气宣降不利,故呼吸短促急迫。当用下法祛除实邪,使气机升降无碍,则喘促自愈。 1.2 饮停胸膈,肺气不利。如“隔间支饮,其人喘满……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痰饮咳嗽病篇》),即  相似文献   

15.
生姜半夏汤出自《金匮》。该方用于“病入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胸中愤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笔者借古方新用,加大剂量,疗效更著。经治愈眉棱角痛之患者108例,本组年龄均在17~65岁,病程时间短的为5天,长者达8年之久。服药1~3剂愈者59例,4~6剂愈者32例,8剂以上愈者  相似文献   

16.
<正>木防己汤出自《金匮要略》,书中描述的方证与现代医学之慢性心力衰竭相似[1],日本汉方界报道木防己汤有增强心功能的作用[2]。笔者近年对32例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木防己汤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聂秋霞 《四川中医》1997,15(2):32-32
白头翁汤出自仲景《伤寒论》,是治疗热毒赤痢、疫毒痢的常用方。《伤寒论》说:“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又说:“下痢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可知本方所治不是一般湿热痢,临床应用只要辨证准确,随证加减疗效自不必说,但对于治疗慢性痢疾却应用者不多,若用之不当,反有伤胃损正之弊。慢性痢疾乃急性痢疾迁延而成。症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作时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饮食减少、倦怠怯冷等。此病理机制多为初痢治不得法,涩止大早或未及时治疗,使久病正虚、湿热留滞、病根未除,每受外邪或饮食不…  相似文献   

18.
防己黄芪汤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己黄芪汤是益气利水的代表方,出自<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第22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该方由防己、黄芪、生姜、大枣、甘草、白术构成.原用于风湿浮肿,症见:关节痛、浮肿、汗出、恶风等.近十余年来,此方临床应用日广,研究成果颇丰,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文献摘录】《伤寒论》:“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相似文献   

20.
【溯源】太阳蓄水证首见于仲景《伤寒论》,在太阳病篇,霍乱篇中详细论述了本证的病因脉治。如太阳病篇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今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