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春江主任中医师诊治脾胃病经验丰富,崇尚从肺肝论治,调气机升降。主张虚者补之,清补平补为主。认为临床当衷中参西,以提高治疗效果。擅用风药,胜湿通络止痛。附病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杨泽民老中医诊治脾胃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所用补中理气苦泄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理气化痰降逆法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辛开苦泄法治疗食管炎、温中降逆法治疗呃逆重症、调肝脾温清兼施治疗慢性结肠炎及肠功能紊乱等,均是其独到经验的总结,可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泽民诊治脾胃病经验撷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建平 《江苏中医》1998,19(9):12-13
杨泽民老中医诊治脾胃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所用补中理气苦泄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理气化痰降逆法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辛开苦泄法治疗食管炎,温中降逆法治疗呃逆重症,调肝脾温兼施治疗慢性结肠炎及肠功能紊乱等,均是其独到经验的总结,人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4.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吕文亮教授注重中焦脾胃及其病理产物痰、湿、瘀,从治本病,疗效甚好。  相似文献   

5.
曹敏  韩勤芬  华文进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927+1959
<正>已故全国著名老中医汪朋梅主任医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载,于内、外科皆有建树,笔者将先生诊治脾胃病的用药经验浅述如下,供同道参考。1权衡五脏,先调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胃之腐熟水谷,脾之运化转输,气血津液才藉此源源不断地化生和输布,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6.
王少华主任医师从医近60载,学验俱丰,在脾胃病的治疗上提出如下观点:(1)温脾清胃,燥湿相济;(2)寓升于降,寓降于升,升降不息则脾健胃和;(3)治胃宜“以通为补”,切忌填补;(4)升降兼施,补泻并进;(5)寒热并调,阴阳两顾。  相似文献   

7.
8.
9.
<正> 刘仁昌(1912~1981年),生前系聊城地区名老中医。医理精深,经验丰富,行医40余载,擅长内、妇科,尤其对脾胃病的调治,独具匠心,擅以调气机、助升降之法治疗脾胃病,每多效验。刘师认为:脾为中央土,以灌四旁;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同居中焦,通连上下,是升降运动之枢纽。脾胃升降正常,出入有序,才能维持人体升降平衡,一旦脾胃升降失调,诸病生焉。余随师临证多年,今择几例,以飨同道。气虚下陷扶肝升举韩某,男,41岁。患胃下垂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近6载,曾在济南、京津等地求治不验。近时症状日益加重,形体消瘦,院腹饱胀,隐痛绵绵,胸胁苦满,少腹重坠,纳呆食少,呃逆时作,神疲体倦,舌淡苔白,脉沉缓。诊为肝气升发不足,木失条达,脾虚气陷,胃失和降。治以扶肝举陷,补脾益胃,助其升降。药用:柴胡、当归、白芍、木瓜各10克,白术、炒葛根各12克,益母草、黄芪各20克,党参、枳壳各15克,肉桂、吴茱萸各6克,炙  相似文献   

10.
宋康治疗慢性咳嗽经验撷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咳嗽是指持续咳嗽超过3周,X线胸片正常,无明显肺部疾病的咳嗽。长期慢性咳嗽影响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夜间剧烈咳嗽影响睡眠,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浙江省中医院宋康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中医药治  相似文献   

11.
孙喜才教授在40余年中医脾胃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立法用药,自成一体,形成了一整套治疗脾胃病的方法和思路.笔者有幸随其临床10余年,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焦中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及血液病诊疗专家,焦中华教授现已七十多岁,但思维敏捷、步履轻盈,身体十分健康,仍坚持临床工作,这与其注重养生紧密相关。焦老认为养生关键是抓住一个"和"字,而首养精神是其养生观的核心,重养脾胃是其养生观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奚九一治疗结缔组织病经验撷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痹病因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因Et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痹阻气血所致。在痹证的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可忽视正气的盛衰,尤应重视后天脾胃的重要作用。基于痹病的病因病机,结合殷海波教授临床治验,探究顾护脾胃在痹病论治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雷云霞 《新中医》2005,37(10):10-11
蔡淦教授治疗脾胃病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原则,健脾为主,兼顾他法。临床治疗注意时时顾护胃气;健脾不忘疏肝;重视中焦气机升降;选药精当,一药多用。选方用药灵活化裁,注重整体调理。  相似文献   

16.
沈英森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英森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医疗工作近40年。医德高尚、学验俱丰,尤其对温病、脾胃病、肺系疾病、肿瘤等的治疗造诣精深,多有发挥。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获益良多,兹将其治疗脾胃病之临床经验心有所悟者,拾其麟爪,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张鑫  张智龙 《江西中医药》2009,40(12):17-18
张智龙教授在临证中重视调理脾胃,运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大量的疑难杂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撷取其中经验三则,以期为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重视调补脾胃诊治经验举隅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徐景藩关键词调补脾胃〔作者简介〕徐景藩(1927—),出生于吴江盛泽镇中医世家。1940年即随父徐省三学医,后又从师朱春卢继续学医,1947年起在家乡行医。1952年考取卫生部中医研究班学习5年,1...  相似文献   

19.
徐景藩教授诊治脾胃病用药经验拾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景藩教授从医近60年.学验俱丰.尤其在诊治脾胃病方面经验独到.归纳出杏蔻橘桔开泄法、养血柔肝用归芍、疏养和中麦谷芽这三条基本用药经验.徐老认为开泄法也属于“苦辛通降”之范畴,既有通降中焦胃府之功,又兼宣畅上焦肺气之效;而对于肝胃阴血亏虚者,常以当归、白芍同用,二药合用,养血柔肝.滋润胃腑,辛而不过散,酸而不过收;对于胃炎、胃溃疡辨证属脾胃气虚证或胃阴不足证者,临床当选用补益脾胃或滋阴养胃剂,并配麦芽、谷芽使补中寓消,补而防滞.符合“通补”的原则临床验之多获佳效。  相似文献   

20.
何晓晖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坚持"胃肠一体"观,倡导"四辨一体"脾胃病诊疗模式,学验俱丰,疗效卓著。根据《灵枢·胀论》"胃之五窍"理论,何教授从脾胃论治咽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五窍疾病,临床每获良效。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以指导临床,令人得以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