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仁汤源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但首载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上焦·湿温》[1]。由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组成。是治疗湿温初期,邪留气分,湿重于热,病位在上之主方。其组方特点为宣上、畅中、渗下,疏通三焦气机,三焦分消,具有三焦同治之功。化湿为主,清热为辅。开肺气为先,肺气开则一身气机开。有疏利气机、化湿清热、宣畅三焦之效。笔者在临床中用三仁汤化裁治疗白涩证、混睛  相似文献   

2.
《温病条辨》有关湿温论述,辨证细致入微,用药丝丝入扣,有法可循,有方可依。现归纳为七法。一、轻宣上焦法湿温初起,表证叠见,里湿亦重。证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热甚,状若阴虚者”,为肺气被遏,上焦不通,湿出高原。吴氏治以“三仁汤轻开肺气”肺气一宣,气机畅达,“气化则湿亦化也”。方用杏仁开肺气为主,蔻仁、半夏、厚朴芳香疏导,苡仁、滑石、通草淡渗利湿,竹叶透热于外,聚辛开苦降、芳化淡渗于一方。后世皆视三仁汤为三焦分利。然观吴氏自注,乃轻宣上焦之法,故应遵吴氏本意行之。二、升降中焦法若“三焦湿邪,升降失  相似文献   

3.
<正> 清代名医吴瑭,临床运用杏仁有独到之处,且在理论上也有所阐发,今据其在《温病条辨》中运用杏仁的规律归纳如下: 一、宜肺化湿吴氏喜用杏仁宜利肺气以化水湿,治疗湿热性疾患,这是很突出的地方。三仁汤是宜肺化湿的著名方剂,方内杏仁开肺气,厚朴、白蔻理中气,半夏和胃,苡仁、滑石、通草淡渗利湿,使气化得行,胃气得降,水道得通,湿浊得去。杏仁滑石汤中“以杏仁、滑石、通草清宜肺气,由肺而达膀胱以利湿”,厚朴泻湿满,芩连清里热,郁金开胸痞,橘红半夏健胃止呕兼化痰湿,俾使三焦之湿热,得到分治而解除。在三加减正气散中,“加杏仁利肺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叶天士治疗温病案例,对其运用杏仁的常用配伍及功效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认为叶氏对杏仁的运用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宣肺散邪以解表;二是肃降肺气以止咳;三是开发肺气以祛湿。并且认为,叶氏治疗温病非常重视调理气机,而杏仁通过适当的配伍,可宣通一身上下之气,气机通畅,则有利于祛除病邪。  相似文献   

5.
三仁汤是治湿热证的主方。本方俱备辛开、苦降、淡渗三法,有宣开气机,清化湿热的功能。方中杏仁的苦温,以宣开肺气为主药,佐以竹叶清上焦之热;用蔻仁配厚朴、半夏的苦辛温以运化中焦之湿浊;用苡米仁配滑石、通草甘淡渗利下焦,故能主治湿热弥漫之证,是治疗湿温证的代表方。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说:“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三仁汤主之”。湿热病的病因病机,乃是湿遏热  相似文献   

6.
三仁汤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立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由杏仁、薏苡仁、白蔻仁、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半夏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效原方用于湿温初起,邪留气分,湿盛热微,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者。三仁汤现在被广泛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肾炎、急性发热、慢性肝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7.
三仁汤(下称本方)创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主治“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等湿恋气分,郁遏不达,波及三焦之证。方中杏仁15克,苦辛宣通上焦,善开肺气,气化则湿化;白蔻仁6克,苦辛芳香,畅枢中焦,醒脾化湿;薏苡  相似文献   

8.
孟澍江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数十年,学验俱丰,审证细微。笔者有幸侍诊孟老,获益颇多。便秘一症,在中老年人尤为多见,而致便秘之因甚多,治法亦千差万别。孟老在治疗便秘时,常于辨证论治的同时注重疏理肺、脾、肝三脏之气机,就此经验介绍于下。 1 在肺宣开上痹 孟老认为肠腑之通降既赖脾胃之转输,亦赖肺气之肃降,上窍闭则下窍不通,肺失清肃则致肠腑闭塞不畅。孟老治之每用开宣上痹之法,选 轻苦微辛之品,微辛以开气痹,微苦以降肺气,肺气得通,气机得畅,胃气因和,肠腑得通而便秘自除。即所谓“开天气以通地道”之法也。正如叶天士所云:“昔丹溪大、小肠气闭于下,每每开提肺窍。《内经》谓:肺主一身气化,天气降,斯云雾清,而诸窍皆为通利。”孟老选药常从俞氏《通俗伤寒论》“里气抑郁,大便不爽或竞不通而痛,加春砂仁三分拌捣郁李仁、松仁、桃仁、柏子仁、蒌皮、酒捣薤白等辛滑以流利气机,气机一通大便自解”之意,或用郁金、紫菀、枇杷叶、杏仁、桑白皮等取《温病条辨》上焦宣痹汤之意,以宣通上焦肺气,脏腑同治,表里相应。尤以紫菀为常用,紫菀辛散苦降,温和柔润,既可宣开肿闭,又可润肠,治疗便秘兼有肺气闭塞者尤良。若兼有气机不畅者,则用瓜蒌、薤白等既可调畅上焦胸膈气机,又有润肠之功。  相似文献   

9.
三仁汤一方出自《温病条辨》。作者吴鞠通在该书中说:“头痛恶寒,一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三仁汤主之。”故一般认为三仁汤是治疗外感热病,具有上述脉证之湿温病的代表方剂。笔者曾用此方治疗妊娠呕吐、无名热、胆道蛔虫、肠伤寒,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必须指出,应用本方应以《温病条辨》所指出的以湿热之邪为致病原因,而致肺失肃降不得宣通,胃失和降,脾失运化的病机为标准。方中杏仁苦温,善开上焦宣通肺  相似文献   

10.
<正> 三、以升降浮沉为纲的用药配伍 (一)升降气机:是用于气机阻滞诸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用药配伍,属于理气剂的一部分.具体运用,有升降肺气、升降脾胃,升降肠痹等,可以运用于上、中、下三焦诸病,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适应于某几种特定的证候。 1.升降肺气(开降法):“升”是指宣通气机,“降”是指肃降肺气,有时亦称为“开降法”。这里的重点,是针对肺气郁滞而言。叶天士常称之为“轻苦微辛”法,尝用治咳嗽、胸痞等症。药物配伍,如以桔梗配枳壳、枳壳配郁金、杏仁配厚朴、杏仁配苏子等,治疗肺气郁滞、咳嗽不畅、咯痰不爽、胸  相似文献   

11.
三仁汤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由杏仁、白蔻仁、生薏苡仁、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半夏组成。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说:“三仁汤为湿温证的通用方,用杏仁辛宣肺气以开其上,白豆蔻、厚朴、半夏苦辛温通以降其中,薏苡仁、通草、滑石淡渗湿热以利其下”。诸药同用,共奏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功。笔者在临床中,将其用于治疗内科杂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导师邹德琛教授,擅治内、妇、儿科疾病,诊疗经验丰富,现将笔者随师运用辛开苦降方治疗小儿咳嗽之体会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邹师常言,肺失宣发肃降,咳必由是而生,盖肺浊脾湿为痰嗽之本,肺脾不足,且形气怯弱,易感外邪,肺气被束,宣降失司,咳必生焉,故以辛开苦降之法拟方宣达气机,辛可开闭郁之肺气,苦可肃降上冲之逆气而调达气机,所以邹师针对此法组成一方,临床治疗中多获良效。1 方药组成  紫苏、紫苑各15g,款冬花20g,荆芥、前胡、杏仁、桔梗、枇杷叶、陈皮、甘草各10g。  方中紫苏、荆芥、前胡辛温解表散风寒之邪;杏仁、桔梗一苦…  相似文献   

13.
朱进忠治疗疑难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恒 《中医杂志》2003,44(7):495-496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朱进忠教授遵循“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训,刻苦求知近50载,每以奇方起大症,现简要介绍其经验如下。1 疑难疾病,从肝论治朱老认为,“肝可生化气血脏腑,宣通脏腑气机”。肝能协调脏腑气机,调理三焦水道。少阳之气上连于肺,下连于肾,少阳胆气通泰则肾气可升,肺气可降,稍有郁滞,或亢或衰,则肾气不升,肺气不降。正如《灵枢·本输》篇:“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心肝为  相似文献   

14.
三仁汤乃清代名医吴鞠通所拟 ,主治湿温初起 ,或暑温挟湿 ,邪在气分的病证。方由生薏苡仁 18g~ 30g ,苦杏仁 9g~ 12g ,白蔻仁、厚朴、通草各 6g ,滑石 12g~ 18g ,姜半夏、淡竹叶各 9g组成。具有清利湿热、宣畅气机的功效。方中杏仁宣通上焦肺气 ;蔻仁开发中焦湿滞以舒脾 ;薏苡仁益脾渗湿 ,利下焦之湿热 ;半夏、厚朴以除湿消痞 ,行气散满 ;通草、滑石、淡竹叶清利湿热。诸药合用 ,三焦宣畅 ,上下分消 ,湿化热清 ,故诸症自除。临床上 ,笔者以该方治疗凡属湿热蕴结中焦致胸脘痞闷、舌苔白腻等症 ,均收到良好的疗效。1 典型病例某男…  相似文献   

15.
三仁汤为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治疗湿温的主方,方中杏仁宣降肺气,开畅上焦;白豆蔻、厚朴、清半夏辛开苦降,调理中焦;生薏苡仁、滑石、白通草甘淡渗湿,以通利下焦.以1味竹叶轻清宣透郁热.如此开上、畅中、渗下,体现了吴氏治疗湿邪的三焦治法.诸药合用,共奏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效,是临床治疗湿热为患、湿重热轻之证的有效方剂.笔者运用三仁汤治疗湿热之证,每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力群教授根据中医气机运行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认为罹患外感发热的患儿气机失调主要表现为气闭(包括卫气闭郁、四末阳气内郁)、气逆(肺气上逆)、气机不畅(湿邪阻遏气机)、气滞(腑气不通),提出运用调理气机法(解肌透表、宣通郁热、宣肺清热、理气化湿及通腑泄热)治疗,选用柴葛解肌汤、四逆散、麻杏石甘汤、三仁汤及凉膈散化裁。  相似文献   

17.
吴晶晶  聂建华  丁舸 《光明中医》2014,(10):2031-2033
三仁汤是治疗湿温初起、暑温夹湿之名方,尽管方中配伍药味多达八味,方中“三仁”即杏仁、白蔻仁、薏薏苡仁构成该方核心配伍药组,它决定着整个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病症。本文试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实验研究、中医临床运用等方面论述“三仁”在三仁汤中重要地位及意义,从而说明其为三仁汤之核心药组。  相似文献   

18.
略谈张仲景对"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理论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通常的理解是“谓满,郁谓奔迫”,指气满胸中而呼吸迫促的一类病证,然笔者认为“诸气郁”的“郁”泛指各类气机郁滞的病证,多与肺脏相关。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相关病证的治疗较全面地运用了这一理论,现将有关内容整理概述如下。1心气痹阻——合用宣肺宽胸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之气血的畅通有赖肺气的宣畅。张仲景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此类胸痹病机为心胸气滞、水饮内停,方中茯苓化痰除饮,甘草益气和中,杏仁宣利肺气,诸药合用,以求心胸气…  相似文献   

19.
湿疹是一种以皮损形态多样、剧烈瘙痒为主要特点的炎症性皮肤疾病。三焦气化失司,湿邪内生,复感风湿热邪是湿疹发病的根本病机,通调三焦气化功能贯穿本病始终。通调上焦在于宣利肺气、气行则湿化;通调中焦在于芳香化湿、行气宽中;通调下焦在于渗湿利水、湿热之邪从下焦而出。三仁汤并非局限于湿温病的治疗,病机属湿热阻遏三焦气机者通过随症加减可灵活运用。本文基于“三焦气化”理论探讨三仁汤在治疗湿疹中的运用,通过宣畅三焦气机,清利湿热,气化则湿热邪自去,进而改善湿疹,以期为湿疹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马秀文  高松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0):470-470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初起湿遏卫气、湿中蕴热而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显、头重身困、脘痞、苔白、脉儒等证的有效名方。后经历代医家的发挥,成为治疗湿温、暑温、痹症、水肿、淋证等属湿热内蕴的有效方剂。该方虽为湿热侵袭,湿遏卫阳,阻遏气机而设,然湿温发病与否与人的脾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脾胃虚弱,湿邪内蕴,感邪则内外湿相引而发病。"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矣"。故方中首选杏仁轻开肺气,白蔻仁芳香以化湿辛以行气宽中,薏苡仁甘淡性寒淡渗湿热以健脾。三仁共奏宣上畅中渗下之功,共祛湿热之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