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改良"二袖套管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核苷酸圈套技术抗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建立良好的技术平台。方法:实验以SD大鼠为模型动物,采用改良“二袖套管法”进行原位肝移植实验,统计受体大鼠术后生存时间,并常规病理检测术后移植肝病理变化。结果:共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实验82次。实验后期能稳定建立起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手术时间25~35min;供肝冷缺血时间40~55min;受体无肝期时间13~24min;受体手术时间45~65min;2周生存率为93%。移植肝组织在术后1周可见大量的单核淋巴细胞浸润,在门静脉周围的汇管区尤为明显;肝脏实质有点状坏死。术后2周细胞浸润增加,肝实质可见桥状坏死。术后1月移植肝组织内细胞浸润和坏死减少,且可见肝细胞和胆管增殖。结论:采用改良“二袖套管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高,稳定性好,是研究肝移植术后机体生化生理改变、免疫状态变化等的良好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与相关手术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方式,并总结出相关手术技巧。方法:用改进的二袖套法共建立16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术中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胆管内支架法完成胆道重建。结果:采用改进的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平均供体手术时间46min,修整供肝时间24min,受体无肝期21min,肝上下腔静脉缝合时间13min,门静脉套管时间3min,肝下下腔静脉套管时间4min.胆管插管时间3min。术中和术后24h内主要死亡原因是气胸、麻醉意外、出血,手术成功率92.5%。存活超过24h者,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胆道梗阻以及移植肝功能失活。结论: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需要娴熟的显微外科基本功和耐心细致的手术操作。改进的二袖套法具有无肝期短、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是建立该模型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作猪肝脏减体积原位移植模型,为临床肝脏移植提供稳定的模型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原位肝脏移植20例,对供肝减少体积约1/3,对断面修整后,行原位移植,观察血流动力学及血液生化和温度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220±31)min,无肝期(35±6)min,动物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1周存活率达65%,13例动物长期存活。结论采用猪同种异体原位减体积肝脏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标准化程度及手术成功率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是大型动物肝移植系列研究的较理想动物模型,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器官资源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技术改进及肝再生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并初步观察移植后肝脏再生的情况。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无肝期(17.0±3.5)min。分别称取供、受体肝脏重量及供肝重量。术后1、4、7天处死大鼠,称取肝脏重量并取肝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周存活率85%。术后7天时受体肝脏重量已恢复至术前水平。组织学检查术后4、7天的肝组织可见二倍体及多倍体的肝细胞。结论: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了该模型建立的稳定性。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供肝仍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技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采用二袖套法行大鼠原位肝移植,供体经腹主动脉进行肝脏冷灌注,肝上下腔静脉采用手缝合法进行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结果:大鼠原位肝移植52例,手术成功45例(86.5%),1周内存活43例(82.7%),1个月内存活36例(69.2%),供体手术时间(30.6±4.0)min,受体手术时间(46.0±5.5)min,无肝期为(20.0±2.5)min。结论: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稳定可靠,可为肝移植提供理想的研究手段;良好的肝脏灌注,改进的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法可以缩短无肝期,提高大鼠肝移植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在大鼠移植肝内的表达及其与肝脏再生的关系.方法:建立稳定的冷缺血45 min和10 h 50%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50%肝切除为对照组.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NF-α、IL-6的表达,RT-PCR检测术后2 h TNF-α、IL-6 mRNA的表达,并探讨TNF-α和IL-6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影响.结果:冷缺血10 h肝移植组PCNA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冷缺血45 min组大鼠移植肝内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明显增加,高于对照组和冷缺血10 h组(P<0.05),持续的时间也延长到移植后24 h以上.结论:与大鼠肝切除后诱导肝再生的机制相似,TNF-α、IL-6等细胞因子在移植后肝脏再生的早期启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短暂冷缺血促进大鼠肝移植后的肝脏再生,较长时间冷缺血降低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三袖套吻合法建立的大鼠肺移植模型进行改进,建立操作简便和稳定有效的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对三袖套吻合法建立的大鼠肺移植模型进行以下改进:供体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经肺动脉圆锥处进行低压肺灌注;制作"袖套"时用无损伤血管夹固定套管尾部;套入"袖套"时用无创显微心耳钳钳夹住左肺门,在不离断"病肺"的情况下完成吻合;完善呼吸道管理流程。以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移植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等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完成大鼠左肺原位移植10例,手术成功率80%。供肺灌洗到获取时间为(12±2)min,体外套管时间为(18±3)min,吻合时间为(31±3)min。移植肺再灌注15 min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单肺通气30 min(P<0.05)。移植肺再灌注2 h后的病理学改变符合典型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特征。结论成功改进了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稳定有效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
大鼠原位肝肾联合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可靠的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模型。方法 SD大鼠作同品系异体移植的供受体。整块切取供鼠肝脏及肾脏,肝下下腔静脉在右肾静脉以下切断,肾动脉在根部切断;切除受体肝及右肾;供肝肝上下腔静脉用显微外科技术缝合,双袖套法吻合肾下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右肾动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与受体肾动脉吻合;用支架管重建胆道和输尿管。结果 移植血管吻合时间短,受体手术时间短,手术成功率为73.3%。移植肝及肾功能良好。结论 此模型是一种较为简易、可靠的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三袖套吻合法建立的大鼠肺移植模型进行改进,建立操作简便和稳定有效的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对三袖套吻合法建立的大鼠肺移植模型进行以下改进:供体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经肺动脉圆锥处进行低压肺灌注;制作袖套时用无损伤血管夹固定套管尾部;套入袖套时用无创显微心耳钳钳夹住左肺门,在不离断病肺的情况下完成吻合;完善呼吸道管理流程。以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移植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等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完成大鼠左肺原位移植10例,手术成功率80%。供肺灌洗到获取时间为(12±2)min,体外套管时间为(18±3)min,吻合时间为(31±3)min。移植肺再灌注15 min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单肺通气30 min(P<0.05)。移植肺再灌注2 h后的病理学改变符合典型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特征。结论成功改进了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稳定有效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二袖套法建立稳定大鼠原位全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技巧。方法:用二袖套法进行了50例原位大鼠全肝移植术。结果:受体无肝期时间平均为17min,术后24h存活率为90%,1周存活率为50%。结论:自制血管袖套和取肝修肝方法的改进,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对大鼠胃排空和胃电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前后,肝硬化大鼠胃排空和胃电变化情况,为临床施以肝移植术后观察胃动力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制备CCl4中毒性肝硬化大鼠模型,采用“二袖套法”进行肝移植,利用浆膜法检测胃电;应用放免分析法,使用放射性核素锝(^99Tc^m),采取液相胃排空的方法,分析肝移植前后大鼠胃排空的情况。结果 肝移植前,胃排空产生明显障碍,胃电活动呈现紊乱状态。肝移植后,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大鼠胃排空状况明显改善(P〈0.01),胃电活动趋于规律。结论 肝硬化可导致胃排空障碍以及胃电活动紊乱。肝移植可明显改善因肝硬化所致的胃排空障碍,使素乱的胃电活动趋于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长爪沙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与技术。方法用改良的双套管法行100对长爪沙鼠原位肝移植手术,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行套管吻合,而肝上上腔静脉采用缝合法,胆管内支架法完成胆道重建。结果在手术成熟后,供体手术时间为34.56±5.12 min,修肝及安置套管时间为15.43±2.75 min,受体手术时间为58.37±8.54 min,其中无肝期为23.66±4.47 min。手术成功率为86.67%(术后存活6 h以上)。结论改良的双套管法成功建立了长爪沙鼠肝移植模型,通过手术技巧训练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爪沙鼠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3.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技术改进.方法:选取体质量相近的SD大鼠作为供受体,分别用Kamada"二袖套法"和改良"二袖套法"(改良的方法包括:提高肝上下腔静脉的吻合质量、改进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套管的吻合及胆总管的重建等)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比较两组在总的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受体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成功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分别是78.9%(71/90)和91.7%(55/60)(P<0.05),而两组在总的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受体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是一种简单﹑易行﹑稳定的肝移植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4.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作的术后稳定存活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作的术后稳定存活情况。方法50只W istar大鼠和50只雄性SD大鼠分别作为为供体和受体,通过改良“二袖套”法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观察术后24 h存活率和1周存活率,并分析死亡原因。结果肝移植术后24 h存活率为84.0%(42/50),死亡的8例中麻醉控制不当2例,出血4例、血栓形成2例;1周存活率82.0%(41/50),1例于术后第7天死于脓胸,可能为管饲喂养营养剂引起食道穿孔所致。结论固定的配合,术中仔细、轻柔的操作和熟练的显微镜外科技术,以及改善手术环境和术后饲养环境,是大鼠术后稳定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50例大鼠肝移植模型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50只SD大鼠作供体,50只Wistar大鼠为受体,通过“二袖套法”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结果:24h存活率90%;周存活率82%。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模型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改进二袖套法制备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 方法 120只大鼠行原位肝移植,在原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切取供肝方法,二针法缝合供、受体肝上下腔静脉,出血点行热止血. 结果 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成功率96.7%,3周存活率94.2%. 结论 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方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改进传统的“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总结相关手术技巧。方法 在传统二袖套法基础上,采取经腹主动脉灌注肝脏,蚊式钳阻断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术后补液及调整酸碱度。结果 改进的二袖套法效果可靠,无肝期达到8-13min,术后6h成活率8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无肝期缩短,手术成功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双套管法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实验中细节和要点,建立一种更高效、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原二袖套法基础上,综合各种改良术式,经腹主动脉灌注,单线连续外翻缝合吻合肝上下腔静脉,袖套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单管内支架端端吻合胆总管,术中改进细节,减少出血,合理地复温、补液,缩短手术时间和无肝期;观察术后成活率和存活期、结果共制作12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不包括预实验),供体手术时间(17±1.5)min,受体手术时间(37±2.5)min,无肝期为(19±1.5)min.手术成功率94.2%,周存活率90%.结论娴熟的外科操作并精简术式,改进细节,可提高原位肝移植大鼠的成活率和存活期,为实验研究制作高效、稳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二袖套法模型建立过程中的手术进行改进。方法在原袖套法的基础上,将供肝的膈肌环与受体的肝上下腔静脉血管壁一针连续直接吻合;在受体门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吻合前放出部分高凝血液,以减少血栓形成。结果大鼠原位肝移植二袖套法模型建立时血管吻合切实可靠,手术成功率达90%,大鼠1周存活率87%。结论该模型稳定可靠,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极大的耐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