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观察比较混合痔外痔使用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仪电钳切除、内痔注射消痔灵与外剥内扎术两种术式的疗效,将以Ⅱ~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仪电钳切除外痔,内痔行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分别观察其手术时间、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O.05);但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1或P〈O.05)。结果表明,两种术式疗效接近,但治疗组操作较简便,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内扎外切缝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选择混合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内痔减量减半结扎联合消痔灵注射、外痔切除缝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愈率、住院时间、换药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换药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术后并发症比对照组少,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内扎外切缝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住院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消痔灵注射在重度混合痔中的应用价值,将7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PPH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术后出血、肛门疼痛及排尿障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出血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PPH中于母痔区吻合口上方3、7、11点及内痔和松弛黏膜区域注射适量1:1消痔灵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悬吊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我们将9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悬吊加消痔灵注射,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治疗组术后无需住院,并发症少,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悬吊加消痔灵注射是治疗混合痔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消痔灵注射加小切口外痔剥离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15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内痔消痔灵四步注射加小切口外痔剥离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术后均用硝矾洗剂熏洗,并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随访3~12个月。结果表明,治疗组术后疗效、愈合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治疗组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结果显示,采用消痔灵四步注射加小切口外痔剥离术治疗混合痔损伤小,能维持肛门正常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结合痔动脉区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RPH结合痔动脉区消痔灵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及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最剧烈疼痛时、换药或肛门检查时、首次排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术后尿潴留、肛门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果表明,RPH结合痔动脉区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患者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和后遗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柱状吊扎加消痔灵注射外痔剥离治疗老年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21例老年混合痔患者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柱状吊扎加消痔灵注射,外痔切除;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术后对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住院时间为(9.7±2.9)d,疼痛消失时问平均为(90.8±28.8)h;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0.9±3.3)d,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为(104.2±37.5)h。结果表明,柱状吊扎加消痔灵注射外痔剥离是治疗老年混合痔较好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消痔灵注射辅助PPH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72例分成治疗组(36例):采用消痔灵注射辅助PPH术,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PPH.观察两组术前、术后7 d、15 d、1个月、6个月排便费力、便后肛门坠胀感、肛门阻塞感症状,并评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肛门坠胀、肛门疼痛、排尿障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疗效、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在预防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出血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痔灵注射辅助PPH临床疗效肯定,术后出血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动痔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0例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30例行自动痔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行自动痔套扎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尿潴留,痔核脱出及创口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4h疼痛评分、尿潴留发生率,痔核脱出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动痔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与单纯自动痔套扎相比,在不增加手术时间的同时,可减轻术后24h疼痛,降低尿潴留、痔核脱出和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对60例环状混合痔采用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术。结果显示,60例中,治愈47例,显效9例,有效4例。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时间短,术后肛门功能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PPH加消痔灵注射配合电凝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10年来对560例混合痔患者施行PPH加消痔灵注射配合电凝切术治疗的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显示,560例患者中,治愈500例(89.3%),显效53例(9.5%),有效7例(1.2%),总有效率i00%。住院时间7~14d,平均(10±1)d。术后随访3个月至10年,吻合口出血3例,均经过再次缝扎止血后治愈;吻合口狭窄4例,予以局麻下行电凝切狭窄松解术后治愈。结果表明,PPH加消痔灵注射配合电凝切术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肛门功能正常,肛门外观平整,近、远期未见复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消痔灵注射术与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该类患者随机分为PPH组和注射组,分别采用PPH术和消痔灵注射治疗。结果与注射组相比,PPH组住院时间短,但费用昂贵,术后肛门疼痛及排便疼痛轻微,肛门功能障碍及肛管直肠狭窄发生率低(P<0.05)。两者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伤口感染、尿潴留发生率、复发率及恢复工作时间上无差异(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术可以作为PPH术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中医固脱理论为指导,探讨改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消痔灵注射、混合痔外剥内扎加手术扩肛治疗混合痔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女性混合痔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采用改良TST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混合痔外剥内扎加手术扩肛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消痔灵注射术加手术扩肛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便秘症状评分(Longo O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手术顺利。随访3个月,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Longo O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TST联合消痔灵注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加手术扩肛治疗混合痔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可减少并发症,术后疼痛轻,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分段并松解括约肌横钳下结扎痔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分段并松解括约肌横钳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治愈率、手术时间、术后近期与远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环状混合痔治疗组疗效可靠,术后疼痛轻,肛门坠胀、肛缘水肿发生率低,后期皮赘残留少见,未见肛门皮肤缺损,肛门的外观形态完整,无肛门狭窄与肛门失禁。结论环状混合痔分段并松解内括约肌横钳下结扎术的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确切,而且经济,是环状混合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痔灵改良注射法联合括约肌修补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120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改良注射法联合括约肌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以双重消痔灵注射法治疗。观察两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67%,对照组83.33%,通过1年随访,均无肛门直肠狭窄、排便障碍、结肠功能紊乱、性功能减退等后遗症。结论:消痔灵改良注射法联合括约肌修补术治疗直肠脱垂,具有疗效好、方法简便、无后遗症及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混合痔为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目前治疗混合痔的重手段.混合痔术后常见疼痛、出血、尿潴留、肛管狭窄、切口生长迟缓等并发症,特别是疼痛较常见,使多数患者因恐惧而延缓手术时机,造成病情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于2009年8月-2011年8月共手术治疗混合痔126例,分别采用外剥内扎、消痔灵注射、侧切术、肛门整形、肛门紧缩术等,同时配合术前、术后疼痛护理.术后患者情绪稳定,自诉疼痛感不明显或无疼痛感,生活质量较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26例,其中男89例,女37例,年龄36~68岁,病程5~21年.102例合并脱出、24例嵌顿、39例伴有肛门溢液.手术全部采用外剥内扎内痔消痔灵注射,47例加侧切、92例加肛门整形、39例加肛门紧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PH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Ⅲ、Ⅳ期混合痔患者均采用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治愈53例,好转4例,复发3例。结论 PPH结合2∶1消痔灵注射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改良综合疗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改良综合疗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本研究选择3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外剥内扎、消痔灵注射联合侧切、皮桥修整术治疗(观察组),另一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为98.7%,对照组为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出血、肛缘水肿和皮赘残留)发生率及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改良综合疗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运用电脑多功能治疗仪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混合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电脑多功能治疗仪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结果显示。治疗组60例一次手术全部治愈;对照组60例一次手术治愈30例,分次手术治愈30例。治疗组手术时间15~25min,对照组35~45min;治疗组术后大出血2例,对照组6例;治疗组出现肛门剧烈疼痛2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愈合天数(20±2.2)d,对照组(30±2.2)d;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电脑多功能治疗仪配台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有明显的效果,可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治疗次数,缩短疗程,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经肛折叠缝合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经肛折叠缝合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效果,将26例直肠前突患者经肛折叠缝合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并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显示,采用经肛门折叠缝合术加消痔灵注射的方法治疗直肠前突,总有效率96.2%。结果表明,经肛门折叠缝合术加消痔灵注射对直肠前突治疗疗效明显,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恢复快,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