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做好严重创伤早期救治的各个环节对提高创伤救治的整体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尽量缩短院前时间,做好院前急救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绿色通道的作用;处理好检诊和早期手术的关系;掌握多发伤的伤情特点和救治程序,做好多专业的合作;救治过程中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合理应用损害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法国的急救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最高速、最有效的急救体系之一,其独特的急救模式不同于美国和大多数国家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法国创伤急救的成功率,学习法国急救经验将有助于我国院前创伤急救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创伤急救模式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现代创伤以高能量损伤导致多发伤的高发生率为其特点。创伤救治水平亟待提高。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现存刨伤急救模式的比较,找出所存在的差距以及不同国情的不同做法,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加强创伤急救队伍的建设和改革刨伤急救模式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重庆市主城区120院前创伤急救情况。方法从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20指挥系统数据库提取2004年1月~2011年12月(8年)重庆市主城区院前创伤急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年间总共101 496次院前创伤急救,其中交通伤占68.23%,坠落伤占2.52%,刀砍伤占2.21%,其它创伤占26.2%;2007年1月~2011年12月院前创伤急救次数较2004年1月~2006年12月明显增加;(2)创伤发生频率最高依次为9月、5月、7月,最低依次为2月、1月、12月,夏季发生频率高于冬季;(3)不同致伤原因创伤发生高峰/低谷时段分别为:交通伤08~22时/00~06时;坠落伤08~12时与14~16时/00~06时,刀砍伤20~02时/04~08时,自杀10~16时/02~08时,烧烫伤8~10时与16~18时/02~06时;以上各类伤P<0.05。结论创伤发生与当地地理环境、道路与城乡建设、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社会治安、气候和人文等有关,且呈逐年明显增加的趋势,不同致伤原因创伤发生频率、高峰和低谷各有特殊规律,院前急救应根据这些规律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提高院前创伤急救反应能力和救治水平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卫生问题。在对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院前急救还存在反应时间过长、救治流程不合理、处置措施不恰当等问题。本文就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流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提高院前创伤急救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创伤是全球40 岁以下人群的首要死因,目前我国创伤救治体系尚不完善,创伤患者病死率高于发达国家,完善救治体系是降低创伤病死率的关键.为创新创伤急救服务模式,提升创伤急救能力,降低创伤患者病死率,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创建江西省创伤急救中心达成共识[1] ,2018 年6 月20 日会昌县人民医院印发了《江西省创伤急救中心指南(试行)》[2]、《江西省创伤急救中心评估细则》和《1、2、3 级创伤急救中心创伤绿色通道管理救治流程》.  相似文献   

7.
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方法 总结1990年1月-2003年12月救治的严重多发伤2358例临床资料(其中2145例接受了ICU监护和治疗),分析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救治工作的要点。结果 本组早期诊断正确率95.04%(2 241/2 358)。发生ARDS 228例(9.67%),MODS 236例(10%),应激性溃疡伴出血103例(4.37%)。ARDS治愈率69.30%(158/228);MODS治愈率53.81%(127/236);应激性溃疡治愈率74.75%(77/103)。全组总治愈率89.86%(2 119/2 358),死亡率10.14%(239/2 358)。结论 提高早期诊断率、合理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及时修复及动脉栓塞治疗腹膜后血管损伤等措施对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救治严重创伤的控制损害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创伤患者除救治因创伤打击(第一次打击)造成的损伤外,还始终贯穿着如何防止创伤对受伤者引发的一系列损害(第二次打击)以防止全身情况的进一步恶化。为此,临床上多年来建立了一整套方案、程序和常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这些方案用于救治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效果仍不完全满意。  相似文献   

9.
严重胸部创伤并多发伤63例死亡病例初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重胸部创伤并多发伤63例死亡病例初析朱金如,龙子善,王玉阶,高景源,王明荣,曾会昌我院自1952年11月~1991年1月在收治胸部创伤1000例中死亡63例,占6.3%。现就此组病例的主要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49例,女14例。年龄在18...  相似文献   

10.
85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85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郑士友王振杰纪忠严重多发伤来势凶险,伤情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救治工作仍是急诊外科中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科自1988年4月~1996年11月共收治严重多发伤8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62例,女23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是严重创伤救治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创伤救治体系"三环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根本保证。目前国内院前急救的模式还不统一,存在较多争议,但创伤院前急救的"快、准、稳"是院前急救工作者永远追求的目标。通过回顾文献、结合临床工作经历,就创伤院前急救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做一初步探讨,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希国  刘小丰  苏嘉  张永 《武警医学》2013,24(9):804-806
 目的评估院前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严重闭合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7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严重闭合性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限制液体复苏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各38例。比较两组入院前后一般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住院期间器官衰竭、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院前两组比较,限制液体复苏组输液量较常规液体复苏组显著降低[(789.6±109.4)mlvs(2381.9±403.5)ml,P<0.01],院前复苏时间明显缩短[(59.3±15.5)minvs(80.1±17.4)min,P<0.01];院内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限制液体复苏组血红蛋白(Hb)升高[(101.0±12.9)g/Lvs(92.1±11.8)g/L,P<0.01],凝血功能好转[(78.8±8.2)%vs(63.1±12.6)%,P<0.01],输入血制品减少[浓缩红细胞:(6.4±2.1)Uvs(7.5±4.6)U,P<0.01;冷冻血浆(5.1±3.0)Uvs(6.4±2.0)U,P<0.01];住院期间限制液体复苏组器官衰竭发生率(21.0%vs39.4%,P<0.01)和感染发生率(13.1%vs26.5%,P<0.01)等并发症降低。结论院前维持适量的液体复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休克期机体的氧供和凝血功能状态,并降低创伤后期器官衰竭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以下简称乌市)院前急救创伤流行病学特征,为院前急救规划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年创伤患者数据进行ICD-10编码,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各组发病率、相对危险度和创伤原因、部位构成比。结果 全年创伤患者共 12 582 例,占总人数25.2%;发病率为 478.5/10万。每天16:00-18:00为高峰时段占11.9%,夏秋季发病7376例,占58.6%;男性发病率为 653.8/10万显著高于女性 290.5/10万,RR为2.25(χ2=1819.128,P<0.001),18~60岁人群创伤病例10 078例,占80.1%(χ2=1141.29,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首位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占28.5%;首位致伤部位是头颅和脑占32.6%;不同性别(χ2=350.151,P<0.001)、不同年龄组(χ2=3696.133,P<0.001)致伤原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市创伤发病率高,呈现出男高于女,夏秋季、中青年人高发,交通事故致伤严重以及头颅脑伤为主的特点,卫计委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针对主要创伤重点培训,有效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有关创伤院前急救时遇到的呼吸问题和急救技术进行总结、分类,其核心是对所有严重创伤患者进行阶梯化的呼吸管理——评估、预防和干预,使伤病员获得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严重创伤患者的医院间转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创伤患者院间安全转运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06年12月创伤中心收治的从他院转运的112例创伤患者,平均年龄42岁。其中多发伤46例(41.1%),腹部损伤28例(25.0%),胸部损伤16例(14.3%),颅脑损伤13例(11.6%),骨盆骨折4例(3.6%)、四肢骨折3例(2.7%)、脊柱骨折2例(1.8%)。结果 本组患者转运途中106例患者伤情稳定,2例途中出现严重的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2例出现严重呼吸困难,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休克加重,经积极抢救后症状得到控制,转运途中无一例死亡。入院后,紧急手术治疗96例,保守治疗16例。108例患者顺利康复,4例死亡。结论 为将院外创伤患者安全转运至院内,必须做好转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尽早转运、转运前须稳定伤情、转运途中加强监测与救护,预防转运途中的并发症,是创伤患者院间成功转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年龄组急诊严重创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严重创伤的临床特征和救治结果 ,以提高严重创伤的急诊救治水平。 方法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6年间共救治严重创伤患者 12 80例 ,分为儿童组 (<13岁 ) 70例 ,青年组 (13~ 45岁 ) 970例 ,中年组 (45~ 65岁 ) 146例 ,老年组 (≥ 65岁 ) 94例。入选病例按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ISS)标准进行评估 ,所有患者ISS≥ 16。 结果 各组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 ,青年组和中年组男性严重创伤比例显著高于儿童组和老年组 (P <0 .0 1)。交通伤是首要致伤原因 ,第二位致伤原因坠落伤在儿童组和青年组、锐器伤在青年组和中年组、跌伤在老年组显著增高 (P <0 .0 1)。儿童组和老年组颅脑损伤、儿童组和青年组腹部损伤、青年组四肢和 (或 )脊柱损伤显著增高 (P =0 .0 0 0 0 )。创伤的发生率儿童组在秋季、青年组在夏季、老年组在冬季增高 ,儿童组在冬季则显著降低 (P <0 .0 1)。总病死率为 17.1% (2 19 12 80 ) ,老年组创伤 <2 4h病死率 (3 6.2 % ,3 4 94)较≥ 2 4h病死率 (8.5 % ,8 94)显著增高 (P =0 .0 0 0 )。多发伤生存患者的ISS值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老年组死亡患者ISS值与其他各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各年龄组严重创伤患者在性别构成、致伤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严重创伤患者院前允许性低压复苏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和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急救部收治的63例严重创伤患者(ISS 16~25),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压复苏组(MAP 80mm Hg,38例)和低压复苏组(MAP 60mm Hg,25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17例;道路交通伤52例,刀刺伤7例,坠落伤4例。观察止血前分别采用常压复苏或低压复苏处理对患者输血输液量、血流动力学、血气、凝血功能以及器官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常压复苏组相比,手术止血前低压复苏可降低患者运输和手术过程中的输血、输液量,增加血球压积,稳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和改善氧饱和度,常压复苏组的输液量、术中输液量和术中输血量分别为1 643、3 526和361m L,低压组分别为543、1 801和201m L(P0.01);低压组血球压积为32.3%,显著高于常压组(24.1%,P0.01);同时低压复苏组患者的器官功能(肝、肾)和凝血功能明显优于常压复苏组。结论适度低压复苏可保护严重创伤患者的器官功能,MAP60mm Hg是较理想的目标复苏压力。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急救网络医院2002-2004年创伤患者院前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2-2004年深圳市创伤院前急救的时效关系,以期降低死亡率.方法选择2002-2004年67个急救网络医院经电话呼救创伤院前死亡患者的资料,用Foxpro 6.0软件建数据库,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2002-2004年全市院前呼救创伤患者共161 364例次,死亡3 967例(院前和院内);院前死亡分别为360,528和645例,占当年所有创伤急救死亡总数的32.57%、37.69%和44.15%;院前死亡率分别为1.15%、0.88%和0.99%;死亡年龄分别为(29.04±13.98)岁、(27.84±18.54)岁和(29.25±17.06)岁;男/女构成比分别为79.17/20.83、77.65/22.35、71.63/28.37;交通伤/非交通伤构成比分别为48.33/51.67、26.14/73.86和37.98/62.02;救护车院内反应中位数时间分别为2,2和1 min;到达现场中位数时间分别为5,8.5和7 min;往返医院中位数时间分别为15,35和30 min. 结论 深圳市院前创伤死亡患者数量有增加趋势,其中交通伤构成比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院前创伤死亡平均年龄较全市所有急救患者死亡年龄的平均值低10岁.救护车院内反应时间加快,但到达现场时间和往返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