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ZD6474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甲基噻唑基四唑实验(MTT法)测定ZD6474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ZD6474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01)。ZD6474导致肝癌细胞发生G_0/G_1期阻滞。结论 ZD6474能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增殖,可能与导致肝癌细胞G_0/G_1期阻滞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ZD6474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及杀伤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ZD6474、阿霉素单药及其联合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程度,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ZD6474单药及阿霉素单药对MCF-7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P<0.05)。ZD6474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阿霉素则使细胞阻滞于S期。两药联用后同时阻滞于G0/G1及S期。联合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ZD6474和阿霉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ZD6474对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裸鼠建立膀胱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实验组A[0.5(mg/(kg·d)];实验组B(3(mg/kg·d)];实验组C[7(mg/(kg·d)];实验组D[10mg/(kg·d)1,分别给予ZD6474,于接种后第7、14、21、28、35天测量动物体重及MRI检查,测量肿瘤细胞直径。结果:7mg/(kg·d)组在给予ZD6474第21天时,肿瘤直径为(1.20±0.08)mm,与3mg/(kg·d)组[肿瘤直径(2.80±0.15)m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mg/(kg·d)组与7mg/(kg·d)相比,肿瘤直径为(1.20±0.0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有2例死亡,尸体解剖示肝坏死。结论:荷人膀胱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实验,提示其对膀胱癌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肝感染不同阶段的乙肝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 HBcrAg)水平及HBcrAg联合AFP、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Ⅱ, PIVKA-Ⅱ)对乙肝相关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HBsAg阳性患者562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慢乙肝组(173例)、肝硬化组(218例)、肝癌组(54例)和肝癌术后组(117例);分别以HBsAg 3.0 Log IU/ml,HBcrAg 4.0 Log U/ml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其中低HBsAg低HBcrAg组(142例)、低HBsAg高HBcrAg组(124例)、高HBsAg低HBcrAg组(31例)和高HBsAg高HBcrAg组(113例)。比较各组HBcrAg、AFP、PIVKA-Ⅱ等血清学标志物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HBcrAg、AFP和PIVKA-Ⅱ对乙肝相关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562例患者中,男403例,女159例;年龄7~81岁,中位年龄51.0岁。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原代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hCAF),阐明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纯化人hCAF, 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其相关蛋白标记物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Hep3B经hCAF上清处理后的增殖速度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hCAF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在肝癌组织标本中成功分离出hCAF,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CAF特异性地高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证实,经hCAF上清处理后的Hep3B细胞增殖量为完全培养基处理48 h细胞增殖量的126.0%、125.0%及120.5%,细胞增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hCAF上清处理后的Hep3B细胞增殖速度及细胞周期中处于S期的细胞数目均高于完全培养基处理的Hep3B细胞(P<0.05)。hCAF与Hep3B共同接种至裸鼠皮下的成瘤体积[(1.34±0.52) cm3]明显大于单独接种Hep3B组[(0.51±0.09)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AF可以明显促进肝癌细胞系Hep3B的生长,其可能在肝癌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MMC-7721细胞中EGFR的表达,不同浓度吉非替尼处理SMMC-7721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对该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SMMC-7721细胞中EGFR呈强阳性表达,吉非替尼明显下调EGFR表达,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呈剂量时间依赖性,8 mmol/L吉非替尼组细胞凋亡率为(58.58±2.95)%,显著高于对照组(0.11±0.04)%,(P<0.01).结论吉非替尼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因而有望为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肝是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是公认的定论,那么隐匿性乙肝(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与HCC的相关性如何,却尚有争议。此文综合国内外临床和动物研究结果,总结出:OBI是HCC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OBI保留有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同的致癌机制,如整合进宿主基因组,顺式激活相关基因或合成蛋白后反式作用于基因组或相关蛋白质,如合成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antigen,HBX)、前S蛋白和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这些蛋白可使肝细胞发生转化,影响信号通路,使细胞增殖、凋亡失衡。其次,持续存在的低载量病毒可导致轻微但持续的炎症坏死,肝细胞循环坏死、再生,加速肝硬化进程,最终导致HCC。最后,病毒突变及甲基化修饰在HCC发生中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5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5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我们对A组的24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B组的23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对C组的26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D组的22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我们对这95例患者均进行了超声波检查以及肝功能监测,治疗结束后,比较这四组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果:在进行了24周的治疗后,A、B、C、D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50.00%、69.57%、69.23%及81.82%。A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低于其他三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延缓其肿瘤的生长速度。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肝硬化与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 2012 年收治的166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已行肝切除术。男性134 例,女性32 例;年龄32 ~ 73 岁;其中无肝硬化25例;小结节肝硬化(肝硬化结节≤ 3 mm)61 例;大结节肝硬化(肝硬化结节>3 mm)80 例。比较3 组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无肝硬化、肝硬化小结节及肝硬化大结节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肝硬化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优于肝硬化小结节及大结节组患者。肝硬化小结节组和肝硬化大结节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无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优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肝癌相关基因HTA基因(hepatoma associated gene)进行重组表达,并对HTA蛋白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从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扩增得到HTA338-616cDNA,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1a(+)-MBP内,诱导表达MBP-HTA融合蛋白及MBP蛋白,His-tag磁珠纯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药物顺铂对肝细胞肝癌syndecan-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检测syndecan-1在未化疗组和顺铂化疗组肝细胞肝癌的表达.结果在47例肝细胞癌中,31例未化疗者syndecan-1阳性表达13例,而在16例化疗者中syndecan-1阳性表达13例.化疗组syndecan-1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化疗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顺铂化疗会增加肝细胞肝癌syndecan-1的表达,从而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HGF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CF)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溴脱氧尿核苷(BrdU)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实验观察HGF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法检测p27、p21和p18基因的表达.将反义p27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的p27低表达HepG2细胞,观察HGF对该转染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HCF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HGF明显促进HepG2细胞p27蛋白和mRNA表达,但对p21和p18的表达则无影响.HGF对反义p27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无增殖抑制作用.结论 HGF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上调p27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肉瘤样癌,是含有癌性和肉瘤性成分的混合物.肉瘤样型肝细胞癌,是肝细胞癌的一种罕见亚型,易转移,预后较差.患者中年男性,因右上腹痛2周余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有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明显增高,影像检查发现肝内多发占位.病理示肉瘤样型肝细胞癌,免疫组化示Vim(+),CK(灶性+).  相似文献   

14.
紫杉醇对裸鼠人肝癌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观察紫杉醇对人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转移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人肝癌裸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自模型建立次日始两组分别给予13mg·kg-1·d-1剂量紫杉醇和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第30d处死裸小鼠,观察肿瘤生长、转移情况,分别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检测癌组织CD34和VEGFmRNA的表达水平,记录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紫杉醇组肿瘤重量、体积、肺转移灶计数、MVD和VEGF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对HCC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肝细胞癌的血管生成并降低肺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重组人p53腺病毒(Ad-p53)在不同感染滴度、不同感染时间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d-p53作用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采用瘤内注射的方法观察Ad-p53对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Ad-p53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效靶比(MOI)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当rAd-p53在125MOI效靶比时,细胞生长基本达到完全抑制;p53转导显著增加了HepG2细胞的凋亡率;瘤内注射Ad-p53后,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Ad-p53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关系,Ad-p53转导野生型p53基因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肝癌基因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瘦素及其受体蛋白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瘦素及其受体在人肝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制备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及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的细胞爬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细胞株中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以医学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及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中均存在瘦素及其受体蛋白的阳性表达,并且瘦素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是人肝癌细胞株高于人正常肝细胞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瘦素及其受体以双重表达方式存在于人肝细胞癌细胞中,可能在肝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荆子木脂素VBE-3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和人胚肝L-02细胞,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生长。结果:VBE-3选择性抑制HepG2细胞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同时选择性抑制HepG2细胞生长,呈时间依赖性。结论:VBE-3具有选择性抑制HepG2细胞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聚酯型儿茶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MTT法、集落形成试验、同位素掺入试验、细胞内cAMP/cGMP浓度测定、原位杂交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50mg·L~(-1)聚酯型儿茶素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H-TdR、~3H-Leu掺入试验证明其可明显抑制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聚酯型儿茶素作用后,SMMC-7721细胞内cAMP及cGMP浓度明显增加,细胞的c-myc基因mRNA水平表达明显降低,而p53基因mRNA水平表达明显升高。结论:聚酯型儿茶素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与其抑制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升高细胞内cAMP浓度和抑制c-myc基因表达、增强p5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