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肠前突(rectocele,RC)是指排便时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突向阴道,引起的一系列以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严重者需手助排便,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属于中医“便秘”、“脾约”的范畴。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手术效果较好,本文主要对RC的手术治疗进展做一系统回顾。1经肛门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治疗直肠良性肿瘤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采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对12例直肠良性肿瘤行局部手术切除.结果:12例均成功地保留了排便控制功能,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对直肠良性肿瘤是安全可行、非常有价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骶尾后路低位直肠肿瘤切除术式与Miles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6例直肠癌分为2组,26例行经骶尾后路保留肛门肿瘤切除术(A组),20例接受Miles手术治疗(B组),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6例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3年生存率100%,无局部复发.A组平均手术时间1h 40min,并发症发生率为11.5%,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恢复良好.B组平均手术时间2h 30 min,并发症发生率10.0%,术后失去自主肛门排便功能.结论:经骶尾后路低位直肠肿瘤切除术是一种术式简捷、疗效肯定、真正意义上保留肛门排便功能的手术方式,对早期低位直肠癌肿,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直肠外翻切除,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外翻切除,经肛门外行结肠、直肠(肛管)吻合,并于肠腔内放一支撑管.术后观察并发症、排便功能、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术后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10.7%),术后1个月均能预知和控制排便,术后半年每日排便1~3次26例,有2例偶有粪便外溢.术后3、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26%、29.3%,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3%、52.22%.结论:直肠外翻切除,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直肠前突(rectocele,RC)亦称直肠前膨出,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自觉有排便不尽感等,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是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疝,又称阴道疝。现将近年来国内外RC的各种手术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外剥内扎并直肠黏膜梯级结扎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松弛的疗效,回顾2010~2012年采用外剥内扎并直肠黏膜梯级结扎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观察组)资料,以及2008~2009年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治疗痔的总体疗效: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排便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排便费力、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评分均明显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并直肠黏膜梯级结扎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松弛患者可在治疗痔的同时,解决因直肠黏膜松弛引起的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排便不尽感。  相似文献   

7.
<正> 1 临床资料 男性病人,34岁,排便时肿物自肛门脱出被猪咬伤并腹痛、便血9h,于2002年7月7日入院。患者自幼排便时即有肿物自肛门脱出,便后自行复位,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需用手托回肛门内。患者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史27年。查体:一般情况可,急性病容。腹部稍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并腹肌紧张,肝脾未及,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肛门指诊:  相似文献   

8.
目前 ,国内有关Delorme手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临床报道尚少。现就我们以该术式治愈 1例老年人直肠全层脱垂的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 ,78岁 ,以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垂 2 0年入院。发病初期 ,发现脱出肿物仅如鸡蛋大 ,未伴有其他症状 ,用手容易还纳。曾多次在外院行硬化剂注射治疗及粘膜紧缩手术 ,但疗效欠佳。往后 ,逐渐发现肿物增大明显 ,尤以近 2~ 3年来增大已如鹅蛋大 ,且伴有排便困难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 ,用手还纳困难。入院查体 :肛门括约肌尚紧缩有力 ,蹲位做排便动作时 ,可见肛门脱出物呈塔形 ,前壁长 8cm ,后壁长…  相似文献   

9.
Altemeier手术治疗嵌顿性直肠脱垂八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ltemeier手术治疗嵌顿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直肠脱垂并嵌顿患者8例,均接受急诊Altemeier手术,其中4例附加回肠预防性造口手术。随访并观察8例患者的排便功能(每天排便次数、肛门失禁评分)和胃肠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保守治疗成功。术后住院6~9天,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远期并发吻合口狭窄1例,给予多次扩肛后完全缓解。随访2~58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直肠脱垂复发,每天排便次数1~3次,肛门失禁评分由术前的6.3分降低至3.1分,胃肠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的103分上升至118.3分。结论Altemeier手术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可作为治疗嵌顿性直肠脱垂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直肠壶腹成形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直肠壶腹成形术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对改善患者排便功能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1月至2003年6月期间,21例患者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直肠壶腹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行一期吻合,未行结肠或回肠预防性造瘘。有1例出现吻合口瘘的临床症状,术后6例患者日排便次数为5~10次,1例10次以上;8例稀便,4例夜间便逸,12例不能控制稀便气体,11例便急。3个月后排便功能恢复至接近正常。未发现壶腹炎、吻合口狭窄。结论直肠壶腹成形术应用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明显改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期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2003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采用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12例.总结术后疗效并随访其排便功能。结果病例随访显示,12例患者的肛门具有良好收缩力,无明显肛门失禁,排便功能良好,效果满意。排便情况经临床评分结果为优良。结论经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可以达到充分暴露术野.缩短治疗时间的目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直肠肛管解剖生理新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omson首先提出了肛垫的概念,其分布的个体差异很大,但却是人人都有的正常结构。肛垫区上皮具有丰富的神经末稍,是排便反射的重要感觉中心。肛垫富有窦状静脉,具有勃起组织的特性,对肛门自制有重要意义。肛垫的支持系统最为重要的是Treitz肌。对肛垫的全新认识促进了有关痔起源的肛垫下移学说的产生。基于该学说,脱垂性痔治疗以注射疗法及吻合器直肠粘膜环切术为佳。研究表明,肛垫的分布与直肠上动脉分布无紧密对应性;而门脉高压可导致痔的传统概念也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肛管直肠压力系统测定对排便功能评估有重要意义,同时痔与肛管直肠高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近年解剖学研究证实,直肠具有系膜结构,直肠癌在系膜中播散的研究推动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产生,其在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悬吊术治疗复发性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对13例复发性直肠脱垂行腹腔镜直肠悬吊,重建盆底,肛门环缩治疗。结果 13例腹腔镜直肠悬吊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4h,平均2.5h。术中无大出血、副损伤,术后无肠瘘、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6d,平均4d。13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无腹泻、便秘及排便不畅,排便控制功能正常,均无复发。结论对复发性直肠脱垂行腹腔镜手术,可针对性地消除复发因素,疗效确切,手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分析直肠内脱垂的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对51例直肠内脱垂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和信访调查,分析其手术疗效和们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51例直肠内脱垂手术有效率为72.5%,其中对排便困难,肛门坠胀,便不尽感,便血,骶尾部疼痛,手法协助排便及服用泻剂维持便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69.8%,70.7%,78.9%,100%,50%,80.0%和87.5%,结论:直肠内脱垂必须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后方可考虑外科治疗,应从严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治疗直肠内脱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内脱垂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直肠内脱垂的病人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全部病人术后排便通畅,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皆于术后3日出院。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PPH治疗直肠内脱垂,手术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可靠、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直肠前突修补、直肠粘膜内固定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粘膜内脱垂所致便秘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直肠粘膜内固定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粘膜内脱垂所致便秘患者76例.结果:25例病人自觉排便通畅,32例症状较前明显好转,11例症状虽无明显改善,排便造影有好转,总有效率89.5%.结论:该术式适用于治疗低、中位直肠前突并发轻、中度直肠粘膜内脱垂的病人,特点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手术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Pen^~a医生设计的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型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PSARP)进一步改善了中高位直肠肛门畸形的治疗效果。其不仅在解剖学上提出与控制排便相关的肌肉复合体的概念,在手术设计原理上提出以“复原”(Restorative Surgery)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PPH 技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引起的排便障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经PPH手术治疗的直肠黏膜内脱垂300例临床资料. 结果 291例(97%)患者一次PPH手术后排便障碍得到了缓解;9例(3%)症状缓解不明显,其中6例行2次PPH手术,术后排便障碍缓解.结论 PPH治疗因直肠黏膜内脱垂引起的排便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本院10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STARR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后1周临床疗效、排便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排便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术后1周各出现便血1例,均无直肠阴道瘘及吻合口狭窄。2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直肠前突疗效确切,术后排便通畅情况较好,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切除直肠病变行的34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早期直肠癌13例,绒毛状腺瘤癌变6例,绒毛状腺瘤10例,管状腺瘤3例,类癌2例。肿瘤下缘距肛缘5~10cm,平均7.5cm,瘤体直径1~5cm。结果34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病人均成功地保留了排便、排尿及性功能,无术后并发症。直肠癌及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术后病理分期:pTisN0M0期11例,pT1N0M0期5例,pT2N0M0期3例。2例直肠类癌限于黏膜下层。全组平均随访4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治疗直肠病变是安全可靠的,具有显露良好、切除完整的优势,适用于可行局部手术治疗的中下段直肠良、恶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